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168842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30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及申报单位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二、建设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阳新区大塘村三、建设单位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四、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五、项目概况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是禅博园的配套开发项目,为整个禅博园的主要商业功能承载区。整个项目从南至北以一花五叶之精神划分为五个景观组团。五个组团各负禅机,各具特色,却又一理贯通,一水贯穿。六、项目建设背景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味,实现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宜春市兴建了禅博园大型游览区。同时为配合禅博园的建设发展,宜春市决定建设禅博园五叶街。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源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鉴于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成为了新的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中国旅游业发展产生了量与质的飞跃。旅游经济领域的重大建树,体现在旅游经济的诞生和中央确定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生的增长点。新世纪之初,国发(200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和通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及一系列战略部署,是发展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随后,全国各省、市都相继把旅游业作为新世纪调整产业战略结构,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产业、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出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国营与民营、集体与个人、中资与外资并举多元化投资,共谋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江西的旅游发展历程可以用起步早、起点低、发展较快,仍居落后进行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期,旅游业作为发展和重要领域列为全省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宜春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非常重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春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并在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宜居城市。全市旅游业取得了跨越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国内外游客快速增长,支柱产业框架初步形成。明月山机场的胜利建成,是宜春市旅游畅通工程取得的一大成果。特别是“宜春月中华情” 2009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为海内外华人观众呈现一场流光溢彩、深情大气、美不胜收的文化盛典,让全国观众认识和了解了美丽的月亮之都宜春。由于我市紧紧抓住机遇,加大旅游宣传推介,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市场开发卓有成效,景区建设日渐完善,产业规模迅速做大,旅游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是集旅游、商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本项目的建成将大力改善宜春市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 使宜春市的旅游市场上一个新的台阶。 七、项目建设必要性(1)、是响应和推进宜春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年来,宜春市委和政府对宜春市中心城发展战略定位中指出:以宜春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平台,打好工业强攻战;以宜阳新区建设为平台,打好城市广张战;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为龙头,打好旅游升温战等“三大战役”。 宜春市建成区面积达247.8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宜春市城镇化率达43.28%,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杭长高铁通车,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运营,环城南路贯通,320国道绕城改建工程开工,数字城管平台初步建成。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宜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抓好市旅游集团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创建一批A级景区、星级酒店、品牌旅游产品,力求在打响旅游品牌、加快旅游设施及要素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28%。宜春市禅博园建设项目属于宜春市委市政府2010年重点项目工程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为禅博园建好配套设施,为宜春旅游升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成后将大力提升宜春的旅游品牌形象,从而促进宜春服务业发展上新的台阶。(2)、是满足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的需要本项目地处宜春市宜阳新区大塘区,市委市政府将新区建设成为“赣西经济走廊”沿线地区集专业市场、物流为一体的物流节点;对现状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生态、休闲新城”品牌,形成体育休闲旅游度假高档房产综合休闲基地,努力成为湘赣边境地区极具生态园林特色的休闲度假基地。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项目的建设将完善禅博园的设施布局和宜阳新区的功能定位,建成后将成为新的综合休闲基地。(3)、是促进区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宜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20012005年为夯实发展基础时期,20062010年为加速发展时期,20112015年为全面发展时期。2014年宜春市接待游客282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4.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6、38.1%。明月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已列入创建预备名单;温汤镇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温泉旅游名镇试评示范镇;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月亮文化旅游节。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的建设将带动建筑、材料、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建成后可解决社会劳动力一百人以上的就业岗位,为促进宜春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4)、是满足宜春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的需要。为加快宜春中心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步伐,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宜居城市,突出扩规模、美环境、强功能、亮景区、活经济,迅速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心城的发展目标是:立足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以建设“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为载体,打造全省生态建设的示范区,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崛起区,宜居城市建设的先行区。