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684926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中学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一、确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共同愿意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前,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仍靠过去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今天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为了使教师的素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了将新课程理念真正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共同愿景。1、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要建立在既把握新课程理念又深刻理解学校发展内涵;既考虑学校实际,又充分挖掘学校存在的潜力的基础上,让学校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学校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自己来解决。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的近期目标应是寻求具体的对策来解决学校中的问题,而长远目标是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达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而学校办学特色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建设、培育过程,所以,我们要把形成学校特色的思想贯穿于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实践中,这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2、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在学校特色形成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要基于教师,在教师中,为了教师,要围绕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让教师体会到自己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我专业发展的主人,以一种主动追求的精神状态,以一种高扬的主体意识的姿态去参与教研和培训。这样就能正确地对待旧知、老方法、老观念,老观念与新知、新方法、新观念的冲突,以理性来驾驭情感,因此教研和培训过程就是教师生命主体意识又一次更新成长的过程,它不仅仅为教师的事业目标作出贡献也为教师个人生活质量和理想增添价值,教师有了改变自身的动机,就会产生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的动力,教师就对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有强烈需求。二、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及主要内容(一)基本要素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合作互助,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第一,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发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所以,教师自身经验的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第二,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同事之间的互助,校际之间的交流,彼此支持,校本研究强调资源共享,经验分享;强调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第三,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它的出发点是发现和研究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落脚点是解决学校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它是基于校内,但也要挖掘校外,它不仅仅依靠校内力量,还要依靠专业人员的参与,通过学术报告、教育理论讲座、现场教学指导等帮助教师理论指导,专业引领,实践示范。(二)主要内涵1、建立以校本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要明确教师即课程,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研究假设,教师既是课堂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是课程的生产者,又是课程的主动的设计者。学校要以课程改革机构为依托,成立专门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应包括校本教研领导组织,校本教研执行组织,校本教研督导评估组织,校本教研领导组织要制定校本教研规划,建立学校预警机制,争取社会支持能力,开发校本教研资源,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大会”、“教育教学年会”。校本教研执行组织(1)要指导教师每年修订个人发展计划,要从教师个人发展基础、发展目标两个方面让教师知道每年干什么,怎样干,并理解教师的工作不是学校安排而是自身发展的要求。(2)要负责修订和制订教研制度、学习制度,指导教导处、教研组制订适应于新课程运行的相应的教研计划;要同教导处、年级组一道,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向全校推介。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共同体的产生及方法的综合运用等,每学期指导教师读12本书。(3)要指导备课组(规模较大的学校)、教研组(规模较小的学校),建立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以会员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的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督导组织,要对学校实施新课程进行全程督导和评估,要深入学生、深入教师、深入课堂,了解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的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会诊并帮助解决。督导组成员可以是在职的骨干教师,还可以聘请刚刚从教学一线退下来的有名望的退休教师,让他们优良的教学技能和对教育无私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使学校办学传统、文化传统、教研风气一代代相传,也确保课程的实施不偏离正确的轨道。2、健全对话、交流制度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研究的目的,加强对话与交流,为教师搭建教研平台,突出教师的教学研究主体地位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第一,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间的对话,学校设立“课改讲坛”、“教育改革与创新论坛”,让教师能在讲坛、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让学校领导在台下倾听教师们的心声,了解教师们的需要,变以往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我改”为“我要改”,变以往被动接受者为主动的创造者,及时把有益的思想内化,充分体现学术民主,充分调动教师教研课改的积极性。第二,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笔者建议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记,积累典型个案,上研讨课,提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写课改体会,广泛开展“主题月”、“活动周”、“教研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即每月都有一个研讨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计多个相关的专题,然后围绕专题组织研讨课、观摩课、教育沙龙、座谈会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在活动中加强对话和交流,并使自己的经验经过反思、提炼和升华,感悟内化为强大的理性力量,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三,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学会从学生中获得经验,教师要自主地向学生发放调查表,召开学生座谈会、“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征文等,从学生中寻求教研问题,这既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校本教研的归宿。3、提倡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制度校本教研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研究的侧重点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问题即课程,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发展即成果。