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理习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84625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生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件生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件生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多选) A. 有结构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竞争性抑制 D. 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E以上都不是 2.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多选)A. 顺电位差进行 B. 不消耗能量 C. 以“通道”为中介 D. 逆浓度差进行 E消耗能量 3. 在下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中属于被动过程的有(多选) A.单纯扩散 B.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C.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出胞 E.入胞 4. O2和CO2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和入胞5. 细胞在安静时,K+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6. 正常细胞膜内的K+浓度约为膜外K+浓度的 A. 10倍 B. 30倍 C. 50倍 D. 70倍7.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主动转运作用8.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A原发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经通道易化扩散E入胞9. 下列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逆浓度差将Na+从细胞膜内移出膜外 B.顺浓度差将K+从细胞膜内移出膜外 C.建立和维持K+、Na+在膜内外的势能贮备 D.可以阻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从而维持了细胞正常的体积、 形态和功能10.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 答案:1A B C 2D E 3A B C 4A 5B 6B 7D 8C 9B 10C1.用来解释AP沿神经纤维传导原理的学说是: A.全或无学说 B.局部电流学说 C.膜的离子流学说 D.局部兴奋学说 E.跳跃式传导学说 2. 称可兴奋细胞,包括:。 3.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 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5.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K+浓度 B.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 C. 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 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浓度 6.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相邻朗飞氏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得多 C.双向传导 D.不衰减传导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答案:1B2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3D 4A 5D 6E1.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 因子 B. 因子 C. PF3 D. Ca2+ E. 凝血酶原2.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 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3.草酸钾之所以能抗凝是因为: A. 增强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 B. 去除血浆中的Ca2+ C. 抑制凝血酶活性 D. 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E. 增强纤溶酶的活性4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AI因子 BII因子 CVII因子 DIII因子 EX因子5.下列凝血因子中,哪一个不是蛋白质: A因子 B因子 C因子和 D因子 E因子和 6.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B. 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C. 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D. 将O型血液输给其它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E. 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7.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 ,按其发现的 先后顺序,以 统一命名。 8.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 和 两种血型9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 A.前者需要血小板磷脂表面,后者不需要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D.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E.前者需要Ca2,后者不需要Ca210.输血时应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E.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答案:1A 2C 3B 4D 5B 6A 7凝血因子 罗马数字 8Rh阴性 Rh阳性 9D 10B1.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2.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顺序是( )。A.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心室肌B.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C.窦房结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D.窦房结心房肌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E.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3.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吸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4.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急剧升高的是在(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充盈期5.关于正常人心输出量的说明,错误的是( )。A.左心室输出量较右心室多 B.一侧心室每次的射血量称搏出量C.搏出量乘以心率等于心输出量 D.静脉回流量与搏出量维持动态平衡E.心率在一定范围增快,心输出量增多6.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7.房室瓣开始开放的原因是( )。A.心房收缩,房内压高于室内压 B.心室收缩,房内压下降C.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动脉压 D.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 E.胸内负压使心室舒张期压力低于零8.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急剧下降的是在( )。A.等容收缩期 B.心房收缩期 C.等容舒张期D.快速充盈期 E.减慢充盈期9.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10.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1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12.心指数等于( )。A.回心血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率体表面积/心输出量E.心率每搏输出量/体重13.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E.舒张末期动脉压14.异长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取决于( )。A.平均动脉压 B.心率贮备 C.心力贮备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15.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的伸展性较大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多E.心肌收缩的潜在能力较大16.肺循环和体循环的( ) A.收缩压相同 B.脉压相同 C.外周阻力相同 D.大动脉可扩张性相同 E.每搏输出量相同 17.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的物质有( )(多选) A.