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55739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 . 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61.3 建设任务与目标61.4 编制依据7第二章项目建设标准92.1 总体标准92.2 分项建设标准10第三章总体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123.1 总体布局123.2 单项工程设计133.3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32第四章工程数量与预算344.1 建设工程容与工程量344.2 项目投资344.3 资金筹措35第五章效益预测分析365.1经济效益预测365.2社会效益预测365.3生态效益预测37第六章实施措施386.1 组织机构386.2 施工组织与管理38第七章资产移交与运行管护427.1 资产移交427.2 运行管护42第八章附表4547 / 51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1.1位置和围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孟庄镇北部大郭庄村,项目区涉与大郭庄一个行政村,480户,总人口2560人,农业人口2200人,总土地面积为0.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1万亩,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0.1万亩。1.1.2 项目区基本情况1.1.2.1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与围地理位置:某区位于省南部,某市东部,东经11727341174518,北纬344616345759,北靠山亭区,东连苍山县,西与薛城区搭界,南与峄城区毗邻。东西长27.1km,南北宽21.7km,总面积375km2。项目区位于某区孟庄镇北部,北起孟庄镇荆山口村,南邻本镇朱楼,西靠西河崖村,东至本镇小郭庄村。项目区涉与1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为0.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1万亩,涉与项目区总人口2560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0.1万亩。地形与地貌:某区位于鲁西南山区南部,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有丘陵、平原两种地形,大部分土地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气候:某区位居陆,东距黄海约150km,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在-1以下,其它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其中7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7。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67.9小时。季风性气候明显,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多东到东南风,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多北到西北风。土壤: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全区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27个土种。褐土是主要土壤类型,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72.4;棕壤土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27;潮土又称河潮土,是发育在河流冲积物上的零星地块。(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65.81%,因受海洋性气候调节与影响,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春季多风少雨,易干旱;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晚秋易旱;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为13.5,一年中10积温总量为4326.2至4579.1。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至2600小时,日照率为55%至5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20mm。项目区的降雨总量基本可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但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往往呈现冬春连旱,十年九旱以与交替和不规则的出现伏旱夹秋旱的气候特点,干旱一直是全区农业发展上的最大制约因素。(3)、地形、地貌与土壤项目区位于泰沂山区的西南部,属于山前冲击平原地貌,地势地形大致平坦,项目区面积0.1万亩,土层深厚,大部分由洪积冲积物堆积而成,海拔高度在130180m之间,地面坡度一般5至15度。由中、下寒武系震旦系花岗岩与页岩和变质岩地层组成,土壤以褐土为主,土层厚度在3090厘米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PH值7.2。(4)、水文地质项目区主要承接天然降雨,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部分为项目区东侧与南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项目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碳酸钙型、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呈弱碱性,为硬微硬淡水,适宜用于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源。(5)、地温和冻土项目区年平均地面温度13.8,较年平均气温偏高1.2。7月份最高,为32;1月份最低为-13.2。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40,地面极端最低温度-20。地面温度降低引起的冻土,一般始于12月初,解冻日期一般在2月底。冻土的深度平均在40cm,最大深度为60cm。(6)、水资源项目区位于某区孟庄镇北部,地表水资源非常丰富,项目区现有坑塘一处,常年有水。