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4824972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01.1目的01.2适用范围01.3主要内容0.1.4编制依据1.第 2 章 管道安装工程.1.2.1管道支架及伸缩器安装1.2.1.1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管道局部“塌腰”1.2.1.2管道支架固定方法不当,安装不牢2.2.1.3A型或Q型伸缩器安装质量缺陷3.2.2阀件安装4.2.2.1阀门安装不符合要求4.2.2.2阀门泄漏.5.2.2.3阀门填料函处冒、漏严重 62.3弯管制作 72.3.1冷弯管制作质量缺陷 7.2.3.2热弯管制作质量缺陷 8.2.4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9.2.4.1生活给水管使用管材或安装不当 9.2.4.2给水管道流水不畅或堵塞 1.0.1.1.2.5.1铜及铜合金管道安装质量通病1.现象2.5.2不锈钢管道安装质量通病 1.2.1.21.3.2.5.3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安装质量通病2.6室内布管排列与敷设 1.52.6.1室内并列布管和靠墙、靠地面敷设的质量缺陷 1.52.6.2管道敷设坡度不规范 1.72.7设备安装1.92.7.1设备基础质量缺陷2.02.7.2设备拆卸、清洗质量通病2.12.7.3联轴节装配不当 2.2.2.7.4整体锅炉及附件安装不符合要求 2.3.2.7.5离心泵启动后不出水 2.4.2.7.6水泵振动,影响正常运行 2.5第 3 章 电气安装工程 2.63.1电气安装般通病 2.63.1.1施工准备工作不完善 2.6.3.1.2施工条件不具备时匆忙开工 2.6.3.1.3电器安装辅材锈蚀严重 2.7.3.1.4电缆桥架、支架以及电线保护管的支吊架不符合要求 2.7.3.2.1电管敷设位置错误.2.8.3.2.2埋地电管施工不规范2.8.3.2.3电管丝扣连接不符合要求.2.9.3.2.4电管焊接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3.0.3.2.5金属电管敷设前不作防腐处理3.0.3.2.6电管与热力管道的间距不够3.1.3.2.7电管进水3.1.3.2.8预埋电管堵塞3.2.3.2.9电管弯头制作不符合规范要求3.2.3.2.10电缆保护管不做喇叭口 3.3.3.2.11电管过墙(楼板、地板 )不规范3.3.3.2.12电管进箱、盒的质量通病 3.3.3213 PVC电管敷设不牢固或断裂 .34.3.2.14金属软管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3.5.3.2.15电管固定管卡最大间距超过规定 3.5.3.2.16 托盘、桥架安装工程质量通病 3.6.3.2.17托盘、桥架与电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3.83.3电线、电缆及母线安装 3.83.3.1导线穿管时绝缘层破损 3.83.3.2多股导线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 3.93.3.3接头处绝缘包扎不规范 3.93.3.4线头无号牌或号牌字迹不清晰 3.93.3.5朝天电管穿线后封堵不密实 4.0.3.3.6吊顶内接线盒 (箱)穿线后封闭不良 4.0.3.3.7布线不当,接线不牢 4.0.3.3.8线槽内布线过多 4.1.3.3.9电缆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4.13.4配电柜、箱、盒的安装 4.33.4.1配电柜 (盘)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 4.3.3.4.2柜 (盘)安装中加垫铁 4.4.3.4.3柜 (盘)标记不清,导线编号不明 4.4.3.4.4配电设施破损4.54.5.3.5照明器具和一般电器安装3.5.1灯具安装质量差,固定不牢固 4.53.5.2吊灯、吸顶灯脱落 4.63.5.3工矿壁灯固定不牢固4.63.5.4灯棚固定不牢固、不水平 4.7.3.5.5开关、插座不水平 4.7.3.5.6单相插座接线错误 4.83.6防雷及接地工程 4.83.6.1屋顶栏杆作避雷带时对接不符合要求 4.83.6.2避雷设施不覆盖整个屋顶部分 4.93.6.3断接卡设置不符合要求 4.93.6.5电气设备接地不符合要求 5.03.6.6电缆接地不符合要求 5.0第四章通风工程 525.1.5.1.4.1通风管道制作4.1.1风管板材选用不符合要求4.1.2风管咬口制作不平整 5.14.1.3圆风管不同心,管径变小 5.24.1.4矩形风管对角线不相等 5.24.1.5风管总管与支管连接质量差5.3.4.1.6无法兰风管连接不严密 5.4.4.1.7圆形弯头、圆形三通角度不准确 5.4.4.1.8矩形弯头、矩形三通角度不准确 5.5.4.2风管及部件安装 5.5.4.2.1风管与法兰配制不一致5.54.2.2法兰互换性差 5.6.4.2.3风管安装不直,漏风 5.6.4.2.4百叶送风口调节不灵活 5.7.4.2.5防火阀动作不灵活 5.84.2.6风管柔性接管无松紧 5.84.2.7风管穿墙孔、穿楼板不符合要求 5.9.1.现象 5.9.4.2.8风管系统漏风 5.9.4.2.9风机盘管新风系统风口安装不到位 6.0.4.2.10风管支架制作、安装不符合要求 6.0.1.1目的为了消除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通病, 根据国投宝地公司设 备安装工程进度状况,促进设备安装分公司安装工程质量提高, 根据 工程施工的现状和特点,特此编写部分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范措1.2适用范围适用于设备机电安装工程1.3主要内容本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安装工程中机电三个分部工程的质量通病, 它们 是:(1)设备管道安装工程。