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9842331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6页 共46页东莞石龙华泰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目 录1、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2、 皮内注射术3、 肌内注射术4、 静脉留置针技术5、 吸痰6、 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7、 口腔护理8、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 脉搏 呼吸测量)9、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测量)10、 徒手心肺复苏术11、 电除颤技术12、 鼻饲(肠内营养)13、 更换引流袋/瓶技术14、 导尿术15、 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16、 胃肠减压技术17、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18、 痰标本采集法19、 轴线翻身法20、 血糖检测技术无菌技术(铺无菌盘)【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操作重点步骤】1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 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3 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上折叠盖严。4 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视野之内。5 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6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结果标准】1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2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相关链接】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1 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2 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将无菌巾铺在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4评估内容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实施要点操作要点86仪表:符合要求。4操作用物: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无菌包(内有无菌巾数块,灭菌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记录卡2张,弯盘,清洁抹布。6操作步骤: 1评估环境。4 2备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和治疗台,放治疗盘于适当处。2 3洗手,戴口罩。4 4检查无菌包有无松散、潮湿、破损,消毒指示胶带有无变色及是否在有效期内。6 5打开无菌包: 解开无菌包系带,挽活结。 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 取无菌钳,用手打开外层包布的内角,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外、左、右、内角。 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 10 6用无菌钳取无菌巾一块,放于治疗盘内。6 7用无菌持物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无菌持物钳放回无菌容器内。6 8用手还原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按“一”字型包好无菌包。4 9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6 10将无菌巾上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无菌面向上,备无菌盘内物品。6 11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半层两角外面,上下边缘对齐盖好无菌物品。6 12折叠无菌巾边缘(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向下翻折一次)。4 13记录备盘时间、内容物及责任人,并记录开包时间、剩余物品及责任人。4 14将无菌包放于同类物品的最前面,以便优先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4 15处理用物。2 16洗手,取口罩。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5分钟内。注意事项1铺无菌巾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2避免无菌巾潮湿、污染。3手及其他有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巾内面。4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和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4综合质量评分A 6分; B 4分;C 2分;D 0分6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皮内注射术【护理目标】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操作规范、过敏试验结果准确、确保患者安全,准确判断过敏试验结果和正确处理过敏反应,并将操作不适感降低到最低限度。【操作重点步骤】1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安全注射和给药原则。2 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进食情况等。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3 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如青霉素过敏试验必须备0.1%盐酸肾上腺素等。4 皮试液现配现用。5 患者不宜空腹时进行皮试,皮试后20min内不得离开病房或注射室。6 正确判断皮试结果。7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8 详细记录皮试结果。对皮试结果阳性者,应在其体温单、医嘱单、床头卡、一览表、注射单、护理记录单/门诊病历上用红笔加以注明,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结果标准】1 患者/家属对所作解释工作表示理解。2 操作规范、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3 给药时间正确、剂量准确。4 准确判断及记录试验结果,及时正确进行抢救或处理。【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常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或作为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1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意识状态。2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状况:药物过敏试验常用前臂中段内侧;预防接种也可选在上臂三角肌下缘。3 向患者解释皮内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90仪表:符合要求。5 操作用物:1 基础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碘伏、70%酒精、砂轮、棉签、弯盘。2 注射盘:70%酒精、棉签、弯盘,做过敏试验时另备抢救盒(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各1支,1ml、2ml一次性注射器)。3 其他:1ml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单及药液。10操作步骤: 1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病人配合。4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33在治疗室备药取无菌治疗巾按半铺半盖法铺于治疗盘内。按注射单取药,查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弹下安瓿颈部药液,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痕迹。用75%酒精棉签擦去锯痕处屑末,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折断,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核对药物无误,将针头斜面朝下置入安瓿内的药液中,按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抽吸完毕,排尽空气,再次核对药物无误,将空安瓿套住针梗,置于预先备好的无菌巾内。3334355 4整理治疗台。2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作好解释。4 6选择注射部位,用75%酒精消毒皮肤。3 7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空气,调整针尖斜面。