到2015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积极推进明月路、卢洲路、袁山路、秀江路以及锦绣大桥、宜春大桥等城区道路、桥梁的建设和改造,打造“一环四纵十二横”的路网新格局,形成大城市构架。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的建设对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和完善城市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八项目选址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地址位于宜春市宜阳新区东北方向,禅博园东部,具体位于卢洲路以东、外环北路以北、秀江路以西、高速公路以南地段。宜阳新区地处宜春中心城区东北部,是宜春市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按照将宜春中心城打造成为经济实力较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中部地区最佳宜居城市”目标于2007年2月正式成立的城市新区。新区辖区范围北至沪昆市速公路,西至张家山花园坪,南面和东面与秀江河交界,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现管辖人口约6万,是介于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之间的新城区。辖区内的宜春体育中心、宜春中学、贸易广场、汽车总站等宜春最大的文化、贸易、交通设施和场所。随着宜春市委、市政府的迁入,宜阳新区将成为宜春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的中心。九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本报告主要建筑内容如下表:占地面积约169.9亩,建设内容包括禅风接引、禅运一脉、禅业繁盛、禅舟一叶、禅音回响五大景观组团及其他附属工程。十项目投资与筹资方案 项目开发建设总投资为968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8140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594万元,项目建设基本预备费524万元,建设期利息431万元。详见以下估算表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表:项节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总价(万元)备注一建安工程费81401征地及拆迁项110002游客服务中心m241005693停车场项11974广场m2465022005五大景观组团m24842138746其他附属工程项1300二项目建设其他费5941项目建设管理费项11222工程勘察设计费项11633工程监理费项1814招标代理费项1245决算审核费项1416场地平整及临时设施费项1163三预备费524四建设期利息431五估算总投资9689十一.项目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968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689万元,占总投资的48.40%,贷款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1.60%。第二节、建设单位概况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系宜春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是:旅游景点、景区管理与经营,旅游商品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会展服务,广告策划等。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第一节、发展规划分析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成为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宜春市在发展旅游服务业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城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78%,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宜春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宜春还拥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宜春中心城郊温汤镇温泉是疗养度假的胜地。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宜春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宜春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宜春古称“农业上郡”,目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在江西省的地位举足轻重。宜春市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医药、食品、建材、机电、能源五大支柱及化工、采矿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宜春市交通便利,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明月山机场的建成为宜春的交通拉开了新的篇章。宜春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正按照72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划,拉开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的框架。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已正式招生,宜春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体育中心是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宜春水上运动场被确定为全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成功承办了以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为标志的百余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以杨文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本土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上屡创佳绩。宜春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为了抓住国家扶持中西部加速崛起的历史机遇,宜春市委市政府按照“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有效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旅游、金融、物流、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服务业。随着旅游升温战的打响,围绕打造月亮之都、禅宗圣地、宜居之城旅游品牌特色,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月亮湖、月亮湾文化园等景点相继建成。从而形成了月亮文化、禅宗圣地、古色人文、红色故土、绿色山水五条旅游精品线路。全力创建一批A级景区、引进星级酒店,力求打响旅游品牌,在旅游设施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站上服务业新高地。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加快发展服务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与市委、市政府做强做大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符合的。第二节、产业政策分析主要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3)宜春市城市发展及旅游业总体规划方案(4)国家建设部江西省及宜春市颁布的与宾招行业相关法律与政策我国产业政策要求:1.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我国基本国情是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生态容量小。未来产业结构应按照传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以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总的污染排放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总量较大,决定了我国较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一个遵循的重要原则。