(2)电气安装工程。(3)通风工程1.4编制依据本手册主要是根据国家现行的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结合安装工程质量现状及常见多发质量问题进行编写。第2章管道安装工程2.1管道支架及伸缩器安装2.1.1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管道局部“塌腰”1现象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标高不准,接触不紧密不牢固,管道投入使 用后,有局部“塌腰”现象。2原因分析管道支架间距不符合规定,管道使用后,重量增加;弯曲的管道安装 前未调直;支架安装前所定坡度、标高不准,安装时未纠正;支架埋 设安装不平正、不牢固。3.防治措施(1) 支架安装前应根据管道设计坡度和起点标高,算出中间点、终点标高,弹好线,根据管径、管道保温情况,按“墙不作架、托稳转角, 中间等分,不超最大”原则,并参照下表,定出各支架安装点及标高 进行安装。(2) 支架安装必须保证标高、坡度正确,平正牢固,与管道接触紧密,不得有扭斜、翘曲现象;弯曲的管道,安装前需调直。(3) 安装后管道产生“塌腰”,应拆除“塌腰”管道,增设支架,使其 符合设计要求。2.1.2管道支架固定方法不当,安装不牢1现象管道投入使用后,支架松动或变形。2原因分析支架固定方法不对,安装不符合要求;支架埋入深度不够,灌细石混 凝土或砂浆时未捣实养护;使用后受外力作用而松动,造成支架不受 力。3.防治措施(1) 固定支架必须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安装,让管子平稳地敷设在支架横 梁上,使每个支架都能受力;在有热位移的管道上,固定支架应在伸 缩器预拉伸前固定。(2) 无热位移的吊架吊杆应垂直管道安装,并设花蓝螺栓调节吊杆长 度,有热位移的管道吊杆应倾斜安装,其倾斜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倾斜距离按位移值的1/2( L/2)安装。(3) 滑动和导向支架不得妨碍管道热膨胀产生的移动, 安装位置应从支 承面中心向位移反向偏移,其偏移值为位移值的一半,保温层不得妨 碍热位移。(4) 沿墙、沿柱或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固定支架时, 应参照相应的标准 图集和规范要求施工。(5) 管道试用后,发现支架安装不符合规定或松动,应修整加固或重新 安装。2.1.3Q型或Q型伸缩器安装质量缺陷1现象门型或Q型伸缩器在使用后,支架倾斜,管道变形,甚至接口漏汽、 漏水。2原因分析伸缩器在安装前未作预拉伸,或预拉伸不符合要求;伸缩器制作不合 格,或安装位置不当;固定支架安装不牢,间距过大。3.防治措施(1) 小型门型伸缩器用一根无缝钢管煨成,大型伸缩器用23根管煨制,然后焊接成型,焊口放在两个垂直臂的中间点,水平臂上不得有 焊口;四个90弯角的弯曲半径R4D(外径),且在平台上保持同一 平面。(2) 制作伸缩器的尺寸要准确,平面弯扭偏差不得大于3mm/m,且不得大于10mm,垂直臂偏差不得大于士 10mm。(3) 门型伸缩器制作后的椭圆率、弯曲角度、管壁减薄率和折皱不平度 的允许偏差值应符合GB50235- 200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4.2节有关规定。(4) 门型伸缩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需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 的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门型伸缩器时须进行预拉伸,输送热介 质要冷拉,输送冷介质要冷压。拉伸前须将两端固定支架安牢,冷拉 焊口设在距伸缩器弯头弯曲起点 22.5m直管处,两端的第一个活动 支架设在距伸缩器弯头弯曲起点 0.51.0m处,两端直管与连接管之 间留设计补偿值的 L/4,然后用拉管器或千斤顶拉伸,使管子与伸 缩器接口对齐后焊接牢固。(5) 伸缩器安装坡度和坡向应与管道一致,输送液体时,要在伸缩器的最高点设排气阀,最低点设排水阀,输送蒸汽时,应在伸缩器最低点 设疏水器。(6) 伸缩器制作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时,须拆除后重新制作安装和预拉 伸。2.2阀件安装2.2.1阀门安装不符合要求1现象阀门安装位置和标高不便操作和维修,影响使用;阀门方向装反、倒 装、手轮朝下。2原因分析缺少阀门安装知识,对施工规范掌握不严;安装阀门时,未考虑方便 操作和维修。3.防治措施(1) 止回阀、减压阀等均有方向性,若装反,拆下后按阀体箭头所示方 向与介质流向一致重新安装。(2) 在走道上和靠墙、靠设备安装的阀门,不得碰头、踢脚或妨碍搬运 工作;阀门安装过高,需经常启闭时,应设操作平台 (梯 );安装时阀 门手轮要朝上或侧向安装,手轮不得朝下。(3) 明杆阀门不得直接安装在地下;升降式止回阀应水平安装;旋启式 止回阀要保证摇板的旋转枢轴呈水平;减压阀要直立地安装在水平管 上,不得倾斜。(4) 立管上阀门安装高度,当设计未明确时,可安装成阀门中心与胸口 齐平,距地面1.2m为宜。222阀门泄漏1现象阀门安装后,经强度试验或使用后,关闭不严,有泄漏。2原因分析有杂物进入阀腔、阀座,堵塞阀芯;阀瓣与阀杆连接不牢,密封圈与 阀座、阀瓣配合不严密;利用阀杆吊装或操作用力过猛,阀杆弯曲变 形;密封面研磨不符合要求,或阀门关闭太快,密封面受损;用阀闸、 截止阀作调节阀用,使关闭件、座圈磨损加快。3.防治措施(1) 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试验,发现密封面或密封圈根部泄漏时, 修复 后使用。