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1686563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陆智乐整理一、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开展先秦、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表现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根底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开展的根底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开展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文学艺术的开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二、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元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宋元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开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表现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开展。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根底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开展经济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开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宋元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开展;随着商品经济开展、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风俗画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阶段特征明、清代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表现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开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经济开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开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开展的潮流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展了猛烈的抨击一、远古时代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1、原始农业由采集业向种植业过渡2、农耕经济的中心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4、刀耕火种的耕作技术5、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农业结构二、夏、商、西周一政治:1、夏朝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世俗权力。2、夏朝开启王位世袭制3、商朝内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的管辖地。4、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目的是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5、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2概念: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一说把土地、人口分封给宗族、姻亲、功臣等,广建诸侯国。3对象:同姓亲族分在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异姓诸侯包括功臣、姻亲、原来附属国4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5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6作用:积极:周朝势力X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统治;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开展消极:各诸侯有较大独立性,成为周朝后期诸侯混战的主要原因6、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2实质: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的一种制度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有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积极:保障各级贵族享世卿世禄的特权,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把家国结合在一起消极:形成宗族等级、男尊女卑、远近亲疏观念,禁锢人民思想7、礼乐制度目的和作用:维护宗法分封制二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石器锄耕,木、石、骨等是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出现少量青铜农具2耕作方式:奴隶集体劳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展农业生产3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井田制性质: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特点: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被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手工业1概况: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高超;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2手工业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3、商业1概况:商朝已产生最早的货币和职业商人2商业政策: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由官府统一管理(三)文化:1、历法1夏朝时的历法夏小正2商朝“殷历2、文字1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3西周晚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三、春秋战国时期一政治:1、诸侯混战,争霸称雄;各国竞相变法2、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礼崩乐坏;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度形成3、士阶层兴起二经济:1、农业1铁犁牛耕的耕作技术出现2水利设施进步:芍陂、都江堰、X国渠3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最终在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形成井田制瓦解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局部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井田制瓦解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开展;直接原因是私田大量出现;此外,各国的税制改革也加速了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式: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最主要、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除土地私有制以外,还有土地国有制,国有土地由朝廷掌握,用于封赏、授田土地私有制引起的问题: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原因:a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开展;b局部朝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封建经济的开展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开展土地兼并的途径:土地买卖、巧取豪夺、强占等方式土地兼并的影响:a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削弱中央集权;b激化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c租佃关系开展起来土地兼并的解决途径:a统治者力图改革田制,缓解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b农民阶级发动农民起义,要求平均地权4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根本的经济形态产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有利条件:铁犁牛耕普与,生产工具进步;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重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不利条件:自然灾害、暴政统治、自身局限等评价:积极:农民生活较安定,有较高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开展与繁荣消极: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开展【租佃关系】*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开展概况: 通过租佃方式进展土地经营,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 到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拟普遍。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等因素,租佃关系进一步开展 评价: 租佃关系下,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佃农与地主之间矛盾锋利 但租佃关系使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较高 *2、手工业1概况: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丝织技术突飞猛进开展2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占主导、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比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产生经营模式劳动来源产品质量产品流向影响地位官营西周官府直接经营征役工徒精美供贵族、军队使用,不入市场阻碍商品经济开展,不利于技术革新和传承 明朝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春秋战国家庭作坊经营雇佣工人有一定质量市场促进商品经济开展,但影响有限,后来孕育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期超越家庭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春秋战国农民副业补充农业农民自身一般自家使用交纳赋税剩余出售强化小农经济,稳定自然经济,阻碍商品经济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农业副业,地位较稳固*3、商业1概况: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2商业政策:抑商政策开始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具体原因:a重农原因:农为本,农民是国家赋役主要承当者,保护农业确保赋役的需要 b抑商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和稳定社会的需要 表现: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中唐以来官商分利,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商人地位提高;明清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但统治者并不鼓励商业,经常盘剥商人。 