所以,我们要为教学而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师处于一种研究状态下的教学,教师即研究者;我们要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要为新课程实施服务。首先,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不能违背校本教研的宗旨,要严把课题关,不要为搞课题而搞课题,要将课题研究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课题实验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学校存在的突出的重点问题,确立校级研究项目,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学校特色发展,解决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遵循“课题研究实用化、管理过程科学化”的原则,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获得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深刻地认识、掌握、理解现代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并自觉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感悟出研究的方法,同时课题研究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诱导教师有正确的教学行为。三、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1、校本培训的原则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系都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方式,采取上级行政推荐策略,学校往往不重视,而校本培训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开展的培训方式,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通道联结起来,重视研究学校遇到的具体的实际问题;校本培训注重全员培训与分层分类培训相结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目标,要把住入口关,搞好岗前培训、新理论和教育方式的培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突出重点,搞骨干教师培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抓住关键,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做到天网、地网、人网的有机结合;注意全面,搞好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培训,鼓励教师努力实现个人自身价值。校本培训要注意教学、研究、培训的有机结合,使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达到教学时间、培训时间、科研时间的统一;教学实践空间、学习空间和自我发展空间的同一。2、校本培训的模式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是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校本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自主参与式培训:该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主体,充分挖掘教师自身资源,加强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难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深入讨论,把培训当作教师和培训者共同发展的过程;把培训当作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高以及整个工作改进的演练过程;在培训活动中,让教师有获得问题解决的满足感,培训者让时间给教师去反思、对话、交流、研讨、演练等,真正做到双向交流、自主探索,全员参与,把新课程理念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展现,让教师从中悟出新课程实施的策略。行为研究培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有目的有意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跟踪,并对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记录,收集积累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化为几个典型的共性问题,交给教师研究讨论,围绕这几个问题,上升到理性并确定几个培训的主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参加的主题,每个主题指定一位教师组织一位专家指导,通过上观摩课、说课、评课,展示以前的教学行为记录、研讨座谈、专家讲评等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纠正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排斥教学理论指导的倾向。在研究中引导教师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同时也培养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行动研究意识,研究之后,再进行跟踪,把行为研究培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案例分析式培训: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富有典型性的事件或教育教学问题。案例分析是引导教师对这些情境进行研究和讨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培训策略。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分析这种模式,让教师处于富有真实的情境中,既感到亲切又有较强的说服力,能使教师对新的理念有可理解性,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有可操作性,激发了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在体验中感悟,能有效地提高校本培训的成果。此模式具体操作程序是(1)由培训教师收集或组织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或专家提供已有的教学案例;(2)将案例先交给教师自主思考;(3)组织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什么是案例,为什么要进行案例开发,怎样进行案例开发;(4)对提供的案例组织讨论;(5)培训者指导教师分析案例并形成共识再概括总结;(6)再布置教师写案例分析体会并按照案例开发的方法留心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为下一轮案例分析式培训作准备。四、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激励机制学校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习型学校的氛围,要构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奖励机制,确保新课程的良好运行,学校要制订学习考核制度、校本教研成果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办法,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均可计教师专业发展成绩,装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并与奖惩、晋升、职称评聘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全面总结,根据办法规定对取得教研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用政策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自修和进修,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学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从校本教研做得好的老师中选派部分教师去教育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或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同时要加强校本资源开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评选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的方法,使各个层次的老师均有发展,发挥他们在校本教研中的榜样和骨干作用。评定后,对他们在校本教研中的义务和职责有明确的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和评价,营造竞争意识,并建议将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案作为校本教研资源存放在图书馆供老师们借阅。要把教学比武和各项比赛与新课程教师培训结合起来,使比赛过程既是一个学习过程,又是一个培训过程,通过竞赛更加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