(2) 阀门安装前要检查各部分是否完好,阀杆有弯曲或阀瓣与阀杆连接不严密不得安装。(3) 安装前应清除阀内杂物,安装后管网要冲洗,若输送介质中有可能 将杂物带入阀门,阻塞阀芯时,在阀前应装设 Y型过滤 器(阀);阀 门关不严,应缓慢用力启闭阀门数次止漏,或拆下泄漏阀解体检查,清除阀芯杂物后安装。(4) 选用的阀门材质和结构必须与输送介质相适应,不得用截止阀、闸阀代替节流阀。(5) 阀座、阀瓣与密封圈采用螺纹连接时,可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作填 料。(6) 吊装阀门时,绳扣应系在阀体上,严禁系在阀杆上。2.2.3阀门填料函处冒、漏严重1现象阀门安装后通水,填料函处冒、漏严重。2原因分析填料干燥、老化或松散,阀杆与填料间产生间隙;填料未压紧,填料 方法不符合要求或填料选用不恰当;压盖有砂眼、裂缝,或压盖螺栓 损坏、滑丝;阀杆生锈或弯曲,与填料接触不紧密;阀门启闭时,操 作不当,用力过猛。3.防治措施(1) 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压盖是否紧密完好,若填料质次、松散或干燥 老化,应拆换与工作介质相适应的填料,接缝错开填满,对称拧紧压盖,使填料紧密,阀杆转动灵活。阀杆弯曲、生锈泄漏时,应拆下调直、除锈,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包裹盘根,弯曲、腐蚀严重的,应拆除更换阀杆。(3) 填料未压紧,应将压盖螺母对称拧紧;螺栓损坏、滑丝时,应更换; 压盖填料应紧密,耐用,如破损、松动应根据介质性质更换新填料。(4) 压盖有断裂、裂缝、气孔或砂眼者,应补焊修复或更换新压盖。(5) 启闭阀门时,应缓慢平稳操作。2.3弯管制作2.3.1冷弯管制作质量缺陷1现象弯管弯扁,有裂纹;弯管断面成椭圆形,管壁产生折皱;弯管角度偏 大或偏小。2原因分析用手工冷弯管子时,未用样板比量,未考虑弹回角度;用力过猛,弯管器移动过快;弯曲半径小,冷弯时未放置弯曲芯棒。3.防治措施(1) 弯管前要计算好管子弯曲长度,制作角度样板,弯管时用样板检查。(2) 为保证弯管整洁、美观、适用,防止弯管背壁减薄率超过标准,冷弯弯曲半径最小应大于或等于 4倍的管外径(4D)。(3) 弯管时要把管道纵焊缝摆在弯曲面的 45角上,用力均匀,逐步 移动弯管器,弯管角度要考虑弹回 34,并用样板检查;弯管 外径大于60mm时,要在管内放置弯曲芯棒,避免形成椭圆或产生裂 纹2.3.2热弯管制作质量缺陷1现象热弯管折皱不平度过大;弯管外侧管壁减薄太多;热弯管椭圆率过大; 弯管有裂纹和离层现象。2原因分析管壁太薄,弯曲半径小,灌砂不实,加热不均或浇水不当,使管内侧 或弯曲内侧温度高低不均;弯管时施力角度与钢管不垂直;钢管材质 差,加热燃料中含硫过多或浇水冷却太快,气温过低,产生离层和裂 纹。3.防治措施(1) 热弯前要选择材质好、表面无锈蚀、无弯曲和管壁稍厚于安装直管 的加厚管加工;热弯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 3.54倍的管外径; 防止热弯管背部管壁减薄率和椭圆率超标。(2) 管内应灌装洗净、无杂物、粒径合格的干燥河砂,边灌边震实,灌 满后用木塞堵好管口,将加热段放到烘炉或焦炭火上加热, 边加热边 转动管子,当加热到950C1000C,管子成蛇皮状,并呈现红亮光 时停止加热,放在弯管模具或平台上弯管,连续缓慢的进行弯管,当 管子降温到700C,管壁呈樱红色时停止弯管。弯管时要比预定弯曲角度略大 23,并用样板放在弯管中心 层处检查,合格后在受热表面上涂上一层废机油,防止氧化生锈。(4) 用气焊加热弯管时,要预热加热管段,再从起弯点开始加热,边加 热、边弯曲、边用水冷却,弯曲半径一致,防止弯曲表面产生折皱。(5) 热弯中禁用含硫量大的烟煤加热管子, 并不断地用样板检查,发现 椭圆度大、折皱较大时,应停止弯曲,趁热用锤子修整;发现有气泡 时立即浇水冷却;当管子一部分弯成所需曲线时,浇水将其冷却,当 热管完成热弯时,让其自然冷却。当热弯后的弯管不符合标准时,应 报废重做。2.4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2.4.1生活给水管使用管材或安装不当1现象生活给水管和生活、消防合用管道出水混浊,水色发黄,有异味,影响饮用。2原因分析生活饮水管道、消防和生活合用的给水管未按规范规定采用镀锌管及 其配件,而采用冷镀管或普通碳素钢管安装; 给水管使用前未进行冲 洗,或冲洗不净;水箱溢水管、排污管直接接入下水道,饮水水质受 污染,无水箱蹲式大便器冲洗管上未设置防污器。3.防治措施(1) 生活饮用水管、消防和生活合用管道,必须使用镀锌钢管(热镀管)及其配件;管道系统应进行试压和冲洗,凡安装管材、管件不符合要 求的,必须拆除后按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重新安装和冲洗;给水管和 饮水管应优先采用衬塑复合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及其配件。(2) 给水箱溢水管、排污管应通过排水漏斗接至下水道或污水池,严禁 直接与下水道相连。(3) 无水箱大便器冲洗管不得直接与大便器相接,中间必须装设防污(4) 给水箱在使用前,必须经冲洗消毒后使用,并应定期冲洗和排污, 并加盖防污器。2.4.2给水管道流水不畅或堵塞1现象管道水流不畅,甚至有堵塞。2原因分析管道安装前未清除管内杂物和断口毛刺,螺纹接口填料聚四氟乙烯生 料胶、麻丝、白漆等挤入管内,施工中甩口、管口未及时圭寸堵或圭寸堵 不严;给水箱使用前未冲洗或冲洗不净,使用后未及时加盖,阀门阀 板脱落;通水前管道系统未冲洗或冲洗不净。3.防治措施(1) 管道安装前,必须除尽管内杂物、勾钉和断口毛刺;对已使用过的 管道,应绑扎钢丝刷或扎布反复拉拖,清除管内水垢和杂物。(2) 螺纹接口用的白漆、麻丝等缠绕要适当,不得堵塞管口或挤入管内;用割刀断管时,应用螺纹钢清除管口毛刺。(3) 管道在施工时须及时封堵管口;给水箱安装后,要清除箱内杂物, 及时加盖。