(7)、土地种类、数量与开发潜力项目区有山前冲积平原0.1万亩,土壤以棕壤土为主,土层厚度在4080cm左右的占70%,30cm左右的占30%,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项目实施后,可提高粮食产量每亩增加100kg以上。(8)、自然灾害项目区常见自然灾害频繁,影响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干热风、冰雹和涝灾四种。旱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和持续性,是项目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平均一年一至二遇;项目区旱灾有春旱、初夏旱、夏旱和秋旱,四个时间的旱灾中以春秋旱最严重,持续时间长,受害重,初夏旱和伏旱出现机遇较低,平均二年一遇。因此,旱灾是当地主要灾害之一。干热风:项目区干热风多在小麦成熟后期造成危害,平均每年3天,最多7天;冰雹:一般45年有不同程度的出现。1.1.2.2社会经济状况(1)、人口与劳动力项目区共涉与孟庄镇大郭庄村1个行政村,总人口2560人,其中农业人口2200人,农户480户,劳动力1800人。(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为0.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1万亩。(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灌溉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项目区属于山前冲积平原小麦种植区,但由于项目区生产条件差,特别是道路与水利条件差, 小麦玉米生产受到很大影响,项目实施治理后,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种植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增加100kg。(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16年度孟庄镇财政收入为2900万元,农业总产值为1.98亿元,农业总收入为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650元。(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合作社扶持和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科技示户,科技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在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上有了基本保障。1.1.3现有工程设施(1)、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工程主要有坑塘1处,供农业灌溉机井1眼。由于合作社在项目区土地流转前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灌溉基础条件差,水利工程设施是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田间工程状况项目区现有机井和坑塘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提水设施,田间生产路均为土路,路面狭窄,高低不平,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桥涵等建筑物不配套,给项目区群众生产带来极大不便,由于原来没有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配套设施较少,缺少生态和工程防护措施。(3)、林业工程状况项目区无有效的防护林,只有零星杂树,缺少生态和工程防护措施,不能有效涵养水源,易造成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由于水利条件差,粮食的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生产效益低。(4)、交通与电力项目区周边交通方便,项目区西侧紧靠衡山路,田间生产路均为土路,道路窄而不畅,缺乏桥涵配套设施。项目区所在的大郭庄村有100KVA变压器2台,10KV高压线路2.8km,380V低压线路3.2km,电力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与农业综合开发等用电需要。到项目区新建的水源工程还需铺设低压电缆0.6km。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有关文件为指导,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1.3 建设任务与目标1.3.1建设任务项目主要建设容为:新建提水站1座;架设输变电线路0.6公里;开挖疏浚渠道1.6公里;铺设PE管道1.8公里;新建进地涵6座;新建小型蓄水池1座,砌筑长条井1座;新建喷灌工程150亩;新修维修田间道1.6公里,生产路1.5公里;栽植防护林3000株。1.3.2 建设目标项目实施后,通过开发建设,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0.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1万亩,恢复和改善水土保持面积0.1万亩;通过本项目实施,提高了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亩小麦、玉米单产增加100公斤,每年增加粮食产量5万公斤,增加茶叶产量2万公斤,每亩毛收益增加800元,纯收益增加500元,项目区每年纯收入可增加50万元。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拥有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良好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目前的农田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田的建设标准。1.4 编制依据1.4.1依据的文件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4号);2、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鲁财农发20166号);3、某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的通知(枣农开办字 201690号);4、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概算定额(2016年)。5、2017年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0.