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9(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99318248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9(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9(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49(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简述幼儿教育与家庭的关系。?答案: 本题解析:(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2)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不佳。(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就将倍增。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的配合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2. 问答题:如今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如喝完饮料的饮料瓶盖、吃完的药瓶盖等不用的瓶盖随处可见,如果扔掉,只能是生活垃圾。请设计一个活动让幼儿将瓶盖重新利用起来,使幼儿懂得再利用的好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答案: 本题解析:活动目标:(1)幼儿学会用废旧材料瓶盖贴出自己喜欢的蝴蝶。(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会回收使用废旧材料。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学会回收使用废旧材料。活动难点: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1)大小不同的瓶盖(每人一组);双面胶、透明胶(每人一卷);皮筋(若干条)。(2)彩色卡纸(若干张)、彩笔。活动过程:(1)出示瓶盖范画,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出示范画,请小朋友说说画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幅小动物画是用瓶盖贴出来的,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废旧的瓶盖,我们用它也贴出一副漂亮的画。(2)教师示范贴蝴蝶的方法及步骤。贴瓶盖的方法:选自己喜欢的瓶盖在背面粘上双面胶,揭掉双面胶的表皮纸,然后贴在卡纸自己喜欢的位置上。第一步:贴蝴蝶的身子。要求:把皮筋拉成椭圆形,用透明胶固定在卡纸上。第二步:贴蝴蝶的翅膀。要求:翅膀两边各用大小不同的两个瓶盖,贴成对称形。第三步:贴蝴蝶的触角。要求:把两条皮筋分别剪断,一头打出一个结,然后固定在蝴蝶的头部。再用彩笔画上蝴蝶的眼睛,这样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贴成了。第四步:还可以用彩笔在蝴蝶的周围画上小花、小草等来丰富自己的作品。(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贴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形状,也可以多贴几只,还可以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4)展示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意图。带领幼儿参观、评价作品。活动效果分析:本次活动吸引幼儿注意的是纸上的画,不是用画笔画上去的,而是用废旧的瓶盖粘上去的。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3. 问答题: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一天,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这时,莉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说完便领着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中。(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2)联系实际说说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答案: 本题解析:(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转移注意法。妈妈巧妙地将莉莉对于玩具的注意转移到了与妈妈的游戏唱歌活动中,有效地控制了幼儿的情绪。 (2)冷处理法。例如,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地停止哭喊。当孩子处于激动状态时,成人切忌激动起来。例如,对孩子大声喊叫“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哭,赶快闭上嘴”之类的。这样做会使孩子情绪更加激动,无异于火上加油。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消退法。例如,有个孩子总不愿意把水果分给爸爸妈妈吃,父母要吃他手中的水果,他总要哭闹。后来父母商量好,采用消退法,对他的哭闹不予理睬。第一天吃水果时,父母把一个水果分成几块,孩子拿着水果哭了很久,看着父母不理会他。只好把手中的水果吃了。第二天哭的时间缩短了。以后哭闹时间逐渐减少,最后看着父母把他手中的水果拿去分成几块给大家吃也不哭了。4. 问答题: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儿童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0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3)冲动行为。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5. 问答题: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人们对此看法不一,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答案: 本题解析:(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是有一定根据的,中班、大班的幼儿处于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阶段,他们已经能够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越来越多,并逐步开始进入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阶段,对男孩、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一些与性别有关的知识。因此,让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分开如厕是合理的,这样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性别行为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6. 问答题:请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答案: 本题解析:蒙台梭利根据自己对儿童心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显著特点,分别是: (1)儿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2)儿童心理具有吸收力。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能力,简称“吸收心理”。也就是说,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4)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有意识地学习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事物,能进行像对成人那样的宣传教育。7. 问答题: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答案: 本题解析:活动名称:有用的工具(大班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总目标:1能通过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2能够主动动手操作工具,知道常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3体验自己动手操作工具、制作简单物品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4知道使用工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一:有用的工具(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订书机、勺子、镊子产生兴趣,愿意动手操作解决问题。2主动尝试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3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特征,知道这些工具的用途。活动准备:散装的画纸、订书机、镊子和勺子若干,大米、棉花球若干。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创设小熊搬家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小熊收拾东西,以此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有用的工具,以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探究活动的兴趣。师:“小熊的家里太乱了,东西散落一地,请大家帮帮它选择合适的工具把东西分一分、收一收吧!”2基本部分(1)感知工具特征,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出示装有画纸、大米和棉花球的盒子,请幼儿观察。师:“小熊的家里有很多散乱的画纸,米粒和棉花球也混在了一起,你们看一看该怎么办呢?”教师出示订书机、镊子、勺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帮助小熊收拾家里。(2)动手操作,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分发材料,幼儿尝试动手操作。