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和要素供给特点,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为分流农村转移人口、剩余劳动力以及解决城市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的建设从规划到设计,到正式营业,将严格按照发展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绿色环保经济的要求将政策落实到实处。建成后可直接安排一百人以上的用工数量,为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我国产业政策要求的。第三节、行业准入分析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系宜春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是:旅游景点、景区管理与经营,旅游商品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会展服务,广告策划等。由此可见,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政策支持,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第一节、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1)社会发展概况【地理】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西北与湖南省的长沙市及岳阳市交界,北域与九江市相邻。市政府所在地袁州区距省会南昌公路里程为224千米,铁路里程为219千米,距首都北京铁路里程为1789千米。境内东西长约22275千米,南北宽约174千米。全市面积1866953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18%。地势地貌宜春地处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点17943米,在靖安九岭尖;最低点海拔18米,在丰城药湖。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总面积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市东南部属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境内河流、丘陵相错,地势波状起伏,坡度比较平缓。其余均属赣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市内岭谷相间排列。北部九岭山脉地势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以南则是多呈波状起伏的丘陵盆地。在山丘之间,有潦河、锦江、袁水等河流贯穿其中,河流两侧发育着宽窄不一的多级河谷阶地。西北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水力资源,河谷地带则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盛。山脉斜迤于市境内北域的九岭山脉,重峦叠嶂,巍峨高峻。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东北延至九江庐山,西南插入湖南境内。该山脉系修水、锦江分水岭。东段是宜春与九江市的天然界线。其主峰九岭尖(17943米),为宜春市境内最高峰。其余主要山峰有:奉新五梅山(15167米)、宜丰麻姑尖(1480米)、万载仙姑(14044米)、铜鼓羊场尖(1541米)等。市境内的河流基本属鄱阳湖水系,主要是赣江、赣江支流与修水支流。赣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市境东部樟树、丰城两市。境内长76千米,纳袁水、肖江、锦江等支流。袁水发源于萍乡境内武功山北麓,流经宜春市、新余市,在樟树张家山汇入赣江,全长27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129米。境内流域面积24166平方千米,占该河总流域面积3938%。袁水在宜春市城区内,流水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故又名秀江。锦江发源于袁州区慈化乡,流贯市境内的万载、宜丰、上高、高安四县(市),入南昌市新建县后,又绕入市内丰城北境,注入赣江,全长294千米,天然落差391米,多年平均流量222立方米/秒。境内流域面积711544平方千米,占该河总流域面积93%。修水的主要支流潦河,在南昌市安义县境内分南北两支,南潦河发源于市境内奉新县百丈山,北潦河发源于市境内靖安县白沙坪。潦河在市境内流域面积有31541平方千米,占其总流域面积728%。市西北部铜鼓县境内的河流,基本属修水上游支流,其流域面积1548平方千米,占修水总流域面积1046%。抚河擦市东部丰城市东境而过,境内长106千米。流域面积8485平方千米。注入鄱阳湖的清丰山溪,在市东部有流域面积244785平方千米。在吉安汇入赣江的禾水支流泸水,在宜春市有流域面积106平方千米。鄱阳湖水系占全市总流域面积984%。此外,袁州、万载尚有湘江支流渌水的流域面积182平方千米。气候市境处于偏低纬度,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春季虽天气易变,但回暖较早,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四季比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总的来说,全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累年平均气温17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无霜期平均为269天。市内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661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10月至次年2月由于受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影响,降水量一般不多,大约只占全年25%左右。雨水节气前后,开始受暖湿气流影响,雨量逐渐增多,4至6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50%。全市年平均照时数为17623小时,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483小时,年平均太阳幅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52千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与日照时数相同。【土地资源】宜春市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全市总土地面积为1863767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面积4822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顷,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万公顷,望天田767万公顷,水浇地0026万公顷,旱地681万公顷,菜地154万公顷,园地254万公顷,其中桑园009万公顷,果园169万公顷,茶园034万公顷。其它园地042万公顷,牧草地00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0003万公顷,改良草场0005万公顷,人工草场0012万公顷。林地10392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84万公顷。交通用地067万公顷。水域面积63944万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04万公顷,湖泊水面006万公顷,水库水面228万公顷,坑塘水面27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01万公顷。【矿产资源】市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29种。主要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瓷土矿产、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钽、铌,非金属矿产煤炭、石灰岩、高岭土和建筑材料矿产为优势。已探明储量41处矿床中,有大型矿床20处,中型30处,小型171处。市境内有色、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锂、钴、铝、汞、锑、金、铌、钽、钨等;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等;燃料矿产主要有煤、泥炭、油页岩等;其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岩盐、高岭土、石灰岩、硫铁矿、钾长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灰石、粉石英等。其中,宜春四一四矿藏有锂、钽、铌、铷、铯等多种贵重金属,是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其开采量占世界70%以上。岩盐储量10371亿吨,为全省之冠。石灰岩12亿多吨,高岭土储量1994万吨,硅灰石储量1168万吨,粉石英612万吨,钾长石76万吨,铁矿储量约1029万吨,其中七宝山褐铁矿为江西六大矿山之一,保有量661万吨以上,品位4292%。钴矿储量12万吨,铝土矿储量为41万吨。铅锌矿储量82万吨,金矿储量15吨,铜矿储量28万吨,钨矿储量9万吨,其它矿产还有汞、锑等。【能源资源】市内能源资源有水能、光能、风能和能源矿等。