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word单元备课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630342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word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word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word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word单元备课课题:阿福的新衣-认识厘米教学内容:一年级下教材9395页教学目标: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难点:正确建立建立1厘米的表象,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直尺,长短不同的小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准备:课件,直尺,长短不同的小棒,长方体和正方体预习要求:看一看课本9395页。试着说一说图中的故事。(一拃的长度指的是什么?你能想办法知道徒弟一拃的长度吗?)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做一做用你看到的方法,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要认真听呀,听听故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课件播放阿福的新衣故事。学生认真听。是啊,大家听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说一说?学生同桌讨论,发表看法。同学们想的真不错!师父的一拃长,徒弟的一拃短,如果用同一个人的拃去量就好了。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板书:认识厘米)二、师生合作 探究新知1.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对于厘米的了解。同学们通过预习,关于厘米你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可能说:尺子上有1厘米,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单位。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2、介绍认识尺子。对,尺子上有1厘米,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他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出示刻度尺,这种尺子叫刻度尺。请同学们说一说刻度尺上都有什么?让学生认识刻度尺上的长刻度线: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 长刻度线的下面有数字,咱们就把这些长刻度线分别叫做刻度0、刻度1、刻度2、刻度3刻度0也表示尺子的起点指出0刻度在哪儿?刻度5在哪儿?3.认识1厘米(1)刻度尺上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谁知道在刻度尺上还有哪一段长是1厘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比方说刻度1到刻度2之间,刻度3到刻度4之间(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对照着尺子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为了让同学们比的更准确一些,拿出准备的1厘米的小棒来比划一下。轻轻地放下小棒,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想起来了吗?好,现在你能用手势直接比划1厘米的长了吗?通过摸、想、比划,你感觉1厘米怎么样?(比较短,所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4.画1厘米怎样画1厘米长的线?学生说完后教师示范画:直尺放平,在刻度0上面点个点,一直画到刻度1就停下,在刻度1上面也点个点。这就是1厘米长的线,在线的上方标上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5.认识几厘米画几厘米(1)你知道刻度0到刻度3之间的这段有多长吗?刻度0到刻度4之间的一段呢?刻度1到刻度6之间的一段呢?7到11呢?小结:有几个1厘米(大格)就是几厘米。(2)怎样画4厘米长的线?学生汇报画法教师示范:从刻度0画到刻度4,就是4厘米长的线,在上面标上4厘米。学生画教师巡视。学生再画6厘米长的线。强调从刻度0开始画。6.认识线段刚才咱们画的1厘米、4厘米、6厘米的线都是线段:线段都有端点,直直的,可以测量长度。(连结两个点的直直的线就是线段)7.测量线段的长度(1)出示:课本95页小电脑博士提出的问题:这几条画的都是线段你能量出他们的长度吗?学生说,教师注意纠正,并示范测量方法: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段,直尺紧紧挨着线段,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然后在线段上方标上几厘米。学生比着老师的方法量第一条线段。再量剩下的两条线段。教师边巡视边强调:刻度0对准一段,量完后别忘了在线段上面标上几厘米。三、方法应用(1)先估一估一拃多长?再测量一拃的长度。(2)量一量,大拇指的的宽大约是1厘米。(3)估一估,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几厘米。四、自主练习:第1题、在正确的下面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幅图是把直尺的一端与字典左端对齐,第二幅图是直尺的0刻度线与字典的左端对齐。所以,第一种测量的方法是错误的。第2题、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数学课本、长方体(正方体),先说一说物体的长、宽、高,再让学生测量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注:粉笔盒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代替。)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六、限时作业:(一)我会填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二)我会画画出两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厘米、8厘米。(三)我会量:量出下列线段的长度。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刻度0到刻度1之间是1厘米:从刻度0开始画。 1cm连结两点的直直的线叫线段。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端。 第二课时课题:阿福做新衣-自主练习教学内容:一年级下第95-96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厘米和1厘米的认识。加深对1厘米的表象认识。2、 进一步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3、 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巩固测量的方法,掌握估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 课前复习:说一说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你真学会了吗?