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4715852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编号:1. 实验大纲的编写修订工作41.1任务41.2修改大纲依据的原则51.2.1 CC2005介绍51.2.2 理论教学指导性文件61.2.3 实践教学指导性文件61.3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71.4 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9课程实验91.4.2 课程设计101.5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101.6 实施111.6.1 课内实验111.6.2 综合设计实验131.6.3 专业实习141.7 本次修订的特色151.8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62. 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172.1 构建评估体系的基本依据172.2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172.2.1 学生评价182.2.2 专家同行评价182.3 评估指标详细设计192.3.1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19以专家同行为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222.4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262.5 政策导向262.6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73. 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研究283.1 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83.2 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29什么是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29做好支撑平台的各个环节工作293.3 金字塔培养方式是有效途径30学生课外的各种基础培训313.3.2 科技立项313.3.3 积极组织校级各种学科竞赛313.3.4 组织各种专业认证考试培训323.3.5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积极开创校外实习基地323.3.6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333.3.7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部级的各种竞赛333.4 政策导向333.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33研后感34附件1-1 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定35附件3-1 计算机学院大学生课外科研基地管理办法41附件3-2 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奖励办法55附件3-3 学生获奖情况56附件4 发表论文57. 各位专家,大家好!根据立项要求,本课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学院主管院长领导下,将根据学院08版教学计划重新审核、制定新的实验教学大纲;2、 制定实验教学的监控办法,既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与上述指标体系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及办法,包括对授课教师的管理办法;对实验课环节管理办法;以及对实验室专职人员的管理办法,通过制度约束完成第2项中的指标评估体系。3、 研究制定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实施办法。主要内容有:1对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的奖励办法;2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3大学生课外科研基地管理办法等下面提交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供专家审查。1. 实验大纲的编写修订工作编写修订实验大纲是08版教学计划制定工作中比较艰巨的任务,因为在08版之前,课程的实验大纲不太规范,近年来,这一状况在不断的改变,教师不仅从理论上形成了共识,而且,不断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学习、编写、反复讨论和修改,终于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的实验大纲的编写修订工作。现总结如下。1.1任务08版教学计划中含实践的课程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如表1-1,本次共编写修订了35门实验大纲。表1-1:08版实践课汇总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型门数备注理论含实验22全部为本院开设课集中实践课13其中本院开设并需实验大纲6门实验课3其中本院开设并需实验大纲2门合计3830计算机信息安全理论含实验18其中本院开设并需实验大纲17门集中实践课11其中本院开设并需实验大纲5门实验课3其中本院开设并需实验大纲1门合计3223注:1、以上不包含公共课中的实践课 2、在信息安全专业23门中有5门是该专业的特有课程,这5门是:信息隐藏技术、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与防御、信息安全综合设计与实践、数据库安全技术,其他18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同,所以,两个专业共有35门实践课程是本院开设的,需要修订35门实践课的教学大纲。1.2修改大纲依据的原则CC2005介绍大家知道,美国IEEE & ACMthe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组织一直对世界性计算机教育起着指导性作用,他们曾分别于1968年、1978年、1983年和1991年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的修改。20XX该组织又推出了CC2001Computing Curricula 2001教程,此教程对于我们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有较大启发。2005年9月30日,美国IEEE & ACM已推出了CC2005。IEEE-CS的专家在CC2005中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方向。用以下图例分别对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软件工程SE、信息技术IT、信息系统IS等不同的专业方做了问题空间的描述。横向从左边的理论、原理、创新,到右边的应用、部署、配置,纵向从底部的计算机硬件与体系结构到顶部的组织事物与信息系统给出了从事不同专业的人来说有不同的要求。希望做研究的应该选择左部空间的分支工作,希望做工程开发的选择中下部分支,希望做应用的做软件工程方向的选择中部,希望做应用信息技术的选择右上部分支。在CC2005中,按照57个知识领域以权重的形式给出了不同专业方向对该知识领域的要求,称为知识取向,对每一个知识领取需求分为6级,从低到高依次为0、1、2、3、4、5,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档,4-5为高度关注,2-3为中等关注,0-1为低关注度。这57个领域分为计算机专题和非计算机专题。计算专题给出了40个知识领域,如:软件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科学计算数值方法、图形学和可视化、智能系统、信息管理数据库理论、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复杂性、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等等。非计算机专题17个,如:数学基础、人机交互、项目管理、电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风险管理、组织理论、决策理论、组织行为、商务模型、商务领域等。