水能市内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002万千瓦,占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的1040%。可供开发量为3807万千瓦,其中袁河3万千瓦,锦江1165万千瓦,赣江流域239万千瓦,南北潦河1517万千瓦,修河东西支586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738亿千瓦小时。光能市内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6202小时,其特点,北部多于南部,平原高于山区。地处北部的靖安县年均日照时数为18724小时,南部袁州区为17349小时。濒临赣抚平原的丰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居全市最长,为19357小时,地处西北山区的铜鼓县年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4968小时。光资源在年内分布极不平衡,7至8月为太阳辐射最高值期,主要作物生长期4至10月,占太阳辐射总量的71%。全市属短日照地区,昼夜变化较小,年内太阳辐射总量不低,有利于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风能市内一年内以静风天数最多,年平均风速仅2米/秒,全市大风日数为4天/年,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部县市(如丰城、高安)。能源矿市内原煤储量55亿吨,占全省储量的4074%,列全省第一。全市有煤炭生产矿井182处,分布在市内7个县市区,34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浙赣铁路两侧和锦江流域。地质部门认为,萍乡袁州万载铜鼓一线,上高泗溪一带,找隐伏煤田仍有潜在远景。高安、丰城仍有潜力。市内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水资源】市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82151亿立方米。全市三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34亿立方米。【植物资源】宜春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8%,境内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有铜鼓、靖安、宜丰、奉新、万载、袁州6个县市区,铜鼓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3%。全市活木蓄积量为350375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量的107%。其中杉木与马尾松蓄积量,分别占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96%和373%。全市有竹林面积2007万亩。竹储量352亿株。占全省竹材总储量的249%。由于宜春地理环境优良,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植物区系的15个地理成分中,全市有14个。据资源调查统计,市内现有高等植物近3000种,占江西省的60%,其中木本植物有101科381属1178种;在木本植物中,有乔木树种584种、灌木424种、木质藤本85种;此外尚有已知的大型真菌植物156种,以及苔藓、地衣等众多的低等植物。森林植被分布主要的建群种为松科、杉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以及杜英科等乔木树种和禾本科的竹亚科。在已知的木本植物中,乡土树种有97科321属914种,占江西木本植物总科808%,总属数的838%,总种数的506%。全市有已知珍稀濒危植物18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56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53种;列入省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38种。有些树种如金缘红花油茶、长果山桐子、厚皮毛竹、落叶华木莲为宜春特有。【动物资源】市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300多种。现有已知的野生动物资源共355种及亚种,占全省(622种)的5707%,其中兽类有9目22科46属59种,占全省(98种)的602%;鸟类有19目47科237种,占全省(391种)的6061%;两栖动物10种,占全省(42种)的2381%;爬行类有2目6科25属37种,占全省(91种)的4066%;有19种属江西省新纪录。市内现有珍稀濒危动物11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3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有48种,属省级重点保护有59种。2005年11月,官山自然保护区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确定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经济发展状况【概况】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宜春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宏观经济总体稳中有进,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建设小康宜春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4年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22.99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6.2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4.5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2.12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重由21.5:51.3:27.2调整到14.9: 54.8:30.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按省统计局反馈的2014年平均汇率6.2166元人民币/美元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4466美元。财政增收形势喜人。财税质量稳步提升。全年财政总收入272.03亿元,增长1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0.32亿元,增长19.4%。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86%,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51.57亿元,增长26.2%,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55.72%。宜春市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县市区6个、超15亿元8个;丰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第83位,比上年前移6位;樟树继续跻身全省十强县;超亿元乡镇(街道)41个、过2亿元乡镇(街道)10个。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1%。【农业】2014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8.29亿元,增长4.42%。粮食种植面积956.2万亩、增长0.16%,实现粮食总产量427.24万吨、增长 1.37%。年末生猪存栏376.4万头、下降1.97%,生猪出栏665.03万头、增长1.5%。全年油料作物总产21.38万吨,增长1.67%;肉类总产量 65.12万吨,增长2.06%;家禽出笼4338.5万只,增长2.93%;水产品产量35.16万吨,增长4.55%。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宜春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792万亩,新增高产油茶种植面积11万亩,新增肉牛养殖2.4万头,实现油茶产业综合产值21亿元、肉牛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粮食、畜禽、竹、有机富硒农产品、苗木花卉等产业继续增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30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126家,达4105家。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创建。宜春市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分别达218个、140个、236个,分别比去年增加26个、8个和142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宜春市870个省定村点共整合建设资金4.6亿元,改水4.3万户,改厕4.3万户,改路2219公里,新建沼气池2082个,安装太阳能8704个,绿化植树11万株,修建休闲运动场所2956个。【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2.7亿元,增长12.4%,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48.3亿元,增长13.