教师给幼儿分发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先尝试把散装的画纸、混合的小米粒和棉花球整理好,教师巡回指导。总结操作结果,教师演示并具体讲解工具的用途。教师小结:订书机可以把散落的画纸装订在一起;镊子可以夹比较软的物品,能够把棉花球夹住;勺子可以用来盛一些比较细小的物品,比如,小米粒。(3)工具大舞台,拓展对工具的认识。教师创设“工具大舞台”的活动环节,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生活中其他工具的了解,拓展幼儿对工具的认识,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3活动结束教师对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具体探索表现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究,发现更多有用的工具。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探究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活动二:家用电器大调查(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乐于探究。2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3知道使用电器的注意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三:好玩的橡皮泥(大班美术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手工活动,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乐趣。2掌握大卡车的外形特征,并根据步骤图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大卡车。3掌握橡皮泥中各种模具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根据卡车的特征组合使用工具和模具。8. 问答题:这天,游戏已经开始了好一会儿了,我四周巡视一番,路过娃娃家时,发现娃娃家的几个孩子还在那里协商角色。吴林看见我,立刻跑过来,拉着我说:“老师,薛嘉文和赵亦菲都想当妈妈,怎么办?”,这时赵亦菲也赶紧跑过来说:“我刚才对薛嘉文说了,要互相谦让。她也不谦让,我都好几天没玩了。”薛嘉文也说:“我也好几天没玩了。那你就不能明天在玩吗?”赵亦菲说。薛嘉文小声说:“明天我要请假,不来了。”我打断他们的话说:“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妈妈,你们两个人都要当怎么办呢?我们要学会互相谦让。你们知道怎么谦让吗?”她俩一起摇摇头。我说:“互相谦让就是你让他,他也让你,是真心的让着别人,不是别人不玩要让着你玩。”“可是老师,她们都想当妈妈。”吴林说。“那我们只能想一个办法,让他们都高兴。你们能不能轮流当呢?”赵亦菲高兴地说:“对,薛嘉文你先当,我后当。我们轮流当妈妈。”薛嘉文一听,高兴地对赵亦菲说:“谢谢你,我当完了你当。”于是,她们都高高兴兴地玩上了自己想玩的游戏。请运用游戏相关理论分析一下案例。答案: 本题解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几代人的娇生惯养,有很多幼儿的自我中心都非常的强烈,遇事都为自己考虑的多,发生争执时又不会谦让,导致孩子经常哭闹、告状。尽管他们现在还小,但有很多不良习惯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与人谦让和合作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1)教育幼儿玩具要和他人一起玩、分享。要教育他们玩具要一起玩,或让他们轮流交换着玩,让他们明白只有大家一起分享才最快乐。(2)教育幼儿遇事协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幼儿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如在为某个玩具争抢时,可让幼儿呆取轮流玩的形式或石头剪刀布的形式玩,或者有些可以采取合作来完成。(3)老师在巡回指导幼儿游戏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引导幼儿学会轮流玩和协商的技能。这样,游戏才具有价值。孩子也才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欢笑。9. 问答题:中班的幼儿开始学习使用筷子。李老师发现幼儿对如何使用筷子很感兴趣,经常问有关筷子的问题。李老师就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并与幼儿一起探索筷子的玩法。李老师按幼儿的想法把多种筷子投放到不同区域:生活区的幼儿玩筷子夹珠子的游戏;数学区的幼儿玩配对的游戏;音乐区的幼儿把筷子当作鼓槌、指挥棒来演奏乐曲;建构区的幼儿用筷子搭建楼房;美术区的幼儿把筷子当作画笔。幼儿玩得不亦乐乎。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2)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适宜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的结构材料。答案: 本题解析:(1)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适宜性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材料既要有趣,又要能让他们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增强儿童学习探索的兴趣。材料中的中班幼儿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对如何使用筷子很感兴趣,所以李老师投放不同的筷子到各个活动区,满足了幼儿操作、探索的需求,幼儿玩得不亦乐乎。整合性和开放性区域活动的材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整合教育机构、教师、儿童、家庭以及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材料中教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充分体现了家庭是区域材料最有力的资源保障。操作性、探索性材料中李老师和幼儿一起探索筷子怎么玩,并按幼儿的想法把多种筷子投放到不同区域。此举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并且投放在不同区域的材料都可以让幼儿直接操作、探索。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丰富性和层次性材料中李老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并与幼儿研究出不同的玩法,保证了筷子数量充足和形式、功能多样。(2)废旧纸盒、饮料瓶、易拉罐。10.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她玩。小莉没理她。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玩秋千”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下面不同的回应方式: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莉面前,说:“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莉是不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小莉,你已经玩了一会儿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呢?”小莉听了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教师B:“你对小莉怎么说的呢?”诺诺:“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教师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太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你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的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如果这样说还没用,你就回来,我们再想别的方法”问题:请分析上述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20分)答案: 本题解析:诺诺属于同伴关系中的被忽视型幼儿。两位教师对于诺诺的求助采取了不同的回应方式,各有利弊。(1)教师A的回应方式的优点是:及时回应诺诺的求助,并牵着诺诺走到小莉面前,直接解决诺诺遇到的问题。而且教师A并没有强迫小莉,而是跟她讲了简单的道理,让小莉自愿让出秋千。这样的回应方式较为快捷、有效地解决了幼儿遇到的问题。缺点是:教师A及时、直接的介入,虽然解决了诺诺眼前遇到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教给诺诺如何自己去努力解决此类事情,不利于改变诺诺“胆小”的缺点。此外,教师对小莉讲道理时,采用了一种委婉的命令式语气。小莉虽然让出了秋千,但是她不一定是心甘情愿的,而且下次遇到此类事情时,她也许还要等到教师来直接干预,而不是真的做到了“懂得谦让”。因此,教师A的回应方式不利于帮助幼儿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2)教师B的回应方式的优点是:帮助诺诺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告诉诺诺如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就和她一起想其他方法。这样的回应方式说明教师B针对诺诺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缺点是:教师B应以旁观者的身份,注意观察诺诺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对诺诺进行指导。此外,教师B的回应方式仅仅针对了同伴关系中的被忽视型幼儿。若要使诺诺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交往技能,还应当对其他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逐渐能够独立解决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幼儿,教师应帮助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指导,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