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175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8094793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175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175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175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澄政发201111号江 阴 市 人 民 政 府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临港新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更大力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蓝天工程)计划(锡政办发2010185号文)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转型发展步伐,切实改善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建立健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现幸福江阴“处处都有好环境”的目标,特制订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无锡市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城市市区和不开发区为重点区域,以能源、交通、钢铁、化工行业整治和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油气回收为重点领域,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为保障,加快构建联防联控体系,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确保大气环境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实施原则(一)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确定空气质量保障重点控制区域、重点控制领域和重点控制污染物,优先实施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二)严格标准,完善政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解析及影响研究,提高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征因子的排放标准及相关标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构建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尽快制订出台一批地方性政策和管理措施。(三)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坚持源头控制、预防为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着手,着眼大气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全面抓好碳减排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争取在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四)联防联动,齐抓共管。建立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实施、统一评估;建立政府统一监管、部门联动配合、社会积极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格局。三、主要目标(一)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到2012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09年分别下降10%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下降,至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9年下降15%。(二)到2012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值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酸雨发生率逐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三)到2012年,市区及乡镇(街道)建成区范围内全面建成清洁能源区,全市原煤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在2009年的基础上下降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在2009年底的基础上累计下降12%。原煤消费总量控制在上级部门要求的范围内。(四)高水平编制完成并全面实施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建设和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四、主要任务和分工(一)编制并实施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与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为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完备保障。在汇总调查、研究分析近5年气象、污染源、空气质量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地区、重点污染源和重点项目加强监测。着力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扬尘等大气污染问题,进一步研究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灰霾污染问题,建立我市大气污染数据模型,同时借助国内外的先进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最终形成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具体措施。2011年着手开始规划编制工作并全面推行实施。牵头部门: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气象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大力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和不开发区建设战略。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碳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制造、新传感器、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重点打造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百亿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同时根据江阴市南部地区不开发区域产业发展暨结构调整规划及关于加快推进不开发区域建设的意见(澄委发201035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不开发区建设战略。至2012年,全市工业中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提高到47%左右,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以上。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2加强节能减排和落后产能淘汰。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大力组织实施以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加强节能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案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有关精神,组织实施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整治整合计划,深入推进“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工艺和产品,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加快城区“退城进园”工作进度,引导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布局。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3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江阴市产业导向,抓紧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一律暂停审批、核准、备案,全市范围内除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外,一律不得新建火力发电机组。清洁能源区和热电厂供热范围内一律不得新增燃煤设施。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三)继续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1制定我市“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计划。根据环保部办公厅关于抓紧研究“十二五”减排规划意见建议的通知(环办函2009963号)文件的要求及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对我市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基数、重点行业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进行研究,2011年初编制完成江阴市“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计划。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统计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2大力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根据国家、省、无锡市下达我市的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及江阴市“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计划,大力推进我市重点减排工程建设,重点实施钢铁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和火电及热电企业氮氧化物减排工程,2011年完成建设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工段和球团工艺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全市其他钢铁企业按照江阴市“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计划确定的年度任务开展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建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23家企业试点实施低氮燃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逐步开展烟气脱硝治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如国家出台新的排放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十二五”期间全市27家电力企业全面完成烟气脱硝治理。