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体验磨练题试卷评析理综.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4277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体验磨练题试卷评析理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专体验磨练题试卷评析理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专体验磨练题试卷评析理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试卷评析理综1“理科综合”试卷特点及高三复习的应对策略湖北黄冈市教研室 黄干生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与同行们共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一、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一)试卷的整体情况 1贯彻了命题的指导思想(1)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命题“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3)加大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分量。这类试题所占分数的比例为160/300=53.3%。2000年为第卷21分,第卷55分,所占分数的比例为76/260=29.2%。(4)以能力立意替代知识立意,打破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贯彻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原则,兼顾学科间综合。从题量看,31道试题中,学科内综合题为27道,跨学科综合题只占4道,学科内题量:跨学科题量=71。从分值来看,跨学科所占比例为85/300=28.3%。2000年31道试题中,学科内综合题为25道,跨学科综合题占6道,学科内题量跨学科题量=41。从分值来看,跨学科所占比例为28.5%。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试卷结构、题型、题量3试题及分值的分布更趋合理(1)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值分布按四块划分:生物50分,占总分300分的16.70%;化学63分,占总分300分的21.0%,物理102分,占总分300分的34%;综合85分,占总分300分的28.3%。按三块划分,如果将综合题分值划分到各学科中,生物61分,化学117分,物理122分,与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理化生所占分值权重442的比例基本相同。2000年物理学科内97/260=37.2%,化学学科内58/260=22.3%,生物31/260=11.9%,综合74/260=28.5%,将综合题分值划分到各学科中,物理为103/260=39.6%,化学99/260=38.1%,生物58/260=22.3%。(2)生物学科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3)化学学科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2001年化学考试说明各部分比例分别对应为约35%、15%、15%、15%、20%。2000年化学考试说明各部分比例分别对应为约35%、20%、15%、15%。(4)物理学科试题考查主要内容2001年物理考试说明各部分比例分别为对应的36%、12%、36%、10%、6%、13%。4加强了学科内综合性的考查加强学科内综合性的考查是从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综合两个方面体现。(1)物理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实验素养和能力的考核。(2)化学突出了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性的考查加强了对化学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高考化学实验考试目的的4个层次:观察与识记。操作与运用。分析与表达。设计与评价。试题淡化了对中学化学知识的覆盖率。(3)生物生物试题较为灵活,主要以生物学“问题”的形式出现,因此每道生物学试题都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重点考察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生物学科素养。注重对知识的产生过程的考查。加强了对生物学中常用图、表等表达形式的意义的考查。5试题继续保持与生产、生活、科技相联系的特点。6体现了自然科学特点,加重了对实验考查的权重,突出了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1)注重了定量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涉及有关的选择题19道(除4、7、11、12、22),非选择道5题,占总分的208/300=69.3%,2000年为114/260=43.8%。(2)加大了实验考查的权重。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实验题涉及三个学科,每一个学科都有实验题目,其中28(1)为理化综合。实验题分值为70分(生物8分,化学42分,物理20分),占300分的23.3%,高于各科考试说明实验内容的比例(物理约13%、化学20%);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实验题分值为31分(只有生、化实验),占260分的11.9%,今年增加了11.4个百分点。试题主要从实验的设计性和操作性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的完善、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导出等方面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理、化、生三个学科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设计了实验试题。各个学科实验试题的情况如下:生物化学物理7实现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1)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自学能力)。(4)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8试题的编排合理、试题的呈现形式注重了图表语言、难度适中(1)试题设计继续保持了2000年的板块框架,学科内试题放在一块,且试题的排列还体现了由易到难的顺序,试题的分值与难度和思维容量的一致性较好,试题的梯度合理、跨度减小,体现了学科和学科间能力的层次性,这样有利于试题对不同学生的选拔功能。(2)试题中共有图表19幅,比2000年12幅增加了7幅,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目标之一,也是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3)由于试题文字阅读量和试题计算量比2000年卷要大,所以今年试题难度比2000年有所增加,总体难度在0.550.60之间,属中等偏难(综合科目高考试题难度以0.60左右为宜),主要是物理试题难度偏高。9对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不足之处的思考 (1)试题的设计基本上还是拼盘,还没有三科融合得很好的综合试题,基本上是以两个学科的综合形式出现。跨学科综合题的学科界线仍然较明显。(2)个别题目文字叙述欠明确。(3)2001年理科综合试题与2000年试题的容量增大、难度提高,主要体现在增加文字阅读量和试题的计算量上,若试题的容量和难度用增加试题的的计算量来调节,这一点值得商榷。(二)学生答题情况1 基础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差2实验能力有待加强3计算能力、技巧和定量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差4自然科学基本素养有待提高 二、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命题趋向 (一)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发生变化;(2)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保持相对稳定;(3)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的试题份量不会增大许多;(4)试题的难度保持相对稳定。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联系性。两个区别:注意“理科综合”的复习与“3+2”模式的复习的区别。注意复习课教学与新课教学的区别具体操作上要避免单纯串讲,空洞说教,以讲代学,一灌到底;以讲代思,缺少共鸣;以抄代备,搞拿来主义。 (2)评讲课:讲前要做好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包括一统、二查、三归结。一统:分段统计考试成绩,分题统计错误人数,分项统计错误地点,分类统计解法样本。