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少支架施工方案汇总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5622083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少支架施工方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现浇箱梁少支架施工方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现浇箱梁少支架施工方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撰写人:_日 期:_目录一、工程概况及自然条件11.1工程简述11.2自然条件21.3 编制范围31.4 编制原则31.5 编制依据3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42.1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及工法42.2 支架预压182.3 模板工程202.4 钢筋工程222.5 混凝土工程242.6 预应力安装、张拉及压浆282.7 支架拆除32三、质量保证措施323.1质量目标323.2质量保证体系323.3 质量检验标准333.4特殊季节保证措施34四、安全文明施工354.1安全保障354.1.1 安全保证体系35施工安全措施38特殊条件下安全措施394.2文明施工41五、环境保护措施415.1 环境管理目标415.2 环境保护措施42六、人员、机械配置426.1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426.2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446.3 支架主要材料数量45七、施工进度安排及相关保证措施467.1 施工进度安排467.2进度相关保证措施46八、危险源辨识及应急救援预案488.1、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488.2、应急救援预案51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518.2.2紧急事故救援小组成员分工51应急准备52施工现场的急救步骤52现场救护注意事项53伤亡事故的报告55伤亡事故的处理56九、附件一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附件二 现浇箱梁少支架相关图纸 外砂河大桥及互通工程 互通主线桥现浇箱梁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及自然条件1.1工程简述 外砂河大桥及互通工程是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规划中的滨海大道跨越外砂河的一座特大桥。外砂河大桥及互通长1881.2m(不包括匝道),起止桩号为K9+715.126K11+602.326,标准段桥面宽单幅宽18.75m,中央分隔带为2.5m。其中主桥(3538#墩)为61+108+61m三跨梁拱组合式桥,标准段引桥(035#墩及38#45#墩)为42跨493片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组合箱梁,变化段(4559#墩)为14跨现浇箱梁。B匝道跨径布置为420m,E匝道跨度布置为2(420m)。互通主线桥起点桩号为K11+001.726,终点桩号为K11+595.726,路线全长594m。互通主线桥西侧接外砂河大桥主桥,桥梁宽度:主线桥的横断面按双向4车道布置,采用整体式断面,标准段桥梁结构总宽16.5m。主线桥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多室、斜腹板断面的等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在23-30m。互通主线桥组合为:第一联(4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第二联(3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第三联(3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四联(32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五联(329)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六联(227)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七联(323)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线桥预应力砼连续梁采用钢管立柱支架现浇的共10联,分左右幅布置。均为单箱三室截面,单室净宽按不超过4.5m控制。预应力砼连续梁均采用斜腹板断面,腹板与水平线夹角恒为69;箱梁梁高均为1.9m,顶、底板同坡,跨中顶板厚28cm,跨中底板厚26cm,在距横梁3m范围内渐变至50cm;箱梁挑臂长均为2.5m,端部厚22cm,根部加厚至50cm;箱梁跨中腹板厚均为50cm,在距横梁3m范围内渐变至80cm。连续梁桥墩顶一般设双支座。箱梁顶、底板平行,支座处箱梁底设楔型垫块调整纵、横坡,保证支座水平设置。现浇箱梁设计结构如下图:图1.1-1箱梁结构图一(墩顶断面)图1.1-2 箱梁结构图二(跨中断面)匝道预应力砼连续梁采用钢管立柱支架现浇的共3联,总长240m,分别为B匝道和E匝道,均为单箱双室截面,连续梁桥墩顶一般设双支座。箱梁顶、底板平行,支座处箱梁底设楔型垫块调整纵、横坡,保证支座水平设置。现浇箱梁设计结构如下图:图1.1-3 匝道箱梁结构图1.2自然条件1.2.1 工程地质条件本段原为出海口滨海地貌,河流出海口,现因填海造地形成河道,地层呈“千层糕”,以砂层为主,覆盖层厚度6787m。地表标高约为23m,水面设计低水位为1.18m。岸上地表地层详见地质资料。1.2.2 水文条件1)潮位十年一遇高潮位2.491m,多年平均高潮位1.31m,多年平均低潮位-0.01m,平均潮差1.02m。2)波浪受季风和台风影响,桥位附近海浪较多。根据资料,70%的波高集中在0.61.5m以内,常见大浪1.62.0m的波高约占515%。1.2.3 气象条件工程所在地区面临南海,台风频繁。据汕头气象局资料统计,1954年1995年的42年间,影响汕头的台风有283个,平均每年6.7个,平均每年在粤东直接登陆的有0.8次。年内降水集中在汛期(49月),枯水期为10月次年3月,造成汛期易涝,冬春易旱。汕头海区风向有明显的季风性,10月次年4月为偏北风,6月8月为偏西南风,其余时间风向较分散。雾主要出现在15月。1.3 编制范围互通工程现浇箱梁。1.4 编制原则(1)满足业主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2)尊重设计,严格按施工图施工的原则;(3)坚持执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原则;(4)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运用网络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机械,先进的施工工艺为原则;(5)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严格执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整个施工过程中以保护自然生态、施工环境,创建文明标准工地的原则; (6)执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职工健康安全。