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镇2012年秋期八年级语文学科半期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15825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镇2012年秋期八年级语文学科半期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镇2012年秋期八年级语文学科半期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镇2012年秋期八年级语文学科半期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镇2012年秋八年级语文学科半期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 匀称(chng) 丘壑(h) 锐不可当dngB箱箧(ji) 荒谬(mi) 藻井(zo) 肃穆(m)C寒噤(jn) 歼灭(jin) 镂空(lu) 瓦砾(1)D要塞(si) 重峦叠幛(zhng)蔷薇(wi) 仄歪(z)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绥靖 寒噤 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B巧妙绝论 斟酌 别具匠心 因地制宜C怆俗 尴尬 杀戮 惊骇 D伧促 惟妙惟肖 胸中有丘壑 亭台轩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了。B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C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各大影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D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 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2分)例句:来到首都北京,你会领略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香嫩甜美,一定会不虚此行。仿句:来到我的家乡, , ,一定会不虚此行。6、古诗文默写.(8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 ,恨别鸟惊心。春望(3)、百川东到海, 。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4)、 ,孤帆天际看。 ,平海夕漫漫。早寒江上有怀(5)、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6)、 ,落日故园情。送友人二、现代文阅读部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710题。(12分)刚刚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保卫战,莫斯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战争给这个城市留下的创伤。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之下走进莫斯科城。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之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挤得风雨不透。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苏军在战败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格格山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地向俘虏即将走来的方向张望着。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一会儿,人群潮水般的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进行阻止,马上被汹涌的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着手组成人墙,竭尽全力,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带重伤,还有的失去了手脚,躺在担架上不住地发出痛苦的呻吟。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的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遭如此惊吓都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地哭嚎呼救。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力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面对扑面而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蓦然间,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的站在那里。她怔怔地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的刺痛。在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看到了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的垂了下来。她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伤号的面前。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那惊恐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到他手中,他才如梦方醒,伸手抓起,连裹在面包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有吃饭,饿坏了。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摩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悲恸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都惊呆了,一个个都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过了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面包、火腿、香肠等食品,一齐向受伤的战俘涌去7、文章第段说“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第段又说“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意外”和“出人意料”在文中的含义各是指什么?(2分)8、文章第段着力描写了战俘们的肖像、神态和动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3分)9、结合语境,比较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中的“惊恐”分别表现了年轻伤号怎样的心理。(4分)10、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费讷隆说过:“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请结合你阅读本文的感受和对这句名言的理解,谈谈你对战争的感悟。(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114题。(12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11、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12、“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13、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三、文言文阅读(13分)1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15、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 选贤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屋舍俨然 ( ) (6)悉如外人( ) 16、找出以下句子中“之”的用法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用法一样的。( )(2分)A、大道之行。 B、孔子云:何陋之有?C、渔人甚异之。 D、水陆草木之花。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6分)(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分)四、诗歌赏析。 (5分)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注释】澧(l)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枳(zh)壳花:枳树的花。19、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20、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3分)五、作文。(40分)(任选一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贴近生活,言之有物。(2)请你以“ ,我成长中的一座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爱”“母爱”“赞美”“挫折”等,再写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