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苦糖 1教案 长春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736380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苦糖 1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苦糖 1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苦糖 1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苦糖 1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学习6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基础知识:一、生字拴:shun 扌6 用绳子等系在物体上,再打上结。拴住挨:i 扌7 遭受,忍受挨打、挨饿、挨骂(注意写法)ai挨个儿、挨家挨户拈:nin 扌5 用两三个手指头夹取(东西),捏(做动作)拈轻怕重、拈香撮:cu 扌12 用手所撮取的东西一小撮、一撮盐、撮合(注意写法)梁:ling 木7 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屋梁、桥梁、鼻梁、梁上君子凳:dng(形声字)几12 有腿没靠背的专供人坐的家具凳子、方凳、板凳、竹凳二、解词神物:神奇的东西。怔怔:形容发愣的样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指读。三、学习生字。四、指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深入学文。(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读思考: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25段1.白糖本来是留在端午节吃的,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指读25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重点理解:(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9.妈妈为什么发呆?为什么没有责怪我?(三)学习课文第67段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苦糖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附送: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苦糖 2教案 长春版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童年往事的回忆性的文章。本文以“苦糖”为中心线索,记叙了小时候“我”偷吃光了亲戚探望生病的父亲时送来的白糖,却没有遭到母亲一句责骂的往事。 “糖”本来是甜的,而本文作者却说是“苦糖”,这强烈的反差又是为什么呢? 可想而知,“苦糖”必然承载了一个孩子儿童时代一段深沉而又苦涩的记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还是孩子的“我”对亲戚探望生病的父亲时送来的白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甜甜的、神奇的滋味促使“我”鼓起勇气,开始了让“我”一生都为之难忘偷吃白糖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近乎着魔的“我”在一个多月后用自己的小手蘸完了罐子里的最后一粒糖。端午节到了,当母亲小心翼翼地从屋梁上拿下那个空罐子的时候,此时的“我”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早已为一顿饱打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或许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我”的心里更好受一些。可出人意料的是抱着空罐子发呆的母亲,对“我”竟然连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于是在那一刹那曾经令人陶醉的神奇的“甜”使“我”的全部身心变得近乎苦涩,也是从那一刻起母亲的沉默深深地撼动“我”的心灵:“我”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这个信念在“我”的心中成了永恒,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回到故乡,“我”总会带一些白糖,而自己却从那件事后很少再吃白糖。糖是甜的,是“我”曾经向往的、令“我”陶醉的神物,却带给了母亲伤害,带给了“我”一段苦涩的童年回忆,这就是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用“苦糖”做文题的原因所在! 文章自始至终以作者的口吻叙述,并没有太多直接描写母亲的语言,但母亲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朴实而又伟大的母亲!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人物情感的变化。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3.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课件。2.感悟母爱。(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 “挨”是多音字,表示“遭受”之义。“梁”字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忽略刀字旁边的两点,同时注意与“高粱”的“粱”区分开。“罐、蘸”这两个字结构都比较复杂,要注意指导书写。“舔”要注意最后的两点。2.朗读指导 课标中要求中年级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然落实在每一篇课文中都应有不同的针对性。就本文来讲,应着重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例如:可以让学生把“我”在整个偷吃白糖的过程中行为表现的语句找出来,分别读一读:“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在嚼咽的时候,我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读一读,那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悟就不言而喻了。3.阅读教学(1)对词语的理解,除了运用工具书外,更重要的还是把词语放到句子中、放在文中去理解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从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如:“咕噜一转”“缩了一下”“怔怔地”“发呆”,这些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同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鉴赏、评价文本。学生在学过本课之后,一定会有许多想法和做法,如:想象多年后“我”拿着白糖回家探亲的情景,想象母亲抱着空罐子时的内心想法;还可以不同人的身份说话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各抒己见。(3)本文对母亲的直接描写并不多,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和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推想课文中词句表达的深刻性,感悟母亲的内心世界。这一步的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题目,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4.活动提示(1)在教授本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感悟母爱这一本书,并畅谈各自的感受。(2)设计一个心理沟通卡,并让学生填写后交给妈妈。5.课时安排:建议23课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对于文中出现的“在”和“再”应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辨别字义。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重点理解“苦”字的含义。相关资料 糖的秘密:人们都喜欢甜味,甜味与糖是联系着的。蔗糖、麦芽糖等是大家熟悉的糖,它们不仅味道甜,而且还是供应人体能量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