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复资料归纳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0974517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基础》复资料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基础》复资料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基础》复资料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归纳一、单项选择1、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人、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是管理的决策职能.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协调职能.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4、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人人际关系学说. 5、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6、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7、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8、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战略管理的核心.9、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0、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11、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政策,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1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实现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3、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14、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原则. 15、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层次性特征. 16、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特征. 17、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18、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 19、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日本. 20、7O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21、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6%. 22、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做支持.23、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做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 24、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短期预测. 2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的偶然性,随机型,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26、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27、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可知的,且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概率已知,那么,这种决策属于确定性决策.2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900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5000件. 29、某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畅销一般滞销方案A300200100方案B35016050方案C4501000假如最大值系数为0.7.那么,用冒险法选出的最佳方案是方案C30、某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畅销一般滞销方案A300200100方案B35016050方案C4501000假如最大值系数为0.7.那么,用保守法选出的最佳方案为方案A31、某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畅销一般滞 销方案A300200100方案B35016050方案C451000假如最大值系数为0.7.那么,用折衷法选出的最佳方案是方案C32、某企业在下年度有A、B、C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佳方案是方案C畅销一般滞销0.20.30.5方案A60160300方案B80120320方案C018036033、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必须达到的目标对组织和决策绝对重要,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34、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一般以1015人为宜.35、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他们包括: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36、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这里,他主要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他的理想的住址模式.37、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8、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责权利相结合原则.39、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46人较为合适. 40、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与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明确责任原则. 41、为了充分运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按专业划分部门的方法.42、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 43、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临时职务培训方法. 44、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管理系统理论.45、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这种领导方式被称作效果管理.它属于分权型领导. 46、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到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均权型领导. 47、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等方面. 48、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缓冲法. 49、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O9O. 50、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5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改正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改为:部门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与其各种资源. 改为:组织活动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改为:决策4、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改为:有效性5、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改为经营6、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改为:德国7、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改为:非正式组织8、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9、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改为:案例10、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11、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改为:流程再造12、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改为:心智模式13、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改为:预算14、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15、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改为:顾客16、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改为:工作17、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改为:能力18、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改为:自己19、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改为:要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20、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改为:实践21、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改为: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22、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改为日本化23、对企业销售收人与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改为:市场24、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改为:定性25、任何决 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与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改为:超前性2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改为:可行性27、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改为:中层2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改为:程序化 29、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改为战略30、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 改为:满意31、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改为:整体效用32、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改为:一般33、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照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34、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改为: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35、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改为:保持着形式上36、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改为:共同情感37、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改为:八条38、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改为:十五项39、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改为:反比40、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 改为:集权41、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改为:分权42、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43、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改为:轮换44、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45、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改为:专业知识46、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47、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组织形式. 改为:集权48、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改为:均权49、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改为:信息反馈5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改为:协调三、名词解释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3、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4、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5、案例教学: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6、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其物质形态. 7、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8、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与实现目标的方法. 