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14.4亿元,增长11.1%。宜春市建材、机电、食品、电力能源、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鞋革七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91.2亿元,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5;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19.6%。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宜春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增加82户,达654户,其中超10亿元的4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5%,实现利税424.8亿元,增长14.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8.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1%。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加。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2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3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76.2%。其中,饮料酒增长32.4%,布增长26.9%,瓷质砖增长25.5%,家用电冰箱增长24.8%,电光源增长15.6%,锂离子电池增长11.2%,中成药增长7.9%,水泥产量增长6%。工业园区实力增强。全年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1179家,安置从业人数31.1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723.9亿元,增长15.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2893.1亿元、260.8亿元和394.8亿元,分别增长10.1%、14.1%和15%。宜春市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达39.1亿元,增加9.9亿元,每平方公里创造利税收入达5.3亿元,增加1.3亿元。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87.38亿元,增长12%。宜春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7.23亿元,增长23.1%;竣工产值136.26亿元,增长8.8%,竣工率达69.1%。【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356.2亿元,增长2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25亿元,下降10.2 %;第二产业投资841.44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842.72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484.51亿元,增长32.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10亿元,增长47.6%;非国有投资1146.21亿元,增长16.7%,其中民间投资1117.5亿元,增长16.9%。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长17%,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73.7%。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宜春市已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90项,累计完成投资264.8亿元。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宜春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宜春禅博园10月份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宜春至万载高速基本建成;万载至铜鼓、昌傅至东乡高速动工建设;四方井水库、丰电三期、上高大唐国际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北湖公园、丰城市海铁联运集装箱装卸站等24个项目已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商品房竣工面积253.45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面积253.68万平方米,下降9%,商品房销售额107.34亿元,下降4.3%。【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宜春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47万人,中职教育在校生2.83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10.28万人、20.65万人和47.71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037人,幼儿园1166所,在园幼儿20.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17%,同比增长8.7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1%,提高2.74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新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8所,增加学位2.18万个,教育“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组建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洪州职业学院一期建成并招生。科技事业得到发展。宜春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6988人,其中38133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49项,共验收鉴定科技成果和重点新产品115项,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101项。共受理技术合同登记47项,合同成交金额1.96亿元;专利申请 2856件,争取科技经费10018万元。【交通邮电】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宜春市公路汽车客运量5074万人,增长3%,旅客周转量27.7亿人公里,增长2.85%。公路、水路货运量20019.3万吨,增长12.65%,货物周转量 629.89亿吨公里,增长8.5%。邮电通信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20.96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亿元,比上年增长0.7%;电信业务总量18.26亿元,增长5.73%。固定电话用户54.8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52.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2.76万户,增长3.84%;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4.87万户,增长53.39%。【国内贸易和服务业】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3亿元,增长13%。其中,城镇零售额364.7亿元,增长12.7%,乡村零售额92.6亿元,增长13.9%。按行业构成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110.8亿元、293.1亿元、2.9亿元和50.5亿元,分别增长12.2%、13.1%、14.4%和13.9%,零售业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4.1%。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0.18亿元,增长13.2%。其中,汽车类零售额33.12亿元,增长14.5%;粮油、食品、烟酒、饮料类零售额15.94亿元,增长20.3%;中西药品类零售额5.87亿元,增长36.6%;服装、鞋帽、针纺品类零售额5.58亿元,增长13.1%。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服务业地税收入总额69.93亿元,增长8.8。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增长32.6%。旅游业快速发展。宜春市接待游客282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4.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6、38.1%。