1.5 编制依据1)标准、规范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F 50-2011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标准图集闽2004G104,及现行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2)设计资料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大道施工图设计(桥梁工程上部);滨海大道初勘报告中间成果第二版。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2.1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及工法2.1.1 岸上48#-59#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支架施工工艺流程图:条形基础施工预埋件安装焊接钢管桩、及桩顶处理铺设下横梁联铺设主纵梁铺设I25a横向分配梁PHC桩施工铺设1010方木纵向分配梁铺设底模支架预压图2.1-1 岸上支架搭设工艺流程图2.1.2 水中45#-48#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支架施工工艺流程图:预埋件安装焊接钢管桩、及桩顶处理铺设下横梁铺设主纵梁铺设I25a横向分配梁铺设1010方木纵向分配梁铺设底模支架预压钢管桩施工图2.1-2 水上支架搭设工艺流程图2.1.3 B、E匝道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支架施工工艺流程图:钢管桩施工焊接钢管桩、及桩顶处理铺设下横梁铺设主纵梁铺设I25a横向分配梁铺设I12.6纵向分配梁铺设底模支架预压图2.1-3 水上支架搭设工艺流程图现浇箱梁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准备1)技术交底及作业任务书下达由部门技术主管负责对现场质检员、技术员及工长作现浇箱梁施工的技术交底;由施工员对作业班组作项目的技术交底工作,包括对箱梁中心坐标、底面标高、顶面标高以及尺寸等方面的交底。每道施工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新进场的施工队伍及重要复杂的区域必须进行多次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必须同时同步进行,保证施工安全有序。施工作业队伍在每项作业施工前还必须依照规定由项目部下达施工作业任务书,确认施工作业内容以及进度、质量、安全等要求。2)试验准备试验室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配合比的计算、试验,最终确定配合比。对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减水剂和其他要求实验检验的材料,需进行严格的试验检验方可允许进场使用。2.1.4.2 测量放线1)测量制度管理 分项目部设立测量组,配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技术员3人,测工3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的中线、标高、结构尺寸的施工放样和监测。工作中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 2)测量仪器设备 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测设定位点的三维坐标。徕卡TC1800全站仪的精度指标为:测角:标称精度1;测距:标称精度(1mm+2ppmD)。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徕卡SR530的精度指标为:(3mm1ppm)。高程控制采用徕卡NA2精密水准仪几何水准测量法。徕卡NA2精密水准仪标称精度(0.7mm/km)。所有仪器均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之要求,编制测量仪器检定计划,建立测量仪器状态台帐,定期到标准计量所检测中心进行检定。 3)施工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要求,在PHC桩、钢管桩施工前,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放线;管桩施工完成后,对桩顶标高进行测量复核,确保满足箱梁施工要求。地基处理及条形基础施工由于桥梁位于填海滩涂区域,施工区域地基承载力较差,所以拟采用少支架法进行现浇箱梁施工,56#59#(323m)现浇箱梁支架跨中设置一个条形基础,50#56#现浇箱梁支架跨中设置两个条形基础,条形基础间用系梁连接。墩旁支架利用承台作为支架基础,在上面预埋钢筋或螺栓或铁板与钢管立柱连接或打入20cm20的膨胀螺栓与钢管立柱连接。跨中支架基础采用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下方地基采用外径500mm,壁厚125mm的PHC桩(AB型)进行地基处理,单桩桩长45m,条形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0。基础尺寸为(第七联)11.8m长1m宽0.8m高、(左幅第五、六联)10.8m长1m宽0.8m高、(右幅第六联、右幅52#54#)19.6m长1m宽0.8m高、(右幅51#52#)15.5m长1m宽0.8m高、(左右幅50#51#)17.2m长1m宽0.8m高;由于4849#及4950#位于水利抛石区中,无法直接施打PHC桩或者钢管桩,所以这两跨采用扩大基础进行施工,扩大基础尺寸为202.20.8m。4548#为水上现浇箱梁,跨中基础采用钢管桩基础,入土深度36.6m。B、E匝道现浇箱梁支架采用钢管桩基础,在顺桥向箱梁两侧施达钢管桩,钢管桩设计桩底标高为-35.000m。支架形式及尺寸详见支架基础及贝雷片布置示意图。在钢管桩位置预埋一块14mm厚900900mm方形锚板,锚板下方均匀布置9根20钢筋锚固钢筋,伸入基础70cm,下端带10cm长弯钩,顶端与钢板采用穿孔塞焊,焊缝须饱满。支架基础配筋如下图:图2.1-4 条形基础构造图、配筋图图2.1-5 扩大基础构造图、配筋图PHC桩施工:1)主要工序流程图:2)主要工序及质量标准A 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桩身应垂直稳定。采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平面位置偏差横向100mm,纵向150mm。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B 施打:B.1桩帽和送桩器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桩锤和桩帽(或送桩器)与桩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B.2 打桩顺序:打桩的顺序宜按下列原则确定,以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和引起桩位偏移和上浮。