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二中高三生物二轮专题一细胞复习训练卷(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5405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河二中高三生物二轮专题一细胞复习训练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河二中高三生物二轮专题一细胞复习训练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河二中高三生物二轮专题一细胞复习训练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河二中高三生物二轮 专题一 细胞复习训练卷答案一、选择题1(D)2.【答案】D【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A错误;吡罗红是用来给RNA染色的,B错误;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已经是死细胞,无法观察到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的过程,C错误;染色体的形态和特征是判断有丝分裂时期的依据,D正确。3.【答案】B【解析】A为精子,C为肌细胞,D为神经细胞,皆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4【答案】C【解析】细胞内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并不含N,A项错误;并非所有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纤维素、脱氧核糖等,B项错误;所有细胞中都含有细胞膜,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和磷脂,C项正确;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mRNA各不相同,因此,其反转录形成的cDNA有差别,D项错误。5【答案】A【解析】生物膜的不同功能是由膜蛋白赋予的;脂质不能携带遗传信息;细胞均具有细胞膜,所以都含有磷脂分子。6【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更没有核仁,结构简单,为了与真核细胞中典型的细胞核有所区别,而称为拟核,A项错误;因为有丝分裂前期时核膜、核仁已解体,故电镜下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看不到核膜、核仁,B选项错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可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而某种蛋白质分子,它却不能从细胞质进入到核内,而脱氧核糖核酸不需要进入细胞质的,只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因此它是有选择地进行着物质的透过,C项错误; 核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D选项是正确的。7【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的拟核外没有核膜包围;原核细胞除了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因此真核细胞具有更发达的生物膜系统;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因此原核细胞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8【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与生物膜的关系。钾离子的运输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因此A项错误。C项也是一个容易选错的选项,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但都需要载体蛋白起协助作用。9【答案】C【解析】突变基因通过减数分裂传给后代的机会较大。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核DNA数目为46条,有丝分裂中期核DNA为92条。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为23条,后期为46条。10.【答案】B【解析】扦插的枝条经过分裂、分化长出不定根。故A项属于细胞分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形成愈伤组织,是脱(去)分化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故选B项;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形成浆细胞,人的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失去细胞核,都属于细胞分化,故C、D选项属于细胞分化。11【答案】D【解析】衰老的生物体中,部分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衰老细胞内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的坏死。12【答案】B【解析】细胞甲与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2,说明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存在,细胞甲的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因此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乙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因此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B正确。13、【答案】B【解析】苏丹能将脂肪染成橘红色,A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需要加热,C错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可显色,D错误。14、【答案】D【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液泡不断失水,会逐渐变小,A项正确;细胞放在高浓度溶液中由于细胞内外浓度差较大,因而失水较快,B正确;细胞在生活状态下在发生质壁分离后可再复原,如果不能复原,细胞可能已经死亡,C正确;高浓度的NaCl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溶液的浓度,形成浓度差,导致细胞失水甚至死亡,而引起质壁分离,D错误。15、【答案】 D 【解析】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A错误;高倍镜能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内部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B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要借助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线粒体内外膜,C错误;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防止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和线粒体失水,叶绿体和线粒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若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水,会导致它们破裂,也无法观察它们 形态和分布,D正确。16、【答案】B【解析】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作用是固定,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错误。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的作用均是解离,B正确。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实验中的作用是生成Cu(OH)2沉淀,与加入的可溶性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Cu2O的沉淀,在“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实验中是利用Cu2+与蛋白质形成紫色络合物,C错误。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实验中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裂,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起对照作用,D错误。17【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是有丝分裂末期,是有丝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细胞分裂先后的顺序是;图示缺乏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图到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正常情况下,细胞两极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18.【答案】A【解析】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因此能进行细胞增殖的细胞未必都具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细胞,这些不同的细胞分别形成不同的组织,B项正确。衰老的细胞的细胞核增大,但是遗传物质并未增加,C项正确。细胞癌变过程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如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等。其中化学和物理致癌因子可能是诱发DNA分子相关基因的突变而致癌。D项正确。19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细胞发生癌变是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四处基因突变(即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图中突变的四处并没有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故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可能互为等位基因;小鼠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图中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0【考点定位】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含量变化的理解情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与每个细胞中的DNA含量变化是有区别的,解题时要注意看纵坐标的含义。21.【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直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距离应为2a。【考点定位】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22【答案】B【解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G1、S、G2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根据箭头信息可推知,Y为G1期,X为G2期,在G2期加倍的细胞器为中心体;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场所分别是细胞核与核糖体,需线粒体提供能量。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均具有选择透过性。【考点定位】此题把有丝分裂的特点结合细胞结构一起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3【答案】C【解析】A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一个染色体组为含有该物种全部基因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为精子的形成过程,故不可能有极体。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可能是减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考点定位】结合染色体变异及相关概念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24【答案】C【解析】由于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图甲进行的是有丝分裂,2或者6可能是Y染色体,该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图乙中和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的。【考点定位】根据染色体图像变化判断细胞分裂的时期。25.【答案】B【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知生物体的染色体数为20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10条,染色单体为20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0条,无染色单体,综上,本题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与染色单体关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和掌握情况,难度不大。