(4) 管道施工完毕后应按规范要求对系统进行水压试验和冲洗。(5) 管道堵塞后,用榔头敲打判断堵塞点,拆开疏通;若阀板脱落,拆 开阀门修复或更换合格阀门装好。2.5有色金属管道及非金属管道安装2.5.1铜及铜合金管道安装质量通病1现象铜及铜合金管道安装后,有弯曲、变形、“起拱”和“塌腰”现象; 焊口和管道受损后漏水。2原因分析铜管及铜合金管皮薄质软,在运输和堆放中产生凹陷和弯曲; 支架间 距过大,焊接:工艺选择不当,焊接安装操作不符合要求;管道安装 后受碰撞、踩蹬变形;各管道冲洗、试压后未排尽积水被冻裂。3.防治措施(1) 管道和配件进场后,应按牌号规格分别标记和堆放,防止混乱和挤 压;弯曲管在安装前要用调直器调直;并清除管内砂粒和杂物;或用 橡皮锤、木锤,轻轻敲打,逐根调直。(2) 当管道设计坡度未明确时,热水管、冷水管应以不小于0.003的坡 度安装,在管道试压、冲洗合格后,要随即排除管内积水,防止冻裂 漏水。(3) 安装铜管及铜合金管所用的支架与钢管基本相同, 支架间距可按同 管径、同壁厚的钢管支架间距的3/4选取;支架与铜管间用石棉板轻 金属垫或木垫隔开,接触紧密,防止损坏铜管。(4) 铜及铜合金管可采用气焊、钎焊、手工电弧焊和氩弧焊。焊接应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由操作熟练的铜管焊工施焊,焊口不得 出现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5) 安装好的铜管和铜合金管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严禁踩蹬或碰撞, 并防止砂石、混凝土等硬物划伤铜管。2.5.2不锈钢管道安装质量通病1现象管外壁不光洁,有划痕,管内有杂物;焊缝有裂纹、气孔和未焊透现象;管道与支架直接接触后局部产生点腐蚀和晶间腐蚀。2原因分析安装前管内杂物未清除干净,管外壁伤痕未处理;在运输、堆放和安 装中部分不锈钢管与碳钢直接接触产生点腐蚀;缺少不锈钢管安装知识,焊工操作不熟练。3.防治措施(1) 不锈钢管及管件在运输、堆放和与支架固定时,必须用木板、橡胶 板与碳钢隔离。(2) 不锈钢管、管件、阀件、不锈钢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技术证书 及晶间腐蚀实验证书,经检验合格后使用;无晶间腐蚀实验证书应补 做实验,合格后安装。(3) 安装前,管外壁污物和轻度伤痕要擦洗干净,伤痕超过0.2mm的经擦洗后,要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管子和管配件内杂物应清洗,并 用净布擦干净,有脱脂要求的经脱脂后使用。(4) 不锈钢管焊接应用氩弧焊,并由经验丰富、持证焊工施焊,焊前将坡口上的毛刺清理干净,在施焊前两小时内用不锈钢刷及丙酮将管子 对口端的坡口及内外壁 30mm以内的脏物清除干净。并在焊口45mm以上用厚50mm的石棉板包敷管子。焊接须采用管内充氩保护, 焊接后,用不锈钢刷、榔头清除焊口熔渣,并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 管内杂物用压缩空气吹净。2.5.3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安装质量通病1现象管道安装使用后弯曲、变形、高低不平;接口漏水,影响使用。2原因分析弯管安装前未调直;安装时气温与介质温度差距大,介质温度超过管 道最高允许温度,接口材料选用不当;支架间距过大,与管道接触不 紧密;未按规定设置伸缩节或设置位置不当。3.防治措施(1) 弯曲管应放在调直平台上,通入蒸汽,使管子变软,靠自重自行冷 却调直。(2) 弯管时,先在管内灌入 80C的无杂物热砂,并用木锤捣实,然后 将需弯管段放在加热器上滚动加热到 135C 士 5C,立即将加热管段放 到弯管胎模内弯制,并用湿布或水冷却后将砂倒出,并清理干净。(3) 接 口方法有焊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螺纹连接、套管连接等数 种;承插接口强度和耐压能力较好,应优先采用。接口时用酒精或丙 酮将承口内、插口外擦净,并分别均匀涂上一层816或“40U塑料胶, 将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内留3mm间隙,承口深度根据管径大小,按 施工规范和技术规定确定。(4) 硬聚氯乙烯塑料管与金属支架之间应垫 3mm厚软塑料垫块,横支 管应按下表选用管卡固定,支架间距应按设计或施工规范确定。(5) 硬聚氯乙烯塑料管输送介质温度不得超过-15C160C的范围。(6) 排水立管上每层须设一个伸缩器,插口要平直地插入伸缩器承口橡 胶圈内,不得摇动挤入,并须留伸缩间隙,夏季510mm,冬季15 20mm。伸缩器必须按下列原则设置:1) 立管穿楼板处为固定式,支管在楼板上或楼板下接入时,每层设一个伸缩节,并置于管件之上。2) 立管穿楼板处为固定式,无支管接入时,每层设一伸缩节。3) 立管穿楼板处为不固定式,支管接入为固定式,伸缩节设在支管配件之上。4) 立管穿楼板处为不固定式,无支管接入时,每隔4m设一伸缩节。横支管接至立管时,其间距24m内或每隔4m设一伸缩节;输送其他介质的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2.6室内布管排列与敷设 261室内并列布管和靠墙、靠地面敷设的质量缺陷1现象(1) 多根管并列布置,法兰在同一地方并排在一直线上,使用后接口有 滴漏、冒水现象。(2) 管道沿墙、沿地面敷设时距地面太近,使用后,接口漏水,墙面、地面潮湿,影响使用和环境卫生;冷热水管、蒸汽管共支架平行或上 下排列时,冷水管结露、滴水。2原因分析(1) 多根管沿墙、沿地面敷设,或共支架平行布置时,法兰并列布置在 同一地方,管间净距太小,影响法兰螺栓拧紧,焊口、螺纹接口难以 操作,接口产生滴漏、冒水。(2) 墙面施工偏差太大,立管甩口位置距墙太近,未用配件纠正,立管 施工难以操作,接口漏水。(3) 冷、热水管、蒸汽管、采暖管共支架平行布置时,距离太近,冷水管未保温,结露、滴水。