明月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已列入创建预备名单;温汤镇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温泉旅游名镇试评示范镇;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月亮文化旅游节。民航事业飞速发展。9月23日,明月山机场开通了成都经停宜春至厦门的航线,至此已经开通3条航线。全年明月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6.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5吨,飞机起降3032架次,航线平均客座率达到82.5%。【金融和保险业】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年末,宜春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15.9亿元,较年初新增206.8亿元,同比少增51.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98.82亿元 ,较年初新增182.38亿元,同比少增0.67亿元。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上饶银行入驻开业,宜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17家,居全省第三;奉新中华包装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宜春汽运公司成为宜春市首家正式挂牌“新三板”企业。保险市场加快发展。宜春市现有27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保险12家、人寿保险15家,从业人员6550人。县市区机构123家,其中财产保险57家、人寿保险66家。乡镇机构157家(含城区服务部),其中财产保险15家、人寿保险14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4.79亿元,增长21.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2亿元,增长24%。【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建设。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902.81万吨标准煤,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86.2万吨标准煤,增长4.91%,低于增加值增速7.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电力消费量90.66亿千瓦时,增长5.86%,原煤消费量1375.87万吨,增长4.62%,二次能源加工转换平均效率达55.75%。据初步核算,宜春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0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66%。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宜春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0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不同程度削减,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比上年削减5.32%,化学需氧量削减9.6%,氨氮削减13.11%,氮氧化物削减13.74%。宜春市1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宜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奉新工业园区3个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宜春中心城区和10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得到保护,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达100%。【城市建设】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宜春市城镇建设开工项目103个,续建82个,累计完成投资75.72亿元。宜春市建成区面积达247.8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宜春市城镇化率达43.28%,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杭长高铁通车,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运营,环城南路贯通,320国道绕城改建工程开工,数字城管平台初步建成。镇村联动率先示范,乡村旧貌换新颜。按照“当县建镇”思路,19个示范镇(重点镇)镇村联动建设扎实推进,“新建二十个一、五个提质改造”项目基本完工。丰城曲江、万载株潭、靖安宝峰等14个入选全国重点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建设“文明幸福宜春”总目标,倾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升宜居品质,成功入选全国20个“生活最幸福城市”和全省首批生态宜居城市。 编制完成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规划,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工作。重点企业脱销、脱硫工程基本完成。开展秀江河两岸养猪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强重点企业污染排放监控,秀江河水体逐步改善,类水质断面达到100%,整体水质优良。新增国家、省级生态乡镇29个,铜鼓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靖安定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其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在全省推广。【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年末常住人口549.3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28%。全年出生人口7.29万人,出生率13.28;死亡人口3.42万人,死亡率6.23;自然增长率7.05,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26元,分别增长10%和11.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4.6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6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0.1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6平方米。民生事业稳步推进。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宜春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46.71亿元,民生支出依然是支出保障的重点。就业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宜春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人口7.91万人。宜春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16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424.05万人,参合率达到98.4。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宜春市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7522套,完成投资41.85亿元;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19801套,完成投资3.92亿元。【文化、卫生和体育】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实施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187个,提前一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有“三厅”以上数字影院。年末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9.7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8.96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5%。全省首部现代题材戏曲电影阳台上的野菊花成功首映并投放市场,原创廉政微电影生日获得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医院40所,街道、农村卫生院181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683张,其中医院病床12251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587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11196人,注册护士8222人。