CC2005的问世,对国外大学计算学科课程设置有很大影响,世界一流大学计算机学科的课程设置特点是:u 普遍开设写作与交流课程,开设较多选择的人文和社会u 科学类课程15%以上。u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有重要比例15%以上。u 设置大量选修课25%以上,包括通识和专业课程。u 专业核心课程数目较少4-6门,使学生不局限于有限的几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是给他们更多的专业学习空间。u 设立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与交流技能的顶峰体验课程作为本科教育的总结。理论教学指导性文件我国一些计算机专家依照CC2001计划结合我国实际也相应地制定出了CCC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CCC2004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4学科教程。这些是我们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在十五期间,教指委组织专家编写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20XX6月24日教育部通过了这个规范,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该规范借鉴了CC2005,提出了计算机学科专业方向分类的思想: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基于这样的认识,教指委成员分成四个起草小组,形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实践教学指导性文件20XX10月,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这是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题组通过学习认识到,在该规范中明确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计算学科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学科,无论从学科、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分类角度,技术在相应专业的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为一门以技术为主的学科,如何在其本科生的教育中安排和实施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就教育的指导思想来说,要把教师教了什么,改成学生懂了什么,再进一步的提升到学生会做什么,这也与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这句西方名言表达的思想相吻合。2、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是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强调了实践教学是一个体系。适当的追求系统的完备性、一致性、健壮性、稳定性和开发性。3、 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以下能力:(1) 学科基本能力。学生学科基本能力培养的体现这是专业教学计划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基本学科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系统分析、开发应用能力。基本学科能力:学科基本能力并不是一、两门孤立的课程就可以完成的,要用明确的系列课程构成相应的训练系统,使学生在修养中形成一些良好的学科习惯,顺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科优秀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2) 系统能力。这一点要求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全局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有驾驭全局的能力。(3) 创新能力。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实践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4)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科教育不同于高职教育,不是产品教育,知识更新非常快,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永远是落后的,但是学到正确的方法是终身受益的。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三基教育。1.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实践教学体系为总的教育目标服务,要与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内容要求,体现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实践环节不是零散的教学单元,不同专业方向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或者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实验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育有机衔接,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构成一个体系,与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构成有机整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协调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实践的体验、探索与应用。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依照实现学科基本能力培养的系列课程,按照系列以及规模和复杂度设计实践环节。追求实践体系的完备、相对稳定和开放,体现循序渐进的要求,既要有基础性的实验还要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在规模上要有小、中、大,难度上要有低、中、高;在内容上既要有基本要求,还要有更高要求,通过更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体现实验题目的开放性。从覆盖面上来说,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包含硬件方面,又要包含软件方面;既要包含基本算法方面,又要包含系统结构方面;既要包含基本系统的认知、设计与实现,又要包含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既要包含系统构建方面,又要包含系统维护方面。从实践类型上来说,要满足人们认知渐进的要求,要含有验证性的、设计性的、综合性的实践。要注意在各种类型的实验中含有探讨性的内容。对综合性的实验,要尽量与企业结合。从规模上来说,要从小规模的开始,逐渐过渡到中规模、较大规模上。关于规模的度量,就程序来说,大体上可以按行计。小规模的以十计,中规模的以百计,大规模的以千计。包括课外的训练在内,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年的实验和实践量折合成程序量,依次大约为5千行、1万行、1万行、1.5万行,这样,通过四年的积累,可以达到4万行的程序量。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至少应该达到2万行的程序量。当然,编程序只是衡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一项指标,不是唯一标准。反过来说,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没有开放过像样的程序段,恐怕不是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4大类,还有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一个教学计划中,不包括适当的课外自习学时,其中课程实验至少14学分,按照16个课内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共计224个课内学时;另外综合课程设计4周、专业实习4周、毕业实习和设计16周,共计达到24周。