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客运专线临近既有线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8532756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杭客运专线临近既有线施工监控量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杭客运专线临近既有线施工监控量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杭客运专线临近既有线施工监控量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杭客运专线上海至杭州段HHZQ-2标跨越既有线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负 责: 翟杰华审 核 :熊福文编 写 :吴青上海东亚地球物理有限公司2009 年 7 月 15 日目录一 综合说明1. 工程概况2. 周边环境3.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4. 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二 监测方案说明1. 监测内容2. 测点布置3. 监测点的埋设与监测方法4. 测试设备与精度5.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6. 报警指标7. 监测计划三 组织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1. 资源配备2. 质量保证体系服务与承诺综合说明1. 工程概况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HHZQ 2 标段,正线起讫里程DK17+600- DK38+717 全长 21.117km。包括路基 1381.505m (含地基处理、路基本体土石方、排水及附属工程)、桥梁19.735km(含桩基础、承台、墩台身、箱梁预制及架设、连续梁现浇、简支梁现浇、框架桥、桥面系 ) 、涵洞 5 座、无硝道床42.234km单线公里(含轨道板预制、无硝轨道铺设)、松江南 站站场 1 个。2. 周边环境( 1 )本次施工承台对现有轨道影响范围共涉及约 13.7 公里左右,距轨道最近距离仅 2.57 米左右;根据设计要求,在距离既有线路30m内施工均要对既有线路进行监控量测。中建股份沪杭客运专线HHZQ-2标段内, 正线 DK19+938.185DK19+978.935 施工范围均在既有铁路线旁,必须进行监测。3.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在地下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 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而且, 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 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沉降监测十分必要。 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在承台施工及开挖施工期间,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监测数据,控 制和协调承台施工工艺和速率,确保既有线路的安全。 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各有关单位, 使施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快捷的目的;将现场监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导出更较接近实际的理论公式,用以指导工程施工和决策。4.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I .有关规范(1)甲方相关要求(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n .有关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地质勘察报告工程施工设计图周边环境地形图(2)编制原则I .系统性原则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整体,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路基进行立体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 时;在施工工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n.可靠性原则设计中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在设计中对布设的测点进行保护设计。m.与施工相结合原则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结合施工实际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频率。IV.经济合理原则监测方法的选择,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采用直 观、简单、有效的方法;监测元件的选择,在确保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使 用进口仪器设备;监测点的数量,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监测点之间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二监测方案设计1 .监测内容所布监测系统能及时有效、准确、精确、全面地反映施工中被监测对象的动向,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及业主要求,本次项目监测内容为:本标段为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 HHZQ-淅段,跨越新闵支线正线DK19+938.185DK19+978.935段,对跨越轨道 的沉降位移监测。2 .测点布置(测点布置见附图)I .监测点位布置:沿轨道栅栏外侧 布置监测点,本次监测长度共约150米,基坑离轨道栅栏10米以内的靠近承台基坑施工区域内每5米布设;共计: 其他区域每10米布设一个点位,共计:。