(1)根据桩的密集程序,打桩顺序可采取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施打;或从中间向四周施打;或从一侧向另一侧施打。(2)根据基础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进行施打。(3)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进行施打。(4)根据桩位与原有建筑物的距离,宜先近后远进行施打B.3 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锤,最后1m锤击数不宜超过300锤。B.4 桩顶标高不得低于设计标高的2D-0.2m(D为桩直径)。C 接桩C.1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缝应连续焊满。C.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桩长。D 焊接要求D.1 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D.2 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D.3 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D.4 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D.5 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E 停锤标准E.1 桩基达到设计贯入度(25cm)且桩底标高达到或者接近设计标高。E.2 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端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100mm左右(或锤击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时,即可停锤。若桩尖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得多时,应组织设计人员计算确定。E.3 桩底标高达到设计值,贯入度不满足要求,继续施打至达到设计贯入度。F 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及时向现场技术员汇报:F.1 贯入度剧变;F.2 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F.3 桩项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G 桩顶与基础连接 G .1、桩填芯混凝土应采用与基础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宜与基础一起浇灌;截桩桩顶与基础连接时桩顶内应设置托板及放入钢筋骨架;G .2、浇灌填芯混凝土前,应先将管桩内壁浮浆清理干净,宜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混凝土界面剂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管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G .3、管桩顶填芯混凝土的高度H不小于3D(管桩外径),且不小于1.5m;3)质量保证措施1、打桩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贯入度或标高的设计要求;二是打入土后的偏差要求,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以内。2、建立在技术主管指导下的专职质安员为主的质检工作体系,充分加强对桩的外观检查、焊接检查、材料检查、施工情况检查。保证每班现场有关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跟班施工,每个岗位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其职责,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复核工程轴线和工程桩位,为防止桩位的偏移,沉桩前施工人员重新核对,核对正确后才能施工。4、对进场管桩,在卸车前要认真检查桩身外观质量,对跑浆、露筋、环裂超过去时允许范围的,要及时退场。PHC桩堆放场地要坚实平整,且最下层要在两支点下放垫木,且垫木支撑点应在同一平面上。本工程PHC 桩的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5、桩身上要设置长度标高(一般以1米为单位)显示出桩的入土深度,以备核实长度,便于了解各土层的施打情况。6、管桩起吊就位后,在桩架前面和侧面两维面互成90度方向设置垂球观察,管桩调整合格后,(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才能响锤施打。7、管桩接桩为电焊,接桩时要保持与下段桩顺直,焊接前焊接坡口表面应清刷干净,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接完成后,应冷却8分钟以上,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完成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8、施打桩时,应经常检查桩头和桩帽之间的弹性垫层(宜用纸皮或夹板做),应不小于120150mm,并注意及时更换补充。9、收锤质量控制按试桩后确定的有关标准进行,最后三锤的贯入度不能递增,否则应继续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说明施工。10、桩班记录员应如实记录每根桩的施打情况,施打前要核对桩位,施打后要核对桩号,防止偏打、漏打、错打。正确做好打桩记录,对有怀疑的桩,要用重锤线探测、比较,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听取处理意见。11、自觉接受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等有关单位的指导和监督。12、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13、沉桩的设备选择、施工要求、接头构造 ,桩尖大样,截桩方式、桩顶与条形基础连接详图等按照设计要求及参考标准图集闽2004G104执行。4)PHC桩检测与验收为了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桩基工程的动测质量,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工程特点,对沉桩进行下列要求的测试。被检测桩应在达到地基土有关规范规定的休止期后施测。桩基检测对照DGJ0811-1999地基基础设计规程执行。具体的桩基检测要求将依照有关规定结合业主的要求进行,并委托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桩基检测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协调配合,确保桩基检测的顺利进行。