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1.4.2依据的规程、规1、 省农业综合开发概(估)预算编制办法2、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4、节水灌溉技术规(SL 207-98);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6、泵站设计规(GB/T50265-97);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与洪水标准SL252-2000;8、砌体结构设计规GBJ3-89;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J024-85)10、水工钢筋砼结构设计规(SL/T191-96)11、国家颁布的其他有关现行规、规程与技术标准。第二章项目建设标准2.1 总体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等文件,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建成后的项目区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沟路渠桥涵闸、机电井全面配套”的高产稳产田。农田灌溉保证率将达到75%,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农田林网面积控制在250亩左右。工程等级为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IV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V级,地震基本烈度为度。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将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2.2 分项建设标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高标准农田的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不高于8%;田间道路通达度不低于90%;农田防护面积不低于90%;田间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应达到所在县同等自然条件下耕地的较高等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有显著提高。2.2.1 水利措施(1)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2)灌溉保证率为75%,地下管道灌溉水利用为0.9。(3)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标准。(4)输配水管道,桥、涵等渠系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标准。管道输水的干、支两级固定管道长度合理设定,井、水泵、管道、出水口等综合配套。(5)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6)按P=75%标准进行供需水量平衡计算,根据水资源可开采量和农作物总需水量合理配套灌溉管道。2.2.2 农业措施(1)项目区耕地实现园田化,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2)耕作层厚度30cm,田埂稳定牢固。(3)土地平整,集中连片。2.2.3 田间道路(1)布局合理,顺直通畅。田间道路采用砂石路面,保证晴雨天畅通,能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路面宽为4-6m,路面高于地面30cm。(2)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建设要科学设计,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突出节约土地。2.2.4林业措施按照部颁平原绿化标准,以路定框架,树随路栽,方田网格控制在250亩左右,项目区的零星杂树全部清除,路边统一栽植优质女贞,树木成活率与保存率达95以上。第三章总体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3.1 总体布局项目区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等综合措施,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益。根据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特别是水土资源条件,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实事,在广泛征求项目区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择优确定项目区规划建设方案。项目区规划以道路、林网和排水沟工程为框架,按照地形地貌特点,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按照方田建设的要求布设生产道路,配套建设桥涵等渠系建筑物。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设施,按照项目建设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先解决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以水源工程建设为中心,配套建设提水设施和田间输配水工程。3.1.1 灌排体系布置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地貌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在水利工程规划布局上,充分利用项目区现有的水源工程结合新开发的水源工程,采取拦、蓄、提等工程措施,实现项目区节水灌溉覆盖100%。1、灌溉体系的布置,主要是依靠流经项目区的自然河道峄城大沙河税郭支流,在原有拦蓄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整修、扩容、砌垒,增加现有工程的蓄水量,新建泵站1座,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发展茶叶喷灌150亩,实现节水灌溉全覆盖。2、排水体系的布置,由于项目区地面坡降较大,在排水体系规划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系统,结合项目区路网建设和项目区林网建设,疏通、整修排水沟km,扩大项目区排水能力,提高项目区防洪除涝标准。3.1.2 建筑物布置本项目涉与的建筑物主要是水工建筑物和渠系配套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根据水源位置确定建筑物位置。