探索钢铁行业烟气脱硝技术,在成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对建设大气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的企业(单位)按投资、绩效进行适当经济补助。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3调整能源结构,开展清洁能源区建设、严格控制非电用煤量。编制全市供热规划(2010-2020)、调整优化集中供热布局,加快推进热电企业整合工作。2011年出台我市有关清洁能源区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划定清洁能源区建设的具体范围,明确淘汰对象及时间。在集中供热管网及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加快实施以天然气、电、轻质柴油或集中供热等清洁能源取缔淘汰1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工作和冶金、铸造等行业煤气发生炉、工业窑炉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到2012年,符合接管要求的企业自备燃煤锅炉全部取缔、淘汰。同时积极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研究,开展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低碳城市发展。同时借鉴相邻城市建设经验,研究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对按要求完成改造或淘汰燃重污染燃料加热设施的企业(单位)进行适当经济补偿。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四)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1进一步加强脱硫设施运行在线监管,确保脱硫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开展电力行业专项检查,确保20吨/小时以上锅炉在线仪正常运行并实行省级联网,全市28家热电及电力企业按上级部门要求完成中控室建设。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2继续开展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开展带钢、电镀、铝型材行业酸洗、喷涂等工艺废气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无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擅自停运或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3继续推进印染企业冬青油废气污染治理。针对冬青油废气扰民问题,全面梳理印染行业使用冬青油的单位,推广周庄山泉村冬青油废气治理经验,2011年所有使用冬青油单位完成治理任务。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4实施化工、制革等行业异味整治。结合全市化工关停、五小企业专项整治等行动,通过调查摸底,制定我市2011-2012年化工、五小企业关停、整治计划。重点实施不在工业园区、卫生防护距离不足、周边有居民住宅等敏感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化工、五小企业关停、整治工作。排查全市范围内制革、化纤等行业废气扰民的企业及相关工艺,淘汰一批治理无望的异味产生工段、产品。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5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的治理监管,建立石油化工及涂料、油墨、粘胶剂、喷涂等生产企业重点监管名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密闭式作业,严格控制工艺过程中逃逸性有机气体的排放。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6加强污水处理厂(设施)恶臭气体治理。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研究制定工艺改进、尾气收集处理及实施周边居民住宅拆迁等办法彻底解决污水处理厂(设施)恶臭气体扰民问题。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7控制二恶英及破坏臭氧层污染物质排放。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及环保部有关要求,开展二恶英及破坏臭氧层污染物质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恶英及破坏臭氧层污染物质排放。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五)加强绿化造林和扬尘污染控制1加强绿化造林。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带,加强对现有绿化的保护,大力推广本地苗木的运用,逐年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以建设“绿色江阴”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造林绿化,2011年全市完成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其中经济林2250亩,生态林7750亩,四旁植树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棵;创建无锡市级绿色森林镇5个、示范村40个;实施锡张高速江阴段6.7公里700亩以及京沪高速江阴段15公里2000亩绿化林带建设工程,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加0.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5%;至201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6%。牵头单位:市园林旅游局、市农林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机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施工扬尘。制定加强我市建筑施工管理的实施意见,以打造文明工地,控制建筑扬尘为目标,对所有建设工地(土地整治工程工地、建筑工地、市政道桥工地、拆迁工地、公路(航道)工地、环境绿化工地、各类管线施工工地、老新村改造工地、水利(河道)建设工地等)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切实降低对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采取有效的降尘、压尘和抑尘措施。严格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及时签订文明施工合同,做到施工现场围挡、车辆冲洗设施、临时环卫设施设置规范,竣工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并及时清除废弃物料,拆除临时环卫设施。牵头单位:市建设局,配合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园林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机水利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3强化城市道路扬尘防治。采用绿化和硬化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绿化带“提档降土”改造工程和裸土覆盖工程,减少城市道路两侧裸土面积,至2012年底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两侧裸土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严格审批发放建筑垃圾许可证,全面实行建筑垃圾密闭运输,施工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由专人负责运输车辆的保洁;加强城市道路路政养护管理,控制城市道路占用挖掘审批,减少路面破损和路面施工,切实提高市政设施完好率;不断提高环卫作业质量,成立专业快速保洁队伍,增加道路保洁频次,提升保洁效率;道路保洁实行清扫与冲洗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道路保洁水平,至2012年,城区实现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以上,密闭化收集率达到100%;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对抛洒滴漏、带泥行驶、道路乱开乱挖以及擅自清运工程渣土等行为加强巡查,加大查处力度。牵头单位:市城管局、市园林旅游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六)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1实施城市区域“非绿色标记汽车”限行。制定我市实施第四阶段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规定并公告,2011年起新注册登记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除外)实施国家第四阶段尾气排放标准,外地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除外)转入江阴市参照新注册登记汽车管理。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全面普及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发放,制定城市区域“非绿色标记汽车”限行管理规定并发布实施公告,2011年实施城市重点区域“非绿色标志汽车”限行。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物价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2坚持公交优先,积极推进清洁公交体系建设。根据我市关于加快发展压缩天然气汽车的意见文件精神,至2012年底,35%汽油公交车更换为压缩天然气公交车或电动公交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3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和新能源型汽车。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采用经济补偿或激励措施加快老旧车和“黄标车”提前淘汰进程,加快推进出租车、驾校教练车、环卫运输车及公务用车油改气工作。