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8(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99429841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8(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8(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8(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单选题张志刚总成绩的函数是( )。问题1选项A.SUMB.RANKC.COUNTD.AVERAGE【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Excel基本操作。所涉内容统计函数。A项SUM为求和函数。B项RANK为排序函数。C项COUNT为计数函数。D项为平均数计算函数。故本题当选A。其余选项均是干扰项。2. 单选题目前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反映了那种注意品质( )。问题1选项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转移【答案】B【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体现了注意的分配。B项正确。A注意的稳定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D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故ACD排除。3. 单选题李某强迫未成年学生沈明装扮残疾人在地铁乞讨。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由( )问题1选项A.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B.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C.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罚D.社会公益组织提起公诉【答案】A【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法律法规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故本题当选A。其余选项都是干扰项故排除。4. 单选题国际电影节是国际性的电影展映评比活动,各大电影节都设置了自己的奖项。下列选项中,属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 )问题1选项A.金狮奖B.金棕榈奖C.金马奖D.金熊奖【答案】D【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艺术常识中的电影常识。金狮奖是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马奖是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金熊奖是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故本题当选D。5. 单选题问题1选项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图片推理。观察题干可知图形呈现的是形态的内含。ABC均是内切,故排除。本题当选D。6. 单选题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问题1选项A.弥散性B.闭锁性C.波动性D.感染性【答案】C【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如下:(1)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2)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3)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题干中赵东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情绪在两端间有明显的跌宕是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表现。故本题当选C。 A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B闭锁性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D情绪的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故ABD当排除。7. 单选题某校在初三年级实行两张课程表,一张公开的应对检查,一张不公开的实际执行,以提高升学率。对于该校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遵循了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则B.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C.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D.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特色【答案】C【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本题考查教育观。题干中该校实际执行的不公开课程表只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关注升学率属于智育层面,说明该校只重视成绩而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该校做法错误,排除A、D两项,题干中学校的做法与学生学习效率不相关,故B排除,本题当选C。8. 问答题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9. 单选题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活,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问题1选项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答案】C【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题干中,张校长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属于陶冶法。A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学生提高认识。B实际锻炼法是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D自我修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自己提出目标、采取措施、实施思想转化。因此本题当选C,ABD当排除。10. 论述题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实例, 阐述在中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意义。【答案】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使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和统计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使其提升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数据分析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学生在获取有价值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时,能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成通过数据认识事物的思维品质,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据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重要数学技术,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也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主要数学方法。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数据分析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1. 单选题细菌是单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的一大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体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平衡起着巨大作用。有些细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下列病害中,属于细菌引起的是( )问题1选项A.疟疾B.麻疹C.乙型肝炎D.百日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常识。疟疾是疟原虫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寄生虫传播。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只有D项属于由细菌引起的。故本题选D。12. 单选题三个非零向量a ,b,c共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问题1选项A.(a x b) c = 0B.a + b + c = 0C.a,b,c线性相关D.(a x c) b = 0【答案】B【解析】三个向量a,b,c共面,则它们的混合积为0,即(a x b)c = -(a x c) -b = 0,所以A, D两项结论正确;共面的三个向量一定线性相关,C项结论正确。对于B项,不妨取a,b,c是三个同向的非零向 量,则a +b+ c定不是零向量。故本题选B。13. 单选题庄老师在教学日志中写道:“课前准备的好好的,就害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打断我,学生一问问题我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问题1选项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B.虚拟关注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答案】D【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教师观。所涉内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叶澜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五个阶段。其中,“虚拟关注阶段”是准教师集中进行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初步有了自我专业发展的萌芽,为正式进入任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所接触的中小学实际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多是间接性的。“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教育教学经验,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福勒和布朗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以及关注学生阶段。