渠系配套建筑物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和道路、排水沟的具体走向,结合项目建设标准,以适合农机进田作业的要求,统筹考虑、规布设。进地涵、放水栓的布置,根据项目区农民种植习惯,一般每隔40-50m配置一处。3.1.3 水源工程控制灌溉面积根据项目区现状,水源工程可控制灌溉面积情况如下表:项目区各类水源工程控制面积如下表:表3-1 某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源工程控制面积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控制面积备注(亩)1原有机井眼11002原有泵站座14003新建原有泵站座14004新建蓄水池座1100合计10003.2 单项工程设计为合理安排项目工程建设容和进行投资估算,选择重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安排排水沟工程、输电线路工程、管灌工程典型片、道路工程、进地涵工程、机井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农田林网工程进行设计。3.2.1水利工程3.2.1.1排水沟工程设计1、排水沟工程设计标准按“灌得进、排的出”的原则,建设旱涝保收的水利排灌体系。水利排灌设施配套,农田灌溉采用管道节水灌溉,排水采用明沟。项目区农田排涝标准为五年一遇,一日降雨、二日排完,工程防洪标准十年一遇。2、依据的规程、规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防洪标准(GB5020194);泵站设计规(GB/T50265-9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J024-8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与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砌体结构设计规(GBJ3-88);国家颁布的其他有关现行规、规程与技术标准。3、排水沟设计A、设计基本资料排水沟布置:由于项目区处于低山丘陵区,排水沟自然坡降较大,在排水沟的设计上一般设计长度为200300m,斗沟垂直于农沟布置,根据地形和控制面积加以区分,一般顺坡布置于田间道路的两侧或者沿自然坡沟顺坡排水,由于地形限制,根据排水需要,个别地方略有调整。B、排水沟选择排水方式选择:根据当地实际选取明沟排水,采用土渠,局部进行护砌建设跌水消能,以提高排水的稳定性。C、排水工程典型设计1)田块规划成果:根据项目区地形,标准田块长边大致东西方向,规格为350米450米,宽350米450米,每个标准田块的面积为200-300亩左右。2)排水沟布置农沟方田长边的左侧布置,计划控制两块标准方田,其长度为300-500米,间距为700-900米;控制面积一般在400-600亩左右。斗沟垂直于农沟布置,根据地形和控制面积加以区分,一般布置于田间道的南侧,其长度一般为按1000-1200米考虑,间距一般在300-500米左右;由于地形限制,根据排水需要,个别地方略有调整。支沟垂直于斗沟沿干路两侧布置。项目区所有涝水均经各级排水沟汇流至项目区排洪沟中。3)排水方式选择:根据当地实际选取水平明沟排水,采用土质渠,植林草护坡。4)排涝标准选择:选择五年一遇,一日暴雨,2天排出。5)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流量采用平原排涝模数法公式计算:Q涝q涝F,q涝R/3.6Tt式中:q涝旱地排涝模数,m/s/km,参照省平原地区排水模数手册确定,q0.44 m/s/km。F排涝面积,平方公里;R设计径流深,毫米;T排涝历时,2天;t每天排水时间,24小时。计算结果如表3-1所示:表3-2 项目各级排水沟排涝流量计算结果(单位:立方米/秒)排水沟名称单位农沟斗沟支沟排涝面积km0.330.661.32排涝模数m/s/km0.440.440.44排水流量m/s0.14520.29040.58086)排水沟断面设计设计水位根据控制地下水水位的要求,农沟水位低于田间0.8米,农沟与斗沟、斗沟与支沟交汇处水位跌差均取0.1米。排水沟横断面设计项目区土壤为中壤土,地形坡度较缓,故选择各级排水沟参数见表3-2。表3-3 项目区各级排水沟参数选择表参数类型沟特征边坡系数m糙率n坡降i不冲流速(m/s)不淤流速(m/s)农沟中壤土10.0251/20000.650.25斗沟中壤土10.0251/20000.650.25支沟中壤土10.0251/40000.650.25对各级排水沟而言,其设计方法一般是按稳定均匀流公式进行断面设计,排水沟断面设计过程:通过对项目区实地调查,农沟采用全挖方的梯形断面的排水沟,根据项目区土壤情况,选边坡系数m=1,糙率n=0.025,取纵坡i1/2000,底宽b0.5米。由于设计农沟是起排涝作用的末级固定排水沟,所以按控制地下水位要求确定其深度和间距。沟深按以下公式计算:hq=h+H+h0式中:hq调控地下水位的末级固定沟深度;h地下水临界深度,由于项目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为0.53.8克/升,h=0.8m;H剩余水头,取0.1米;h0排地下水时沟中水深,取0.1米。经计算,hq1.0米。本次规划的排水沟为自流排水沟道,其断面尺寸可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QC(Ri)1/2式中:(b+mh)h=1.5平方米; x=b+2h(1+m)1/2=3.328米; R=/x=0.46;才系数C(1/n)*R1/6=35.14所以,输水能力Q1.5*35.14*(0.46*1/2000)1/20.8立方米/秒农沟设计排水流量0.304立方米/秒;流速校核:v=Q/=0.53/秒不淤流速v=0.25米/秒;v=Q/=0.53米/秒不冲流速v=0.65米/秒;斗沟:采用梯形断面的排水沟,根据项目区土壤情况,选边坡系数m=1,糙率n=0.025,取纵坡i1/2000,底宽b1米。由于设计斗沟是起排涝作用的末级汇水排水沟,所以按控制高程要求,应低于农沟沟尾高程0.1米。经计算,hq1米。其断面尺寸可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QC(Ri)1/2式中:(b+mh)h=2平方米; x=b+2h(1+m)1/2=3.828米; R=/x=0.522米;才系数C(1/n)*R1/6=35.89所以,输水能力Q2*35.89*(0.522*1/2000)1/21.16立方米/秒农沟设计排水流量0.608立方米/秒;流速校核:v=Q/=0.58米/秒不淤流速v=0.25米/秒;v=Q/=0.58米/秒不冲流速v=0.65米/秒;支沟:采用梯形断面的排水沟,根据项目区土壤情况,选边坡系数m=1,糙率n=0.025,取纵坡i1/4000,底宽b1.2米。由于设计斗沟是起排涝作用的二级排水沟,所以按控制高程要求,应低于斗沟沟尾高程0.1米。经计算,hq1.2米。本次规划的排水沟为自流排水沟道,其断面尺寸可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QC(Ri)1/2式中:(b+mh)h=2.88平方米; x=b+2h(1+m)1/2=4.59米; R=/x=0.63米;才系数C(1/n)*R1/6=37.04所以,输水能力Q2.88*37.04*(0.63*1/4000)1/21.34立方米/秒支沟设计排水流量1.22立方米/秒;流速校核:v=Q/=0.465米/秒不淤流速v=0.25米/秒;v=Q/=0.465米/秒不冲流速v=0.65米/秒;上述拟定断面能够排除涝水,排水沟弃土可以修路、修堤,也可以抬高田面。