二查:查引起错误的原因,查学生审题偏差,查知识掌握漏洞,查应用能力缺陷,查思维方法障碍。三归纳:讲前归纳本套试卷考查目标,涉及的知识范围,采用的题型,背景材料,试题特点,解题用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讲时要突出试卷重点,一题一面,一题多解。联系学科特点,点拨思维方法,挖掘隐含条件,引导过程分析。切忌面面俱到,题题都讲。针对学生实际,关注共性错误,鼓励发表异议,引导自我分析。评讲要讲求时效性,趁热打铁,强化印象。讲后注意收集反响。指导学生及时巩固。(六)加强交流,注重渗透,沟通三科之间的联系(七)激发兴趣,优化方法,培养自学能力1 制订自学目标。2 突破潜力极限。3向失误学习。4提高自学的积极性。(八)重视实验,勤于探究,努力培养创新意识1注重实验知识迁移的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创设实验情景,改变实验条件,提供迁移机遇,加大训练力度。2注重实验操作的创新能力培养对策:改变纸上谈兵、黑板上讲实验的办法,鼓励学生动手,取得体验,主动探索。3强化实验设计的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变演示实验为探索实验,变单一的实验方法为多种实验方法,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九)关注新大纲变化,了解新教材内容,渗透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高考专题-试卷评析-理综2从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湖北卷引起的思考高考揭晓后,当我们认真审视2001年理科综合试题湖北卷化学试题时,不禁要说:原来如此,果然不出所科。教育部19966号文件中规定“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的综合。我省是继去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实行“3+x”模式后,首次实施该方案的。通览整份试卷,应该说它达到了命题指导思想的要求,开创了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减轻了师生的心理压力。笔者在2001届高中毕业生复习备考之初,曾撰写过从2000年“3+x”高考化学试题谈对中学化学教学的要求(见荆州教育2001.2)现结合今年的综合试卷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期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 2001年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特点1、注重基础卷共有24道选择题,其中化学选择题,6-15题,每小题6分,共60分。这些选择题均为常规基础题,并有“似曾相识”之感,其中的6、7、8、9、12、13、14、15题分别涉及到常见物质的性质、药品的存放、常见物理量与化学量的关系、常见仪器的刻度标识、根据物质结构推断有关性质、物质的纯度计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推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有关基本原理和简单的计算。问题的复杂性和计算难度明显低于往年。卷中的26题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也属于纯书本知识,通过产率、纯度计算啤酒的产量也是平时训练过的最基本的要求。勿庸置疑,由于试题基础、难度不大,使大部分学生有“大材小用”之感。或认为区分度不大。即便如此,综合卷成绩在200分以下的大有人在。新的高考题给我们昭示:“双基”是通向高考成功之路的基石。2、考查能力和素质学生的能力包括阅读、观察、思维、推理和实践操作等。素质包括学习习惯、心理品质、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卷在考查能力方面作了精心的设计,在考查基础的同时,“推陈出新”,更着重考查素质和能力。与往年相比,保留下来的题型有:有机物的转化信息推断,如27题,该题涉及有机物分子中键的断裂与生成以及官能团的转化和反应类型的判断,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利用给出信息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3、体现学科内为主的综合学科内的综合在卷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今年我省首次施行“3+综合”方案,所以跨学科的综合仅约50分,约占全卷的17%,学科内的综合构成了理科综合的主体。如27题为有机综合题,它涉及到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醛的氧化、烯烃的加成、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等多个知识点。28题为学科内综合题。25题 为生物、化学综合题,30题为物理、化学综合题,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发展的趋势,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多学科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再如28题,就知识而言为一常规老题,而此处赋以新意。在第一问解释现象后紧接着更深层次的提问:(2)这种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之前,应该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第一问中得到启发或联想到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要回答出第三问则要分析出此装置适用的反应物的形、态(即块状固体和液体),那么此装置不能用二氧化锰(粉末)催化分解双氧水来制取氧气了。最后又问:能不能用食盐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取氯化氢呢?分析:第一,食盐与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要加热,第二,食盐又为粉末状,故因以上两个原因不能用此装置达到以上实验目的。我认为扎实的基本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此类试题取材新颖,有良好的信息背景,源于现代高新科技和生活环境。如11题中获诺贝尔奖的导电塑料,10题与环保有关的温室效应。此两题起点高、落点低,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大有裨益的。5、不可避免的遗憾由于三科合卷,故考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哪怕一些重要的章节、知识点也没有涉及。如电解质溶液、元素周期律、硅、镁、铝、铁等 。二、考生失误分析1、基本概念模糊,基础不牢;2、审题不审,思绪混乱;3、表达不当,技术性失分;4、信心不足,应试心理差。三、对中学化学教学之启示1、重视课本,夯实双基课本是化学知识的载体,如化学用语、概念、定律都是具有规范性,权威性的。我们不能舍本逐末,许多高考题都来源于教材。如今年高考题26题中的(4)、28题,只要教师强调、训练落实的,应该能做对。因此,重视课本、落实基础仍是今后教学中的首要任务。2、重视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基础学科。除演示实验外,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都要鼓励并督促学生自己动手,注意安全教育。同时还要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厂矿企业,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善于发现问题,迅速、准确地处理有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3、利用多方位的信息资源,形成社会化学知识体系美国化学家西格博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确,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化学信息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诸多方面,要培养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的学习习惯,用化学的观点去分析、评价,形成社会化学知识体系,使其具有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总之,高考“3 +x”改革,给中学化学带来了机遇,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创新教育、开展课外探索性课题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造福人类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摘自朱中教研)(2002/3/5)【命题研究理综】学习考试说明,准确把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改革的趋势 北京东城教研科研中心 陈学英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查,推进“综合能力测试”已成为高考改革的基本趋势,它将对突破学科间的封闭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体上说高考命题的原则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操作层面上看,遵循又“不拘泥教学大纲”,为了防止对大纲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在内容和题型选择上,增加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让学生用所学的有关学科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中某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考知识和考能力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成为考试内容改革在现阶段的突破点。