9、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与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鼓励什么和限制什么,以保证行动同目标一致,并有助于目标的实现.10、策略:是指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11、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经营思想看不见摸不着,企业管理者必须将其具体化为企业目标,才可能使其成为企业的共同追求.12、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1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14、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15、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16、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7、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18、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19、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20、领导班子:在一个最高领导统帅下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即领导班子.21、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22、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23、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24、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25、集中控制:是指在组织中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26、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27、分散控制:是指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 28、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29、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30、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31、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32、预算: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预算多数指财务预算,即用财务数字表明的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和总收入、净收益等.33、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与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34、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5、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目标不一致、或看法不相同或意见分歧而产生的相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36、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37、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组织内的文件传达、定期召开的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汇报以与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等.38、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39、领导者素质: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因素总和.4O、反馈控制: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就是反馈控制.四、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性质 答: 1、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3、管理具有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的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2、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 答:社会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与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市场的供求状况以与社会基础设施等.科学技术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只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4、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 答:1、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 2、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这五种职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不同.3、孔茨和奥唐奈合著的管理学是战后这一学派的代表作.他们认为管理人员的职能有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五种. 5、简述经验学派的主要特点 答:1、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德鲁克的代表作是管理的实践.2、该学派主张经过分析经验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3、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6、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答:主要内容: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意义: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时,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现代管理理论内容.答:1961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在美国的管理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把当时的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主要的学派.包括:1、管理过程学派.2、经验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决策理论学派.5、管理科学学派.6、权变理论学派. 8、计划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答: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与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9、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答: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2、关键性原则.企业发展的目标很多,但要以保证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内容为企业目标的主体.3、定量化原则.目标要实现由上至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5、权变原则.目标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 10、目标管理的特点 答: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企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错综复杂的有机整体.目标管理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系统,进行动态控制.2、目标管理是一种#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目标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充分协商,让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管理的#化.3、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由于目标成果的取得真实地反映出个人能力、知识水平、主观努力程度,从而使人事管理更注重工作实效.职工无论学历、资历如何,只要在实践中显示出具有完成目标的能力,就会得到企业的承认.11、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答:目标管理的实施一般可分为目标设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不同的企业、不同应用领域,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包括以下主四个典型步骤.1、目标建立.目标的建立是目标管理实施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指企业目标制定、分解过程.2、目标分解.目标分解是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个人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的目标,并且在完成这一目标中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3、目标控制: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管理,但不能因此在目标体系建立后放手不管.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4、目标评定.目标管理注重结果,因此必须对部门、个人的目标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通过评议与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此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12、目标管理的优越性.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有:l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13、特尔菲法.答:特尔菲法是由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首创并用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该法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组织预测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后作为参考再发给各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以提出新的论证.几轮反复后,专家意见渐趋一致,最后供决策者进行决策.基本步骤:1确定预测题目.2选择专家.3制订调查表.4预测过程.5作出预测结论.特点:1匿名性.2多轮反馈.3统计性.属定性决策,但对专家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 14、决策与其原则.答: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要科学,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满意原则.决策者不可能完全掌握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决策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可供选择的方案与其后果,决策者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都能准确预测,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因而只能作出满意原则.2、分级原则.决策在企业内部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分级决策是分权管理的核心.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决策的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反映了决策科学化和#化的客观要求.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5、整体效用的原则.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15、决策特征 答: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特解决的新问题以与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要求决策者有超前意识.2、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上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切实可行.5、过程性:决策既非单纯的出谋划策,又非简单的拍板定案,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6、科学性:科学决策并非易事,它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作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16、怎样理解组织的含义 答:一、组织一般含义: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理解组织的含义,要抓住以下几点:1、组织是一个人为的系统.2、组织必须有特定目标.3、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协作.4、组织必须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二、组织管理学含义:在管理学中,组织被看作是反映一些职位和一些个人之间关系的网络式结构.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与它们之间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17、组织的作用 答:1、组织是帮助人类社会超越自身个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2、组织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3、组织是连接企业领导与职工、企业与环境的桥梁.18、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答:1、目标任务原则.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是协调、平衡的和统一的.3、分工协作原则与精干高效原则.4、适宜的管理幅度原则.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19、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 答: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20、组织的类型有多少种 答:1、企业中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组织.2、正式组织一般是指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我们一般谈的组织都是正式组织.3、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常出于某些情感的要求而采取共同的行动. 21、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答:1、分析制约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包括分析:企业目标;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因素等. 2、职能分解与设计.3、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4、组织运行保障设计.