3 8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5 9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皮丘,迅速拔出针头。6 10再次核对,记录时间。3 11皮试1520min后观察结果。5 12向病人交待如有不适随时告知,询问病人需要,整理床单位。3 13处理用物。3 14洗手,取口罩。2 15观察反应并记录结果。3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内。5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 作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与过敏史。3 忌用碘类消毒剂,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4 保证进针角度的准确及注入的药量准确;如对结果有怀疑,应在另一侧前臂皮内注入0.1ml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4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服务态度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或注射原则一次: 扣5分6.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违反一项: 扣5分7.药物过敏试验前,必须先询问过敏史,未询问:扣5分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肌内注射术【护理目标】遵医嘱对患者肌内注射。确保注射安全,操作规范,并将操作不适感降低到最低限度。【操作重点步骤】1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安全注射和给药原则。2 评估患者病情、用药史、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的作用等。3 告知药物相关知识及注射的配合技巧、注意事项。4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用细长针头将药物注入深部组织,可避免或减少硬结的产生。5 掌握进针深度,对消瘦者及小儿应减少刺入的深度。一旦发生断针,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以防针头移位,并尽快用止血钳将断端取出。6 进针后回抽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7 注射时掌握无痛注射技巧:取适当体位,放松局部肌肉,分散注意力;注射时二快一慢;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钾盐、药液量过大或pH值过高或过低的药物)应选择长型的针头,进针要深,推药速度要慢;多种药物同时注射,应先注入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药物。8 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副作用等。【结果标准】1 患者/家属对所作解释工作表示理解。2 操作规范,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3 给药时间正确、剂量准确。【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1 因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给药。2 要求药物在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3 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1.5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意识状况和身体状态。2 评估患者注射局部皮肤状况:肌肉注射一般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3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有两种。一为“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二为“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4 向患者解释肌肉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仪表:符合要求。5 操作用物:1 基础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碘伏、75%酒精、砂轮、棉签、弯盘。2 注射盘:碘伏、棉签、弯盘、止血钳。3 其他:5ml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单及药液。10操作步骤:751 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皮肤情况,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3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33在治疗室备药 取无菌治疗巾按半铺半盖法铺于注射盘内。 按注射单取药,查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 弹下安瓿瓶颈部药液,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痕迹。 用75%酒精棉签擦去锯痕处屑末,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折断,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 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 核对药物无误,将针头斜面朝下置入安瓿内的药液中,按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 抽吸完毕,排尽空气,再次核对药物无误,将空安瓿瓶套住针梗,置于预先备好的无菌巾内。3533355 4整理治疗台。2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作好解释。3 6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3 7常规消毒皮肤,待干。3 8再次核对,排尽空气。3 9一手拇指和食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中指或无名指固定针栓,用手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肉内2.53.5cm(针梗的2/3)。8 10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可均匀而缓慢的推注药液,同时观察病人的表情及反应。5 11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针眼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至无出血。4 12再次核对无误后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询问病人需要,整理床单位。5 13处理用物。3 14洗手,取口罩。3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内。5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 需长期作肌肉注射者,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3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一旦发生断针,应尽快用止血钳将断端取出。4 注射时须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消毒、注射。5 保证准确与安全用药;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6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在臀大肌处进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为佳。0.50.50.50.50.51综合质量评分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 E 1分; 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服务态度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或注射原则一次: 扣5分6.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违反一项: 扣5分7.用错药物此项不得分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静脉留置针技术【护理目标】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操作重点步骤】1.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安全注射及无菌技术操作技术。2. 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及用药、外周血管状况。3. 告知患者留置针的意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嘱留置针口不能泡在水中,弄湿敷料随时更换。说明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注意事项。4. 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5. 加强输液前后导管的封管及护理。6. 