加强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新能源型汽车改装单位天然气气瓶规范化安装指导、督促和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天然气加气站的安全检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气瓶充装安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4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管。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编制江阴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至2011年底成立江阴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中心。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管信息网络,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排放的年检及动态抽检,整治机动车污染排放超标车辆的违法行为。推行机动车检测和维护制度(I/M制度),对维修机构进行资质核准,开展营运在用车辆定期检测,对不达标车辆进行强制维修,经调修后尾气达不到检验标准的车辆实施强制报废。加快制订电动车发展引导政策,率先在城市公交中使用电动车。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物价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七)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按照环保部关于发布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要求,2011年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执行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三项标准。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城管局,中石化江阴分公司、中石油江阴分公司,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八)禁止秸杆焚烧,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坚持“疏堵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和“政府引导、乡镇为主、部门服务、市场调节”的总体思路,加快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条例,对高速公路、省市级主干道路、集中饮用水源地、城镇周边等控制区域,实行分片包干、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完善提升秸秆集中收集体系建设,实行“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项目带动,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科技支撑,探索秸秆肥料化利用”三措并举,实现全市农作物秸秆100%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田间焚烧,加强日常巡查,一经发现,立即查处。加快推进农业节能减排,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循环发展。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农林局,配合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九)加强餐饮等行业污染防治加强饮食服务业污染治理,新建、改建、扩建餐饮服务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在居民区、居民楼和有居住、办公功能的综合楼内从事产生油烟等污染扰民的活动。禁止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城管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十)建设环境空气监测体系全面启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优化、增设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至2012年前,在城南地区及临港新城石庄新材料产业园增设大气监测点位。增加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能见度、黑碳、浊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在线监测仪器,在城区试点建设灰霾监测点,城区主要干道建立移动大气监测点,准确、客观地反映目前全市特别是市区范围内环境空气污染状况、特征、规律和趋势,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空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气象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王锡南担任组长,高佩、计军、袁秋中、费平、封晓春、陶苏根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政府办、发改委、经信委、法制办、商务局、财政局、公安局、监察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科技局、农林局、环保局、园林旅游局、城管局、物价局、文广新局、工商局、质监局、气象局、各镇(街道)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开发区、临港新城管委会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定期研究、部署、协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制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对各级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年度目标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各有关单位要明确专人参加行动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二)强化考核。市政府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年初与各有关单位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每季度组织开展对各级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年度目标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治理情况季度、年度通报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把本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确定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本地本部门治理责任,同时每季度、每年度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三)完善政策。对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建设,发改、经信、国土、金融、环保等部门要在立项审批、办理建设用地手续、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并积极支持和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市财政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清洁能源区建设工程等重点治理工程项目适当给予补助。利用经济杠杆推进扬尘控制,试行征收建设工地施工扬尘费。构筑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的科技支撑体系,组织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强化监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充实队伍,依法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依法对国家和省重点污染源开展废气排放监测。进一步严格环保执法,尤其要严把项目审批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加强项目验收、设施运行的日常监控。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指导帮助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五)创新机制。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适时开展氮氧化物等其他大气污染物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探索实施碳排放储备交易。(六)造浓氛围。积极宣传“生态江阴”理念,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社会更多了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参与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鼓励市民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以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状况等信息,向社会开放“江阴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方便媒体和市民了解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的作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一一年一月十八日 附件1: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分工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根据市政府要求,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制、机制,分解落实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组织开展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结构调整方案及热电行业整合方案并推动落实。负责清洁能源推进和清洁能源区建设工作。市经信委:负责电力调配和电煤供应调度、推进节能降耗和企业清洁生产等工作,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制定和发布产业发展指导政策。开展大气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步伐。市环保局:负责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情况的统一调度,及时发布信息、通报工作进度,组织开展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绩效评估。