1、验收的质量标准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桩位(mm)群桩中间桩d/2且不大于250用经纬仪检查20%外缘桩d/4排架桩顺桥方向40垂直桥轴方向502桩尖高程(mm)不高于设计规定查沉桩记录贯入度(mm)小于设计规定查沉桩记录注:d为桩径或短边桩基验收:按验收质量标准要求事项进行验收,同时检查桩头损坏情况,对桩头严重打坏的桩责令施工单位进行修补。试桩的桩顶如有破损或强度不足时,将破损和强度不足段凿除后,修补平整。2、试验试验类型试验项目材料名称试验频率桩基试验大应变、小应变PHC打入桩1大应变试验,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根数的5%,并不少于5根或者设计要求。2小应变试验应按总根数的20%,并每一墩台至少不少于1根测试或按照设计要求静载试验主线做静载试验,频率按总数量1%并不少于2根。3、检测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JTJ071-98附录D检查2长度(mm)50用尺量3横截面(mm)桩的边长5检查3个断面(每批检查10%)空心桩空心(管芯)直径5空心(管心管桩)中心与桩中心偏差54桩尖对桩的纵轴(mm)10抽检10%5桩纵轴线弯曲矢高(mm)0.1%桩长,且不大于20沿桩长拉线量,取量大矢量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6桩顶在与桩纵轴线倾斜偏差(mm)1%桩径或边长,且不大于3用垂线测量 ,抽检10%7接桩处接平面与桩轴平面垂直度(%)0.5每批抽检20%8桩顶外伸钢筋长度(mm)20每批抽检20%附注: PHC管桩要符合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和上海市标准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制作规程(DBJ08-302-96)的各项技术要求。钢管桩安装钢管桩根据支架搭设高度提前下料,桩顶安装桩帽,桩帽由一块20mm厚直径900mm的圆形钢板,三块横隔板(结构尺寸见施工图),置6块厚10mm加劲板组成,桩帽结构如下图。 图2.1-6钢管桩桩帽结构图图2.1-7 钢管桩桩帽平面图图2.1-8 加劲板结构图钢管桩与基础预埋钢板焊接连接,要求钢管桩四周满焊,并在钢管桩四周均匀设置8块加劲板,加劲板与预埋钢板、钢管桩满焊。钢管桩支架的焊缝必须饱满,接触部位焊缝要求全部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敲除焊渣后观察焊缝的情况,对不饱满、存在缺陷的进行补焊。钢管柱的垂直度应控制在5以内。钢管桩与基础连接如下图。 加劲板结构图图2.1-9钢管桩与基础连接图安装下横梁、贝雷梁、分配梁下横梁采用2HM588300,放置于钢管桩顶部,每个钢管桩顶部两侧各使用3块加劲板焊接固定,加劲板尺寸为宽10cm,高15cm的10mm厚钢板,接触部位焊缝要求全部满焊。贝雷梁双排单层布置,腹板下方贝雷片三排单层布置,间距详见少支架横断面图,中间用1111cm的角钢做剪刀撑,将贝雷片连接成整体。贝雷梁及其连接件的连接螺栓要拧紧,防止因螺栓松动降低结构物的使用强度。贝雷梁与2HM588300传力分配梁用U型卡(1111cm角钢加工)连接,贝雷端部与墩身的缝隙必须用方木全部卡死。贝雷梁与每根I25工字钢分配梁用U型卡连接2处。横向I25a分配梁间距75cm布置,纵向1010方木分配梁间距30cm布置,在方木上方铺设箱梁底模。为保证箱梁施工完成后能顺利拆除外模板,下横梁下方需要设置卸荷砂箱,砂箱采用6308mm和6008mm长25cm的钢管组成,在钢管一端用20mm厚的钢板进行焊接密封,在6008mm填满中砂。在6308mm内装入晒干的中沙,并压实.在砂箱下方开孔,使用螺帽焊接制作为放沙口,砂箱构造如下图:图 2.1-10支架下横梁卸荷块构造图砂箱使用前,对其进行预压检查其承受能力,采用千斤顶或者压力机在同等荷载下进行检测。翼缘板支架搭设翼缘板位置立杆及横桥向连接杆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纵向连接杆件采用普通扣件式脚手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顺桥向90cm,横桥向60cm,横杆间距90cm。立杆直接放置于纵向分配梁上。立杆顶托上放置10*10木方作为纵向分配梁,横向放置1010方木,间距30cm(中到中),在方木上铺设翼缘板底模。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1)、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有1.5m、0.9m及0.6m几种长度。(2)、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3)、支架拼装过程中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底座,并用薄钢板调整垫实。(4)、斜撑的网格应与钢管架的尺寸相适应,斜撑间距不大于4.5m。斜撑杆为拉压杆,布置方向可任意。一般情况下斜撑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亦可以错节布置。(5)、顶托及底托旋出高度不宜大于30cm,第一层横杆距离支撑横向分配梁高度不大于35cm,顶部自由端高度不大于70cm,不满足时需要采用扣件及普通脚手管进行加固连接。(6)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设计位置安装,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在横向分配梁上划线,并支架高度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后安装立杆。(7)设一层水平剪刀撑。(8)搭设完成后逐个检查碗扣的锁紧情况,确保支架形成稳固的整体。 底模铺设测量对支架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安装箱梁底模,箱梁底模采用18mm厚竹胶板,底模下铺设纵向10cm10cm方木,间距为30cm(中到中),底模使用钉子钉在方木上。2.1.4.8 爬梯安装为了方便人员上下,在支架一侧安装人行爬梯,采用20a搭设方形支架形式进行钢爬梯的安装,爬梯坡度为1:3。爬梯宽0.9m,转弯处设置0.9m宽平台,踏板采用10mm花纹钢板,等高间距30cm扶手采用483.5脚手管,扶手高1m。钢爬梯与钢管桩横向连成一体,每4米连接一道横撑,增强爬梯侧向稳定性。2.2 支架预压预压目的: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非弹性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预压材料:用编织袋装砂或混凝土块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10%。预压范围:全跨段逐跨预压。支架拼装时按设计纵距及横向布置钢管立柱,立柱顶安装卸荷块、下横梁,然后安装贝雷片、分配梁、木方 ,再拼装底模板,在底模上用吊车吊放砂袋或混凝土块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观测:每跨5个断面,每个断面在梁段的中心、横向左右侧共布5个点进行观测,在预压前对底模的标高观测一次,按预压荷载的0%、50%、80%、100%、110%进行分级加载,分级观测加载过程中密切观测、记录观测点的变形数据。每次分级点均测量观测点标高,认真检查支架各主要受力构件的形态。每级工况至少维持2个小时,最大荷载持载要求24个小时,如出现支架继续下沉,则应继续持载,直至支架下沉24小时内累计不超过1.5mm时为止。支架沉降稳定后,即可开始卸载,卸载按100%、80%、50%、0%进行。