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8356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工作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作者姓名:王业坤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3职务:乳源高级中学教研室主任职称: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通讯地址:广东省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教研室邮政编码:512700联系电话:13531460965电子邮箱:rygzjys126.com内容摘要: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我开展了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方法在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方法主要有:反刍学习法、逆向思维学习法、类比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创造学习法、百问学习法。关键词:新课程、反刍、逆向思维、类比、探究、合作、自主、创造、百问。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关键词:新课程、反刍、逆向思维、类比、探究、合作、自主、创造、百问。内容摘要: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我开展了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方法在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方法主要有:反刍学习法、逆向思维学习法、类比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创造学习法、百问学习法。 正文: 新课程实验已走过八个年头,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我开展了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方法在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向学生介绍,还结合我校独创的“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在2006届学生中大力推广,我校2006届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排名全市第六名(平均分516.8),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以前的最好成绩为第15名),受到兄弟学校和市教研室的一致称赞。近几年,我校学生成倍增长,入学成绩为韶关市县级中学中最低的,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尽管如此,通过我们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进步明显,2009年高考文科数学平均分达到77分,超过省、市平均分近10分,在县级中学中排名第五,我本人所带的高三(11)班数学平均分达到111分,120分以上有13人。现将这些方法介绍如下,请专家指正。反刍学习法很多山里的同学应该都知道牛吃草的方式:牛首先在山上大口大口的“囫囵吞草”,晚上回到牛棚后,可见牛“磨牙晃脑”且“唾沫四溢”,原来它在“精加工”白天所吞之草,细嚼慢咽之下“津津有味”,这就是牛吃草的“反刍”法。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牛天天有豆腐吃,要不要反刍?它吃的是草,边吃边嚼能不能吃得饱?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首先应该有某些课堂上听不懂的思想准备,因为所学内容较初中有所加深,老师讲解针对的是班级全体而不是个体,故此学习牛吃草的“反刍”法将大有裨益。逆向思维学习法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呕弟德穆斯的一次问答颇有趣味。 苏:“你知道什么叫公正吗?” 欧:“说谎、欺骗、抢劫之类都是不公正的。” 苏:“对敌人做那些事,不都是公正的吗?” 欧:“对朋友做那些事,就是不公正。” 苏:“但有时对朋友做那些事,也是公正的。比如一个将军为鼓励他的军队,可以说谎。父亲为了让儿子吃药治病,可以欺骗他。怕一个朋友自杀,可以抢夺他的武器。” 苏格拉底的话是有一定哲理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自觉地打破常规,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应用反向思维方式,就可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我向学生介绍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的老家在安徽省大别山的一个小村,读小学时每年春节最喜欢到外婆家,因为已初中毕业的舅舅能出很多题目给我做。一次舅舅拿出一副扑克牌抽出其中的一色13张牌,在手中七弄八弄之后合起(数字朝下)并开始表演,他先把最上面的一张牌拿到最底下后便翻出第一张牌A;接着又把最上面的一张牌拿到最底下后便翻出第二张牌K;依此类推,直到翻出最后一张牌2。舅舅随手把牌摔给了我,我开始琢磨起来。我先将第一轮翻出的A、K、O、L、10、9剔开,手中剩下8、7、6、5、4、3、2共七张牌,那末第二轮该出8、7、6、5了,这四张牌应该间隔两张牌放在A、K、O、L、10、9之间即8、A、K、7、O、L、6、10、9、5。最后只用考虑4、3、2这三张牌了,这不用推理就可试出来了即3、4、2,这三张分别放在K、L、9之前就可以了,即8、A、3、K、7、O、4、L、6、10、2、9、5。大约两个小时后我高兴地向舅舅作了汇报表演,舅舅表扬了我。可到了晚上我躺在外婆家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老想着舅舅的表演,他是往下拿一张牌,要是拿两张呢?或者是更多的牌呢?就在我翻来覆去的动作中,突然有了灵感:我只要把玩牌的顺序返回去做一遍,不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吗!很快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一大早,我急不可待的给舅舅表演,舅舅惊呆了,原来他是从别人那里学记来的,我的表演远远超过了他,我向他吐露了反其道而行之的诀窍,舅舅树起大拇指:外甥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舅舅的预言后来成为事实,1982年我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位大学生。学生进入高中后,将面临许多新问题,不妨学会多角度思考,那么豁然开朗不再是别人的专利了。类比学习法类比是发明创造的主要源泉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G.Polya)把类比称作“伟大的引路人”。类比方法在文理各科学习中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还是从大家熟悉的扑克牌谈起。四张扑克牌算24点,即用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可以加括号)把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列出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要求每张扑克牌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如2、3、4、6,可列出:或或或或等算式。但是并不是所有四张牌都能算出结果,有时只有唯一的算式。如3,3,7,7。这是一个经典的难题,只有唯一的算式,。现在我给出另外一道题,即1,5,5,5,请大家运用类比的方法列出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你很快列出算式就说明你已经初步掌握了类比学习法。同学们都知道一条直线把平面划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划分成四部分,三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划分成七部分。我们也知道一刀可把西瓜切成两块,大家不妨想一想两刀最多能把西瓜切成几块呢?三刀最多能把西瓜切成几块呢?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空间几何,届时我们还将利用上述结论和方法来探究:在空间有n个平面,其中任何两个都不平行,任何三个都不经过同一直线。问这n个平面将空间划分成多少部分?探究学习法“探”是“手”和“深”两个字的结合,而“究”是“穴”与“九”(与“久”谐音),探究就是探索追究,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前人积累的知识为我们所学、所用,但是我们不能机械简单的学习。我们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故此我们高中学习中要用探究的方法既学知识又练能力。如何探究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勾股定理大家都很熟悉,如果三个正整数分别是某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这样的三个正整数就叫勾股数组,也就是说满足不定方程 的每一组正整数解是勾股数组。