按照每周1学分,折合24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1.4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大类。涉及大纲的主要有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下面就给出这两类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分为课内实验和独立实验课程两种。第一种是理论课内含的实验,称为课内实验,通常在课内学时内划出一部分学时,主要用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课上所讲的内容,具体的实验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的。第二种是与课程对应的独立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要求的时间较长,且独立性较强、复杂度更高、但它也是对应于某一门理论课的。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实验要围绕课程进行。课程实验大纲应从实验性质、指导思想、基本要求、相关实验目标与地位、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等方面给出描述。每门课程的实验中,都含有一定复杂度和规模的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实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性原则。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系统化原则。遵循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组成课程实验教学的各个分实验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个分实验做到互相衔接、彼此关联,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学习骑自行车有三步:第一步,学会推,要保持车身的中心在两个轱辘上;第二步,学会左脚踩在车蹬上滑行,要保持人和车身总的中心在两个轱辘上,为此,车要向外倾斜;第三步,抬右脚坐在车座上,保持平衡,眼向前看,适当用力蹬。练好了以上三步,就学会了骑自行车。要让学生掌握一个专业的知识,既要练好每一部分,也不能缺少某一部分。3规范化原则。要规范实验的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课程实验的内容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和课程相关的某项实践环节,更强调综合性、设计性。无论从综合性、设计性要求,还是从规模上讲,课程设计的复杂度都高于课程实验。特别是课程设计在于引导学生迈出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课程设置、教学实验内容和学时限制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是,一个专业设置哪些综合课程设计?以什么形式集中时间段还是分散在学期中安排?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不能简单的随意的处置。以往就出现了相关课程没有统一考虑,都单独开设课程设计,一个学期出现了多门课程设计,学生没时间做,将一份课程设计当作多门上交的现象。比如说,软件系列的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等应该设置什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还是多个?图5示意性的说明了必须在学习了适当的课程后,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适当的课程设计的问题,我们在吃糖葫芦的时候,隔23个山楂有一瓣桔子,又好吃又有新鲜感,如果同样的东西排列不当或吃多了,则吃起来会反胃口。课程设计和课内实验就像我们吃糖葫芦的感觉。我们必须要从教学目的、学习时段和教学效果来通盘考虑。课程设计可以是一门课程为主的,也可以是多门课程综合的,所以课程设计也叫综合课程设计。可以集中安排在12周内,也可以分布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集中安排的优点是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但由于时间紧迫,给学生自主发挥想象的时间空间少,另外涉及到所有课程的停课安排。分散安排的好处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系统的总体设计,如果学生肯下功夫,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学到很多东西,辅导教师要负起责任,每周至少和学生沟通一次,督促和指导学生,否则可能是学生临时突击,应付了事,起不到课程设计的作用。1.5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87年,当年全国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约1万人,我校是全国比较早成立计算机系的院校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师资力量、办学水平上来说,处于较好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教师的科研项目、论文的等级和数量都有明显提高,对教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总的来说,从教师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学生的总体质量来看,从我校的办学定位来说,我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应定位在计算机工程方向,即培养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1.6 实施课题组成员首先认真学习教育部本科教学有关的有关文件,这是制定大纲的主要依据,另外学习我校有关教学管理文件,根据学校教务处、实验设备处的有关安排,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多次修改,最终于09年4月定稿。课内实验 1、核心课程课内实验设置表1-2:课内实验 08版计划和教育部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比照教育部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列出的核心课程08版课程设置课程及名称备注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必修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必修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必修编译原理编译原理必修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必修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必修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必修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选修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选修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II必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选修无实验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导论必修无实验数字逻辑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必修独立实验课 通过以上比照,可以看出,08版计划抓住了专业必须的核心课程,而且绝大部分核心课程都安排了课内实验。虽然不是独立的实验课程单独的实验学分,课内实验的课时比例大于规范的参考时数。软件工程导论这里没有实验,可以在后续课程软件测评、软件设计与开发中做同样的实验。 