从重农与抑商角度评价含影响: 重农政策是正确的:中国古代农业为本业,重农政策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开展 抑商政策要辩证对待:a前期:有利于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b后期:妨碍社会分工、市场扩大和自由劳动力形成;某某流入土地,使商业资本流失;从根本上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和经济的平衡开展,是中国落后重要根源 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评价含影响: 积极: a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b经济上:有利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稳定繁荣开展 c文化上:有利于中国古代实用农业科技开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消极: a政治上:激化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 b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的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文化上:形成长期买田置业的消费观念,阻碍新的经济因素成长 *三文化:1、百家争鸣1诸子思想:派别代表人物代表利益主X儒家孔子奴隶主贵族核心:“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政治上:为政以德;不排除以礼治国同时改良政治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哲学上:“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为人处世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新兴地主政治上:“仁政学说;民贵君轻;哲学上:性善说 为人处世上:义利观,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荀子新兴地主哲学上:“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唯物思想;“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但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上:“君舟民水说;“以礼为主,礼法并施道家老子奴隶主贵族哲学上:“道是万物本原;朴素辨证法思想“守静政治上:“无为而治积极无为;愚民政策消极庄子奴隶主贵族“齐物“逍遥人与天“不相胜,顺应自然法家韩非子新兴地主法、术、势相结合,以法治国;主X变法革新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墨家墨子下层群众核心:“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用“节葬兵家孙膑新兴地主强调懂得战争规律 利用和创造于己有利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2百家争鸣的原因:经济生产力开展,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根源:社会大变革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各诸侯争霸称雄,礼贤下士;士阶层兴起文化文化环境宽松;学术下移,私学兴起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总的来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诸子思想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奠定了中华文化根底具体来说: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如此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根底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2、科技1四大发明系列: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司南2天文: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医学:中医学奠基之作皇帝内经于战国问世3、文艺1绘画:战国是中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代表作有帛画人物龙凤图2文学:诗经保存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书中分风、雅、颂三局部。风是各诸侯国民歌,统称“国风,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词,颂是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属现实主义文学。3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楚辞的代表作有离骚,“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四、秦朝时期一政治: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至尊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3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3、郡县制: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以下设假如干县,县以下有乡、里1郡设郡守、郡丞、郡尉2县设县令、县丞、县尉3乡有乡吏,里有里典4、选官制度:军功授爵制,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5、考核官吏的制度:殿最制。“最者受奖赏,“殿者受惩罚6、法律制度:制定细密、严苛、轻罪重刑的秦律【比拟郡县制和分封制】*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为根底在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分封的诸侯王世袭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调遣,不能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职责X围封地内有行政权、对土地的管辖权辖区内只有行政权,对土地无管辖权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开展为割据势力 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原因: 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维护。 政治上: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 文化上: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地理环境上:中国幅员辽阔,大陆文明开展的需要 概念: 专制制度:与某某制度相对立,表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中央。 作用和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总的来说,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 积极方面: a经济上,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开展创造条件。 b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开展。 c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推动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X围内传播。 消极方面: a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开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落后。 b政治上,君主专制使某某政治无从开展;极易出现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c文化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愚昧和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二经济:1、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2、南修灵渠,促进水利设施开展三文化:1、思想:焚书坑儒,使儒学受沉重打击,禁锢思想,摧残文化2、文字: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官方统一字体,后来又以书写简便的隶书作为新的字体。有利于克制文化交往中的文字障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开展产生深远影响。五、两汉时期一政治:1、强化君主专制:形成中外朝制度,中朝由皇帝亲信组成,担任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成为外朝,力量被削弱。2、巩固中央集权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局部土地成为列侯,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3、监察制度:设御史府监察和弹劾百官,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如此设刺史,统属于御史府,负责监察郡国官员。4、选官制度:1汉武帝时期推行察举制,由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标准是孝廉,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同时实行征辟制,由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2东汉末年出现九品中正制。二经济:1、农业1西某某期发明犁壁,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和耦犁3兴修水利:西汉时期漕渠、白渠4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杰出代表有王景治河。2、手工业1用煤作燃料冶铁2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4汉代烧制出成熟的青瓷3、商业1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官府严格限制2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有效地防止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3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三文化:1、思想1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时间: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推行黄老之学的原因:西汉初期统治者承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含义:“黄是指皇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主X: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X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作用:积极:使西汉初年社会生产得到恢复,统治秩序得到巩固局限: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开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开展的需要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到汉武帝时期,黄老的无为思想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开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新思想,为此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X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新儒学的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根底,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新儒学主X: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主X“春秋大一统。