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结果标准】1. 患者家属对所作解释及护理措施表示理解和满意。2. 操作过程规范、准确。3. 留置针达到使用目标。【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5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2.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状况、静脉充盈程度及血管弹性。3. 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65仪表:符合要求3 操作用物:1.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碘伏、75%酒精、砂轮、剪刀、启瓶器、棉签、弯盘。2. 输液盘:碘伏、棉签、止血带、胶布、一次性手套、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一次性输液器、瓶套、一次性治疗巾、弯盘。3. 医嘱单、输液卡,不干胶药物标签、遵医嘱准备药液。4. 输液挂钩或输液架、抹布。5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10 3.遵医嘱准备药液,擦净瓶上灰尘,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瓶体、瓶内液体。3 4.填写、粘贴输液卡,并倒贴于输液瓶上,套瓶套。2 5.洗手,戴口罩,准备胶布。2 6.启开药液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按医嘱查对后加入药物。瓶签上签名。3 7.检查输液器后关闭调节器,取出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再次核对。2 8.整理治疗台。再次洗手。1 9.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药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0.挂输液瓶,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管内由无空气。3 11.检查留置针型号及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空气。3 12.检查并打开透明敷贴外包装。铺一次性治疗巾,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常规消毒。3 13.戴手套,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再次核对并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取下外套管。2 14.左手紧绷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留置针针翼,嘱病人握拳,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成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送外套管。3 15.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一手固定留置针针翼,抽出枕芯(开放式留置针压住导管前端处静脉,抽出针芯后,连接肝素帽或正压接头)。用无菌透明贴膜作封闭式固定。再无菌透明贴膜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责任人。5 16.取回止血带,撤去治疗巾,脱下手套。根据病情、年龄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数。3 17.再次核对,在输液卡上注明时间、滴数并签名。2 1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需要并将呼叫器置于患者可及的位置。1 19.随时观察病情变化。1 20.处理用物。1 21.洗手,取下口罩。1 22.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正压接头,用5-10ml肝素钠盐水正压封管。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5分钟以内。指导患者1. 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作用。2. 告知患者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20注意事项1. 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2. 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3. 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5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吸 痰【护理目标】能吸净痰液,呼吸道通畅。【操作重点步骤】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状态、血氧饱和度、痰液的量和黏稠情况,听诊湿啰音的部位和程度。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听诊有湿啰音、气道压力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指征,按需吸痰,减少不必要的操作。2. 选择粗细合适(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2)、长短合适(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的吸痰管长约30cm;经气管插管吸痰管长约55cm)、质地适宜的吸痰管。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3.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安全有效的吸出痰液。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先吸气管内,后吸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15秒,间歇3-5分钟。4. 吸痰后肺部听诊,判断是否吸净痰液。若有痰液,隔3-5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5. 吸痰时应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如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期前收缩、血压下降等应停止操作,给予吸氧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标准】1. 清醒的患者了解吸痰的必要性并配合操作。2. 患者的气道通畅,无黏膜损伤。【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操作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5评估患者1. 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2.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黏稠度、部位。3. 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65仪表:符合要求3 操作用物:1. 中心电动吸痰装置。2. 治疗盘:治疗碗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以及吸痰后冲洗导管),无菌镊及缸,一次性治疗巾,手电筒,弯盘。3. 必要时备压舌板,口咽气道,接线板。5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2 2.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10 3.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3 4.洗手,戴口罩。2 5.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3 6.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3 7.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铺治疗巾于颌下。3 8.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4 9.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张口,吸痰完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3 10.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5 11.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提吸净痰液。5 12.吸痰管取出后,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3 13.必要时更换无菌镊及吸痰管经鼻腔吸引。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擦净患者面板分泌物,脱手套。3 14.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需要。3 15.处理用物。2 16.洗手,取口罩。2 17.记录。1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7分钟内。指导患者1. 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2. 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20注意事项1.