2、课内实验类型设置表1-3:08版计划中课内实验类型设置信息安全专业课内实验课程性质课时/实验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总个数备注编译原理必修54/100134每门课都增加20学时课外开放学时操作系统必修54/101225程序设计基础必修46/161348计算机组成原理必修64/12320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必修46/161146民航信息系统概论必修36/102114数据库系统原理必修54/104105算法与数据结构必修64/100055网络编程技术必修46/102125Linux操作系统2/8选修36/103216Web技术3/8选修54/100156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3/8选修54/202024网络安全必修54/186118网络攻击与防御必修54/183104计算机病毒G1选修36/124206数据库安全技术G1选修36/102125网络管理G1选修54/103115信息隐藏技术2/8选修36/120336小计878/22437243697占比情况上课学时: 878 其中实验学时:224实验占总课时比例:25.51%验证性实验比例:38.14%设计性实验比例:37.12%综合性实验比例:24.74%表1-4:08版计划中课内实验类型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内实验课程性质课时/实验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总数备注编译原理必修54/100134每门课都增加20学时课外开放学时操作系统必修54/101225程序设计基础必修46/161348计算机组成原理必修64/12320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必修46/161146民航信息系统概论必修36/102114数据库系统原理必修54/104105算法与数据结构必修64/100055网络编程技术必修46/102125Linux操作系统2/8选修36/103216Web技术3/8选修54/100156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3/8选修54/202024网络安全3/8选修54/186118计算机图形学3/8选修54/101225虚拟现实技术2/8选修36/186118地理信息系统2/8选修36/182169多媒体技术2/8选修36/81304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3/8选修54/203115软件测评G1选修36/83104软件设计与开发G1选修54/100123网络故障诊断G2选修36/81214网络管理G2选修54/103115小计1058/272452944118占比情况上课学时: 1058 其中实验学时:272实验占总课时比例:25.71%验证性实验比例:38.14%设计性实验比例:37.29%综合性实验比例:24.57%注:上标*/8指该课程是选修课,说明该课程是8个学分中的一门课,学生必须选够8个学分。G1、G2是成组选修课,必须完整选其中一组。标注为黑色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同有的。标注为蓝色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标注为紫色的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综合设计实验1、教育部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各方向综合课程设计设置表1-5:综合课程设计 教育部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方向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科学CS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工程CE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电子电工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SE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与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软件过程与管理信息技术IT数据库与信息管理、人机交互、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应用系统、信息系统招标、集成程序开放 2、08版计划设置表1-6:08版综合课程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类08版 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置备注学科基础综合电子系统实验 0.5周数字系统设计 1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 1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实验课 1周微机操作实习 1周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 1周程序设计实践 2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2周硬件课程设计 2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2周 选修课大学生科技创新开放实验 1周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践 1周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实验、综合电子系统实验、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开放实验由实验中心开设,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由自动化学院开设。表1-7:08版综合课程设计信息安全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设置备注学科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 1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实验课 1周综合电子系统实验 0.5周数字系统设计 1周微机操作实习 1周程序设计实践 2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2周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2周选修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践 1周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课 1周大学生科技创新开放实验 1周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实验、综合电子系统实验、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开放实验由实验中心开设,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由自动化学院开设。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分为集中组织到到各航空公司和自行联系到航空公司或地方企业,集中到航空公司设计到对方实习内容安排、住宿、经费等诸多问题,所以,除一部分学生自行联系到校外实习外,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校内实习上。校内实习按企业管理,特别是能聘请有企业经验管理经验和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授课和指导,既节约经费与外出相比又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需求。校内实习在第七学期安排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6周。