看看你来闯关怎样?大胆来闯关(1)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二、 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第3题:量一量,让学生自主动手量一量,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展示测量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教师需要注意三角形两条斜边的测量方法)第4题:填一填:小昆虫跳远。蛐蛐跳了多远?引导学生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们跳了多远。小蛐蛐是从0刻度线开始跳的,跳到刻度线11,它就跳了11厘米。小蚂蚱跳了多远?方法一:可以从刻度线7往后1厘米1厘米的数。是9厘米。方法二: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从刻度7跳到了刻度16,用16-7=9厘米。这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教师再说一组不是从0刻度线测量的物体。如2到14厘米。第5题:量一量线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测量的方法,再交流汇报。然后分别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7厘米和10厘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测量。第6题:比一比,注意观察,在填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支铅笔尖,红色的铅笔比9厘米短一些,绿色的铅笔比9厘米长一些,所以两支铅笔的长大约都是9厘米。多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加深对“大约”的认识,体会估测的方法。三、动手操作,实际应用:第7题:量一量你的手:先估一估,再一量。可以先找一名学生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完成。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估计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逐步缩小估测与实际测量的差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第8题:量一量你的课桌。同桌之间合作,先估一估,然后用你的一拃量一量,最后用尺子量一量。四、课堂总结: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第三课时课题:阿福做长袍-认识米教学内容:一年级下第97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建立1米的表象认识。2、通过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难点: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预习要求:1、仔细阅读教材97页的信息窗,想一想师傅和徒弟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帮一帮他们吗?2、问问爸爸妈妈,看看课本,说一说1米是多少厘米?1米=( )厘米3、找找家里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记下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上次阿福去裁缝店做了一件新上衣,结果满意吗?为什么?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1米。”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100厘米。”如果你是阿福,现在你会有什么样的疑问?1米=1oo厘米吗?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板书课题:米的认识)二、师生合作 探究新知(一)认识1米的长度。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那到底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师画线段)比划一下。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米究竟有多长?想一想,用米尺来量1米的长度时,为了保证精确,应该注意什么?(要把米尺拉直,手要握住住两端,不能握住太多。)那我们一起来试试:(1) 每个小朋友手中有一个米尺,请你轻轻的拉齐米尺的两端,(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手臂不要动,手指轻轻一松,放掉米尺,看一看,你两臂伸开的距离就是米。再试一试,同桌合作,一个比量,一个用尺子量(2)测量几步为1米。(3)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二)感知一米的高度。看像这样把米尺竖着放,从地面到墙上的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请大家估计一下,从老师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1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你觉得1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呢? 同桌两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质疑:为什么都是1米的高度,都是从脚底量起,到老师的腰这里的高度是1米,而到这位同学下巴的高度是1米?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三)联系生活。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吗?(屏幕的宽,黑板的宽,门的宽,桌子的宽,课桌的宽等)我们量一量自己估计得准不准。(请两名代表分别量一量)(四)联系估测。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天天带着米尺,如果身边没有米尺,你能用什么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呢?手臂伸开的长度差不多是1米,量一量就能估计出来了,我们刚才步测3歩大约1米,我们可以走一走,看大约有几个3步,就有多少米。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这样看来,我们身上又多了好几把尺子呢。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尺子来帮忙测量一下吧!可以怎样测量,请在空格内打对号。通过联系,你发现了什么?估计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手测量,估计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步测更合适。(五)米和厘米的关系。同学们刚才在用软尺的时候,有没有新的发现?仔细观察软尺,上面都有什么?有数字0-100,有刻度。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发现。出示课件。领生观察,课件出示刻度:0、10、20 100cm100cm(1米)有什么发现?我发现在1米的下面写着100厘米。所以我认为1米就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米。