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1937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共25题;共75分)1. (3分)话说运河中有句解说词:“阳刚的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下图,对于这“一捺”的工程描述哪一项正确?( ) A . 该运河的开通是为了便于帝王南巡游玩,而后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 . 图中主要城市A是涿郡B是洛阳C . 该运河的开凿者是隋文帝D . AB处沟通了海河和黄河,CD处沟通了淮水和长江2. (3分)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3. (3分)下列各项中属于唐太宗之“功”的是( ) A . 建立郡县制B . 建立刺史制度C . 完善三省六部制D . 建立行省制4. (3分)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统治的皇帝是( )A . 唐太宗B . 唐玄宗C . 武则天D . 隋文帝5. (3分)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 ) A . 隋文帝B . 武则天C . 唐太宗D . 唐玄宗6. (3分)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A . 中央集权弱化B . 地方权力加强C . 皇权高度膨胀D . 社会秩序动荡7. (3分)文物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如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招提寺(日本奈良)A .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 . 唐代的对外交往C . 唐朝的建筑成就D . 唐朝的经济繁荣8. (3分)“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 . B . C . D . 9. (3分)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以竹寄情,表达爱民情怀的诗句是( )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C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D .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10. (3分)导致李白、杜甫两人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生活背景不同B . 所受的教育不同C . 阶级出身不同D . 艺术追求不同11. (3分)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 . 和休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2. (3分)郭沫若有诗云:“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航东海”的主要目的是( ) A . 求取佛经精义B . 修建寺庙C . 传授佛经和中国文化D . 学习日本的文化13. (3分)比较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西汉与唐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都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都拓展了疆域 都加强了对外联系 都出现了治世局面A . B . C . D . 14. (3分)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了新的王朝,在此后50多年里,相继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是( ) A . 后晋、后汉、后周、后唐、后梁B . 后汉、后唐、后晋、后梁、后周C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D . 后唐、后梁、后汉、后周、后晋15. (3分)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A . 王国B . 侯国C . 郡D . 县16. (3分)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 ) A . 重文轻武B . 冗兵冗费C . 削弱相权D . 积贫积弱17. (3分)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 民族政权并立C . 诸侯争霸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8. (3分)下图中与辽、西夏和北宋对峙局面符合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19. (3分)宋代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当时哪一地区的粮食产量高( ) A . 四川B . 两广C . 江浙D . 河北20. (3分)烧饼油条是我国一项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指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对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 寇准B . 文天祥C . 岳飞D . 苏轼21. (3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节点”实现于( ) A . 三国时期B . 南北朝时期C . 隋唐时期D . 两宋时期22. (3分)分析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地区朝代陕西山西浙江福建唐32324429北宋12258645南宋、金41418563A . 北方气候日渐恶劣B . 南方战乱日趋频繁C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北方D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23. (3分)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 西夏建立B . 澶渊之盟C . 金灭北宋D . 元朝建立24. (3分)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 ) 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都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A . B . C . D . 25. (3分)如图是苏州某纪念馆墙壁上的一幅人物画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纪念馆纪念的是( ) A . 李白B . 杜甫C . 白居易D . 房玄龄二、 综合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2分)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历史人物让人津律乐道,走进历史,以史为鉴,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三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宋史(1)材料一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当时完成统一的皇帝是谁?从材料看,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唐太宗在位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材料三中的“艺祖”是谁?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4)从以上三人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国的智慧? 27. (1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一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一南宋陆游示儿(1)沁园春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推翻女真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南宋“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谁?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共25题;共7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