所有监测点的布设情况见附图,监测点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3 .监测点的埋设与监测方法3.1.1 高程控制:沿铁路布设一条二等水准符合导线,为进行沉降监测提供高程控制基准。高程控制点布设个,编号为 G1、G2、G3,基准点布置尽可远离承台基坑 60米以上。每七天检核一次,测前校核基准点,以确保 基准点在无变动下监测。3.1.2 基准点的布设方法:在远离施工区域(60米外)不受施工、振动影响的坚实地方, 开挖砌 井将专用导线钉用混凝土浇捣密实,并设法保护。本次高程控制点的布 设视监测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3.2沉降测量3.2.1. 测点埋设:监测点:采用 2米直径为10mmi冈钉直接深埋在轨道栅栏外侧路基 上,上口开挖用混凝土浇淘密实。3.2.2. 监测方法采用独立水准系, 在不受施工影响且远离其他未稳定的环境条件处 各设置监测基准点。 各监测点的高程是由通过水准基准点来测定各监测 点高程。采用天宝 DINI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计算公式如下:A hi=hi-hi -1E A hi=( Ah1+Ah2+ ? ? ? ? + A hi)A hi 本次沉降量hi本次测量标高hi -1上次测量标高E A hi 本次累计沉降量4 .人员设备与设备精度指标(1)仪器设备:序号设备数量精度1天宝DINI电子水准仪1台士 0.3mmkm22米锢钢条码尺2支5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在现场设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实时处理。每次观察数据经检 查无误后送入微机,经过专用软件处理,自动生成报表。监测成果在当 天提交给业主、监理。现场监测工程师分析每天的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承台施工的时空效应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判断,与报警值比较,如果 接近报警值时即向施工方、监理方提出告警,提请有关部门关注。同时 一起参与施工进度的制定和研究。监测工程结束后两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现场提交的报表内容如下 :监测点沉降位移报表6 .报警指标根据有关规范及相关要求,本次监测项目的警戒值见下表:监测项目警戒值次变化量(mm)累计变化量(mm)沉降位移820说明:(1)本工程按上述报警指标实施,同时当周边轨道监测点发生突变时,也作报警处理。(2)当各监测项目数据到达或超过报警值,先向业主、监理口头提出 警告。(3)对各报警监测点进行资料整理后,经项目负责人确认后,实施书 面报警。7 .监测计划(1)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规定,所有监测内容的监测点在埋设完毕 后、投入使用前观测 1次,以便确定初始值,跟随工程进展对所有监测 点进行全面跟踪监测。(2)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钻孔 施工,由于挤土作用,必然使钻孔区域土体向外位移,导致轨道周边环 境的变形。在承台钻孔施工阶段所布设的监测点将全面实施监测,其监 测频率为:受监测影响范围内(承台两边各约30米)的监测对象为二小时每次,每天监测不少于5次,同时根据承台施工进展实际情况及位移变化趋势可调整监测频率,当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应适当加 密。三施工组织和质量保证体系1 .资源配置(1)现场监测人员和仪器配备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有项目经理1人,技术员3人,资料员1人,安全员1人共计5人。(2)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编号投入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品牌及产地1DINI电子水准仪1套美国天宝22米锢钢条码尺2把美国天宝3笔记本电脑1台国产华硕4平差处理软件1套天宝美国5打印机1台国产惠普2 .质量保证体系(1)项目组织机构(3)质量保证措施I .工程所需的观测仪器如属强制检定设备,必须经有资质单位检定 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使用;如属非强制检定的设备,应根据“非强制性 检定仪器检定方法”进行检定。仪器进场后,检查情况正常下方可使用, 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n监测点的安装、埋设,均要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实施,严格操作步骤,做好各点的标记与编号及测点保护的宣传工作,确保监测点的成活率。及时做好初始值的施测,确定好零值。m严格做好工况记录。施测过程中发现突变与异常,要进行复测与检 查,及时研究产生的原因,必要时及时向有关方进行通报,以便采取有 效的相关措施。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定期基准点的检测工作,以便了 解基准点的稳定性,确保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IV加强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检查监督,监测资料必须经过自检一互检一自检,确认无误后提交给有关方面。认真做好施工工况记录,结合施工 及监测数据,及时总结与预测周围环境安全性,积极配合信息化施工四服务与承诺为更好使监测工作确实起到“眼睛”作用,根据本单位以往的类似 工程监测经验及业主对于本次工作的要求,我公司做出以下服务与承 诺:1 .我公司将安排有监测经验的项目组从事本工程监测工作2 .我公司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变能力,配备足够的人力和物力。3 .现场施工条件尽可能立足自己联系解决,减少建设单位麻烦。4 .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业主、监理相关单位联系。5 .在监测工作结束后,主动征求业主、监理单位的意见,进行监 测质量、服务态度的回访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监测质量,配合建设单 位做好建设工程备案制工作。方案报价:根据本方案具体情况,无法确定工作量,我们按台班计算,每日1000元,工期为2个月,共计报价不含材料和监测点安装6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