26.【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为精原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前期、后期可发生基因自由组合。为次级精母细胞,为精细胞,表示染色体,表示染色单体,表示DNA,DNA的数量比是2:4:2:1,故A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变化的柱形图。27【答案】C【解析】表示有丝分裂过程,故后期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每个一极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1个。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已经复制,故细胞中的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细胞中已无同源染色体,红、黄,蓝、绿分别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精细胞中同时出现B、b一对等位基因,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正常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考点定位】本题综合性较强,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分裂过程中的异常等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28.【答案】B【解析】能进行图所示减数分裂,该细胞应取自睾丸。图为有丝分裂后期,A、a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了缺失,发生了易位,都属于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也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导致。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变化,结合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一起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29【答案】B【解析】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遗传物质经复制后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故C1和C2应相同,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故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数目相同,但遗传信息不同。【考点定位】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遗传信息的变化情况,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30【考点定位】考查学生对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基本特征的识记情况。31【答案】D【解析】由经有丝分裂形成,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此后发生细胞分化,说明其分裂增殖能力减弱,分化能力加强。核基因相同,但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其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考点定位】结合有丝分裂过程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和衰老凋亡的掌握情况。32.、错因把脉 学生容易将细胞中DNA分子数与细胞核DNA分子数等同。其实,细胞中DNA的数量=细胞核DNA的数量+细胞质DNA的数量。由“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若为4a”可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应为8a。【解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核DNA含量应为4a2=8a,再加上细胞质中DNA,此时细胞中DNA含量应大于8a。【答案】B (易错选A) 33、错因把脉 概念混淆,导致认为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知识缺陷,不清楚精(卵)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而精(卵)细胞的产生要经过减数分裂;思维定势的影响,看到细胞质分裂均等,认为该细胞不能出现在动物的卵巢中,忽视了第一极体的分裂。【解析】分析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知,图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无染色单体,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由于不能通过图示确定是雄性还是雌性动物,故动物睾丸或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图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易错点击5 不理解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的关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解决“易错典例5”这类题最好的方法是把等位基因标在同源染色体上,快速绘制减数分裂过程图像,通过分析图像找出问题的答案。【答案】C 34.【答案】A【解析】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减少一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应为6条,而实际为8条,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比实际多了一条,只能说明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A正确35.【答案】D【解析】 根据题干所知,染色体缺失花粉不育,则正常情况下,该植物做父本只产生含b的配子,测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色性状。既然测交后代中有部分个体表现为红色性状,说明父本产生的配子中有部分含有B。若发生基因突变,则后代个体只有个别个体表现为红色;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因为交叉互换有一定的交换率,故父本产生的配子中可能有一部分含有B,测交后代可能会出现部分(不是个别)红色性状,B正确。二、非选择题36.【答案】(1)S(2)b(3)4N(4)a.都不是b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N个DNA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DNA含量为N,一般不形成DNA含量处在N与2N之间的细胞基因突变是DNA结构的改变,不是DNA数目的变化c细胞衰老或发生染色体变异 (5) 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酸细胞核和线粒体高(或强)乙组细胞分裂旺盛,产生的细胞多,含有由3HTdR参与合成的DNA总量多3HTdR是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原料,后者又是合成DNA的原料【解析】DNA含量处于2N4N应为DNA复制的时期,即S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故DNA数目也随之加倍,而聚乙二醇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同样可以使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的染色体数目为最大值。有丝分裂没有DNA含量处于N2N的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DNA含量直接由2N减半,没有处于2NN的时期存在,所以可能的原因只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或细胞衰老。脱氧核苷的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脱氧核苷与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再由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动物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乙中加了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的速度更快,需要更多的3HTdR,故放射性强。【考点定位】本题结合DNA分子结构和分布等知识点考查有丝分裂的DNA变化特点,有较强的综合性。37【答案】(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3)碱(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取其平均值(5)0.01%0.01%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 h,再在清水中培养36 h(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解析】(1)盐酸处理起解离作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显微镜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再将要放大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观察。(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是用碱性染料使细胞核中染色体着色。(4)计数时应每组统计多个视野再计算平均值,以尽量减小实验误差。(5)分析表中数据,质量分数为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最高;获得最高分裂指数(14.6%)的最佳方法是在质量分数为0.01%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培养24h后,再在清水中培养36h。(6)形成细胞a最可能的原因是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要求学生理解该实验处理的过程及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32(2011安徽卷)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答案】B【解析】由信息知胰岛样细胞由自体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胰腺组织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分化的细胞,基因与体细胞相同,所以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及胰腺组织的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物不同。【考点定位】有关细胞分化的信息题。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37.(2012上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表2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1)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2)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_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答案】(1)S 15 G1 (2)提前 (3)中心体 核膜(或核仁、或细胞核)【解析】(1)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之后直到细胞分裂期的末期DNA含量才减半,据此可画出对应的DNA含量变化图。“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2)题中数据可知,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15小时。若要使所用细胞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应在G1期终点之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G1期的细胞中含有作为启动S期信号的蛋白质,使G1期的细胞比正常培养下提前进入S期。“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3)由题意可知,M期是细胞分裂期,在此时期纺锤体有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核仁核膜消失。【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DNA含量变化、DNA抑制剂作用的原理及在细胞分裂周期中作用的时间段、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分裂期中细胞结构的变化等内容,同时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