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很多的发现。板书: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这个式子还可以怎样写?1m=100cm阿福的这件长袍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现在能解决了吗? 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样长。认读刻度。我们通过观察软尺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软尺上的刻度会读吗?课件出示: 030cm 042cm 2040cm三。自主应用刻度读熟了,我们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现在看看谁的反应快。我说长度,你打手势。2、穿越隧道。迷惑隧道。连一连课桌的长 比1米少得多铅笔的长 比1米多得多教室的长 比1米多一些信心隧道。连一连课桌的长 28米铅笔的长 10厘米教室的长 1米30厘米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限时作业一、【基础平台】1、填一填1米( )厘米 ( )米100厘米 1m( )cm ( )m( )cm2、能选用正确的单位吗? 教室的高度约是3( ),门的高度是2( ),课桌高大约80( ),铅笔长大约18( ),一块橡皮约是1( )厚二、【能力检测】1、比一比20cm30cm 1m100cm 9m10cm12m7m6m 8m9m10m7m 2、你能把下面的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吗?65cm 1m 20cm 83cm 74cm( )( )( )( )( )三、【拓展应用】估一估 第四课时课题:阿福做长袍-自主练习教学内容:一年级下第98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认识。2、知道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学会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一,课前复习: 说一说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二、巩固提高:1.自主练习1(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重点强化学生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2)用直尺连一连。(3)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2结合实际的物体,展开想象。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再集体纠正答案。3.自主练习3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说一说理由。4.自主练习4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让学生明白可以在蚂蚁的左右画一棵树。三、拓展延伸:1、想一想,填一填。一张床长2()一枝冰糕长12()小明的鞋子长23()一棵大树高5()一列火车长75()一座楼高20()一本练习本大约长()厘米教室的门高大约是()米2、你知道黑板的长吗?先估计一下,再量出来。黑板的长是()米()厘米教室的高大约有()米教室的长大约有()米教室的宽大约有()米四、 课堂总结: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课题:我学会了吗(丰收园)教学内容:一年级下第99页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3.了解米和厘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忆一忆,说一说。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谈)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厘米、米,还会用直尺进行测量,你想量一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学生自由说。出示测量要求:测量前,先估计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测量后,与估计的比一比,看看你的眼力怎样?1.学生活动,自由测量。2.交流测量情况。要求学生拿着自己量的东西到前面一边量,一边讲解怎样量。教师强调测量时一定要对齐0刻度开始量。三、巩固拓展,应用问题。1.小组合作,测量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你能发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2.达标测试题。(1)选一选。 拃 步 教室的长度用( )估测比较合适。课桌的长用( )估测比较合适。文具盒的长用( )估测比较合适。(2)填一填床长约2()跳绳长约200()楼房高15()(3)帮小明改日记。今天,我在参加200厘米的赛跑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师奖给我一本长20米,宽16厘米的硬皮本。我高兴地向前一下蹦了100米,不料撞到一棵高5厘米的树上。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比以前有没有进步?第6课时教学内容:教材100101页教学目标:1、经历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不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2、通过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应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难点: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尺子学生:尺子预习设计:1、看一看课本100,101页内容2、量一量自己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一庹长(两臂伸开)、一拃长记录下来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生:我知道,我们前天学习的时候知道了,我的小手指的宽大约是1cm,要是没有尺子,我可以用我的小手指来量。生:我还知道,我的两手平伸,稍微向里面一点,就是一米。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用小指的宽度来测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脚长、拳头一周的长度、一拃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活动二:分组测量,做好记录。学生按照表格要求分组活动。单位:厘米1号同学2号同学3号同学4号同学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一庹长(两臂伸开)一拃长身高学生在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如: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量的学生的双臂要伸直,十指要伸开;测量身高时,头不能抬太高,也不能太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拉直等。