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6452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选修)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l题一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一第25题,共5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这一规定表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度瓦解 B音乐教育普及 C冶铁技术发达 D等级制度森严2“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3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其目的都是A巩固中央集权 B承认土地私有 C发展商品经济 D抑制诸侯势力4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右图所示)。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5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 “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6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7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 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防止了大臣专权强化了君主专制取代了内阁权力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8“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9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 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10“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11诗经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表明西周实行的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贵族土地所有制 D平民个人土地所有制12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一时期的瓷器上不仅有以文字作为纹饰的装饰内容,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 图案标志。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瓷器烧制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开启了中国瓷器远销海外的步伐 B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C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多样化的需要 D体现了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13“方今齐-N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 官费五千万。”这里的“三服官”和“工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间手工业14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 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这表明当时的商人A经济地位不高 B政治地位低下 C倍受官府盘剥 D没有人身自由15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日: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1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天人关系为研究主题 B伦理道德为探讨内容C认识自然规律为归宿 D关心社会进步为根本17下列是某校哲学家长廊中的装饰挂图,其中图文有错的是 A B C D 18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 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19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 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20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相同风格是A胸怀收回中原的豪情壮志 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表达了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l5分,第22小题l3分,第23小题l2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5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焦 25 17.9 600 774 1600正 29.2 19.9 600 894 1820经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 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 势的总体认识。(4分)22(13分)君臣关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伦理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荀子荀子臣道 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韩非子韩非子南面【材料二】大哉,我宋之祖宗容受谠(正直)言,养成臣下刚劲之气也!朝廷一黜陟不当,一政令未便,则正论辐凑(聚集),各效其忠。虽雷霆之威不避也。(宋)何坦西畴常言【材料三】帝(太祖)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享。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钱)唐抗疏入谏日:“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帝鉴其诚恳,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李)仕鲁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日:“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摔搏之,立死阶下。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苟子与韩非子关于君臣关系的相同主张。在“人臣”对君主命令的态度方面,两人观点又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良好君臣关系的表现。(3分)(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两位大臣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指出其反映的君权特征。 (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23(12分)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材料二】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李贽道古录【材料三】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4分)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5分)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3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861年闰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渝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吴廷缪日本史【材料二】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2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道德和政治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材料二】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因为,法律可以使人变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理 念。(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利于立法者目标实现的因素 有哪些?(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德政关系看法的共同点,并谈谈两人观点对 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1D 2B 3A 4C 5A 6B 7A 8B 9B l0A llB l2C l3A l4B l5D 16B l7A l8A l9D 20C 21(15分) (1)特点: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 (6分) (2)原因: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促进作用。 (3分) 影响:传统儒学受到冲击批判:小说创作蓬勃发展。(2分) (3)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GDP落后于西欧。(2分)认识: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 滞。(2分) 22(13分)(1)相同:人臣要效忠君主。(1分) 不同:苟子认为如果对君主有利可以抗命; 韩非子则主张人臣对君主要绝对服从。(2分) (2)表现:君主胸怀宽广;大臣正直敢言;政治风气良好。 (3分) (3)不同:严厉;宽恕。(2分) 特征:专制独裁;随意武断。(2分) (4)因素:传统思想的影响;君臣的个人因素;君主专制体制。 (3分) 23(12分) (1)核心思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2分) 危机:汉唐儒学的僵化(或儒学的权威性被削弱);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2分) (2)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2分)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3分) (3)观点:在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2分) 认识:儒学思想因时而变。(1分)24(10分)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3分)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1分)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2分)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2分)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2分)25(10分) (1)要求:为政以德;以身作则。(2分) 理念:德治(或仁治);礼治。(2分) (2)标准:能否使公民向善。(1分) 因素:塑造公民的习惯:努力懂得立法学。(2分) (3)共同点:道德与政治存在内在联系(或道德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1分) 借鉴价值:治国者良好的自身修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