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教案 首师大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999694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教案 首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教案 首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教案 首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教案 首师大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与演变过程,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通过了解我国农耕的出现以及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2技能:通过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并做适当分析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调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3知识:初步了解我国农耕的出现以及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和演变以及传统农具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农耕和畜牧养殖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规律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农学思想,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及对今日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我国农耕的出现以及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2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和演变以及传统农具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知道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农耕和畜牧养殖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规律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农学思想。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和演变以及传统农具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1师生调查相关的资料。2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板书设计:一、引入新课(2分)1出示几幅农耕图片,学生观察,说出图中的内容。2教师导入:几千年前,甚至是更早以前,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就出现了农业,今天,我们就走进农业博物馆,参观农业的历史。(板书课题:三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二、探究问题,交流研究(35分)1学生质疑:如果真的能走进农业博物馆里,你想参观到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整理。(预设:最早的农业是什么样的?什么人发明了农业?)2了解农业的出现。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农业的出现情况。师出示一些人物的图片:炎帝(神农氏)、后稷,介绍相关的传说。学生阅读教材P18页农耕的出现一文,谈自己了解到的内容。(教师板书:农耕出现发明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农业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劳动人民在自己的劳动中逐渐形成的。3了解农作物种植的情况。学生观察教材P19页“碳化稻”和“碳化粟”图片,教师介绍它们当时出现的年代。学生谈自己的想法。(预设: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会种植农作物)出示教材P19页资料,学生阅读。(板书数字:667/136/20%)全班思考讨论: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学生结合五年级上册学习过北京人的生活思考)指名发言。4农学思想。过渡:在漫长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我们的祖先们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形成了很多农业思想。(板书:农学思想)学生发言:你知道哪些与农业有关的经验?思想?出示二十四节气歌。学生齐读,指名讲自己的理解。(板书:二十四节气)教师结合今年“雨水”节气下雪讲解“二十四节气歌”的科学性、规律性。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对其他节气的理解。出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学生理解。师:农时。(板书:农时)出示“北京农历广场”图片,学生观察。指名说一些农业谚语。教师出示一些农业谚语,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这些农谚总结的科学性、合理性。(板书:农谚)学生阅读教材23页教材并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又了解到了哪些内容。(板书:农政全书、齐发要术)学生讨论:农学思想对农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5学生谈自己的收获。6本节课知识点: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发明了种植、养殖技术,可以稳定地获取食物,也开始固定自己的住所。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渐渐形成了第一个生产部门农业。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待查答案:我国农业出现的时间。书中的内容就自相矛盾:1、炎帝发明农耕,后稷教稼。要知道,炎帝、后稷生活距今约4000年前;2、我国的农业种植出现在七八千年以前;3、河姆渡遗址出现碳化稻、半坡遗址出现碳化粟。要知道,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前,半坡遗址距今5000年前,一说4000年前,一说7000年前,一说5000年前。)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农学思想:农时、农业谚语、二十四节气。农学思想著作:农政全书、齐发要术、吕氏春秋。三、布置作业(2分)收集农业谚语,准备制作手抄报。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3分)1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内容。2引入:在农业生产中,除了土壤、农作物、农业思想、农业技术外,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农业工具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农业工具。(板书课题:三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35分)1学生自己快速阅读教材P2022页文字,梳理出农业工具演变的过程。(预设:原始农业工具青铜农具铁制农具农业机械)2学生细致阅读教材P2022页文字,并认真观察图片,了解不同阶段农业工具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观察相关的图片或是补充出示一些图片。教师板书:(石器、木器、骨器) (青铜农具、木器、石器)(铁质)(机器)3师:使用原始农具的时期称之为原始农业,使用青铜农具、木器、石器、铁器使用初期的时期称之为古代农业,铁质农具大量使用时期称之为近代农业,而大量使用机械农具的时期称之为现代农业。4探究每个时期农业生产的特点。学生再阅读教材P20-22页文字,思考每个时期农业生产的特点。(板书:“刀耕火种”、人力耕种、人畜力并用、机械力量)5学生对照板书谈自己的想法。6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梳理农业工具的演变过程。(发给学生A4纸)7展示学生的作品。三、布置作业(2分)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农业知识,制作一张8开的手抄报。