(4) 缺乏不同介质、不同温度管道综合排列的施工经验,对施工规范、 规程掌握、执行不严。3.防治措施(1)管道沿墙或地面敷设时,必需确定螺纹接口、焊接或法兰拧紧螺栓所必需的距离;螺纹连接时,不保温管中心距墙面净尺寸按表8-4施工;排水立管距离粉刷面净距按表 8-5施工;并行排列的立管或横管 共支架敷设时,要保证管道施工维修方便,尽量缩小管道间距;相邻 法兰、阀门位置要按下图相互错开安装,如法兰、阀门接口并排在一 起无法施工时,须重新错开排列安装。螺纹连接不保温管中心距墙最小净尺寸mm管径DN15253240507080100125150间距尺寸4050607590110130160排水立管中心距墙最小净尺寸mm管径DN5075100150间距尺寸507080110相邻管道法兰、阀门位置错开安装(2) 冷热水管、蒸汽管共支架平行或上下平行安装时,管外壁需防潮保 温;热水管、蒸汽管应安装在冷水管上方;冷热水管垂直安装时,热 水管放在冷水管左侧;浴盆和洗面盆的热水龙头应安装在冷水龙头左 侧。(3) 安装管径小于或等于32mm不保温采暖双立管时,两管中心距离为 80mm士 5mm,供水(汽)管应置于面向的右侧。(4) 当甩口位置距墙太近时,应用弯管、乙字管或零配件将甩口位置外 移,保证管道和接口施工操作尺寸。262管道敷设坡度不规范1现象生活、工业污废水在管内流动不畅或堵塞;采暖系统部分环路立管、 散热器不热,空调系统冷冻水管(供热管)及回水管倒坡,房间温、湿 度达不到设计要求。2原因分析污废水管道倒坡或小于最小坡度,杂物沉淀堵塞管道;生活热水管、 空调冷冻水管(供热管)、采暖供热、干、支管坡度小或倒坡,在管道 顶端最高处产生气塞,影响介质循环和流动;使少数采暖房间温度和 空调温、湿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工业蒸汽采暖管坡度小或倒坡,管中 凝结水堵塞蒸汽通路,影响蒸汽供应和循环。3.防治措施(1) 管道均须按设计标高、坡度、坡向安装,严禁出现弯曲、倒坡、“起 拱”和“塌腰”现象;如已发生,须拆除,换直管重新安装、(2) 安装室内污、废水管、雨水管时,当设计未明确坡度时,可按下表 中标准坡度施工;如堵塞,须疏通后,重新调整后装好、排水管道及雨水管道的坡度生活污管工业废水水雨水管径生产生产污埋悬D废水水标最地吊N标最标最准小管管/准小准小最最m坡坡小小m坡坡坡坡度度坡坡度度度度度度500.020.030.030.030.020.020.020505507550.010.020.020.020.010.01100.0255055500.010.000.020.010.020.010.000.012580202850.010.000.010.010.010.010.000515065050600.000.000.010.000.010.000.0020850607500.000.000.000.000.000.000.0025647485400.00O.00.00O.00.000.00O.0305035603574503500.000.000.000.000.000.000.004353643(3)室内采暖和热水供应管道坡度,当设计不明确时,按下列规定施工:1)热水采暖和热水供应管道及水汽同向流动的蒸汽和凝结水管道,一 般为0.003不得小于0.0022)水汽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不得小于 0.005b3)散热器横支管全长小于或等于 500mm,坡度值为10mm;当一立管 接两根支管,有一支管超过 500mm时,坡度值均为10mm。(4)给水管、消防水管、空调冷冻水横干管应按小于或等于0.0020.005的坡度坡向室外水表井、阀门井泄水装置;支管坡向立管或泄 水阀;热水供应管、热水空调水管、热水采暖管应“抬头”走,并在 管道最高端设集气罐和排气阀,在最低点设放空阀泄水;蒸汽和气体 管道要“低头”走,并在最低端设疏水器或在管底设排污阀。(5)吸上式水泵吸水管应按大于0.005的上升坡度坡向水泵安装,输送 液体的水平管和水泵吸水管变径时,应采用管顶齐平的偏径异径管安 装;输送蒸汽和气体管道应管底齐平。2.7设备安装2.7.1设备基础质量缺陷1现象基础外形尺寸超差,基础中心线偏移,标咼过咼或过低;基础预留孔 偏差过大,深度不足,木盒清理不净;预埋地脚螺栓的外露长度参差 不齐,螺纹受损;垫铁安装位置不当,设置不合理;基础出现沉降; 二次灌浆质量不良。2原因分析基础不验收,未按规范办理交接手续;设备安装前未对基础进行有效 处理。基础预埋预留时,未进行监控;施工过程中未注意对成品、半 成品进行保护;垫铁设置未按规范规定进行,安装前未对基础做沉降 试验;灌浆强度不足,表面不粉抹,设备底座灌浆不密实。3.防治措施(1) 严格按规范进行基础验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2) 如基础标高过高,可用扁铲铲平;过低时可在原基础表面凿毛后,再补灌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基础中心线偏差较大时,可借改变地脚 螺栓的位置来进行补救,如果基础是一次灌浆,在地脚螺栓预埋偏差 较小的情况下,可把螺栓烧红矫正到正确的位置。 螺栓预留孔偏差过 尢 贝何以通过扩大所留的地脚螺栓孔来校正,孑L内油污、碎石、泥 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3) 联动机械的安装,应在基础上按规范规定埋设坚固的中心标板及基 准点。(4) 基础二次灌浆前,应在基础表面凿毛,以加大接触面,加大二次灌浆在基础上的移动阻力,使两者结合牢固。二次灌浆采用强度比基础 混凝土高一级的混凝土。(5) 对大型设备基础,安装前按规范进行静压、沉降试验至符合要求。(6) 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垫铁组在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 受力部位下方。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按5001000mm设置。