大剂量抗利尿激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血管紧张素II D.肾上腺素 E.心肌代谢产物答案: 11.B 12.C 13.B 14.D 15.C 16 C 17AC 1.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大脑 B.下丘脑 C.中脑和脑桥 D.延髓 E.脊髓2.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是( )。A.皮肤血管 B.冠状动脉 C.骨骼肌血管D.脑动脉 E.胃肠道血管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肾脏排出钠量减少C.肾脏排出钾量减少 D.静脉回心血量减少E.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4.有关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血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放电 B.是一种持续发放的低频冲动C.主要作用是引起血管舒张 D.在安静状态下该紧张放电消失E.对血流阻力和血压无明显影响5.实验中夹闭家兔颈总两侧动脉可引起( )。A.心率加快,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升高C.心率加快,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D.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E.心率减慢,外周阻力升高,血压升高6.关于减压反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B.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更敏感C.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D.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E.当动脉压突然变化时,反射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回降7.体位变化时,对搏出量与静脉回流量进行精细调节的是( ) A.Starling机制 B.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 C.后负荷改变D.神经调节 E.体液调节8.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 )。A.主动脉压的高低B.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C.血液粘滞性大小D.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E.心肌收缩力的大小9.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舒张,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A.氢离子 B.组胺 C.腺苷 D.前列腺素 E.乳酸10.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A.血管升压素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D.血管紧张素 E.局部代谢产物1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一项指标明显增高(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心脏做功量D.心指数 E.射血分数12.关于动脉脉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射血阻力增大时,上升支斜率变小 B.射血速度加快时,上升支平坦C.心输出量增加时,上升支幅度减小 D.外周阻力增大时,降中峡位置降低E.动脉管壁硬化时,传导速度减慢13.下列关于人体静脉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站立时,颅内静脉窦血压可低于大气压B.呼气时,中心静脉压较吸气初高C.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升高D.站立不动时,足背静脉压可达90mmHg左右E.行走时,足背静脉压较站立不动时低14.参与机体防御反应时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中枢主要位于( ) A.脊髓 B.延髓 C.丘脑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15.长期高血压患者,压力感受性反射( )。A.敏感性降低 B.敏感性升高 C.敏感性不变D.发生重调定 E.不起作用16.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具有强烈缩血管效应的物质是( )。A.ET B.NO C.PG D.5-HT E.P物质17.通过轴突反射实现局部血管舒张的是 ( )。A.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B.交感舒血管纤维C.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D.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作用于2受体的交感缩血管纤维18.可引起全身血管舒张的是( )。A.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兴奋 B.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兴奋C.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兴奋 D.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兴奋E.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抑制答案:1D2A3B4B5A6D7A8D 9C10E11C12A13D 14D15D16A17A18E1.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肺泡型细胞合成和分泌 B.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 D.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 E.增加时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2.正常情况下对肺泡气分压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 B补呼气量 C.深吸气量 D.余气量 E.功能余气量3.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气体分压大小 B.肺内压变化 C.胸内压变化 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 E.呼吸肌的舒缩活动4.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 B.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 C.在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无变化 D.胸内压大于肺回缩力 E.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5.关肺顺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展性 B.容易扩张的肺,顺应性大 C.与弹性阻力呈反变关系 D.可用单位压力引起的容积变化来衡量 E.与非弹性阻力成正变关系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 A.肺弹性阻力减小 B.肺顺应性增大 C.肺泡内液体层表面张力减小 D.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 E.肺毛细血管内液体不易渗出7.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下列项目中将增加的是: A.补呼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补吸气量 D.肺泡通气量 E.肺泡CO2张力8某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原因是: 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B.支气管痉挛 C.肺纤维增生 D.肺弹性回缩力增加 E呼气阻力增加 答案1D 2E 3E 4B 5E 6D 7D 8A1.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肺尖部增大,可达3以上 D.肺下部减小E.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2.正常人直立时,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为( )。3.有关发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量达50g以上时,可出现发绀B.CO中毒时不出现发绀C.贫血时一定出现发绀D.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发绀E.肺源性心脏病时可出现发绀4.关于Hb和O2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A.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 B.Hb的4个亚单位间有协同效应C.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Hb氧含量D.HbO2呈鲜红色,去氧Hb呈紫蓝色E.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5.关于血液运输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运输形式是物理溶解 B.主要运输形式是化学结合C.血红蛋白与O2的结合是可逆的 D.Po2高,促进血红蛋白与O2的结合E.Po2低,促进血红蛋白与O2的解离6.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物理溶解 B.和水结合成碳酸 C.形成氨基甲酰Hb D.形成氧合Hb E.形成碳酸氢盐7.氧离曲线是( )。