附送:2022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 首师大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认识丝绸之路开通与交往的艰辛,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知识与能力: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及所到达的范围;知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代表人物;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丝绸之路及重要历史代表人物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通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 主要教法 讲授、探究、体验 教具 相关课件和录像 学法指导 通过课下搜集资料、阅读、观察、分析的学习过程,体验这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石榴树照片,询问学生:图中是什么?(石榴)追问:你知道石榴的原产地在哪里吗? 2教师出示地图,指出伊朗和阿富汗的位置。距离如此遥远,石榴是通过怎样的渠道传入到我们这个地区的? 3.板书:古老的丝绸之路。(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古老的丝绸之路)。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 1.师:关于丝绸之路你都知道什么?(副板书:基本情况) 起点:长安(今天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是个六朝古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长安建都)。(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课件演示起点长安的位置)(板书:中国(长安) 最远到达的地方:(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课件演示最远到达的地方)(板书:欧洲、非洲、西亚、中亚) 全长:7000多千米。(板书:7000多千米) 途中经过的地方:(塔克拉马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河西走廊) 名称由来:预设:由来A:教材P77页 传递的最大宗的商品(教师补充:当时西方人以穿“丝绸”为荣)补充:周穆王的故事。 通过丝绸之路传递的物产:传入我国: 植物: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美洲的棉花、烟草、蕃蓍等(课件:植物) 饮品: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课件:葡萄酒) 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课件:汗血马) (手)工业品: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文化与科技: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学、数学(课件:佛教,数学) 我国传出: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丝绸、茶叶、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课件演示典型的物产) 2. 学生看课件图想像:这曾经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用词来形容一下(繁荣、繁忙) 1.学生: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 2.指名质疑: 3.学生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内容。 2. 指名交流。 3教师谈话:这样一条繁荣、繁忙、承载了文化、艺术、科学的路还有哪些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呢? 4. 出示学习提示: 结合教材P76-78页内容和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把你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教材或资料中进行简单的标注,如“开辟的意义”。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和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两人一组交流讨论,形成结论。 5视频:丝绸之路介绍。 三结束语: 张骞两次出使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却开通了伟大的丝绸之路。所有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会永远留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在我国,仅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有如张骞一般心胸、伟绩的又何止一人?在接下去的学习中,我们将要认识另外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航海家郑和及他的七下西洋壮举。 问题一: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副板书:开辟) 问题二: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副板书:意义) 讨论:张骞出使西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为什么? (一是各国之间此前几乎没有往来,甚至几乎不知道汉朝这个国家人的方面存在危险;二是自然环境的危险,教师出示图片介绍) 问题二: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设想:如果古代的时候没有这条丝绸之路会怎么样?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认识丝绸之路开通与交往的艰辛,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知识与能力: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及所到达的范围;知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代表人物;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丝绸之路及重要历史代表人物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张骞、玄奘和郑和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了解他们为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通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 板书设计 四古老的丝绸之路 张骞 汉朝 西域 金币和丝绸等 玄奘 唐朝 佛法(传入我国) 郑和 明朝 西洋 陶瓷、香料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师: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成为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师:在丝绸之路上,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贡献。 二新授: 1.师:下面就让我们分组了解三位友好使者的贡献。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补充: * 张骞: 1)教师录像补充:进一步介绍张骞的事迹。 2)教师提出问题:张骞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未能完成使命,是不是白去了? 3)结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思考:打通西域,意味着什么? *玄奘: 1)教师出示玄奘西行路线图,感受路途遥远、道路艰辛。 2)教师播放录像进行补充,学生体会玄奘对友好往来所作出的贡献。 学生结合课前已有知识经验,初步介绍丝绸之路上的三位友好使者。 1.分组了解三位友好使者,以及他们的贡献。 2.分组汇报 张骞: 1)学生介绍张骞的故事。 2)通过学生辩论得出: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了西域的地理、特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想友好往来的愿望。 玄奘: 1)学生介绍玄奘的事迹。 2)分析玄奘的贡献。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郑和: 1)结合以下问题,介绍郑和的事迹: *郑和出使西洋前,做了哪些准备?说明什么? *郑和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为什么说郑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 2)教师播放录像进行补充,学生体会郑和对友好往来所作出的贡献。 三总结全课: 现在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赞美这些推进人类进步的文明发展进程的友好使者,请大家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