卸载完毕后,再次测量观测点标高, 以确定支架地基的沉降量及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预压过程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可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下沉值,将此弹性变形值、地基下沉值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预压完成移除砼块,根据箱梁线型重新放样,调整底模标高。为方便后期调模,在预压前,应根据现场情况,预估支架沉降量,支架高度应比设计标高高出一个支架预压沉降量。在支架上浇筑箱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卸载后,箱梁要产生一定的挠度。因此,为使箱梁在卸载后能满意地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一定数值的预拱度。在确定预拱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卸载后箱梁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由砼徐变引起的徐变挠度。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架的变形所计算出来的预拱度之和,作为预拱度的最高值,设置在梁的跨径中点。其他各点的预拱度以中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部为支架弹性变形量,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根据计算出来的箱梁底标高对预压后的箱梁底模标高重新进行调整。2.3 模板工程1、模板制作及安装根据放样标高安装底模,模板均采用18mm厚122244定尺胶合模板,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加工。模板按设计设置预拱度,底模板直接铺设在100100mm木方上,内模采用15竹胶板。 (1)、制作模板前首先熟悉施工图和模板配件加工图,核实工程结构或构件的各细部尺寸,复杂结构应通过放大样,以便能正确配制。 (2)、按批准的加工图制作的模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采用107胶或者透明玻璃胶堵塞严密,以防漏浆。(3)、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安装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的要求;(4)、外模直接立于底模及外侧分配梁上,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16对拉螺杆对拉。(5)、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并用脚手架连接。箱梁顶板采用钢管支架支模,支架直接支撑在底板。(6)、齿块模板:齿块模板因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孔眼,模板采用胶合板挖孔,按断面尺寸挖割。孔眼必须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切割。每个预应力预留孔位要编号,以便快速准确定位。纵向及横向预应力槽口:纵向及横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尺寸及位置要求准确。(7)、主肋钢筋和横梁钢筋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后即可安装主肋内侧模板和横梁侧模板。主肋和横梁侧模板内、外支撑主要采用外拉内撑方法安装,采用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和外围檩相连,按0.60.6m间距布置。(8)、安装顶板底模前需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排架,网格尺寸为0.90.9m,排架横杆步距为90cm,顶板模板标高由顶托调节。顶板模板下铺纵横两层木方,纵向木方间距0.3m,横向木方间距0.9m。2、模板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1)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无松动、跑模、超规定的变形下沉等现象。(2)模板拼缝应平整严密,并采取措施(如嵌塞密封胶条或押注玻璃胶等)填缝,保证不漏浆,模内必须干净。(3)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平整、光滑;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4)重复使用的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5)箱梁底模、底板顶模和顶板底模标高误差不超过10mm,模板内部尺寸偏差不大于5mm,轴线偏位不大于10mm。(6)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办理模板验收手续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混凝土时专人负责看模,发现局部变形,支架松动及时加固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7) 端头模板的安装必须正确(例如伸缩缝处端模必须保持铅垂)、牢靠,防止梁段在浇筑过程中移动造成孔道错位。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须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无误。(8)、模板施工允许误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模板安装轴线偏差顶、底板轴线偏差10mm腹板中心在平面上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横隔墙位置偏差10mm顶、底模边线偏离设计位置10mm2断面尺寸顶板宽10mm底板宽+10mm,-0顶、底、腹板及隔墙厚度+10mm,-0梁 体高度5mm腹板垂直度2封端模板倾斜度2封端模板上孔道中心偏差2mm3高程底模高程5mm顶面高程10mm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表项 目允许偏差(mm)模板标高柱、墙和梁10模板内部尺寸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5,0轴线偏位梁10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2,-5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10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支架和拱架纵轴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20,102.4 钢筋工程1、每批到达工地的钢材,均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试验报告和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挂牌以资识别。