专科疾病机构11所,人员314人,妇幼保健机构11所,人员89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所,人员463人,卫生监督机构11所,人员200人。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再创佳绩,获金牌100枚、银牌57枚、铜牌72枚,获奖牌数居全省设区市第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对外经济】对外贸易步伐加快。宜春市进出口总额 23.83 亿美元,增长20.18%,其中外贸出口总额22.27亿美元,增长21.55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 个百分点。口岸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宜春海关正式获批,目前正在加紧筹建。高安铁路口岸作业区基本建成,万载公路口岸作业区稳步推进,樟树水运口岸作业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招大引强取得明显成效。宜春市实际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269个,位居全省前列,项目资金435.57亿元,同比增长16.91 %。引进世界500强项目5个、国内500强项目3个、央企投资项目7个和上市企业投资项目13个,成功引进正威国际集团投资2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成功举办了美国烟花协会年会暨美国烟花展(万载)订货会,成为全省首个引进境外知名展会的地区。与青海海东、福建莆田等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第二节、宜阳新区概况及现状1、概况宜阳新区是宜春市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按照将宜春中心城打造成为经济实力较前、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目标与2007年2月正式成立的城市新区,位于宜春中心城区东北部,辖区范围北至沪昆高速公路,西至张家山花园坪,南面和东面与秀江河交界,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现管辖人口约6万,是介于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之间的新城区。辖区内有宜春体育中心、宜春中学、贸易广场、汽车总站等宜春最大的文化、贸易、交通设施和场所,依托市政大楼的整体搬迁,宜阳新区将成为宜春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的中心。2、现状(1)地形地貌:规划范围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边缘及中部有少量较高山体,东部、南部边界为秀江,平原、丘陵总面积约占规划范围总面积的8264。地形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倾斜,西部、北部、中部地区多丘陵,其他地区多为平原。规划区最低海拔高度约为350米,最高海拔高度在600米左右,相对高差在250米以内,用地条件较好。(2)生态环境:规划范围内山林植被资源丰富,树种繁多。植被主要覆盖于山体之上,部分植被成团状分布于平原地区。珍贵树种有水杉、金钱松、鹅掌楸等;用材树种有樟树、黄樟、白楠等;商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枫香等。(3)主体水系:袁河发源于武功山金顶峰北麓,大致流向自西向东,经芦溪、袁州、分宜、渝水、樟树等区市县,汇入赣江。秀江在规划范围内长度13公里,水域面积184平方公里。(4)旅游资源:规划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宜春古八景、温汤温泉、酌江溶洞、飞剑潭、明月山等。其中,状元洲、宜春古八景中的卢洲映月,钓台春晓等景点均在规划区范围,此外,宜春体育中心,渥江乡布上村一带的泉眼也是规划区极具特色的景观资源。众多的旅游景点可以为新区集聚人气,为规划区旅游服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5)人口现状:规划范围涉及官园、下浦2个街道和渥江1个乡镇,总人口约319万人。官园街道包括官园、桥头、安居、明月、枣树、张家山6个社区;下浦街道22个自然村;渥江乡西南侧地区5个自然村。(6)用地现状:规划范围内现状城市建设用地670万平方米,占规划区总用地的2513。(7)道路体系:规划范围内有多条城市干道通过,在城市交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纵向:宜春大道,明月大道,卢洲大道,天宝路;横向:环城北路,宜阳大道,昌黎路,钓台路,文体路,袁山东路; 3、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国家“中部崛起”的宏观发展战略规划,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正式进入“中部崛起”的战略之中。2006年江西省提出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和“赣南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赣南经济区构筑了“中部地区”湘赣区域接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态势。以萍乡、宜春、新余市为主体长达200多公里的“赣西经济走廊”将能发挥东联西扩、辐射南北的特殊作用,是加强江西与长、株、潭经济区的经济联系,逐步向云贵川渝等地区拓展,联系中西部地区的窗口和桥梁,在江西的发展地位具有实现区域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赣西具备超越发展的水、电、交通等优势。赣江、袁河等众多江河湖泊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丰城电厂为江南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站。与全国许多城市缺水、缺电相比,丰富的水源和充足的电力是赣西的突出优势。铁路浙赣线和国道主干线沪瑞高速横贯三市。大京九在樟树与浙赣线交汇。赣粤高速纵越樟树、新余。国道主干线阿深高速路经宜春和新余,萍乡至东峰界(赣湘界)高速公路已开始建设。随着昌金高速公路的建成和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赣西的交通优势足可以和长株潭媲美。赣西三市是江西基础条件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宜春具有医药、食品、机械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打造江南生态休闲城市潜力;萍乡在发展新材料工业,发挥省际间纽带作用,建设湘赣边境重要工业城市能力;新余在钢铁产业、职业教育、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将可建设成为赣西重要的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赣西三城市的联系势将进一步密切,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最终形成回流放大效应。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分工协作,促进促进各自经济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新、宜、萍三市定位不同,经济上各有特色,组成综合体有利于地域分工和密切合作。宜春地处赣西中心位置,赣西铁路、公路枢纽地,具备形成赣西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最有希望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宜春城市总体发展中,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月山-温汤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形成互补、协作发展的关系,中心城以商贸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主,是经济开发区和明月山-温汤组团的生活服务基地;经济开发区是地区的工业核心发展区和加工制造基地,承担着地区经济的主体增长功能;明月山-温汤组团是地区乃至宜春市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近几年来,随着外围区域条件的变化和宜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随之扩大,城市空间格局已进入一个大演变、大重组的阶段。因此,城市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拓展空间,以充分发挥城市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特色,进行城市形象的创新,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宜阳新区是宜春城市的重要主体组成部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将在构筑宜春区域功能空间、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以及宜春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宜阳新区的发展将直接为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月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