A.Po2与血氧容量间的关系曲线 B.Po2与血液pH间的关系曲线C.Po2与血氧饱和度间的关系曲线 D.Po2与血氧含量间的关系曲线E.以上都不对8.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A.体温升高 B.血液pH值升高C.血液Pco2降低 D.2,3-磷酸甘油酸减少E.H浓度下降9.关于氧离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B.曲线呈线型C.上段平坦,表示氧分压对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D 中段最陡,表示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明显下降 E.下段表示氧的贮备 10.何尔登效应是指( )。A.CO2与Hb结合将促使O2释放 B.CO2与Hb结合将抑制O2释放C.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 D.O2与Hb结合将抑制CO2释放E.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结合 A.Hb结合O2的最大量 B.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C.Hb实际结合的氧量 D.氧扩散的总量E.氧溶解在血浆中的量11.血氧含量是指( )。12.血氧容量是指( )。13.血氧饱和度是指( )。A.波尔效应 B.何尔登效应 C.氧离曲线不变D.氧离曲线右移 E.氧离曲线左移14.温度升高时( )。15.Pco2降低时( )。16.O2与Hb结合促进CO2释放的现象是( )。17.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 )答案:1B 2D 3C 4C 5A 6E 7C 8A 9B 10C11 C12A 13B 14D 15E 16B 17A1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 B均为肽类激素 C. 仅存在于胃肠道 D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E有些胃肠激素具有营养作用2.B型题A、蛋白质分解产物 B、盐酸C、脂肪酸 D、脂肪 E、糖类引起胆囊收缩素分泌的最强因素是:引起促胰泌素分泌的最强因素是:答案:1BC 2 A B1.肾小管将滤液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2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肾血流量增加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如果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为零,其血浆清除率:A等于零 B.等于肾小球滤过率 C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 D. 等于每分钟肾血流量4剧烈运动使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5下列因素中,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最强的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饮大量清水6可由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物质 可用于测定A肾对尿的浓缩与稀释功能 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C肾小管分泌功能 E肾血浆流量7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能力的部位是A集合管 B袢细段 C远曲小管 D近端小管 E以上都是8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A注射抗利尿激素 B注射大剂量高渗葡萄糖液C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D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E注射甘露醇9滤过分数的指:A、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10当肾动脉灌注压由12mmHg上升到150mmHg时,肾血管流量的变化是A明显增多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变化 D现增加后减少 E先减少后增加答案:1A 2C 3C 4C 5B 6D 7D 8C 9A 10C1.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征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构的完整性 B.功能的完整性 C.相对不疲劳性 D.单向传导 2顺向快速轴浆快速运输的主要是: A具有膜的细胞器 B. 递质合成酶 C. 微丝和微管 D. 神经营养因子 3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愈后常有肢体肌萎缩后遗症,具上要原因是: A.病毒对肌肉的直接侵害作用 B.神经的兴奋性支配作用减弱 C.神经支配由兴奋转为抑制 D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4.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突起,但无轴突; B.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 C.不产生动作电位; D. 与相邻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E.终生都有分裂增殖能力 5.当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生时,可因下列哪项功能减弱而形成局部癫痫病灶: A.修复和再生作用; B. 绝缘和屏障作用; C. 营养性作用; D.免疫应答作用; E. 泵K+能力 6. 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有: A. 纤维直径 B.有无髓鞘 C.纤维长度 D.温度 E.动物进化程度 7.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A. 由神经营养性因子而实现; B.正常情况下不易被觉察; C. 由神经末梢释放营养因子而实现 ; D. 与轴浆运输有关 E.与神经冲动无关 8.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包括: A. 没有轴突; B.较神经元体积小、数量多; C. 细胞之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 D. 不发生膜电位改变; E. 不产生动作电位 9.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 A. 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 B.绝缘和屏障作用 C.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D.免疫应答作用; E.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答案:1D 2A 3D 4D 5E 6ABD 7BCDE 8ABCE 9ABCDE1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2. 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胞体 B. 树突 C. 轴突始段 D. 轴突 E.轴突末梢 3. 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 A. Na+ B.Cl- C. Mg2+ D. Ca2+ E. K+4. 兴奋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不包括: A. 突触前膜的Ca2+内流; B.兴奋性递质的释放; C.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D. 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 E.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 5. 关于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基础为曲张体; B.曲张体与效应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C.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内都存在有该传递方式 D. 单胺类神经纤维都能进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E. 传递时间较长 6.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 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 峰电位的幅度; C.进入突触前膜的Ca2+的数量; D. 递质囊泡的大小; E. 释放递质的囊泡数量 7. 化学性突触的结构特点是: A.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B.前膜和后膜较一般神经元膜稍增厚; C. 突触前膜内含有大量囊泡; D. 囊泡中含神经递质; E.突触后膜上有受体 8. 突触的可塑性改变的形式有: A.强直后增强 B.习惯化 C.长时程增强 D.敏感化 E.长时程压抑 9. 关于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B.突触传递兴奋时需要的时间与冲动传导差不多; C.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只有兴奋可以发生总和,而抑制不会产生总和; D.在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上的冲动频率往往与传出神经发出的冲动频率一致.E.突触传递过程中,极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答案:1C 2C 3D 4C 5B 6BCD 7ABCDE 8ABCDE 9BCD1. 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化学传递的物质基础; B.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 C.