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3分册 组合电器检修细则

上传人:逆鳞 文档编号:77020878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3分册 组合电器检修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3分册 组合电器检修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3分册 组合电器检修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4)*-2016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3分册 组合电器检修细则国家电网公司二一六年一月目 录前 言III1 检修分类及要求11.1 A类检修11.1.1 检修项目11.1.2 检修周期11.2 B类检修11.2.1 检修项目11.2.2 检修周期11.3 C类检修11.3.1 检修项目11.3.2 检修周期11.4 D类检修21.4.1 检修项目21.4.2 检修周期22 专业巡视要点22.1 组合电器外观巡视22.2 断路器单元巡视22.3 隔离开关单元巡视22.4 接地开关单元巡视32.5 电流互感器单元巡视32.6 电压互感器单元巡视32.7 避雷器单元巡视32.8 母线单元巡视32.9 进出线套管、电缆终端单元巡视32.10 汇控柜巡视42.11 集中供气系统巡视43 检修关键工艺质量控制要求43.1 检修43.1.1 间隔整体更换43.1.2 气室及密封面检修53.1.3 SF6气体回收、抽真空及充气53.1.4 盆式绝缘子检修63.1.5 波纹管检修83.1.6 压力释放装置检修93.1.7 接地装置检修103.1.8 集中供气系统检修113.1.9 吸附剂更换113.1.10 SF6密度继电器检修123.2 断路器单元检修123.2.1 整体更换123.2.2 灭弧室检修133.2.3 液压(液压弹簧)操动机构检修153.2.4 弹簧操动机构检修193.2.5 气动(气动弹簧)操动机构检修223.3 隔离开关单元检修253.3.1 整体更换253.3.2 隔离开关导电部分检修263.3.3 操作机构检修283.4 接地开关单元检修283.4.1 整体更换283.4.2 导电系统检修303.4.3 操作机构检修313.5 电流互感器单元检修323.5.1 整体更换323.5.2 二次接线盒检修333.6 电压互感器单元检修333.6.1 整体更换333.6.2 二次接线盒检修353.7 避雷器单元检修353.7.1 整体更换353.7.2 放电计数器(在线监测装置)检修373.8 母线单元检修373.8.1 整体更换373.9 进出线套管、电缆终端气室检修393.9.1 进出线套管检修393.9.2 电缆终端检修403.9.3 导体检修413.9.4 均压环检修423.10 汇控柜检修423.10.1 整体更换423.10.2 主二次元器件及回路检修433.10.3 辅助二次元器件及回路检修433.10.4带电显示装置检修443.11 例行检查443.11.1 安全注意事项443.11.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44前 言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管理通用细则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6年*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编制的第3分册组合电器检修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组合电器。本细则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本细则起草单位:*、*。本细册主要起草人:*、*。组合电器检修细则1 检修分类及要求检修工作分为四类:A类检修、B类检修、C类检修、D类检修。1.1 A类检修A类检修是指整体性检修。1.1.1 检修项目包括整体更换、解体检修。1.1.2 检修周期按照设备状态评价决策进行,应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1.2 B类检修B类检修指维持气室密封情况下实施的局部性检修。1.2.1 检修项目包括部件解体检查、维修及更换。1.2.2 检修周期按照设备状态评价决策进行,应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1.3 C类检修C类检修指一般性检修。