同时在排水沟靠近生产路的一侧种植树,具有防风和护坡的功能。因此,决定取用上述拟定的梯形断面。上述公式列出干沟、支沟、斗沟横断面的设计过程,各级排水沟设计结果见表3-3。表3-4项目区各级排水沟设计成果表断面参数类型边坡系数m下口宽b(米)上口宽B(米)沟深H(米)长度(Km)建设性质农沟10.52.510.5新建斗沟11310.5新建支沟11.23.61.20.6新建3.2.1.2喷灌工程设计茶树基地一般土地比较贫瘠,生产季节经常出现“伏旱”和“秋旱”,有时也有“春旱”,对茶叶产量质量影响很大。茶园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75%时最适宜茶树生长,若低于50%时茶芽生长缓慢,如果减少到30%,茶芽生长停止,持续时间长时,茶树会出现萎蔫甚至死亡现象。若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75%,茶树受渍,生长受抑制,持续时间较长将会死亡。经灌溉与不灌溉对比试验,适量的灌溉,茶叶产量与质量大幅度提高,因此,茶树基地需进行节水灌溉,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喷灌具有节能、省水、省工、增地、增产等优点,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术。项目区具有较好的兴建喷灌的多方面条件,实施喷灌是切实可行的。实施喷灌工程,对提高灌溉技术水平,节约用水和科学灌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尽早实施。一、喷灌系统规划布置1、喷灌系统规划原则喷灌工程的设计应遵守以下原则:(1)、喷灌工程的总体规划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以与水文地质、作物种类以与社会经济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应符合农田灌溉的要求,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与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3)、注意经济效益,在保证喷洒质量,运行安全可靠和管理方便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造价和运行费用,并尽可能考虑喷灌设备的综合利用。2、喷灌系统的布置原则喷灌系统的布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喷灌支管应尽量与耕地方向平行;(2)、喷洒支管应尽量与作物种植的垄向保持一致;(3)、喷洒支管最好平行等高线布置,至少应尽量避免逆坡布置;(4)、在风向比较恒定的灌区,喷洒支管应尽量避免平行风向布置;(5)、给支管配水的干管或分干管,其布置的位置应尽量使多数的喷洒支管长度一样。二、喷灌系统规划布置方案茶园所在地地形坡度较大,且茶园位置地形坡度变缓,故拟定采用加压喷灌。考虑项目区地形为一面坡,便于喷管移动,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即干、支管均为固定管道,喷管为移动形式。根据地形,主干管平行等高线布置,分干管采用梳子形布置,垂直于等高线和干管,支管垂直于分干管平行等高线布置,并且垂直于主风向。考虑运行方便,主干管进口处设置一进水闸阀,每条分干管进口设置1个闸阀。为放空管道,每条分干管末端设一泄水闸阀。支管闸阀后设变径三通,变径三通后接支管,支管每隔18米,设置变径三通上端与快速插座相接,为便于运行管理在喷灌完成以后,快速插座安装保护堵头一个。拟定埋地管净埋深为0.8米,为保护和安装喷灌竖管在地面上设置200*200mm固定镇墩一个。三、喷灌系统设计1、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1)、灌水定额m=0.1rh(12)1/n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h计划湿润层深度(cm);一般大田作物取4060cm,本地取h=40cm;1灌溉后土层允许达到的含水量上限;1=27%;2灌溉前土层含水量下限,2=21%;喷洒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本地全年平均风速4.5m/s,=0.7;r土壤容量,r=1.45g/cm3;m=0.11.4540(2722)/0.7=41.43mm;折合为每亩立方:41.43667/1000=27.8m3/亩。(2)、设计灌水周期T=M/w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天);m设计灌水定额(mm);w日需水量(mm/d)取临界期日平均需水量,根据资料,取w=4mm/d。则灌水周期T=27.8/40.7=4.87(d)取灌水周期为5天。2、确定喷灌面积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和今后农业结构调整计划,现选择75.6亩典型片进行设计。3、喷头的选择和组合间距(1)、喷头选择和组合间距的基本要求选择喷头和确定组合间距的具体要求为:A、喷灌强度不超过土壤的允许灌溉强度值;B、本地区土壤为砂壤土,允许喷灌强度为15mm/h。喷灌均匀系数应大于75%;C、雾化指标(hp/d)值不低于作物要求的数值。本项目区作物为茶叶,故雾化指标hp/d应大于30004000;D、喷灌工程在技术上应为技术先进,运行费用低。(2)、喷头选择和组合间距的确定A、喷头与其参数根据产品目录选择PY120型喷头,具体参数详见下表。喷头PY120型喷头工作参数表1表3-5 喷头PY120型喷头工作参数表1喷咀直径(mm)工作压力(kpa)喷头流量(m3/h)喷头射程(m)喷灌强度(mm/h)8300-4003.94-4.5520-223.13-3.01B、喷头与其组合间距的设计因本项目区主风向为南风,设计风速4m/s,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垂直风向(0.80.6)R,平行风向(1.11)R,用插法求垂直风向0.69R,平行风向1.05R,采用全圆式喷洒矩形布置。则:支管垂直风向布置,沿支管的喷头间距a与风向垂直。PY1型喷头,垂直主风向间距a=0.69R=0.6920=13.8m,取a=14m。平行主风向间距b=1.05R=1.0520=21m,取b=21m。本喷灌系统支管垂直主风向布置,喷头间距采用18m,支管间距采用20m,这样喷头组合形式采用圆形喷洒矩形布置,在设计风速时喷灌均匀系数不低于80%。C、喷头与其组合间距的校核雾化指标p=h/d;式中:h压力水头,取PY120型喷嘴压力300kpa;d喷嘴直径(mm),取8mm。代入上式:p=h/d300100/83750;满足规要求,大于作物允许雾化指数30004000。校核组合喷洒的喷灌强度设计喷灌强度P=KWCPPS式中:P设计喷灌强度;KW风系数(多支管多喷头同时喷洒,所以取KW=1);Cp布置系数;CpR2/(ab)=(3.14202)/(1820)=3.49PS单喷头全圆喷洒一,设计喷灌强度,查表=3.13mm/h代入上式p=KwCpPS=13.493.13=10.9mm/h15mm/h,满足要求。