目前分为以下多个方向: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表1-8:校内毕业实习方向编号校内毕业实习方向名称周数备注1基于.Net的Web应用程序开发6每个方向由学生自由选定有教师开设大约10多个学时的专业授课、布置任务,学生利用6周完成总体设计,提交毕业实习报告2基于JavaEE的项目开发63VR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4GIS开发与应用65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66基于MatLab的语音图像特征分析6因为每组学生人在20多人,每组教师24人,布置的题目应用性比较强,所以效果比较好,这也是在总结前几年实习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的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不足是:有考研的学生不能将投入全部精力,如果教师放松要求,影响实习效果。2、信息安全专业在第七学期安排信息安全综合设计与实践6周,作为毕业实习。1.7 本次修订的特色 目前定稿的35门实验教学大纲将用于08版教学计划中,具体效果如何,有待一轮计划执行后得出结论。但总的来说,与04版大纲相比实验环节更加合理实验内容更加完善。此次修改凝聚了全院参与制订大纲的20多位人员的心血,体现了最新指导思想和研究成果。具体有以下特色。1、08版教学计划更注重实践教学从安排的课时上来说,实践教学课时都多于规范建议的课时数表1-9:08版计划与规范比照实践类型教育部规范08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版信息安全专业课内实验时数224272224综合课程设计413.512.5毕业实习466毕业实习1616162、从20XX以来,我们坚持做好实验室开放,每门有实验的课程除课内实验时数外,另增加20学课外开放实验。而且在实验大纲中明确课外开放的20学时做什么实验,应上交什么实验报告等,而不是随意的多给20学时,避免浪费有形式无效果的现象。鼓励任课老师在开放时间到实验室辅导,每次实验后登记,年终给予适当的补助。为此课题组向学院提交了实验教序管理规定,见附件1-1。3、实验类型更趋合理表1-10 04版与08版实验类型对比教学计划课程门数及实验项目数占比04版教学计划43门、实验项目216个验证性实验102个,占比47.22%设计性实验64个,占比29.63%综合性实验50个,占比23.15%08版教学计划35门、118个验证性实验45个,占比38.14%设计性实验44个,占比37.28%综合性实验29个,占比24.58%提高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所占的比例。但验证性实验比例偏高,按规范要求,应控制在20%以内。4、为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兴趣感,配合计算机导论课程,在大一单独开设了微机操作实习,除强化基本的使用操作外,分组学会拆装计算机,让学生感性的认识计算机时怎么工作的。1.8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每一个实验大纲都是一个时间阶段的产物,它总是和当时的软硬件紧密相连的。所谓软件是指制定大纲的人员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所授课程的熟练程度,对课程最新的发展动向和研究成果的了解程度。所谓硬件就是实验的设备,它是制定实验大纲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设备,才能确定什么样的实验环节。到目前为止,修改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但执行过程中会随着软硬件的变化做出调整。1、 充分调动课程负责人的积极性,使课程负责人真正负起这份责任。2、 制定大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各门课程的衔接、内容的取舍、知识点的关联,为此,课程负责人之间应多沟通。3、 为了使大纲具有时代性、前瞻性,课程负责人要不断学习,了解国内外的行业动态和学科变化,及时修改教学内容。2. 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除了上好理论外,实践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大学都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目的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与促进,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也已实施了学生评教机制,且在课堂教学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鉴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我院专业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本次教学研究中我们制定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拟在促进实验教学管理,从不同角度监控并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2.1 构建评估体系的基本依据依据什么标准来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这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据此检查教学情况,适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当今社会最渴求的是具有什么能力和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IT产业属智力高度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但目前我国IT人才供求的状况是:人才结构与类型满足不了产业商业化发展的需求,IT 中高级人才成为职场抢手货, 一方面每年大量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出现找工作难,而另一方面IT产业有很大的人才空缺。存在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是缺乏能够把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工程化人才,缺乏职业化工程师。据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IT行业人才缺口在几十万以上,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人才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IT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改变目前我们的高校毕业生所学课程偏重于基础教育,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观念与职业素养的状况,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从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专业课实验教师、实验课程、实验管理、实验环境四个对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多元评价,并制定激励办法。2.2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实验教学工作评价应抓住关键的三要素: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目标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过程决定如何培养人才,效果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对教师的监督评价是实验教学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另外,合理的课程设置、实验环境、管理办法等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本次制定的评价体系由七部分构成,评价主体有学生和专家同行,评价对象有专业课实验教师、实验课程、实验管理、实验环境,其中实验教师指课内实验教师和课程设计教师,两个评价主体分别对两类教师评价。评价关系如图2-1所示:图2-1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无论是进行教学改革、还是建立监督评估体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应该是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主体,他们能最直接的感受到教师工作是否有热情、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验环境的好坏等。