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 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 痰液黏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蒸汽吸入或雾化吸入,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 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和量。5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护理目标】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确保用氧安全。【操作重点步骤】1. 评估患者的病情、呼吸状况、缺氧程度、鼻腔情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堵塞)。2. 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的重要性,做号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严禁自行调节氧流量。3. 根据评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1) 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方法。2) 面罩法:简易面罩适用于缺氧严重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储气袋面罩可以较低流量氧来提供高的吸氧浓度;Venturi(卞得里)面罩吸氧适合于需要严格控制的持续低浓度氧疗患者。3) 氧气帐法或头罩法。主要用于儿童或神智不清、不能合作的患者。4. 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5.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如为氧气筒供氧,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至少要保留5kg/cm2,以免灰尘进入引起爆炸。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要用标志区分。【结果标准】1. 选择的氧疗方法符合病情的需要。2. 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提高患者的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5评估患者1.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病情和缺氧情况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有无鼻痂、鼻中隔偏曲、损伤和出血。2. 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65仪表:符合要求3 操作用物:1. 氧气筒及氧气架2. 氧气表安装盘:氧气压力表装置一套,湿化瓶内盛1312冷开水或蒸馏水,扳手,弯盘,“四防”卡,玻璃接管及保护套。3. 输氧盘:治疗碗(内盛小无菌镊、纱布、鼻导管2根),小杯(内盛清水),棉签,别针,剪刀,胶布,手电筒,笔,输氧单,弯盘。5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10 3.洗手,戴口罩。2 4.检查氧气筒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有“四防”及“满”的标记),氧气架是否牢固,系好安全带。3 5.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上。安装氧气表,连接通气导管,安装湿化瓶及输氧导管,并连接于流量表上。3 6.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将鼻导管连接输氧导管,检查全套装置是否完好,有无漏气。3 7.分离鼻导管,关流量表开关。3 8.推氧气筒于患者床旁。洗手。2 9.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2 10.备胶布,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 11.用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1 12.测量鼻导管插入长度:鼻尖至耳垂23长度。3 13.将鼻导管前端蘸冷开水湿润,自鼻孔轻轻插入鼻腔,观察有无呛咳。用胶布固定于鼻翼及脸颊部。3 14.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5 15.将鼻导管与输氧导管连接,用别针固定输氧管于适当处。2 16.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2 17.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2 18.处理用物。2 19.洗手,取口罩。2 20.记录。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2分钟以内。指导患者1.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有效呼吸。2. 告知患者勿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3. 告知患者若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4. 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20注意事项1. 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2. 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3.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4. 急性肺水肿患者湿化瓶内加20%30%酒精,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5. 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6. 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7. 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5kg/ cm2,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8. 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5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口腔护理【护理目标】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操作重点步骤】1. 评估患者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血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1) 护士为危重、大手术后、留置胃管、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昏迷等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至少2次日。2) 特殊治疗如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常用漱口液清洁口腔,必要时护士协助。3) 护士协助禁食者清洁口腔。4) 鼓励有自理能力的卧床患者自行刷牙。2. 告知患者家属操作目的和必要的配合,进行口腔卫生知识教育。3. 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及器材。1) 根据口腔pH值或咽拭子培养结果、痰培养结果等,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2) 一般患者可选用长棉签或棉球擦洗口腔。对不合作或昏迷患者,护士应使用止血钳夹紧棉球进行操作。3) 对昏迷、不合作、牙关紧闭的患者,护士另外准备无菌开口器、舌钳、压舌板。4.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标准预防操作原则。5. 记录口腔评估情况,使用的口腔护理液名称、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效果、操作时间和操作者姓名。【结果标准】1. 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解释和操作满意。2. 口腔卫生得到改善。3. 口腔黏膜和牙齿无损伤,异常情况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4. 记录准确。【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1.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 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3. 保证患者舒适。5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口腔卫生状况。2. 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65仪表:符合要求3 操作用物:治疗盘、治疗碗2个(一个盛漱口水溶液,一个盛浸湿的无菌棉球)、弯止血钳、镊子、纱布、手电筒、棉签、深弯盘、治疗巾、吸水管、水杯内盛温开水、液体石蜡,根据病情选择口腔护理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5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10 3.洗手,戴口罩。2 4.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2 5.协助取合适体位:侧卧或者仰卧,头偏向操作者一侧。