汉武帝时期思想上的大一统即表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表现为实行“推恩令,设刺史,以强干弱枝。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学说作为新儒学的根底。一方面强调“君权神授,另一方面强调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提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主X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全面认识新儒学:“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X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但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专制,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开展。“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使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神化了皇权;但其强调君主要施行仁政,也起到限制君权的作用。“三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该持批判态度;“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局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作用: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儒学成为各级学校的必修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持续两千年之久。但是被统治阶级利用,在近代阻碍社会进步。2、科技1四大发明系列:西汉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较粗糙2四大发明系列: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3天文:东汉X衡发明浑象仪、地动仪,关于地球是圆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4数学: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5医学: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根底6医学:X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X仲景被誉为“医圣7东汉名医华佗发明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也发明了中国早期的保健体操“五禽戏3、文艺1文字书法:雄放洒脱、浑厚深沉、古朴凝重的汉隶2绘画:汉代帛画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3文学:汉赋注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反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开展的社会状况六、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政治:1、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三省制萌芽2、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门第成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二经济:1、农业1北魏曾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局部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2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3曹魏马钧改良翻车用人力【均田制、限田制评价】*进步性: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发徭役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局限性:土地不均依然存在,没有触动土地私有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2、手工业1发明灌钢法2烧制出白瓷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4、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三文化:1、思想: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佛道三教并立,儒学开展出现危机2、科技1数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该成果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2农业: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的农书3、文艺1书法:由于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以与笔墨纸X等文具的改良,使汉字开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汉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绘画: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东晋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还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隋唐时期一政治:1、强化君主专制:确立三省六部制1概况:中书省隋朝称内史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2作用: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政治清明,减少政治腐败2、巩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边区军务,唐朝在地方设军镇,其长官为节度使。中晚唐节度使拥兵自重,酿成安史之乱,中央集权被削弱,伺候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开展,最终导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3、选官制度:科举制1概况: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并完善2作用:积极: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的社会根底;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开展;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造成士人读书以考取功名为目的,造成文化教育的功利化;四书五经式的选拔方式禁锢人们思想,培育了大批为封建专制皇朝服务的奴才。二经济:1、农业1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2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根本定型3发明了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1唐代出现缂丝技术2隋唐时期,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至唐代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3、商业和城市1由于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密切了南北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开展2中唐以来实行“官商分利政策,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3长安、某某、某某、某某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4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5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海上瓷器之路形成6柜坊和飞钱问世7城市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官府直接收理市场交易8城市依然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以政治功能为主4、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了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中唐以后南方全面加速开展,逐渐超过了北方三文化:1、思想: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科技1四大发明系列:唐代已经发明雕版印刷术。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2四大发明系列: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称做硫磺伏火法。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3天文: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4医学:唐初医药学家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著有临床医药学巨著千金方。3、文艺1书法:楷书大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草书大家有X旭、怀素等。2绘画:杰出画家有吴道子、阎立本等。3文学:唐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诗体完备,风格多样,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杰出代表。八、宋元时期一政治:1、北宋强化君主专制: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计相;宰相仅保存行政权,另外还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概况: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将地方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将禁军划归三衙统领,但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别离削实权:削弱或剥削了州郡长官、地方节度使和武将的权力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制钱谷: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局部外,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京师某某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根底,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2影响:积极: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消极: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和“积贫“积弱的局面3、宋朝监察和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地方设置通判监察州郡长官2谏议制度: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4、元朝强化君主专制: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这是古代中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反弹。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1概况: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设宣政院统领某某事务和管辖某某地区。