因此深入学习考试说明,了解当前高考改革的形势,明确综合能力,测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及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的变化,有利于指导我们复习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2002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的主要变化有:1试卷结构中的题型比例有了明显的变化,试题的难易比例,理、化、生三科的内容比例不变?卷选择题的分数的比例由50%调整为40%,卷分数比例由50%调整为68%。其目的显而易见,并不是为了增加试卷的难度,而是为了更加突出“理科综合”的考试目标,体现其基础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基本特征,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应该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正确的表达。这样选择题的形式就不一定合适,而主观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适宜考核分析、应用、综合评价及创造较高层次的能力,并可反映答题的思路和过程。适当调整比例,充分利用主观题的特点逐步加强对基本方法,思维过程的考查,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2调整能力考核目标,进一步确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的重心向应用、综合、创新的方向转移。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理科综合”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多学科视角,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问题。因此,在能力考核目标中增加了推理能力,突出了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能力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从中可以看出,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根据能力要求和实际问题确定试题的选材,依据而不“拘泥教学大纲”,着眼于学科的一般思想方法。命题所关注的是反映能力与潜能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操作活动的心理过程,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使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和谐统一。以“能力立意”命题,易于形成自然、新颖、脱俗的试题。“能力立意”从问题入手,其立意深刻,设问开放,答案灵活。对知识的考查往往是学科的主干知识网中的交汇点,这些题目给学生提供阐述、评价和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使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科学素质的考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更好地完成高考选择的任务。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对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是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检验。应用的情境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学,迅速接受新知识,并与学过的知识结合、重组、转换、迁移,使问题得以解决。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因此,“理科综合”测试体现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知识综合切入,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命题趋势。3突出理科的特点,实验内容的考查仍是重点理科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实验技能素质的考查和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是“理科综合”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理科综合”试卷中实验内容占94分,接近全卷的1/3,明显显示了实验在理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去年的测试结果看,实验题的得分率低于其它内容的题目。可以看出,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缺欠。因此,为了呼唤中学教学给实验应有的地位,强调对学生的实验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2002年的“理科综合”试卷,实验仍是考查的重点,估计占全卷的1/3左右。在理科实验复习中,应突出实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操作的训练,注意实验与其它知识点的多重交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实验现象与本质相结合,重视实验设计思想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4通过题型示例的变化,传递高考内容改革的信息今年在“理科综合”的考试说明后增加了题型示例,是以历年高考中具有代表性的实用题例,向考生说明考试内容、形式、题型、能力要求的水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有助于理解考试说明的实质,在心理因素上可以降低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陌生感,也可使考生对某些新题型的审题、答题方法提前适应。题型示例是命题者经过实践肯定的、精选的,准备在形式和内容上继续采用的试题。认真研究题型示例,可获得当年高考试题的信息,如试题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科技、生产、生活、实验,注重对学生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考查;计算注重对学生基本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一些试题更加开放、灵活,答案具有多样性或多元性等。总之,教师需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试卷结构及试题特点,把握复习方向。坚持以学科内复习为主,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上,真正实现学科内主干内容的融会贯通,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并注意打通学科间的主干内容。在复习中要严格控制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落实具体普遍性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不应纵向掘进加深,而应立足于横向拓宽,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宽广度,使学生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出发,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分析解决新情况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适应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在综合训练时,不要一味地在学科的交叉渗透点上下功夫,应在学科内的综合训练时渗透跨学科综合思想,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总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