2 6.取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置弯盘于口角旁。2 7.棉签湿润口唇。1 8.协助患者用吸水管吸水漱口,必要时用治疗巾擦净口唇周围。2 9.嘱患者张口,操作者一手持手电筒,一手持压舌板观察口腔情况。由义齿者先取下。3 10.用弯止血钳夹取含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球,拧干棉球。嘱患者咬合上、下齿,擦洗对侧牙齿外侧面2次;近侧牙齿外侧面2次(纵向擦洗到门齿)。5 11.嘱患者张口,擦洗对侧上内侧面、上咬合面;下内侧面、下咬合面(由内向外,纵向擦洗到门齿),弧形擦洗对侧颊部。5 12.同法擦洗近侧。5 13.擦洗硬腭、舌面及舌下(对侧、近侧)。3 14.协助患者漱口,用纱布擦净患者口唇。1 15.再次用电筒查看口腔情况,确定是否清洗干净。2 16.撤去弯盘及治疗巾。2 17.询问患者感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3 18.处理用物。2 19.洗手,取口罩。2 20.记录。1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以内。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再操作过程中的配合事项。2. 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者误吸。20注意事项1. 操作者动作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2. 对昏迷患者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3. 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4. 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5. 如患者有活动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6. 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5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护理目标】1. 安全、准确地测量患者体温,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2. 准确测量患者脉搏,了解其心血管功能及血容量变化,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3. 准确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为疾病的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测量体温重点步骤】1. 根据患者入院天数、年龄、病情、检查、手术、用药情况、合作程度、近期体温、体温曲线图及变化等,决定测量体温的时机、频率、测量工具和部位。2. 对入院后三天、手术前一天、手术(分娩)当天及后3天每天测体温4次。危重患者、早产儿、发热及体温不升患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取物理降温措施30分钟后需重测体温。3.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4. 体温测量部位有口腔、腋窝、肛门、外耳道等。婴幼儿体温测量部位可采取颈部或腹股沟。5. 对新生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患者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6. 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必须重新测量,必要时肛温、腋温、口温3种方法对照复查。7. 发现患者体温过高时,观察有无寒战、头痛、胸痛、皮疹、出血、关节肿痛等现象,同时注意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如血、尿常规、胸片、B超结果等。8. 发现患者体温过低,注意观察患者由无畏寒、四肢冰冷、发绀等现象,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心率有无减慢等临床表现。9. 做好使用后体温计的消毒。10. 及时准确记录。【测量脉搏的重点步骤】1. 根据患者主诉、临床表现、用药后反应等,决定测量脉搏的时机、频率和观察的重点内容。2. 协助患者取自然体位,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脉管炎、伤口等部位测量脉搏。3. 护士测量脉搏的指法、力度准确,避免用拇指诊脉,测30秒,心律失常、危重患者测1分钟,脉搏细弱触摸不清时,听心率1分钟。4.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甲亢等患者,应注意其心电图结果,如发现脉搏短绌,需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计时1分钟。5. 发现患者心动过速、过缓、间歇脉、脉搏短绌、交替脉等,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如观察有无心悸、头晕,并及时与医生及上级责任护士沟通,调整或制定医疗护理措施。6. 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测量呼吸的重点步骤】1. 根据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以及呼吸困难程度等决定测量呼吸的时机、频率等。同时,注意观察咳嗽、咳痰、咳血、胸痛等伴随症状,以及有无胸部手术史、外伤史和胸部畸形,有无使用影响呼吸的药物等。2. 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测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3.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声音和类型等情况,以及体位改变对呼吸造成的影响。4. 观察患者表情、口唇皮肤黏膜颜色,有无发绀及胸腹起伏情况。5. 观察患者神志变化,有无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6. 对于危重、机械通气患者,需注意血气分析的主要参数变化,能简单判断酸碱平衡。7. 测量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注意将测量结果与以往结果相比较,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测量体温的结果标准】1. 护士测量体温的方法正确。2. 及时准确获得患者的体温资料。3. 记录准确。【测量脉搏的结果标准】1. 护士测量脉搏方法正确。2. 测量结果准确。3. 记录准确。【测量呼吸的结果标准】1. 护士操作方法正确。2. 记录准确。【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1. 判断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有无异常。2. 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5评估患者1.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 病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年龄、合作程度。2) 患者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饮、行冷热敷、沐浴、剧烈活动、情绪激动,使用兴奋剂(如浓茶、咖啡)、使用镇静剂或洋地黄类药物等。3) 被测量部位有无创伤、手术、炎症。2. 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65仪表:符合要求。3操作用物:治疗盘、体温计、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1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表(带秒针)、弯盘、记录本、笔。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5操作步骤 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10 2.洗手,戴口罩。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4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3 4.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35.测量体温:按要求放置体温计,计时。1)测腋温:擦干患者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滑脱。测量时间10分钟。2)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闭紧口唇,用鼻呼吸,测量时间3分钟。3)测肛温: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测量时间3分钟,并用卫生纸擦净肛门。86.测量脉搏:1)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2)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者,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57.测量呼吸:1)将手放至患者的诊脉部位拟似诊脉状,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2)重病人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5 8.告知患者脉搏、呼吸次数,并记录。3 9.按规定时间取出体温计,并用含消毒液纱布擦拭后读取体温数。3 10.告知患者测量结果,并记录。3 11.整理患者衣、被,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询问患者需要。