牵头组织开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工业大气污染源监管与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和环保标志管理、三产服务业油烟控制管理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工作。负责建设江阴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中心。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安排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专项资金,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清洁能源区建设工程、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油气回收等重点治理工程项目予以扶持。支持和鼓励向上申报国家级、省级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市商务局:牵头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负责推进混合燃料在加油站中的应用,制定国标成品油供应方案,组织实施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市建设局:牵头指导、督促建设和施工单位落实文明施工规定,加强各类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负责制定建设扬尘污染防治行业技术规范。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完善城市交通道路网,积极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出租公司、运输公司使用清洁能源工作。配合市环保局制定机动车检测和维修(I/M)制度,对维修机构进行资质核准,开展营运在用车辆环保定期检测,吊销环保检测不合格车辆的营运资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混合燃料在交通领域应用工作。市公安局:建立完善的交通管理体系,指导各地区开展公共交通畅通工程工作。加大在用车辆排气污染管理力度,将机动车环保检验作为在用车年检的必要条件;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实施道路抽检,对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后仍超标排放的车辆强制报废。市农林局:加强农村造林绿化,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项目;大力推广综合利用技术,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基地,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水平。市园林旅游局:组织实施城市裸地绿化,改进道路绿地、绿带、花台、护坡的绿化方式,负责市政、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杨尘污染控制,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市国土局: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要求,实行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对大气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优先安排计划用地指标;对“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一律停止供应土地。市城管局:牵头组织实施城市道路、小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城市建筑垃圾许可管理;负责对城市市区道路环卫作业的监督;负责对抛洒滴漏,带泥上路、乱开乱挖等市容环卫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配合做好餐饮等行业污染治理工作。市科技局:牵头制定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负责组织开展大气及灰霾污染防治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市监察局:负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进行行政效能监察。市文广新局:负责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并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市法制办: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的审核。协助公安局做好城市区域“非绿色标记汽车”限行管理规定的制定、公告等工作。市物价局:负责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收费、油气回收治理检测收费等有关价格政策的制定或调整。市质监局:负责推动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国家标准宣传和实施,对生产加工环节的成品油质量是否符合国3、国4成品油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及执法检查,负责对检测仪器和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改造的质量进行技术监督。市气象局:负责大气污染气象分析,分析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气象原因,提供控制质量预警所需气象数据,协助环保部门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分析造成城市灰霾天气的各类污染贡献率。附件2: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指标项 目2011年2012年备注环境空气质量城区空气环境优良天数占比(%)889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mg/l)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mg/l)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氮氧化物浓度年均值(mg/l)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雾发生率下降(%)510以2010年数据为基准能源结构单位GDP能耗下降率(%)812以2009年数据为基准原煤消费总量控制在上级部门要求的范围内其中非电用煤量控制在上级部门要求的范围内原煤消费比重下降(%)3%热电行业整合完成热电行业整合规划年度目标工业窑炉改造3淘汰供热集中区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区建设年度目标清洁能源区示范工程建设2污染物减排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1015以2009年数据为基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削减二氧化硫削减量完成国家、省、无锡下达的年度任务氮氧化物削减量完成国家、省、无锡下达的年度任务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比重(%)42.547服务业比重(%)4041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强制性清洁生产项目(个)5050钢铁企业整治产业结构调整钢铁企业整治、关停完成我市钢铁产业整合整治三年(20102012年)行动确定的年度任务。粗钢总产量(万吨)850钢材总产量(万吨)1500化工等五小企业关停整治完成无锡市下达任务完成无锡市下达任务工业污染防治电力企业脱硫除尘中控室建设按上级部门要求及时完成利港电力脱硝工程建设建设完成热电企业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或氮氧化物治理工程建设126钢铁行业脱硫及脱硝工程建设1全面完成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监管(运行率%)100100在线监控能力建设实行省级联网印染企业冬青油废气污染治理全部完成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专项整治全部完成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治理72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治理监管率(%)100100污水处理厂(设施)恶臭气体治理8全面完成二恶英及破坏臭氧层污染物质排放控制率(%)100100机动车污染控制实施江阴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江阴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中心建设完成新注册登记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国家第阶段国家第阶段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发放普及普及重点区域“非绿色标志汽车”限行实行实行清洁公交体系建设35%农业大气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100秸秆焚烧监管率(%)100100油气回收治理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等油气回收治理完成绿化造林和扬尘污染防治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46建筑施工扬尘整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所有建设工地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两侧裸土覆盖率(%)90城区道路实现机械化清扫率(%)80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虹桥邮政、第二实验小学、长泾自动监测能力提升虹桥邮政、第二实验小学、长泾SO2、NO2监测设备更新,第二实验小学、长泾新增CO、臭氧、PM2.5/PM10监测指标,虹桥邮政增加CO、臭氧、PM1、PM2.5/PM10、能见度、黑碳、浊度、EC/OC监测设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增设城南、石庄园区大气监测子站增设城南、石庄园区大气监测子站,城南配备SO2、NO2、PM2.5/PM10、CO、臭氧等监测设备,石庄园区配备SO2、NO2、PM2.5/PM10、CO、臭氧、挥发性有机物、气象五参数等监测设备,第二实验小学配备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设备新增交通干线监控点锡澄高速南、北监控点新增交通干线监控点1个,配备NO2、CO、O3、甲烷/非甲烷总烃、PM2.5/PM10等监测设备移动站监测能力建设移动站利用现有应急监测车改造,增配PM2.5/PM10、CO、臭氧、甲烷/非甲烷总烃等监测设备,同时增加机动车尾气移动监测设备降水自动监测能力建设行政事业中心、长泾、青阳、周庄、申港配备降水自动监测设备主题词: 环境保护 大气 实施意见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市各群团,各驻澄单位。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月18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