因此学生评价最具权威性,是教学过程的主要评价者。1、 对课内实验及教师的评价课内实验是针对课程理论教学的知识点设计的实验,目前我院的课内实验基本都是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担任。 2、对课程设计及教师的评价课程设计是将与多门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综合设计和设计性的特点的实验。3、对实验环境评价实验环境包括实验室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卫生环境等,实验环境建设应该以保证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标准。 专家同行评价专家需要对除实验环境之外的所有评价对象进行评价:1、 对课内实验及教师的评价不但要认真落实评价工作 ,而且要参加检查性听课,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专家通过对某一课程的多次听课,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创新和改善等做出评价,并将新要求反馈给教师。专家的评价和建议将有助于教师更深层次地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2、对课程设计及教师的评价 课程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毕业设计课程,因此专家评价的内容以提高课程设计质量为主。3、对实验课程的评价专家要对实验课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先进性及能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4、对实验管理的评价实验管理包括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材料管理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专家要对以上两方面进行评价并且提出意见。2.3 评估指标详细设计评估指标的构建是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需将实验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列出,依照指标内容对评估对象进行逐一评价,最终以得分高低评判指标完成的好坏。由于奖惩办法与评价结果紧密相连,因此,如果指标制定的不合理不但对教学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将实验教学引向误区,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次评估指标的制定结合目前我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依据不同评价主体在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所承担教学职责和角色情况,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设置一级评价指标与二级评价指标,并按照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付权值,所有一级指标的权值总合为满分100分,每个二级指标划分为A优、B良、C合格、D较差四个等级,评价主体对每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选择A则得到此二级指标的满分,选择B则得等到此二级指标分值的80%,依次类推C为60%,D为40%,最后所有二级指标的得分总和即为本次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所有评价主体对同一评价对象的得分均值即为此评价对象的最终评价结果。2.3.1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在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中包含三部分内容。1、学生评价课内实验及教师指标体系在学生评价教师指标体系中有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实验比重六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包含进一步的分解指标即二级指标, 学生根据自身上课情况在每学期期末登陆学院实验教学考评系统, 对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质量考评,并对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情况进行意见反馈,受评教师也可以登录系统查看评价结果及反馈意见。目前我院开设的专业课有30多门,绝大部分课都包含了实验课,另外还有10多门实验课及课程设计,专业课的实验成绩是构成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为了鼓励教师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故设置了第六个一级指标,权值为10,将评估指标的考核标准设计为:1) A: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以上;2) B: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3) C: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4) D: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详细指标体系设置如表2-1:表2-1学生评价课内实验及教师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及权值二级指标权值评价内容ABCD教学内容254教师把本次实验的目的与任务交代很清楚5教师实验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难度适宜3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次实验 内容结合得较好6教师对本次实验的内容和进程安排得较好7教师实验课的课件生动,教案准备充分教学态度154教师备课充分,讲解清晰,操作熟练3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对我们要求严格3教师上课不迟到早退 ,不随意做与本次教学无关的事5对我们的提问认真解答5教师对我们的实验作业、实验报告等布置适量,批改认真教学方法152教师能根据本人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5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能较好地解决面和点的问题2教师能够主动了解和帮助学生,能注愈因材施教4教师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注重于提高我们 的分析问题能力2实验课上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配合较好, 都受我们欢迎教学效果307通过上机和教师的帮助,我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实验任务 5通过上机和教师的帮助,提高了我对学习该该课程的兴趣7通过上机和教师的帮助,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5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助于我们的做人、做事 做学问6通过实验 ,我们还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实验比重1515A: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以上;B: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C: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D: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意见2、学生评价课程设计及教师指标体系表2-2 