在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各垫一组垫铁,设备找平后,应控制垫铁露出设备底面外缘某一规范规定尺寸,且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 度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2.7.2设备拆卸、清洗质量通病1现象拆洗装配后精度降低。2原因分析对被拆卸零部件的结构不熟悉,装配要求不熟悉;拆卸装配方法不对, 造成零部件损伤;拆卸的零件安装不正确,造成零件的划伤和变形; 对被拆下零件未经检查清洗就进行装配; 对设备清洗检查的重要性认 识不足,或不具备清洗基础知识;对不准拆卸的设备进行拆卸。3.防治措施(1) 拆卸前必须对机器部件的结构、用途、构造、工作原理及有关技术 要求等于解清楚,熟悉并掌握机械装配工作中各项技术规范, 在拆卸 修理后,再装配时才能准确无误。(2) 通常拆卸与装配顺序相反,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合格零 件不会造成损伤,在零件装配前必须彻底清洗一次, 任何脏物或灰尘 均会引起严重磨损。(3) 拆卸时,零件回松的方向、厚薄端、大小头必须辨别清楚,拆下的部件和零件必须有次序、有规则地安放,避免杂乱和堆积。对精密部 件和零件更应小心安放,拆可;的零件应尽可能地按原来结构连接在 一起,必要时,有些耦合件和不能互换的零件需标上记号(批上钢印字符),以便能按拆卸、修理、制造时所做的记号成对成套地装配,不致造成混乱。(4) 零部件在装配前应检查其在搬运和堆放时有无变形、碰伤。零件表面不应有缺陷,装配时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装配。(5) 对可以不拆卸或拆卸后可能降低连接质量的零部件,应尽量不拆 卸,对有些设备或零部件标明有不准拆卸的标记时,则严禁拆卸。2.7.3联轴节装配不当1现象联轴节不同轴度超差;联轴节轴端面间隙值超差,2原因分析对不同种类联轴节的同轴度和端面间隙的规范要求不熟悉;测试手段和计算方法不正确;联轴节制造时有偏心。3.防治措施联轴节调整前,应熟悉并掌握设备随机文件对其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要求,调整结果应满足要求;测量联轴节的不同轴度,应在联轴节端面 和周围设置均匀分布的四个位置,即在 0,90, 180, 270四 个位置上进行测量,可用臼分表或直尺配合专用工具进行测量; 测量 时两半联轴节应同时转动;对于制造时有偏心的联轴节,可以卸开联 轴节,检查两半联轴节的偏心情况,使偏心部分相对称联接。2.7.4整体锅炉及附件安装不符合要求1现象锅炉房内的设备、管道布置不合理;安装前未对锅炉及附属设备进行 全面检查;整装锅炉就位、找平、找正方法不正确;水位计安装不符 合要求;压力计选型不当;安全阀安装不符合要求;分汽缸伸缩端安 装不正确,不做水压试验。2原因分析未认真审图,不合理的设计布局未能及时纠正;未按图及随机文件要 求施工,或安装尺寸超差;无详细的设备安装施工方案,或未按方案 实施;水位计安装位置不符合规程要求,水位计无最高、最低、正常 水位的明显标志,左右水位计高低不一致;压力表精确度不符合规程 要求,其表盘刻度极限值过小或过大,且无存水弯管;安全阀安装前 未进行校验,安全阀排污管底部未设疏水管;分汽缸两端均为固定支 架,未考虑到蒸汽进入后的热膨胀因素;未做水压试验。3.防治措施(1) 认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和施工技 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图纸、随机文件及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施工;制定 详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执行。(2) 水位表装于便于观察的地方,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000mm时,应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且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信号不能取自 一次仪表,水位表应设有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水位至少高50mm,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25mm,左右水位计高低不一致应用连通透明胶管调整好标 高。(3)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2.5MPa或者大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精确度分别不低于2.5级和1.5级;压力表应根据介质的工作压 力选用,压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最好选用工作压力的 2倍;压力表盘 大小的选用,应确保司炉人员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安全阀安装前一定要送有关部门校验,安全阀排汽 管底部应装疏水管接到安全地点,且排(汽、水)管和疏水管上不应装 设阀门;分汽缸安装一端设固定支架,另一端设活动支架,确保工作 介质进入后可自由伸缩;按规范规定做好水压试验。2.7.5离心泵启动后不出水1现象水泵运转后,不吸水,压力表和真空表指针剧烈摆动。2原因分析吸水管倒坡、存气;吸水管、真空表管漏气;泵壳吸水侧有砂眼、气 孔;吸水管未灌满水。3.防治措施(1) 安装吸水管时,应大于或等于0.005的坡度坡向水泵吸水侧,并用 偏心渐缩管与之连接。