3 12.清理用物,消毒体温计。3 13.洗手,取口罩。2 14.将测量结果绘制于体温单上。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2分钟以内。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测量结果。2. 告知患者测量体温、脉搏时的注意事项。3. 告知患者测量口温前1530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4.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的方法。20注意事项1. 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量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护在患者身旁。2. 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3. 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4. 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5. 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6. 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 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7. 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8. 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分钟。5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护理目标】准确测量患者血压,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操作重点步骤】1. 掌握血压测量的时机。1)根据患者主诉、临床表现、情绪、治疗及用药反应、环境等,决定测量时机及频率。2)住院患者每周测量血压一次。3)高血压患者、危重患者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调整升压或降压药前后均需测量血压。2. 选择合适测量部位。评估被测血压肢体功能、测量部位皮肤状况。3. 选择合适的血压工具。4. 指导患者取合适的坐位或卧位。5. 被测肢体与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将水银柱降至“0”点,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6. 发现患者血压过高,应观察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肢体活动异常等伴随的症状和体征。患者血压过低时,观察有无脉搏细速、心悸、头晕等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生和上级责任护士沟通,调整或制定医疗护理措施。7. 评估和测量血压时,要注意排除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8. 测量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体温单上。9. 做好血压计的消毒和保养。【结果标准】1. 护士操作方法正确。2. 测量结果准确。3. 记录准确。【实施要点和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 作 内 容标准分操作目的1. 测量和记录患者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 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5评估患者1.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 病情和基础血压值。2) 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3) 患者30分钟内热敷、沐浴、活动、情绪波动。4) 被测量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测量部位皮肤有无损伤。2. 向患者解释测量血压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实施要点操作要点65仪表:符合要求。3操作用物:治疗盘、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5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10 3.检查血压计。2 4.洗手,戴口罩。2 5.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桌上。再次核对。2 6.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与肱动脉、心脏筒一水平处。取卧位时平腋中线;坐位时平第四肋。4 7.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2 8.打开血压计,开启水银槽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膀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缠袖带,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4 9.听诊器置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握加压气球,关气门,匀速向袖带内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4 10.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水银柱每秒下降4mmHg为宜,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变化。4 11.在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如果血压未听清或异常,需要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后再行测量)6 12.测量完毕,还原听诊器,松袖带,整理患者衣袖。3 13.排尽血压计袖带内余气,整理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45,使水银全部流回槽内,关闭水银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3 14.整理衣、被,询问患者需要。3 15.处理用物。2 16.洗手,取口罩。2 17.记录。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7分钟以内。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测量结果。2. 告知患者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3.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20注意事项1. 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2. 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3. 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4. 若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5综合质量评分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5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 扣1分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 扣2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 扣1分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 扣2分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 扣5分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 扣10分以上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 扣1分心肺复苏术【护理目标】使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得到迅速、有效、安全的心肺复苏(CPR)。【操作重点步骤】1. 快速评估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患者的意识和呼吸道通畅情况。2. 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3. 呼唤增援的同时,将患者仰卧在平坦的地面或硬板床上。4. 解开衣扣(领带),清理呼吸道异物(有呼吸道异物者),取下义齿,持续开放气道(畅通呼吸道)。5. 判断呼吸。1) 通过观察、听和感觉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必要时行人工呼吸。2) 在CPR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持续1秒,以使患者胸部起伏。3) 人工呼吸过程遵循标准预防操作原则。6. 胸外心脏按压。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在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用力、快速地进行按压。1) 替换按压时间应控制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