2、钢筋在使用前,进行调直和除锈,保证钢筋表面洁净、平直,无局部弯折。按设计图纸弯折成型。3、钢筋的加工制作在加工车间严格按设计图进行,成品编号堆码,以便使用。4、将加工好的钢筋运至模板内,按设计图放样绑扎,在交叉点处用扎丝绑牢,必要时采取点焊,以确保钢筋骨架的刚度和稳定性。5、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或机械连接,并错开布置接头。钢筋在钢筋车间加工,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的焊接接头采用电弧焊,电弧焊宜采用双面焊缝,仅在双面焊缝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相同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接钢筋的截面面积。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对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6、钢筋机械接头连接组装完成后,对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有效螺纹外露,正反丝扣型接头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2倍螺距,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7、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钢筋的交叉点宜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扎牢,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绑扎宜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扎结。结构或构件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钢筋帮扎时,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8、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塑料垫块,用埋设其中的铁丝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分散布置。9、安装顶板、翼板钢筋时,同时安装防撞栏的预埋竖筋,并准确、牢固定位。10、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弯起钢筋各部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11、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锚碇、墩台、柱2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0,-20钢筋骨架尺寸长10宽、高或直径5弯起钢筋位置20保护层厚度柱、梁、拱肋5基础、锚碇、墩台10板32.5 混凝土工程1、箱梁结构采用C50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将砼运输至工地;垂直运输采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至浇筑点。梁体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浇筑,因边跨现浇段桥面较大,混凝土量大,故采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分别在梁体左右两侧并行同步浇筑。2、要求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必须合格,砂、石做筛分试验,符合级配要求,水泥做强度、安定性试验。严格控制水泥的初始温度及砂、石、水的温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砼的塌落度、凝结时间要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开盘搅拌前,应由实验室人员根据当天原材料的含水量适当调整施工配合比,当技术主管发出浇筑通知单后,拌合站开始拌料,试验人员全程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监测,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3、混凝土要满足施工所需的和易性、流动性和可靠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等技术要求,施工中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防止因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引起开裂。4、浇筑混凝土前,工程部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模板、钢筋、波纹管、支架及预埋件等进行认真检查,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并对模板进行加固,适当洒水湿润,确认无误后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报验方可进行浇筑,浇筑前对各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制定周密的质量保证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责任区,将责任明确到人,确保箱梁砼浇注顺利、砼成品内实外光。5、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保持道路平坦通畅,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严重损失等现象,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来至泵送入模的时间,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途中应以每分钟24转的慢速进行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现场时,使料罐高速旋转2030s,再将拌合物倒入泵车尾部,如混凝土已出现离析、严重泌水等现象,应进行第二次搅拌。经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6、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各准备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根据现浇箱梁结构及施工特点,采用二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顶板以下腹板与底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及翼缘板,两次浇筑的结合面需进行凿毛、清洗,以保证结合面强度。