活动三:用拃、庹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分组活动测量教室内物体的长度。并汇报交流。如:黑板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同学的身高等。学生交流:1、黑板的长度是4米80厘米,我量了4庹,一庹是1米20厘米,4庹就是4米80厘米,大约5米。2:我估计同学的身高是1m30cm,因为我刚才量的我的身高是1m20cm,他比我高一些,我觉得他应该是1m30cm。3:我估计同学的身高是1m28cm,因为我刚才量我自己的身高就是这个,我觉得我们两个一样高。.4:我估计同学的腰围是50cm,因为我刚才量了我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和我的身高差不多,是1m20cm,现在,我一只胳膊就能将他的腰围住,说明他的腰围跟我的胳膊的长短差不多,我看最多也就50cm吧。等等5、我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长度大约是10米。我先测量出我的一步大约是50厘米,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我走了20步。等等活动四:活动小结,学生谈感受。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生:老师,我发现我的估计能力越来越高了,我估计的结果也越来越准确了,我看,要想估计准确就需要多练习。生:我觉得记住几个标准很重要,比如我记住我的身高,我在估计的时候就和自己的身高相比,估计得就比较准确了。师小结: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附送:2022春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学会了吗?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一单元的知识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展开的,该单元的概念少,知识分布比较集中,学生复习时能够清晰、准确的加以分辨。只是在如何选择使用工具测量时,稍微有些难度。因此,本单元专门设计了“我学会了吗?”测量同学身高的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自我检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厘米和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能恰当地选择测量工具、长度单位,会使用工具测量,会用复式单位表示身高。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回忆呈现、块状整理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度单位,米,厘米,1米=100厘米)2、结合学生的回忆,边回忆边整理,用厘米作单位时,一般测量什么样的物体?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吗?你能用厘米说一句话吗?老师想知道课本有多长,该怎么办?(师板书:较短,厘米,cm,1厘米,小刀的长度大约12厘米,用直尺量。)3、你能仿照厘米的样子,自己整理一下有关米的知识,全班交流。(师板书:较长,米,m,1米,教室长16米,用米尺量。)4、小练习: 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张床长大约2 一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 一把小刀大约长12 学校的跑道长大约是400 5、师举例:小明的身高是1米20厘米,观察和以及这个例子,有什么不一样?(师结:当身高不是整米数时,我们一般用几米多少厘米表示。)6、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怎么办呢?(用卷尺量一量)设计意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形式,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的知识点,达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通过回忆整理,让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整理、沟通,从而达到回顾知识原状,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系统整理,让学生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进行深入的探索。二、动手操作、深化构建1、 用卷尺怎样量?生介绍方法,生动手小组合作测量。2、 注意:测量时,针对学生的错误量法,指导学生要把脚站平,把卷尺拉直,把卷尺的开端用脚踩住,把三角板在头顶上放平,看三角板底部对着卷尺的刻度。3、教师巡视,发现错误量法,再全班及时纠正,再继续测量,并把正确的结果记录下来。(注意指导学生怎样看卷尺上的刻度,每两个数字之间是10厘米,这两个数字之间每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是一厘米)。4、全班交流。(的身高是1米24厘米)5、通过这次测量,你发现了什么?(最矮的是,最高的,我的身高和谁一样;同学们的身高一般在1米30厘米到1米40厘米之间)6、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注意什么?才能让自己长得更高呢?(多锻炼身体,多吃含钙的食物)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让学生有效地把知识能力转化为操作能力,在测量身高的活动中,遇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的办法,以便找到准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出同组成员的身高,这样,就达到了既运用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标。课后反思:一、复习课的主体是温故而知新,如何突破以往在复习课中仅有温故而无知新,同时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呢?这需要复习的再创造。因此,在复习本单元的知识时,我鼓励学生自己回忆,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经历自主整理的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整理数学知识。二、构建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纠偏再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复习不是知识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经历一次又一次新的创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测量小组同学身高时,先是听同学的建议,积极地去量发现问题纠正再测量。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探究的过程、合作的过程,最终追寻到正确的结果,以这个结果为参照物,发现同学们身高的差异,得出一个普通结论,这就是复习的在创造。学生经历了复习的再创造,在回忆呈现块状整理动态操作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还从同学们的镜像效应中督促自己在合作、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 苏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