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97258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媲美(p) 苔藓(xin) 歧途(q) 归宿(s)B . 繁殖(zh) 迷惘(mng) 收敛(lin) 橘红(j)C . 啮齿(ni) 迁徙(x) 繁衍(yn) 种群(zhng)D . 挑衅(bn) 徘徊(hui) 逃窜(cun) 喃喃(n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摧枯拉朽 泻气 郸精竭虑 愚钝B . 为富不人 紧绷 藏污纳垢 不掇C . 摩肩接踵 遒劲 惟妙惟肖 推崇D . 园地治宜 星晨 和颤悦色 题拔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中,总有一些黄叶眷恋枝头的高度,迟迟不愿落下。尽管风刀霜剑相逼,虫吃鼠咬雨淋漓,还死死抓着枝头不放手。做一枚落叶多好,一片落叶最懂得感谢岁月天地的恩泽。繁茂的枝头,它们翠绿过;_的季节,它们静美过。虽然我们习惯上_它的后半生,但它们并不怨愤,也不消沉。来年枝上,比今年的葱茏_。A . 萧条 忽视 更胜一筹B . 萧条 忽略 相形见绌C . 萧瑟 忽略 更胜一筹D . 萧瑟 忽视 相形见绌4. (2分)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博和李彤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 , 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B .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吴莫愁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 . 我国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解决了哈大高铁-40极寒天气下的运行安全问题。D . 对于书本知识,他都要亲自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 , 马虎了事。5.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夏天的青岛,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B .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C . 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先进事迹,我们听后非常感动,真是骇人听闻。D .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6. (2分)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云海在阳光下泛起银色的光雾最远的山峰便是珠穆朗玛峰了从飞机的窗口望出去 那银光中现出一座座巍峨的雪山A . B . C . D . 7.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充满着他对往事的温馨回忆与对时弊的理性批判。B . 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的关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忠义精神的代表人物。C . 英国大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和“星期五”在海上诸岛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怪异的世界。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蒹葭和关雎就选自其中。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8. (12分)古诗文默写 (1)四面边声连角起,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3)池上碧苔三四点,_。(晏殊破阵子) (4)官船来往乱如麻,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的句子是:_,_。 (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 (7)王磐在朝天子咏喇叭中讽刺腐败官吏强取豪夺,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句子是:_,_,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9. (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国,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去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田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刀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田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写了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的故事。B . 六安爷固执地去百亩园锄地,因为他对这块土地很有感情。C . 西湾村人最终放弃了这块世代养育他们的百亩园。D . 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告诉人们保护环境很重要。(2)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的数字,说说它的妙处。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小谢和小李读到下面这句话时,在朗读的重音上出现了分歧。小谢认为重音落在“一次又一次”,小李认为重音落在“稳稳地”。你更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3)“我不是在锄地,我在过瘾。”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理解小说标题“锄”的含义。 材料链接一:著名作家李锐小说集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六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比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这些农具草蛇灰线般地出现在小说中,并以其为线索展开叙述。有趣的是,小说将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在一起,李锐称之为自己独创的“超文体拼贴”,试图以一件件农具串联起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的农村故事。京华时报(20061023 第023版)材料链接二:在山西吕梁山长达6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深深感到农具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农具、风情开始在中国农村消失,甚至连土地也在消失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李锐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1)本文以_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_的写法。(2)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3)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_,“盆景家兰”的特点是_(4)“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旷野,还是长在山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完成文后题目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1)解释划线的词春往而冬反 迷惑失道(2)翻译 :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3)文中故事是成语_ _的来历,现比喻_ 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后面题目。(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成汴京时所作。(1)这两阕词里,作者选择“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一)嘿!加油(二) 让心情灿烂起来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8-1、8-2、8-3、8-4、8-5、8-6、8-7、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9-1、9-2、9-3、9-4、10-1、10-2、10-3、10-4、10-5、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