顺桥向由东往西浇筑,由角往面逐步扩散布料,横梁浇筑完成后浇筑腹板,腹板浇筑至1/3高处后浇筑底板,然后再浇筑腹板至顶板与腹板倒角部位。以下为横断面浇筑顺序示意图:第一次浇筑至腹板1/3处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一次浇筑至顶板与腹板倒角处第二次浇筑顶板及翼缘板 浇筑采用双层连批滚、延迟振捣的方法,底板连续浇筑振捣,肋板混凝土跨中先振捣,支点周围的受拉区范围后振捣。延迟振捣的时间控制在小时以内,以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时从一头向另一头连续浇筑,浇筑至下一支点处时,对前一支点处附近范围进行复振。浇筑混凝土时按梁的断面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地进行,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不小于1.5m,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使混凝土入模均匀,避免大量集中入模。派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负责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的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将所有部位均振捣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每处振捣完毕后,慢慢提出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其他预埋件。 7、梁段两端张拉端钢筋密集振捣棒不易插入,可采用较小的振动棒或者辅以钢筋插捣。此处在浇筑混凝土前可将内模开洞,以便于振捣棒插入振捣,同时该处坍落度应适度加大。 8、浇筑腹板砼时,可在模板均匀设置振捣窗,浇筑腹板下部砼时,振捣时应从腹板顶面插入振捣棒振捣和在下倒角压浆板下面振捣,必要时腹板振捣窗处下振动棒进行振捣,注意观察压浆板的翻浆情况,设置倒角压板,防止过多的混凝土流下。腹板上部振捣完成后,腹板下部、倒角不得再振捣,以免造成腹板下部及下倒角处坍塌成孔洞或蜂窝麻面。 9、砼浇筑过程中,安排足够人员观察、及时加固模板及横向、竖向支撑顶托,以防顶托有松退现象,导致局部错台,此点在腹板砼浇筑时尤其应注意。在浇筑腹板砼过程中,应用手锤或钢筋等轻敲模板通过声音判断砼是否密实,当出现空鼓声音时应及时补充振捣,确保砼密实。 10、控制好梁面的平整度,在梁面上分别设置控制断面和控制点,每5m设置一个观测横断面,每个断面布置5个测量控制点,在每个测点上以醒目的标记作为混凝土梁面的控制点。浇筑完砼后在每个测点之间利用3m长的铝合金尺刮平。为了使梁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每次待梁面用铝合金尺刮平之后,再用有一定硬度的竹扫在梁面上有规律的扫过,力度要控制适中。 11、指定专人填写施工记录,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坍落度、拌合时间、质量、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进度和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浇筑顶板时在顶板钢筋上设人行道,控制好顶板标高,顶板表面进行二次收浆抹面,并于终凝前拉毛,及时养护,防止裂纹。12、混凝土养护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在其终凝后,及时进行养护,如果大面积混凝土养护不及时,容易产生裂缝。采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视环境湿度与温度而定,洒水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龄期不小于7d、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即可按设计顺序张拉边跨现浇段预应力钢束。13、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1)混凝土浇筑前,应确保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位置、数量准确。特别应注意预应力筋的压浆管道及通气管道,纵向预应力管道位置定位;接头包扎情况是否漏浆,并保持预应力管道的顺畅。对所有外露孔用木塞或防水胶布包住,严防压浆前雨水进入。2)在浇筑箱梁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及时测量支架、底板、腹板、顶板挠度变化,发现实际沉落与预留量不符合时,采取措施避免结构超限下垂。箱梁质量检查包括已成型各跨段的线性检查,截面尺寸检查及桥梁的中线检查,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和监控单位。3)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注意不能破坏波纹管,且不允许管道位移,尤其避免管道上浮,以达到预应力的预期效果,防止破坏性的局部力产生。4)浇筑混凝土时应水平分层,每次浇筑连续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梁体两次浇筑间隔形成的施工缝,应严格按施工缝的处理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梁体的整体性。应尽量缩短两次浇筑的时间间隔,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差。5)所有锚垫板及支撑垫板下混凝土必须保证振捣密实。6)为使施工达到高安全度、高质量和高精度,浇筑砼前严格检查箱梁各部位尺寸,在浇筑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各种预埋件及预应力孔道的保护,防止其在施工中受到损坏。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A、清除预应力筋张拉槽内混凝土,以利张拉施工。B、找平底板面的混凝土,避免底板厚度过大。C、对波纹管进行通孔检查,确保管道畅通。2.6 预应力安装、张拉及压浆1、预应力施工原材料及机械设备(1)、钢绞线的每批交货除有明显标志和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认定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在使用前对钢绞线进行重新鉴定。(2)、采用的预应力钢绞线,使用前按规定分批抽样进行检验,钢绞线的表面不得有润滑剂和油渍,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成可见的麻坑。钢绞线内没有折断、横裂的钢丝。钢绞线直径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如抽样检查不合格,则加倍抽查,如再不合格,则对该批钢绞线逐盘检查。(3)、预应力钢束的成孔采用波纹管,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波纹管,波纹管应有一定的强度,管壁严密不易变形,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准确,其坐标误差不大于5mm,接缝数量尽可能保持最少,其接头采用套接法,套管长约30cm,管纹互相转接吻合,管节连接尽量保持平顺,接头处使用塑料胶布缠绕紧密,并仔细检查波纹管有无破损情况,有小孔洞的修补好后,再投入使用,以防止漏入水泥浆。