(2) 检查漏气处,并堵塞;若泵壳有砂眼,用软铅堵住漏气处或更换新 泵壳。(3) 打开灌水阀,灌满吸水管。2.7.6水泵振动,影响正常运行1现象水泵启动后,机组和出水管振动严重,噪声大。2原因分析水泵地脚螺栓松动或基础不稳固;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叶轮不平衡; 出水管未用支架固定牢固。3.防治措施(1) 紧固地脚螺栓或增设减振器。(2) 调整泵和电机轴线,使其同心或更换轴承。(3) 更换不平衡叶轮,增设支架(撑),固定出水管;或增设橡胶软接头第3章电气安装工程3.1电气安装一般通病 3.1.1施工准备工作不完善1现象设备、器具安装前未按规定检查、验收;合格证、质保书等技术文件 不全;仓库保管不善,安装时零配件丢失,油漆损坏。2原因分析未按施工程序作开箱检查;现场管理不善。3.防治措施(1) 电气设备及器材开箱时,应会同有关部门核对型号、规格、性能参 数,进行外观检查,看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清点合格证、说明 书、零配件等,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3.1.2施工条件不具备时匆忙开工1现象施工现场不具备电气设备的安装条件,门窗未装,地坪未做,造成电 气设备损坏、变形、受潮等,给以后安全运行留下隐患。2原因分析安装单位不顾实际条件匆忙开工,业主催促施工单位赶工期。3.防治措施按要求严格审查开工条件,不具备条件不开工;对业主提出的不合理 要求,应作解释,并应坚持原则。3.1.3电器安装辅材锈蚀严重1现象电器安装的紧固件及其他安装附件过早出现锈蚀。2原因分析片面强调降低成本,使用非镀锌或防腐质量低劣的安装附件。3.防治措施(1) 电器安装附件除涂防腐油漆的外,均应采用镀锌件,对户外及架空 线路所用的各种金属构件和辅材均应热镀锌。(2) 对镀锌及防腐质量差而已经锈蚀的,应调换或重新防腐。3.1.4电缆桥架、支架以及电线保护管的支吊架不符合要求1现象吊、支架间距过大,歪斜,用气割开孔、切割,防腐质量差。2原因分析管理不严格,施工人员违反规范规定,施工现场设备不配套。3.防治措施(1) 所有非镀锌制品的支、吊架,必须先预制、打孔、防腐完毕后方可 安装。(2) 支、吊架安装前必须拉线,保证支、吊架的水平、垂直。(3) 应用机械切割和钻孔,必须使用气割下料和开孔,气割后必须磨去 所有氧化物,并作防腐保护。3.2配管及线槽、桥架安装3.2.1电管敷设位置错误1现象管线穿越设备基础且预埋深度不够,造成电管的损坏。2原因分析施工者不熟悉图纸及规范要求,或先敷设电管后基础施工。3.防治措施 避开设备基础位置敷设电管。3.2.2埋地电管施工不规范1现象电管连接套管未满焊,埋入地坪后造成进浆、入水,使导线绝缘性能 下降。2原因分析操作随意、马虎。3.防治措施尽量减少电管接头;先预制后埋地;全部满焊后再埋入地坪,且埋深 不应小于15mm。323电管丝扣连接不符合要求1现象电管套丝长短差异大及表面不平整, 套丝过长连接处易断裂,过短则 两端有间隙;管口内侧未去毛刺,穿线时伤及导线绝缘层;丝接后外 露丝牙,不及时防腐造成锈蚀;两连接管之间未作接地跨接。2原因分析未控制好套丝长度,管口内侧不去毛刺,忽视丝接处的防腐处理及接 地跨接。3.防治措施(1)按表9-1要求控制套丝长度,电管连接后,两侧的丝牙应外露2-3牙。表9-1电管直径与套丝长度关系管 径套丝长度/mm/mm1513 1516 1813 152025322325(2) 检查管口内侧无毛刺后再与束节连接; 若毛刺未去尽,应用圆锂在 其内侧再镗锂一遍,直至去尽毛刺。(3) 丝接处两端用6mm圆钢做接地跨接,两侧的焊接长度应不小于 36mm,且进行两面焊;丝接处外露丝牙及接地跨接的焊接部位,必 须先刷防锈漆再刷面漆,以防锈蚀。324电管焊接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1现象采用对接焊,牢固性差且管内径变小,穿线困难;套管焊接两管口错 边,使穿线困难或损坏导线表面;管壁焊穿;薄壁电管采用焊接连接。 2原因分析不规范施工;两管不在同一轴线;焊接方法不对。3.防治措施(1) 严禁对接焊连接。(2) 套管焊接时,使两管处在同一轴线且固定后再焊接。(3) 宜采用气焊连接。(4) 薄壁电管严禁采用焊接连接,必须采取丝接。3.2.5金属电管敷设前不作防腐处理1现象交工时电管已严重锈蚀2原因分析未按规范要求对电管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3.防治措施(1) 金属电管应作防腐处理。当埋于混凝土内时,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 理;直接埋于土层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采用镀锌管时,锌层剥 落处应涂防腐漆。(2) 金属管必须在安装敷设前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敷设后再防腐处理 而局部不到位。3.2.6电管与热力管道的间距不够1现象电管与热力管道的间隔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2原因分析不同工种施工配合不佳,预留空间不够。3.防治措施电管应让热力管,确保有不小于 100mm的间距。水平间距不够垂直 让,垂直间距不够水平让,交叉间距不够可采用隔热保护。3.2.7电管进水1现象电管内存水,导线绝缘性能下降。2原因分析在室外或有水溅场所敷设电管未按有关要求施工。3.防治措施(1) 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 室外管端口须做滴水弯,过路箱应有防水措施。328预埋电管堵塞1现象穿线困难或无法穿线。2原因分析杂物进入电管。3.防治措施(1) 电管敷设前检查管内有无杂物。(2) 电管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将管口进行有效的封堵。