2、作业方式(1)、确定喷头在工作点上喷洒的时间t=abm/1000q;式中:t喷头在工作点上喷洒的时间(h);a喷头沿支管的布置间距,取18m;b支管的布置间距,取20m;m设计灌水定额(mm),65.3mm;q喷头流量(m3/h),取3.94代入上式:t=(182041.4)/(10003.94)=3.78(h)取t=4(h)。(2)、喷头每日可喷洒的工作点数n=tr/(t+ty);式中:n每日可喷洒的工作点数;tr每日喷灌作业的时间(h),取24h;t喷头在工作点上喷洒的时间(h),取20h;ty移动,拆装和启闭喷头所需时间,取0。n=20/4=5;即支管每天可喷洒5个位置。(3)、每次同时喷洒的喷头数按水源可供的最小流量来计算N=Q/q式中:N每次同时喷洒的喷头数;Q水源可供的最小水量(m3/h),按60m3/h计算;q喷头流量(m3/h),取3.94m3/h代入上式:N=0.53600/3.94=15.2(个)取N=15(个)(4)、每次同时喷洒的支管数根据每次同时喷洒的喷头数,考虑喷头间距,拟定每条支管上安装5个喷头,即喷洒90米,同时喷洒的支管数为3条。四、作业管理制度按照设计的喷灌制度,每次可以开启3条支管, 15个喷头同时喷洒,每天工作20小时,从末端和首端安装30个喷头可以循环工作,满足灌溉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喷灌的规划设计和压力分区,严格按设计的轮灌制度实行灌水,不得延长喷水时间和重喷。严格按设计要求启闭闸阀。每年喷水结束后,喷灌设备必须清洗后放入库房,不得放在露天。喷头要上油,田间小阀门须上油保护。必须关闭进水总阀,利用分干管末端泄水闸与泄水软管泄空管中剩水,防止冻坏。五、喷灌区干管与主管的连接项目区在充分发挥原有管网工程作用的前提下,新铺设管道干管1.8km,在泵站出口处利用控制阀和原有管道连接,项目区形成一个供水网络。根据工程设计,在新建喷灌区干管与主管接口处管道工作压力不低于0.5mpa,管道流量60m3/h,完全可以满足喷灌区喷头设计压力和设计流量的要求。3.2.1.3进地涵的设计I、工程总体布置项目区计划新建进地涵10座,设计1孔,单孔直径60cm,高度1.5m,涵面宽4m。II、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1、设计规与标准图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3)建筑桩基技术规4)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土T形梁2、设计标准1)设计标准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材料采用:75#浆砌块石,混凝土用C20。2)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按工程所在地的基本烈度设防。项目区所在区域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III、进地涵设计1、总体布置(1)进地涵面高程的确定根据预制混凝土管高程高于设计水位、同时兼顾桥面与两端堤(路)的连接,节省投资、方便交通的原则,确定进地涵面高程与两侧路面高程一样。(2)进地涵长度的确定根据所处截渗沟宽度确定进地涵直径0.6m。(3)进地涵面净空的确定根据进地涵址处两侧堤(路)宽度确定桥面净空为净宽4m。2、下部结构设计台帽采用C20素砼结构,台帽宽0.4m,厚0.20m。具体设计尺寸祥见设计图。抗滑计算:计算工况:涵台后完成填筑,涵面板没有安装。荷载组合:侧向土压力+水压力(墙后水深2m)+ 涵台自重。抗滑稳定分析计算公式:式中: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涵台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25G-竖向荷载合力F-水平荷载合力计算结果:基地压应力最大值111.0 kpa , 最小值80.2 kpa,不均匀系数1.38,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31,皆满足规允许值。地基稳定计算:计算工况:正常运行荷载组合:自重+可变荷载+水压力+土压力等。经计算,作用在该跨径涵台上的竖向力为2712 kn。考虑到正常运行期上部桥跨和底部支撑梁的支撑作用,地基应力按平均地基用力计算。地基应力104.3 kpa,小于120 kpa,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3.2.1.4小型蓄水工程设计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项目区规划建设小型蓄水池1座。圆形蓄水池设计径600cm,高300cm。蓄水池底周边采用M7.5浆砌毛块石基础,厚100cm。基础以上设置115*40cmC20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配置412钢筋,箍筋采用640。池壁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直墙,设计厚度100cm;池底采用M7.5浆砌毛块石护底,厚30cm;上层浇筑C20细石混凝土防渗层,厚15cm;池壁墙浇筑C20钢筋混凝土防渗层,厚15cm;纵横布置840构造钢筋一层。池顶浇筑C20细石混凝土压顶,厚20cm。池壁设置2230钢筋爬梯。池侧设置闸阀井一处,设闸阀与进水管、放水管、排污管,详见进水管、放水管、排污管节点详图。3.2.2 道路工程设计项目区道路系统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在设计时考虑了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和原有的道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项目区拟设计田间道、生产路两级道路。为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要求,确保交通、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全勤进入田间,路横截面呈梯形,两边为排水沟,边坡系数为1.0,路面沿中心轴线隆起,自中心向两边路沿呈双向坡,坡度为1.5%,设计路面净宽5.0m,高出地面0.3m,素土路基,碎石路面。设计方案为:将路基高出地面0.3m处理达到压实度达到90%以上,路面平铺一层碎石,碎石厚度为5cm。生产路设计路面净宽3 m,高出地面0.3m,素土路基,碎石路面。设计方案为:将路基处理达到压实度,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路面平铺一层碎石,碎石厚度为5cm。3.2.3农田林网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方田框架,树随路栽;防护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2)主要技术指标: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对农田具有多项保护作用,本工程完成后,效果应达到以下指标:林带有效防护围300450米,风速降低2030,农田近地层气温,夏季降温12,其他季节增温12。