其中“关注生存阶段”是指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如学生喜欢我吗,学生如何评价我,同事怎么看我等问题。“关注学生阶段”是指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中庄老师的日记内容展现的是一个新老师的状态属于关注生存阶段。故本题选D。14. 单选题“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热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泵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具有()。问题1选项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进行教育。题干中,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当选C。 A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中心到四周的发展过程教育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B稳定性是干扰项当排除。D个别差异性是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的。从个体上看,每个人是有差别的。教育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故ABD当排除。15. 单选题张某大学毕业后,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两年,随后张某又应聘到一所公立学校,连续工作六年。根据教育法,张某的工龄应为( )。问题1选项A.10B.8C.7D.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法规中的义务教育法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题干中张某在校任教两年后连续工作六年因此工龄为8年。本题当选B。16. 单选题张某为了找工作,购买了假冒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安机关应对张某( )问题1选项A.追究民事责任B.予以治安管理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D.予以教育行政处分【答案】B【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法律法规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购买、使用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题干中张某假冒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故本题当选B。ACD均为干扰项故排除。17. 单选题在Word中,不缩进段落的第一行,而缩进其余的行,可实现的操作是( )。问题1选项A.悬挂缩进B.首行缩进C.左缩进D.右缩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Word基本操作。悬挂缩进:在这种段落格式中,段落的首行文本不加改变,而除首行以外的文本缩进一定的距离。悬挂缩进常用于项目符号和编号列表。悬挂缩进是相对于首行缩进而言的。因此本题描述为悬挂缩进,本题当选A。B首行缩进是将段落的第一行从左向右缩进一定的距离,首行外的各行都保持不变,便于阅读和区分文章整体结构。C左缩进意思是设置整个段落左端距离页面左边界的起始位置。D右缩进是指段落右端距离页面左边起始位置。因此本题当选A。18. 案例题材料:“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因此,“礼”字也是社会生态的描摹。“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托盘状的“豆”,后来也被视作食器或祭器。在人类文明早期,食器和祭器可不是普通物件,而是很重要的符号。食器象征基本的物质寄托,祭器象征诚敬的精神寄托,融汇起来恰巧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相吻合。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大的礼仪准则有三百,小的礼仪规范有三千,可见礼仪数量之多。于是有人说,怪不得中国人太累,是被“礼”压的。其实,这么多“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你只要知道什么场合注意什么问题就可以了。外交上有个术语叫“国际惯例”,社交场合的“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都按惯例行事,就习以为常了。庄重的场合需要彬彬有礼,宽松的场合可以不拘礼数。在今人字典里,“礼”也分虚实两类,虚的如礼节、礼仪、礼貌、礼俗等,实的如礼品、礼金、礼服、礼花等。还包括与“礼”相关的人事和行为,如礼宾、礼遇、礼聘、礼让等。先贤把夫妻同房看作人伦之大常,文称“敦伦”,戏称“周公之礼”。委婉含蓄之至,诙谐幽默之至。由此可见,大到国家和社团,小到街邻和家庭,“礼”无处不在,所以有“礼尚往来”,所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这句俗语,只能用在中国人身上,若用在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身上,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满桌子美味佳肴,却说“略备薄馔,不成礼敬”,外国人怎能不奇怪呢?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曾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总之,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与社交领域。与现代有所不同的是,“礼”在古代还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所谓“礼法”。“礼”的本意是“别尊卑,等贵贱”,其本质是对奴隶主中不同等级的人所享有不同礼遇的规定。先秦诸子都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也正是“礼”的本质内涵。荀子说:“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合乎身份的“礼”,否则就是非“礼”。在论语中,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春秋时,鲁季氏以卿的身份行天子之礼,孔子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鲁迅有个著名的立论叫“礼教吃人”。他所抨击的“礼教”,兴起于封建社会,其实质是封建礼法。有人把“礼教吃人”与孔子联系起来,那是记错了账。孔子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孔子倡导的礼教与封建礼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卫道士从孔子那里取火,不是去爱人而是害人,这关孔子什么事?“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遵从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礼制,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为“礼”而生并为“礼”奋斗了一生。孔子为何给儿子取名孔鲤,“鲤”者,礼也。他让儿子自小就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是古人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功课,所以有“诗礼传家”之说,这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的学者把文化分成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形态。邹昌林先生认为,文明产生在国家之前,礼仪产生在文字之前,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中国文化作为唯一没有间断的原生文化,是以礼为标志和根源的。(摘编自王兆贵言之有“礼”)(1)文章为什么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2)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意义。(10分)【答案】(1)礼是我国文明的载体,其原因是:因为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2)发展进程是: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和社交领域。意义: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集体发展,文化和文明传承的载体。19. 案例题材料:新学期,班主任李老师接了一个新班,李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室,发现卫生状况非常差,桌仰椅翻,污物满地。看到这种情景,李老师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又把桌面重新摆好,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打扫过的教室,全班同学一个个出奇的规矩。第二天,李老师依旧如此,有一些同学说:“让我们打扫吧。”李老师微笑着说:“不,这一周我做值日。”一星期后,李老师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 就连卫生角落也打扫的干干净净。教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班打扫,很少见过老师也做值日的。李老师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的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惭愧,以至最后的肃然起敬。在李老师的带动下, 这个卫生差的班级同学都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这使大家得到了学校的表扬。(1)运用了哪种德育方法?(4分)(2)结合材料分析这个方法的含义和要求。(14分)【答案】(1)材料中李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2)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材料中,李老师把地面打扫干净,摆好桌面等行为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带来了学生的改变。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选好示范的榜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20. 单选题古人用一些特殊的名称指代不同的年龄或年龄段,正确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阅读行为古代文化。下列选项中,不用于指代老年的是( )问题1选项A.垂髫B.耳顺C.耄耋D.期颐【答案】A【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文化传统常识。A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A项不符合题干。B耳顺指六十岁即花甲之年。C耄耋指八九十岁。D期颐指一百岁。故本题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