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电压》教学设计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6126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1电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6.1电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6.1电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1电压教学设计吴家山第五中学杜祖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悟物穷理的能力。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伏特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2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电压的概念、电压的符号、单位及换算;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难点:对电流形成原因(即电压含义)的理解。【教具】电子白板板,干电池两节,灯泡、开关、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学具】学生电压表(每两人一只)【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第一节:电压一、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符号:U单位:伏特,符号为V常用单位:“毫伏(mV)”“微伏(V)”“千伏(kV)”换算关系:1kV=103 V 1mV=10-3 V 1V=10-6 V二、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使用电压表:一不、二要、三看清。【教学过程】一、实验,提问,引入新课实验:(学生演示)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二、新课教学(一)认识电压1水流的形成:(出示课件)思考:(1)水轮机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动?在什么条件下又停止了转动?学生回答后师生小结: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水压消失水流停止,水轮机停止转动。(2)怎么样才能得到持续的水流?用抽水机提供水压,就能得到持续的水流。板书:抽水机水压水流。2电流的形成:(出示课件)类比水流的形成,得到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板书:电源电压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电压的单位:(1)实验探究:怎样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即改变电池两端的电压)电压是有大小的。(2)单位:(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V。(3)电源之父:伏特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善于思考、喜欢探求、勇于实践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很多电学的书,他的实验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发明了伏打电堆,这一神奇发明,对电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伏特被称为“电源之父”。后人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把电压的单位规定为伏特。(4)常见的电压值:(打出幻灯片)一节干电池:1.5V一个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1观察电压表,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标识:V。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三个接线柱:“”、3、和15。标“”的表示是“”接线柱,另两个就是“+”接线柱。所标的“3”“15”是表示量程的大小,使用时一定要用“一正一负”的接线柱。量程和分度值:接“”和3时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接“”和15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2、电压表的使用幻灯片打出电压表使用要做到“一不二要三看清”:一不: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三看清:看清所用的量程;看清分度值;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3、电压表的读数(投影练习)(三)归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投影出示)(四)应用举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持续的电流B.导体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D.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有电压2、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否则会烧坏B.尽可能选大的量程,以免损坏电压表C.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量程时,应选用较小量程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不用考虑“+”“-”接线柱的接法3、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正确的电路图是( )4、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其中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1与L2串联后的总电压,并画出电路图。(用模拟实验探究)三、课堂练习(略)四、课堂小结(学生对照板书总结)五、布置作业(略)【课后反思】本课的核心在于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出理解电压的概念,由于电压的概念比较抽象,运用电脑动画的手段将水压类比电压,既可以减小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理解电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效果较好。学生用电压表每两人一个,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提问;运用电子白板练习读数,增大可见度,学生的积极性易被调动起来,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将电压表与电流表在此做一个对比,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高,通过对比记忆也记得牢。运用模拟电学实验箱,让学生练习电压表的连接,且可验证,学生兴趣很高,参与踊跃,效果也很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