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提高58,有效区年蒸发量减少20。农作物增产效应在15以上。(3)林带结构:以新规划的方田框架为基础,主林带与主风向夹角不少于30;以东西走向为主(视主干道而定)植树24行,带宽(绝对宽度)612米,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植树12行,带宽36米。林网方格一般为400416米,面积250亩。视路沟渠状况,林带结构选择紧密型或疏透型,为减少林带对林边农田的局部遮阴,路单侧植树以路南和路西为好。(4)树种选择:本项目区土层深,立地条件较好,考虑到林网建设效益因素,主栽树种选择女贞树进行栽植。(5)造林技术:女贞树苗木,苗高3米以上,苗木胸径3-5厘米,根系完整,根幅30厘米以上,无病虫害。乔木树穴大小在606060厘米以上。苗木栽前应在清水中浸泡3天以上,其他苗木应随起随栽。树木栽植后应大水浇灌。放点、挖穴,栽植时,应拉绳定点,使林带株行距规格整齐标准,规美观。3.3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3.3.1 防治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得到彻底改善,部分存在水土流失现象的区域得到根治,原来水土保持稳定的区域,不会因本项目的实施而产生新的流失现象。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0.4万亩。3.3.2 工程防治布局由于项目区选择的相对比较平坦的区域,地面坡降不大,除部分区域存在轻微水土流失现象以外,项目区大部分区域不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在项目区整体规划布局上,特别是部分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区域,工程防治布局给予充分考虑。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在道路工程、林网工程、排水工程与渠系建筑物规划上,尽量沿等高线布设,在排水沟一侧布置防护林网,在排水沟坡降大的断面设置消力设施,沿排水沟40-60m,按汇流面积大小配套建设相应的排水桥涵工程,使项目区不会因项目工程建设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面积。3.3.3 防治措施项目区水土保持拟采取工程、生物和管理等综合水保措施。1、工程措施道路工程、排水沟工程和林网工程沿等高线布置。在自然排水出口布置适当的排水工程。道路路面设计集中排水口,沿排水沟40-60m,按汇流面积大小配套建设相应的排水桥涵工程,在排水涵底面设计齿墙。新建拦河坝和维修拦河坝下游设计防冲消力坎。2、生物措施在道路两侧排水沟边沿布置防护林网,在防护林网数种选择上注意乔灌结合,选择防风固土效果好的树种。在项目区农作物种植上引导农民沿等高线方向种植,以减轻暴雨对农田的冲刷。3、管理措施在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上,制订严格的奖罚措施,加强汛期工程管护与时修复水毁工程。大雨过后禁止大型车辆进入项目区,对于水冲路面与排水沟与时养护,保持项目区道路与排水系统畅通,充分发挥工程应有的作用。第四章工程数量与预算4.1 建设工程容与工程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处,总面积0.15万亩,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0.1万亩。4.1.1 水利措施项目主要建设容为:新建提水泵站1座;架设农电线路0.6km;开挖排水沟1.6km;铺设PE管道1.8km;新建进地涵6座;新建蓄水池1座,砌筑长条井1座。4.1.2 田间道路新修维修田间道1.6km,新修维修生产路1.5km。4.1.3林业措施栽植林网树木3000棵。4.2 项目投资项目概算总投资160万元,平均亩投资1600元,财政资金亩投资1390元。(1)水利措施水利措施概算总投资108.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567%。具体建设容为:投资12.78万元,新建提水泵站1座;投资6.01万元,架设农电线路0.6km;投资4.06万元,开挖排水沟1.6km;投资15.33万元,铺设PE管道1.8km;投资3.88万元,新建进地涵6座;投资5.12万元,新建蓄水池1座,投资28.70万元,砌筑长条井1座;投资32.21万元,新建喷灌150亩。(2)田间道路计划投资24.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35%,其中投资13.23万元,新修维修田间道1.6km;投资11.34万元,新修维修生产路1.5km。(3)林业措施计划投资23.17万元,栽植林网树木0.3万株,占项目总投资的14.48%。(4)其他措施其他措施投资4.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1%。4.3 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16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8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1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3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万元),合作社自筹21万元。第五章效益预测分析5.1经济效益预测项目实施后,通过开发建设,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0.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1万亩,恢复和改善水土保持面积0.1万亩;通过本项目实施,提高了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亩小麦、玉米单产增加150kg,每年增加粮食产量30万kg。每亩毛收益增加460元,纯收益增加300元,项目区每年纯收入可增加30万元。项目完成后,由于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每年可节约成本5万元;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项目区的水肥条件,粮食质量普遍提高,优质高价仅此一项可以增加收益5万元;项目实施以后可创造经济效益40万元。