学生评价课程设计及教师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及权值二级指标权值评价内容ABCD教学内容306教师给的课程设计的题目有明确需求和目标8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7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4课题的深广度与份量适当5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教学态度205在做课程设计期间老师对我的指导情况4老师不随意删减课程设计的课内学时6课程设计的课外时间老师对我们的辅导情况5教师对我们的课程设计质量要求严格教学方法203老师要求我们几个同学分组共同完成一个题目,使我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及合作精神5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能较好地解决面和点的问题4教师能够主动了解和帮助学生,能注愈因材施教3教师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注重于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能力5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我们学习新的发展成果和先进技术教学效果307通过课程设计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技能的训练7课程设计对我的毕业设计工作帮助很大8通过课程设计使我学习到了较前沿的技术8通过实验 ,我们还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3、学生评价实验室环境指标体系良好的实验环境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障,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实验教学领域必须充实学科发展的新实验技术,改进实验仪器,引进新的科研内容和新的科研成果,另外实验技术人员应在实验课开始前将仪器、实验用品等准备好,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仪器维修、环境卫生等工作。根据以往实验室开放情况及问卷调查中学生提出的意见我们了解到学生关心的实验环境问题主要有:实验室开放时间、仪器是否够用是否好用等。据此我们制定了实验室开放、仪器配备两个一级指标,同样每个一级指标包含进一步二级指标。表2-3 学生评价实验环境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及权值二级指标权值评价内容ABCD实验室开放5020实验室课余开放时间能否够用20实验室是否按时开放10实验室卫生情况仪器配备5010设备配置是否满足实验教学要求10实验设备运行效果10课余开放时间仪器是否够用10实验硬件设备先进性10仪器所配软件的先进性及是否齐全意见以专家同行为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在以专家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中包含四部分内容。1、专家评价课内实验及教师指标体系专家对课内实验及教师的评价也是围绕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三方面进行,对应的一级指标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即评价课内实验预期达到什么效果,教学过程即是课内实验是如何实施的,教学效果即课内实验结束后是否对学生实践能力等各方面有所提高。表2-4 专家评价课内实验及教师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及权值二级指标权值评价内容ABCD教学目标3010能否与理论课紧密结合10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10实验设置的创新性教学过程408课前认真备课,准备充分8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实验结束时要审查、验收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要求重做。6实验中加强巡查,不擅离岗位10注意更新实验内容8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效果3010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10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10能否完成教学计划意见2、 专家评价课程设计及教师指标体系课程设计可以是一门课程为主的,也可以是多门课程综合的,更强调综合性和设计性。无论从综合性、设计性要求,还是从规模上讲,课程设计的复杂度都高于课内实验,特别是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课程设计的教师相对于课内实验的教师更加严格。表2-5 专家评价课程设计及教师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及权值二级指标权值评价内容ABCD教学目标307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符合培养计划要求7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8课程内容引进新的科研成果8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教学过程4010选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且能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10选题是否经教研室充分论证,且符合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创造性。10指导教师能否做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严谨治学,保证足够的指导时间 10指导教师能否及时与学生讨论并指导答疑,做到教书育人,并能够认真修改课程设计成果教学效果306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对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6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书写工整、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撰写规范8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10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学生占总人数比例意见3、 专家评价实验课程指标体系高等教育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等。在这些诸多因素中,课程设置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是通过一门一门的课程进行的。课程设置得好,学生在每门课上都有丰硕的收获,那么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高。如果课程设置得不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没什么帮助,那就是浪费学生的生命。鉴于课程设置与教育质量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所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实验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表2-6 专家评价实验课程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及权值二级指标权值评价内容ABCD课程设置4015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12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和先进性13该课程对后续课程及专业体系的影响课程内容304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与教师讲课内容的符合度5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6能否完成教学计划7内容引进新的科研成果8实验方案设计是否新颖、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课程管理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