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中学高三语文10-11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5829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中学高三语文10-11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宝鸡中学高三语文10-11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宝鸡中学高三语文10-11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鸡中学高三语文10-11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质论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1根据原文,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和“质”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其中“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C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D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B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C“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注】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 迕:触犯B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 第:但C邈巷战不克 克:能够D乃拘于燕山府 拘:关押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C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D邈乞师于宣抚副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5分)(2)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5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8(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9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选一组)(5分)第一组: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第二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苏轼赤壁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荷塘月色)乙 选考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的(1)(4)题。白发冯骥才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她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我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 “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我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 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全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B“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表达了“我”对黑发的赞美和对白发的憎恶,为下文写自己也参加染发作了铺垫。C“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说明人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故不要惊慌、掩饰,而应坦然面对。D文章结尾段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我”困惑解除后坦然、快乐的心里,并与开头段相呼应。E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优美散文。(2)文章写“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的情景,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3)“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5分)(4)文章开始把白发比做“落叶”和“枯草”,后来又把白发比做“银丝”,这期间反映出“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分条概括。(6分)(5)结合本文和你的感悟谈谈你对“岁月”的理解。(5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高贵的灵魂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掐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舌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看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他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示出比贵族还要高贵。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开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D“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2)结合文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3)文章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6分)(4)“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文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分)第卷 表达题六、语言文字运用(22分)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纹身 哈密瓜 悠哉悠哉 聚沙成塔,集腑成裘B崛起 吊书袋 以偏概全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C蝉联 挖墙脚 掎角之势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抵掌 孰不知 坐镇指挥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从不呵斥挖苦。B在于丹、易中天、钱文忠等“百家讲坛”的名家推波助澜下,国学逐渐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电器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看来,送货上门的做法,已成为潜在的商机。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B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C新年伊始,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分别举行了自主招生测试,灵活新颖、别具一格的考试题目,让平时习惯于死抠课本的莘莘学子直呼难以招架。D2008年底,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交战激烈程度堪称极致,目前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虽然民俗在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民俗不是政令法律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A BC D172010年1月9日,余秋雨、肖复兴、秦文君、黄蓓佳、梁晓声、赵丽宏、史铁生、铁凝、曹文轩、韩寒等十位作家当选“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请你从中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作家,写出他(她)的一部(篇)作品名称,并为他(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5分)1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语句,使其与前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5分)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七、写作(6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河流在流淌的过程中,河水首先会冲走飘在水面上的枯枝败叶,而那些淤泥、沙子会依次沉淀在和河床之上,可是当你掏开沙子时,才会发现沉淀在最下面的还有很少量的闪闪发光的金子。那么,在你人生的河流中,岁月给你沉淀下来的是什么呢?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