不应使用水泥袋、 破布、塑料膜等物封堵管口,应采用束节、木塞封口,必要时采用跨 接焊封口。箱、盒内管口采用镀锌铁皮封箱。(3) 多弯及长管预穿铁丝以便穿线。3.2.9电管弯头制作不符合规范要求1现象弯头过多或弯扁度超标,影响穿线。2原因分析未按规范设置电管弯头数量,工人操作水平不高。3.防治措施电管敷设中弯头超过3个(直弯为2个)时,必须设置过路箱。电管弯 曲施工,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6倍(埋地或埋混凝土的电管则 不小于10倍),电管弯扁程度不大于电管外径的10%。3.2.10电缆保护管不做喇叭口1现象电缆穿管时损伤电缆表面。2原因分析施工者不按规范施工。3.防治措施保护管口必须做喇叭口且去除毛刺,否则不能穿电缆。3.2.11电管过墙(楼板、地板)不规范1现象不加套管或套管长短不符合规范要求。2原因分析交底不清或操作者施工不规范。3.防治措施电管穿过墙或楼板、地板必须外套金属套管,过墙套管长度与墙等厚, 过地板、楼板时,下口平,上口高出板面 5mm。3.2.12电管进箱、盒的质量通病1现象进箱、盒电管不顺直;进箱、盒管段长短差异大;管与箱(盒)连接不牢固。2原因分析施工者未按规范要求操作。3.防治措施(1)电管进箱(盒)应顺直,不应倾斜进箱(盒)。(2)暗配的厚壁钢管与箱(盒)连接采用焊接,管口宜高出箱(盒)内壁3 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3)明配钢管、薄型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箱(盒)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 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 23扣。 另外,采用此类连接方法还应用 6圆钢做电管与箱(盒)间的接地跨 接,跨接采用焊接,两侧的焊接长度应不小于 36mm,且进行两面焊 接。如镀锌电管接地应采用专用线卡。3.2.13 PVC电管敷设不牢固或断裂1现象连接处脱节或断裂。2原因分析粘接部位未处理干净,胶合剂用量太少或除刷不均,甚至未用胶粘剂, 套管长度不够;支吊架间距太大,电管固定不牢。3.防治措施粘接部位应处理干净,套管内侧及连接管外侧均要将胶合剂除刷均 匀,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 中心,电管插入后待胶粘剂固化后才能移动连接后的电管;按规范规定的间距设置支吊架固定电管。3.2.14金属软管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1现象中间有接头,接地不牢固或不做接地跨接,固定在设备上或不固定, 使用长度超过2m。2原因分析施工不规范,电管敷设未到位。3.防治措施禁止软管有接头,且不应退绞、松散;穿强电导线的金属软管均应采 用包箍形式进行可靠的接地跨接,不得用软管作接地体,必须另敷设 接地导线;外露、顺墙敷设的金属软管应用管卡进行固定,固定间距 不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 300mm,且不允许固 定在设备上;软管长度不宜超过 2m,不允许用金属软管取代电管敷 设。3.2.15电管固定管卡最大间距超过规定1现象管卡间距离过大,甚至不用管卡固定,而用铁丝绑扎电管挂在墙上或设备上,致使电管固定不牢。2原因分析不规范施工或严重的偷工减料。3.防治措施(1) 钢管管卡及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应严格按表9-2和表9-3的规定设置(敷设方式为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表9-2钢管管卡间最大距离管卡间最大距离/m钢管直径/mm厚壁钢管薄壁钢管15 201.51.025 322.01.540502.52.0 653.5表9-3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管内径/mm管卡间最大距离/m 502.03.2.16托盘、桥架安装工程质量通病1现象(1)垂直弯、水平弯制作不规范,不能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2) 不平直、不垂直,观感质量差。(3) 不做接地跨接或跨接不符合规范要求。2原因分析操作不规范,工具不配套,固定不牢,托架间距太大3.防治措施(1)参照表9-4制作垂直弯和水平弯。表9-4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型式多芯10D单芯控制电缆橡皮绝无铅包、钢铠护10D缘套15D电力电裸铅包护套20D缆钢铠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20D铅包30D油浸纸绝缘有铠装15D20D电力电缆铅包无铠装 20D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20D 注:D为电缆外径。(2) 安装桥架、线槽托架应放线施工,确保横平竖直,固定安装牢固。(3) 桥架的接地跨接:镀锌桥架可不设跨接线,但要确保固定轴栓两侧 各有不少于一颗使用平垫片和弹簧垫片。油漆桥架应用多股编织铜线 压接线耳做接地跨接,接触处应将油漆清除干净。3.2.17托盘、桥架与电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1现象桥架与电管连接不良。2原因分析桥架出线处用气割开孔,孔径控制刁;好,并与电管连接不好。3.防治措施应用专用工具开孔,使孔径与电管连接可靠,宜采用气焊连接,焊接 处及时作防腐处理,按规定设置支架将电管固定牢固。3.3电线、电缆及母线安装3.3.1导线穿管时绝缘层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