遥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2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实行行省制标志着中国省级行政机构根本确立,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根底,省制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二经济:1、农业1“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土地兼并异常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2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2、手工业1北宋用煤冶铁已经相当普遍2南宋末年,我国开始使用焦炭冶铁3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4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5宋代出现五大名窑6宋代,某某成为瓷都7元代出现青花瓷,进入彩瓷生产时期3、商业与城市1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广泛流通纸币2宋代商业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晓市、夜市;商业空间限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设市了;经营方式有了新开展,出现了瓦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控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某某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4、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了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宋都南迁后,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三文化:1、思想:理学的形成与开展1理学形成的背景:魏晋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开展出现危机唐宋儒学家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锋利,统治者试图调整统治思想宋代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概况: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者主X:a“理是世界的本原,表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b通过“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把握“理;c“存天理,灭人欲影响:a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b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一句的教科书;c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d它还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很大影响南宋陆九渊的心学:主X“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3理学影响:消极影响: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2、科技1四大发明系列: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在13世纪中期外传2四大发明系列:北宋时期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3四大发明系列:火药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天文、历法: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5农业:元代王祯编著农书【四大发明对西方产生的影响】*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X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开展。 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开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开展,推动了整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开展,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文艺1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追求个性而无视法度,倡导“有意无法2绘画:宋代由于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也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由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文人山水画的杰出代表有马远、夏圭3绘画:宋代伴随商业兴盛、城市开展和文化普与,民间文化日益繁荣,风俗画大量兴起。最著名的风俗画当属北宋X择端的清明上河图4文学: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5文学:元朝时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散曲的代表人物有马致远。6戏曲:两宋之际,在某某某某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7戏曲: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代表人物与作品: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注: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九、明清时期一政治: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1明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2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收理国家政事。3由于废除丞相后,皇帝事务繁多,明太祖为此设立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和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4明成祖朱棣在文渊阁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2、明朝选官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3、明朝监察制度:明朝在地方上设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又设六科给事中进展业务监视。4、清朝加强君主专制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2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3军机处的设立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又在皇宫隆宗门内设军机处。职能:由参与处理军务到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下与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传达皇帝意旨。作用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强化了君主专制,标志着封建专制皇权开展到顶峰。二经济:1、农业1租佃关系进一步开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关。由于有大量剩余人口,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2农耕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双季稻得到大X围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赋役制度变革:明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起到刺激商品经济开展的作用;清朝前期推行“摊丁入亩,即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放松了官府对农民、手工工匠、商人的人身控制4出现了风力水车2、手工业1经营方式: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其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2在一些兴旺地区主要是江南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必然结果: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生产兴旺,商品经济迅速开展;其中手工业的进步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直接条件 特点: 从表现看:主要是某某丝织业出现了以增值利润为生产目的,存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的手工工场,这一表现也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从区域和行业看:主要存在于经济相对兴旺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从程度看:力量薄弱,长期处于萌芽状态,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开展水平低,开展速度缓慢 开展缓慢的原因 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 a资金缺乏: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阻碍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b市场狭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外市场无法开拓 c劳力不足:重农抑商政策把农民束缚在土地,阻碍自由劳动力形成 d技术落后: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观念阻碍技术革新,使古代科技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分析: a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商业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其封闭性限制了商品经济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c文化上:重人伦、轻自然和重义轻利的传统理学也限制了商品经济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焦炭冶铁在明朝流行开来4到明代后期,棉布已经取代丝、麻、毛,成为广阔民众的主要衣料5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瓷器与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3、商业1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3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某某广泛流通,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出现“票号4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徽商和晋商5垄断经营方式出现6由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清朝只开某某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某某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内容: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实行原因: 经济上: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政治上: a是重农抑商政策为巩固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