1.3.1 检修项目包含本体检查维护、操动机构检查维护及整体调试。1.3.2 检修周期a) 基准周期35kV4年、110(66)kV至750kV设备 3年、1000kV设备年度检修。b) 可依据设备状态、地域环境、电网结构等特点,在基准周期的基础上酌情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调整后的检修周期一般不小于1年,也不大于基准周期的2倍。c) 对于未开展带电检测设备,检修周期不大于基准周期的1.4倍;未开展带电检测老旧设备(大于20年运龄),检修周期不大于基准周期。d) 110(66)kV及以上新设备投运满1至2年,以及停运6个月以上重新投运前的设备,应进行检修。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后重新投运的设备,可参照新设备要求执行。e) 现场备用设备应视同运行设备进行检修;备用设备投运前应进行检修。f) 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设备,检修可以在周期调整后的基础上最多延迟1个年度:1) 巡视中未见可能危及该设备安全运行的任何异常;2) 带电检测(如有)显示设备状态良好;3) 上次试验与其前次(或交接)试验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4) 没有任何可能危及设备安全运行的家族缺陷;5) 上次检修以来,没有经受严重的不良工况。1.4 D类检修D类检修指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的检修。1.4.1 检修项目包含专业巡视、SF6气体补充、液压油过滤及补充、空压机润滑油更换、密度继电器校验及更换、压力表校验及更换、辅助二次元器件更换、金属部件防腐处理、传动部件润滑处理、箱体维护、互感器二次接线检查维护、避雷器泄漏电流监视器(放电计数器)检查维护、带电检漏及堵漏处理等不停电工作。1.4.2 检修周期依据设备运行工况,及时安排,保证设备正常功能。2 专业巡视要点2.1 组合电器外观巡视a) 外壳、支架等无锈蚀、损坏,外壳漆膜无局部颜色加深或烧焦、起皮。b) 外观清洁,标志清晰、完善。c) 压力释放装置无异常,其释放出口无障碍物。d) 接地端子无过热,接触完好。e) 各类管道及阀门无损伤、锈蚀,阀门的开闭位置正确,管道的绝缘法兰与绝缘支架良好。f) 盆式绝缘子外观良好,无龟裂、起皮,颜色标示正确。g) 二次电缆护管无破损、锈蚀,内部无积水。2.2 断路器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分、合闸到位,指示正确。d) 对于三相机械联动断路器检查相间连杆与拐臂所处位置无异常,连杆接头和连板无裂纹、锈蚀;对于分相操作断路器检查各相连杆与拐臂相对位置一致。e) 拐臂箱无裂纹。f) 机构内金属部分及二次元器件无腐蚀。g) 机构箱密封良好,无进水受潮,加热驱潮装置功能正常。h) 对于液压、气动机构,分析后台打压频度及打压时长记录,无异常。i) 对于液压机构,机构内管道、阀门无渗漏油,液压压力指示正常,各功能微动开关触点与行程杆间隙调整无逻辑错误,液压油油位、油色正常。增加j) 对于气动机构,气压压力指示正常,空压机油无乳化,分合闸缓冲器无渗漏油。k) 对于弹簧机构,分、合闸脱扣器和动铁芯无锈蚀,机芯固定螺栓无松动,齿轮无破损,咬合深度不少于三分之一,挡圈无脱落、轴销无开裂、变形、锈蚀。l) 加热带功能正常,按要求投入。2.3 隔离开关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分、合闸到位,指示正确。d) 传动连杆无变形、锈蚀,连接螺栓紧固。e) 卡、销、螺栓等附件齐全,无锈蚀、缺损。f) 机构箱密封良好。2.4 接地开关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分、合闸到位,指示正确。d) 传动连杆无变形、锈蚀,连接螺栓紧固。e) 卡、销、螺栓等附件齐全,无锈蚀、缺损。f) 机构箱密封情况良好。g) 接地连接良好。2.5 电流互感器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二次电缆接头盒密封良好。2.6 电压互感器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二次电缆接头盒密封良好。2.7 避雷器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放电计数器(在线监测装置)无锈蚀、破损,密封良好,内部无积水,固定螺栓(计数器接地端)紧固,无松动、锈蚀。d) 泄漏电流不超过规定值的10%,三相泄漏电流无明显变化。e) 计数器(在线监测装置)二次电缆封堵可靠,无破损,电缆保护管固定可靠、无锈蚀、开裂。