在突触囊泡内贮存 D. 其释放与Ca2+的转移有关; E. 发挥完效应后主要经酶解失活 2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筒箭毒 B心得安 C.阿托品 D.酚妥拉明 E.烟碱 3. 在周围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分布于 A自主神经节; B骨骼肌终板膜; 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E消化管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 A. 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 B. 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 C. 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纤维; D. 支配内脏的所有传出神经 E. 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 5.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有: A. 毒蕈碱 B.普萘洛尔 C. 酚妥拉明 D. 筒箭毒 E. 阿托品答案1E 2C 3C 4A 5ADE1.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E.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2.下列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双向传播 B、不衰减传播 C、兴奋节律不变 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3. 关于回返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基础为神经元间的环路联系; B.要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C. 闰绍细胞在脊髓回返抑制活动中起作用; D.中间神经元兴奋引起后膜去极化; E.可引起脑区神经元的同步化活动 4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一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5. 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属于: A突触后抑制 B. 回返性抑制 C.侧枝性抑制 D. 交互抑制 E.超极化抑制 6. 当受体被阻断时可出现: A.心率减慢 B. 血压降低 C. 血糖降低 D.瞳孔缩小 E.小肠舒张7. 当受体被阻断时可出现: A. 心率减慢 B. 血压降低 C. 血糖降低 D.气道阻力增加 E. 胃肠平滑肌收缩 8. 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 A谷氨酸 B.甘氨酸 C. -氨基丁酸 D. 门冬氨酸 E.5-羟色胺酸 9. 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 是后天经过学习训练形成的; C. 数量无限; D. 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E.不容易消退 答案:1C 2D 3D 4D 5ABC 6BD 7ABCDE 8BC 9E1. 正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感受器最容易适应? A肌梭; B伤害性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内脏化学感受器; E肺牵张感受器 2. 剌激感受器时,随剌激的持续,传入冲动频率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A疲劳 B抑制 C适应 D传导阻滞 E衰减传导 3. 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以电紧张方式扩布 ; B为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 C为“全或无”式; D可以总和; E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4. 下列选项中,符合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功能的是: A产生某种特定的感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 D参与形成躯体平衡感觉 5. 关于丘脑联络核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接受来自丘脑感觉接替核的纤维; B. 接受来自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 C. 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 D. 与大脑皮层无特定的投射关系 E. 参与各种感觉的联系功能 6. 非特异投射系统不能引起特定感觉的原因是: A. 与感觉传导道无纤维联系 ; B. 与丘脑第二类核群无纤维联系; C. 进入大脑皮层各层; D. 通路失去各特定感觉的专一性; E.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7. 对大脑皮层感觉柱的正确叙述是:多选 A. 是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B. 一个细胞柱兴奋时,其相邻细胞柱受抑制; C. 视区、听区皮层也存在感觉柱; D 柱内神经元都具有同一种功能; E. 第二感觉区不存在感觉柱 . 答案:1 C 2C 3C 4B 5D 6D 7ABCD1. 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是 : A. A B. A C. B 类纤维 D. C类纤维 2. 当睫状肌收缩时,可引起的生理效应是 : A.睫状小带紧张性增加; B.角膜曲度增加; C.瞳孔增大; D.晶状体曲度增加 3视网膜中央凹对光的感受高,其主要原因是: A感光色素含量高 B感光细胞的兴奋性高 C视觉传递系统呈单线联系D感光色素处于合成状态 4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的折光异常是: A 近视 B 远视 C 散光 D 老视 5. 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 C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D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E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 6. 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 B、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 C、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D、视杆细胞对备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 E、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7. 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特点是A数量少; B对光敏感度高; C能产生色觉;D分辨能力强8. 对内脏痛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疼痛缓慢、持久; B. 对痛的定位不精确 C. 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切割及烧灼等刺激敏感 D. 可以引起某些皮肤区域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E. 与皮肤痛一样,有快痛和慢痛之分 答案:1D 2D 3C 4B 5 D 6A 7B 8CE1. 关于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段是视紫红质密集的部位; B外段是进行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位; C视紫红质受光照射分解后,可在外段膜上出现离子通透性的改变; D外段膜在无光照时,钠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 E感受器电位属于一种去极化型的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2. 关于明暗适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光处逐渐提高的过程; B暗适应的机理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有关; C明适应出现较暗适应快; D明适应的出现与蓄积过多的视锥细胞色素大量分解有关; E处于合成状态的感光色素愈多,感光细胞对光刺激的敏感性愈高;3. 视锥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点是: A能合成感光色素; 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C含有11-顺视黄醛; D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E对光刺激敏感4. 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特点是: A为局部电位; B只能以电紧张性扩布; C为超极化慢电位; D为去极化慢电位; E为超极化快电位。5. 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 A高频听力; B低频听力; C中频听力; D中、低频听力;E高、中频听力6. 关于微音器电位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潜伏期极短; B其波形与剌激声波无关; C是一种交流性质的电变化; D对缺氧、麻醉相对不敏感; E属于一种局部电位7. 关于视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鼻侧与上侧较宽; B颞侧与下侧较宽; C红色视野最小 D白色视野最大;E黄色视野大于绿色视野 答案:1E 2D 3D 4C 5A 6ACD 7B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