包括管理规范设计和人员配备与训练设计.5、反馈与修正 22、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 答:1、直线职能制又称U型结构,它是以权力集中于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如生产、销售、开发等,每一个部门又是一个垂直管理系统,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所以U型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M型结构,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即,事业部制是在总公司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划分,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的部门化分权结构.3、矩阵制组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和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 23、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 答:所谓集权与分权是相对而言的,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主要有:1、决策的数量.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上层决策数目越多,则集权程度越高.2、决策的范围.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与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3、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相反,如下级作出的决策越次要,影响面越小,则集权程度越高.4、决策的审核.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如果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高,分权程度越低. 24、授权的原则 答:为了使授权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灵活运用以下原则:1、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授权的大小与范围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2、明确责任.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与权责范围.3、不越级授权.越级授权必然导致中层领导的被动,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职权只能授予直接下属,不能越级.4、授权要适度.授权过少,往往下属的权力过小,积极性受到挫折,达不到授权的效果;授权过度,等于放弃权力,造成工作杂乱无章,甚至失去控制.25、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答:人员配备的任务:1、物色合适的人选.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3、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人员配备的程序:1、制定用人计划,使用人计划的数量、层次和结构符合组织的目标任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要求.2、确定人员的来源,即从外部招聘还是从内部重新调配.3、根据岗位标准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查,确定备选人员.4、确定人选,必要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确保能适用于组织需要.5、将所定人选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人员配备的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26、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与渠道 答:管理人员应符合下述几方面的要求:1、较高的政治素质.2、良好的道德品质.3、相应的业务知识水平.4、良好的决策能力.5、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6、富于创新精神.7、健康的身体素质.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一个组织要得到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内源与外源两个渠道. 27、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和方法 答:管理人员选聘一般要经过下述步骤:1、制定管理人员选聘计划.2、进行职务分析,制定选聘标准.3、发布招聘信息.4、搜集应聘人员求职者信息.5、对应聘者进行测试与筛选.测试方法有:1、面谈.有结构式面谈和非结构式面谈.2、模拟情景训练,要求被测试者处理设定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其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来评价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3、与人谈话.4无领导小组讨论.5角色扮演.6、即席发言.6、聘任.7、管理人员的使用.28、管理人员内部选聘渠道的优点.答:一般认为,内部来源有以下优点:1、管理者对组织情况较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工程大大缩短,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3、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手续简单,费用低. 29、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答:一般而言,管理人员培训应包括下属几方面内容: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培训. 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答:管理人员的的选聘,首先要确定管理人员的需要量.管理人员的需要量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组织的规模.2、业务的复杂程度.3、管理部门的数目.4管理人员的储备需要. 31、领导者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领导是领导者向下属施加影响的行为,领导在实质在于影响,影响力由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构成.一法定权力.包括:1、决策权;2、组织权;3、指挥权;4、人事权;5、奖惩权.二自身影响力.包括:1、品德;2、学识;3、能力;4、情感.32、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 答:管理系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利克特与阿吉里斯提出的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理论.他们为论证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把领导方式分为四类:1、专权命令式;2、温和命令式 ;3、协商式; 4、参与式. 33、领导者应具备的个人素质 答:1、较高的政治素质.2、较好的知识素质.包括1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知识.3、较强的能力素质.包括:1统筹兼顾的筹划能力.2多谋善断的决断能力.3调兵遣将的组织能力.4循循善诱的协调能力.5正确交流的表述能力.4、健康的身素质.34、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答:知人善用的艺术.也就是用人用其德才,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所干扰.量才适用的艺术.帮助职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位置.用人不疑的艺术.对委以重任的员工,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们能够对所承担的任务全权负责.35、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1、知人善任的艺术,也就是用人用其德才,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的局限.2、量才适用的艺术.3、用人不疑的艺术,对委以重任的员工,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能够全面担负起责任.二、有效激励人的艺术.有的学者提出,一个人的工作成绩、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成绩=能力 x 动机激发程度.公式说明,一个人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工作成绩也就越大.三、适度治人的艺术.治人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当包括科学用人和有效激励人,除此之外,还包括批评人、指责人、帮助人克服错误行为,做好人的发动工作等艺术. 36、领导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答:第一,性格理论阶段.从20世纪开始到30年代.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三方面:1、身体特征.2、个性特征.3、才智特征.第二,行为理论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一阶段的研究者,从领导者的风格和领导应起的作用入手,把领导者的行为划分为不同的领导类型.重点研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领导作用和领导方法.第三,权变理论阶段.从20世纪70年迄今.权变领导理论的主要特点是:认为一种领导行为效果好不好,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许多客观因素,如领导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 37、双因素理论.答:赫茨伯格围绕马斯洛的理论对需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名的双因素理论.他通过调查发现,对本组织的政策、管理、监督系统、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和职业安定以与个人生活所需等,如得不到基本满足会导致人们的不满,如果得到满足则没有不满.他把这类和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而对成就、赏识、艰巨的工作以与工作中的成长、晋升、责任感等,如果得到满足则会给人们极大的激励、产生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他把这类和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他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作为管理者,首先应满足职工保健因素方面的需要.38、领导班子的合理构成.答: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年龄结构.以有老中青组合而成的梯形结构为好.2、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是立体形式的,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有较多的专业知识.综合部门的领导者、高层领导者应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3、能力结构.在领导班子里,实干型和智囊型的将才应多一些.但也必须有几个思想型和组织型的帅才.4、专业结构.领导群体的专业结构,不只是自然科学方面各类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包括社会科学方面各种专业知识.领导群体的专业化,不是指的硬专业化,即科技专业化,而是要实现软专家化.39、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答: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主要有五个方面:1、经营目标调适法.2、制度规则调适法.3、心理冲突调适法.4、正确利用隐性组织的润滑作用.5、随机处事技巧法.包括: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缓冲法、糊涂法、模糊法.40、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 答:影响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1、职工空间距离的远近.2、职工彼此交往的频率.3、职工观念态度的相似性.4、职工彼此需要的互补性.41、什么是激励过程 答: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动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这就是激励过程.42、激励作用表现在哪里 答:激励在组织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43、有效的激励方法 答:1、物质激励.在物质激励中,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虽不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但金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激励因素是不可忽视的.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1目标激励法;2环境激励法;3领导行为激励法;4榜样典型激励法;5奖励惩罚激励法.3、职工参与管理.所谓参与管理,是指让职工或下级不同程度地参与组织决策与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4、工作丰富化.44、控制系统的特点.答:和其它系统相比较,控制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2、控制系统具有自身的目的性.3、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反馈功能.45、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在现代管理中,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控制对计划任务完成和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时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督促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办事;二是检查计划对实际情况所作预见的准确性,发现计划中不符合实际的内容,与时进行调整、修正,保证计划的适用性,同时确保修正后计划得到严格执行.2、控制是与时改正缺点,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这一作用同样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当前管理过程面言,控制有利于组织少走弯路,降低失误对组织效率的负面影响;二是对今后管理实践而言,帮助管理者积累经验,提高未来管理工作的效率.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在控制中,控制者和被控制者都可以与时发现一些新问题,促使管理者推陈出新,在推动管理工作动态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新. 46、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答: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4、控制系统应符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47、信息沟通的障碍与克服措施.答:信息沟通的障碍:1、沟通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沟通障碍.2、沟通双方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沟通效果.3、态度和兴趣障碍.4、沟通双方情绪障碍.5、信息过滤,指故意篡改或歪曲事实,使信息接受者接受不到真实、全面的信息.管理者有效克服信息沟通中障碍的措施有:1、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2、善于运用反馈.3、学会积极倾听.4、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48、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答: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质量管理. 49、对组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答:一、对组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原则.2、重点原则.3、与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