5.2社会效益预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少了项目区农民因灌溉排水纠纷和机械作业纠纷,对促进项目农村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合作社代表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管理,对于农民提高参政议政意识,提高工程维护和节水意识都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证农民长期持续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农作物标准化种植技术和高效综合节水技术,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周边地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5.3生态效益预测通过项目防护林建设,项目区建设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增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森林覆盖率由37.5%达到40%,可净增加2.5%,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了农田林网防护面积,增加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提高了项目区防洪排涝标准,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区灌溉保证率,改善了项目区田间小气候,生态效益非常明显。第六章实施措施6.1 组织机构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某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开发办、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协调和统筹等工作,督促按期全面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控制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组织项目工程与货物的招标、采购工作,检查项目财务管理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2 施工组织与管理6.2.1 项目法人制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管理,项目法人单位为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为公司董事长涛。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作为项目的法人,负责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自筹资金的落实、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组织实施、施工合同的签订、负责项目的实施、工程建设完成和移交后的管护和使用等工作。区农发办将于实施方案批复后与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签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法人责任书,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作为项目法人具体组织和实施落实项目规划的各项建设任务。6.2.2 招投标管理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按照中华人民国招标投标法、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招投标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由某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出招标计划,报某市开发办批复,招标计划经市办批复后,由某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中介组织编写工程与货物采购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进行公开招标。根据评标办法按照招标程序确定中标人,由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与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和供货合同,项目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相关约定组织实施。6.2.3 项目监理根据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所有工程均实行项目监理制,由某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某市财政局组织工程施工监理的招标工作。项目工程监理人确定后,由某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与中标的监理单位签订工程施工监理合同。监理单位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暂行办法、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管理办法、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的相关规定,对土地治理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单位制定出详细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工作”,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参建各方的组织协调等。6.2.4 物资采购管理本项目计划中涉与物资采购的主要是输水管道和机井配套的机电设备与供电线路设备等,由业主和政府采购办按照采购程序统一组织采购。6.2.5 资金管理项目招标工作完成后,自筹资金由合作社缴至区财政局,并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县级报账制的要求进行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督。某区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全部实行“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三专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财务审计制度。6.2.6 进度安排根据项目规划、施工期限和工程性质与施工特点,结合施工期间的气象条件,工程施工前期以道路、排水沟和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后期以落实管护措施和整理资料为主。项目计划自批复后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