例、请写出100以内的所有勾股数组。首先我们知道,所以3,4,5是最小的勾股数组,由此我们可推出是满足条件的勾股数组。其次因为,所以是满足条件的勾股数组。再看有,所以和是满足条件的勾股数组。继续努力,我们还会发现有,所以和是满足条件的勾股数组。同学们可能有点不耐烦了吧,别急我们不妨请高人指点。事实上,希腊最伟大的代数学家丢番图发现了勾股数组的一般表达式:利用这个表达式就可以写出所有的勾股数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上面的题目。高中各科知识的学习都要用到探究的方法。我们要学会从各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如突出各个部分、考察各个细节、重新组合各个细节、换角度思考等,并找出与自己现有知识有关之处,如想想过去有什么曾帮过忙、找出熟悉的东西来等。用“思考”去链接、加工、整理、分析你所能得到的信息就是你的探究之途!合作学习法很早以前我听过这样一个测试故事:一个瓶子里装着七个小布娃娃,这些布娃娃都用小绳连接到瓶外,然后由七个小朋友将布娃娃拉出瓶外。这是一个考察儿童合作能力的一道题,试想如果七个小朋友都只顾各自拉出布娃娃,结果只能是大家都拉不出来。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高中阶段的合作学习分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课内合作存在于各科教学当中,课外合作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数学课的合作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有着很大的空间,其中课内小组讨论几乎是每节课都可以用到的方式。我一般将前后位的四个同学分成一个小组,这样他们不用离开座位就可以互相讨论了。这种讨论还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特别是我布置的一些课外思考题,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既增长知识又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我在“集合”一章的教学中布置了下面的一些课外思考题:1、集合有多少个子集?有多少个真子集?2、判断正误;3、已知;4、满足的集合有多少个?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大力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下面谈谈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大家从中可体会出合作学习的特色与特点。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和运用信息,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各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不一定相同,自行制订研究方案和计划。信息来源:学生自己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包括网络)收集。组织形式:1、是贯穿全程的基本学习活动形式;2、课题小组成员主要由研究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组际差异较大;3、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人际交往:1、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2、开展社会调查、访谈,人际交往较广泛。学习结果:1、共同完成研究过程;2、形成小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总结、项目设计等)(通过合作手段,取得集体的成果;各成员学习结果相互依存,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教师控制:教师对学习活动控制程度低。评价:1、以评价学习的过程为主;2、以对小组合作整体评价为主,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主学习法高中三年的学习将面临高考的检验,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必须充分发挥,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形势。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我国学者肖川博士认为,自主学习应包括以下主要特征: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总而言之,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创造学习法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在学习任何问题的过程中也都会有点滴的发现。你要求解的问题可能不大,但如果它能引起你的好奇心,如果它能使你的创造才能得以展现,而且你是用自己的方法解决的,你将体验到这种紧张心情,并享受到发现的喜悦。在高中阶段,这样的体验会使你养成善于思维的习惯,并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你一生的发展道路。这种学习几求解的方法就是创造学习法。从前有一个叫亚克敦的英国人,非常喜欢收藏图书,也非常喜欢读书。他除了把自己收藏的七万多册藏书读完外,还继续找其他的书看,并且在读书的同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一生没什么成就。原因很简单,亚克敦不知道创造。那么如何创造性学习呢?首先必须处理好学习和创造的关系。创造并不是凭空想象,它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得来的。知识积累的越多,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从而产生创造的想法。其次,要克服自卑、自怯的情绪,要珍视自己的独立见解。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的,千万不要轻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有时它可能很虚幻。再次,要有打破传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科学上新理论的产生,无不都是对旧传统理论的否定。因而,没有打破传统,向权威挑战的勇气是不能坚持到底并获得最后胜利的。最后,要分清创造和模仿。创造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不曾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是运用别人不曾用过的捷径。而模仿却是照着现成的样子去摹拟或仿制。所以说模仿决不是创造。毛泽东读书学习就非常有创造力。他读过哥白尼、布鲁诺、坂田昌一、李四光、竺可桢、杨振宁等人的重要著作,以及许多自然科学刊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论等名著,也反复读过多遍。1955年他就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如:他认为质子、中子不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实践证明他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还把新发现的亚夸克粒子命名为“毛泽东粒子”。毛泽东正是具有这种创造的学习能力,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高一数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有这样一道题:请写出三个不同的函数式,满足f(1)=1,f(2)=4.教学参考书给出的三个答案是:。我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停留在这三个答案上,而是让他们开动脑筋想出自己的办法构造新函数。结果许多好思路都出乎意料。如:1、陈世明同学的y=|5x-6|;2、杨志美同学的;3、陈明有同学的;4、叶剑航同学的;5、陈淑华同学的;6、谢荣斌同学的;7、许桥养同学的;8、许旺华同学的。还有许多同学给出了二次函数。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现。百问学习法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问到底诗中写到: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你不问它你怕它,它一被问它怕你,你如愿意问问看,一问只须问到底。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有些同学初中时成绩不错,可到了高中却一落千丈。究其原因,只有三个字:不敢问!你们要敢于问问题。一问自己,二问同学,三问老师。怎样问自己呢?就是当遇到疑难问题时,首先冷静下来,向自己提几个问题。如:是否漏了条件?公式有没有记错?换种方法行不行?等等。怎样问同学呢?在一个班上,同学之间交往最多,互相提问,取长补短,有时还可讨论、争论,其效果不言而喻。有时为了不给其他同学造成影响,还可用书写的方式提问。附:参考文献怎样解题,作者波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