按有关规范及施工需要在波纹管上设置灌浆排气孔。(4)、锚具和夹具的类型符合设计规定,并抽样进行外观尺寸、硬度及锚固力检查和试验。检查结果如有一套不合格,则另取双倍数量进行检查,如仍有一套不合格,则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5)、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和夹具储存在清洁、干燥的地方,加以遮盖,并定期检查有无损坏和腐蚀。(6)、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前对张拉机具进行检查和校验,校验时,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张拉时进行调整。2、预应力安装(1)、钢绞线的下料严格按设计长度及根数进行下料编束,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编号堆码,妥善保管,防止在储存、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损坏、变形或锈蚀。(2)、根据预应力钢束所在曲线位置及张拉设备情况预应力钢束下料长度。钢绞线编束时,每隔11.5m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向里。(3)、钢绞线编束后,后穿入波纹管中,将波纹管按设计位置准确、牢靠地固定好。按设计图纸中钢绞线的布置,预应力钢束在直线段每80cm设置定位钢筋,在平、竖弯范围内每50cm设置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必须与主梁钢筋绑扎牢固,必须确保预应力钢束位置准确,波纹管不能变位;在预应力钢束曲线段设置防崩钢筋(第六联左幅间距为15cm,第七联左右幅间距为10cm),防崩钢筋应勾住箱梁最外侧主筋并绑扎牢固,预应力管道应准确定位,当与相邻钢筋发生干扰时,可适当调整普通钢筋的位置。焊接作业时,注意保护波纹管,使其避受焊渣烧坏穿孔。(4)、钢束的立面、平面均垂直于锚垫板,浇筑混凝土前将锚垫板口、外露钢筋用水泥袋、胶带等密封,防止水泥浆渗入;张拉结束后,用砂轮割去多余部分。(5)、预应力钢束的布置严格按设计图进行施工,横向预应力筋垂直于桥梁中心线布置。3 、预应力张拉在混凝土龄期达到724小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方可进行预应力的张拉。预应力张拉程序和顺序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当设计无详细要求按下表进行。预应力采取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伸长量校核。伸长量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6%以内,否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待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预 应 力 筋张 拉 程 序钢绞线束对于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普通松驰力筋0初应力1.03con(锚固)低松驰力筋0初应力con(持荷2min锚固)其他锚具0初应力1.05con(持荷2min)con(锚固)注:表中con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值;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应基本一致;梁的竖向预应力筋可一次张拉到控制应力,然后于持荷5min后测伸长和锚固;超张拉数值超过12.8.3条规定的最大超张拉应力限值时,应按该条规定的限值进行张拉。张拉注意事项:1)、张拉机具与锚夹具配套使用,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使用。张拉机具应经常维护、定期校验。千斤顶加荷、卸荷必须平稳均匀,缓慢,注意安全。2)、张拉前对梁的外观尺寸、锚垫板位置及孔道内杂物等进行清理检查。3)、预应力钢束张拉应严格按设计的张拉顺序、张拉控制应力和工艺进行:先张拉一半横梁束-张拉纵向腹板束-张拉剩余横梁束-张拉顶、底板束-张拉桥面板横向束(交替单端张拉);遵循先长束后短束、左右平衡对称张拉原则。4)、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时,划线及测量伸长值等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张拉控制以张拉力和伸长值双向控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为校核。当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并确认伸长、滑丝等合格后,方能进行锚固。纵向预应力束张拉程序为: 010%com30%com100%com持荷2min锚固测定回缩量。5)、钢束张拉锚固后,严禁碰撞锚头和钢束,钢束多余长度用砂轮机切割。6)、 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容许值如下(mm)锚具、接缝类型变形型式容许值钢制锥形锚具力筋回缩、锚具变形6夹片式锚具(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力筋回缩、锚具变形6镦头锚具缝隙压密1JM15锚具用于预应力钢丝时力筋回缩、锚具变形3用于预应力钢绞线时6粗钢筋锚具(用于精轧螺纹钢筋)力筋回缩、锚具变形1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缝隙压密1水泥砂浆接缝缝隙压密1环氧树脂砂浆接缝缝隙压密14、预应力管道压浆、封锚压浆采真空压浆工艺压浆,活塞压浆泵施工,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确保管道压浆密实。真空压浆水灰比不大于0.4,压浆前用高压水清除管道内杂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配制净浆)。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确认材料数量,种类是否齐备,品质是否保证;检查供水、供电是否齐全、方便;按配方秤量浆体材料,减水剂首先溶于一部分水,待用;按图所示连接装好各部件。2)试抽真空:将灌浆阀、排气阀全都关闭,抽真空阀打开;启动真空泵抽真空,观察真空压力表读数,即管内的真空度,当管内的真空度维持在-0.08-0.1Mpa,停泵约1分钟时间,若压力能保持不变即可认为孔道能达到并维持真空,否则应排查、封堵管道未密封部位。3)搅拌水泥浆搅拌要求:搅拌水泥浆之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机内壁充分湿润。搅拌好的灰浆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灰浆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未拌合的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装料顺序:首先将称量好的水(扣除用于溶化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