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1759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阅读理解 (共3题;共53分)1. (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养竹记【唐】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 , 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注释】殄瘁:此指摧残。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彗帚:扫帚。寻:古代八尺为一寻。(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竹本固 固:牢固B .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求:探求C . 不终日而毕 毕:完成D . 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贻:留给(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竹本固 固:牢固B .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求:探求C . 不终日而毕 毕:完成D . 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贻:留给(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5)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笔帽上的孔究竟有什么用?最近,不少媒体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笔帽上有个“救命孔”,这个空气孔被列入了强制生产标准。不少网友对“救命”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笔帽上加孔的作用不过是平衡气压以防打不开盖而已。吸入笔帽:确实存在的风险异物吸入对儿童的生命健康确实有不小的威胁。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数据,仅2000年一年美国就有160名14岁或以下儿童死于异物吸入相关的呼吸道阻塞。CDC还特别指出,每一例因异物吸入窒息死亡的案例意味着同时还发生了100多起抢救案例。2001年估计,全美有17537名14岁或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因窒息而接受了抢救。学龄期的儿童经常要和笔打交道,出于转移压力、集中思维或是单纯觉得好玩等原因,不少孩子也会把笔帽放进嘴里,这些行为习惯构成了笔帽吸入的潜在风险。在上述的CDC统计数据中,导致窒息死亡的异物41%为食物,另外59%为非食物类异物。也在文献报道,在非食物类异物吸入中,笔帽占了3%8%可见,笔帽引发儿童窒息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哪些笔帽要有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中的规定,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和水彩笔的笔帽应符合下列3条规定中的至少一条:笔帽尺寸足够大(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量规时,不通过部分大于5毫米)。笔帽体上需要有一条连续的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可以由笔夹等凸起的部分提供。笔帽应在室温最大压力差1.33千帕下最小通气量为8升/分钟。符合这一标准的合格笔帽上不一定都有孔,不过它们都需要通过增大尺寸或保证通气的方式来减少吸入窒息风险。中国对于笔帽的安全性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采用的恰恰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1540:1993书写笔和记号笔上帽安全要求中的标准。空气通道的用处有多大?异物吸入是件相当危险的事情,如果堵住了主要的气道,随之而来的窒息会迅速对机体产生伤害。窒息导致的缺氧只要持续四分钟以上,即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当笔帽误入呼吸道时,急救过程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笔帽具有若干特别棘手的特性:它们的尺寸和形状都与人的呼吸道特别“适配”,其材质往往坚硬缺乏弹性,而且表面十分光滑。这些特性使得笔帽可能会严丝合缝地卡住呼吸道,使救治措施难以顺利施行。不仅如此,X光检查也可能不能保证及时发现塑料材质的笔帽。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实际取出笔帽解除阻塞所需的时间可能会远远过最佳的抢救时限。而如果笔帽上预留了能保证足够通气量的空气通道,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即使笔帽不能被很快取出,呼吸道也不至于被它完全堵塞。这样至少能免除性命之虞,为治疗赢得足够多的时间。由此可见,在笔帽上设计空气通道对于防范儿童意外窒息确实有重要的作用。(选自果壳网2014.04.14有删节)(1)在“吸入笔帽,确实在存在风险”一节中,列举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14岁或以下儿童吸入异物或死于相关的呼吸道阻塞的数据,其作用是( )A . 比较相关数据,说明14岁以下儿童吸入食物类异物导致窒息死亡的比例较高。B . 运用相关数据,说明14岁以或以下儿童吸入非食物类异物导致死亡的比例较高。C . 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异物吸入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威胁不小。D . 比较相关数据,说明异物吸入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威胁不小。(2)准确的语言说明才能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文中画线句子删去划线的词而又不影响语义表达的一项是( )A . 笔帽上有个“救命孔”,这个空气孔被列入强制生产标准。B . 导致窒息死亡的异物41%为食物,另外59%为非食物类异物。C . 窒息导致的缺氧只要持续四分钟以上,即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D . X光检查也可能不能保证及时发现塑料材质的笔帽。(3)九岁的明明在读三年级,要使用中性笔,他的妈妈总是担心孩子吸入笔帽,请你根据本文内容,给他的妈妈提出两点建议。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猫(选段)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至此,我家永不养猫。(1)简要概括文章节选部分的内容。 (2)请从选文前两段提炼出这只猫的两个特点,用文中的形容词加以概括,并说说这样形容的作用。 (3)结合全文来看,这只猫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为什么“我”对于这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4)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二、 作文 (共1题;共5分)4. (5分)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猎豹是非洲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声名响彻整个草原。一天,猎鹰很不以为然地对它说:“你尽管跑得很快,但无法像我一样站在高耸的山顶上俯瞰世界。”猎豹一惊,除了上树,它几乎从未攀上高山。它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天,猎豹宣布,它将去征服草原上的最高峰。动物们在惊疑之余,也对它挑战极限的壮举给予最大的褒扬。不幸的是,这只勇敢的猎豹再也没有从雪山上下来。其后,整个草原为它举行了最隆重的追悼会,将它称为史上最勇敢的猎豹。这时,那只猎鹰又出现了,它高声笑道:“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猎豹!”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理解 (共3题;共53分)1-1、1-2、1-3、1-4、1-5、1-6、2-1、2-2、2-3、3-1、3-2、3-3、3-4、二、 作文 (共1题;共5分)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