f) 避雷器与放电计数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线连接良好,截面积满足要求。2.8 母线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波纹管外观无损伤、变形等异常情况。d) 波纹管螺柱紧固符合厂家技术要求。e) 波纹管波纹尺寸符合厂家技术要求。f) 波纹管伸缩长度裕量符合厂家技术要求。g) 波纹管焊接处完好、无锈蚀。2.9 进出线套管、电缆终端单元巡视a) SF6气体密度值正常,无泄漏。b) 无异常声响或气味。c) 高压引线连接正常,设备线夹无裂纹、无过热。d) 外绝缘无异常放电、无闪络痕迹。e) 外绝缘无破损或裂纹,无异物附着,增爬裙无脱胶、变形。f) 均压环无变形、倾斜、破损、锈蚀。g) 充油部分无渗漏油。h) 电缆终端与组合电器连接牢固,螺栓无松动。i) 电缆终端屏蔽线连接良好。2.10 汇控柜巡视a) 汇控柜外壳接地良好,柜内封堵良好。b) 汇控柜密封良好,无进水受潮,加热驱潮装置功能正常。c) 汇控柜内干净整洁,无变形和锈蚀。d) 钢化玻璃无裂纹、划伤。e) 柜内二次元件安装牢固,无烧伤过热痕迹。f) 柜内二次线缆排列整齐美观,接线牢固无松动,备用线芯端部进行绝缘包封。g) 智能终端装置运行正常,装置的闭锁告警功能和自诊断功能正常。h) 空调运行正常,温度满足智能装置运行要求。i)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位置指示正确。j) 带电显示器安装牢固,指示正确。2.11 集中供气系统巡视a) 空气压缩机油位正常,油位应在油窗1/2左右,油质无乳化。b) 压缩机风扇转动灵活,与储气罐及其压缩空气管道密封完好。c) 高压储气罐压力指示正常。d) 高压储气罐安全装置、阀门等清洁、完好。e) 空压屏阀门开闭状态满足运行要求。f) 汽水分离器及自动排污装置外观完好,管道连接牢固,接线正确。3 检修关键工艺质量控制要求3.1 检修3.1.1 间隔整体更换3.1.1.1 安全注意事项a) 断开各类电源并确认无电压,充分释放刀闸、断路器机构能量。b) 气动弹簧机构应将气压泄压到零,置于合闸位置;弹簧机构应进行一次合闸-分闸操作,置于分闸位置。c) 拆除组合电器前,应先回收SF6气体。d) 对发生过电弧放电的气室和断路器气室,打开前,将本体抽真空后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e)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气体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f)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g)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h) 吊装应按照厂家规定程序进行,选用合适的吊装设备和正确的吊点,设置揽风绳控制方向,并设专人指挥。i) 起吊前确认连接件已拆除,对接密封面已脱胶。3.1.1.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b) 要求在合闸状态下运输的灭弧室触头系统(含合闸电阻),到货后现场应检查设备未出现分闸等异常。c) 安装过程中气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最大时间,在对接、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气室内部的清洁。d) 暂时不装配的零部件需做好防尘、防潮处理,避免磕碰、划伤。e) 导体、绝缘件无划痕、损伤、裂纹、尖角毛刺等缺陷,擦拭绝缘子时沿高电位向低电位单向擦拭。f) 对接完成后,根据厂家要求调整本体间隔中心水平高度。g) 插接的导体应对中,并保证插入量符合厂家设计要求。h) 进行回路电阻测试,数值满足厂家技术要求。i) 密封槽面应清洁,无杂质、划痕,新密封件完好,已用过的密封件不得重复使用。j) 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垫(圈)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k) 波纹管的螺母紧固方式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室外设备密封面的连接螺栓应涂防水胶。l) 法兰螺栓应按对角线位置依次均匀紧固,紧固后的法兰间隙应均匀。m) 螺栓材质及紧固力矩应符合规定或厂家要求。n) 底座与基础预埋件焊接要按照厂家技术要求进行。o) 设备穿墙处应进行防腐处理后再进行封堵。p) 新SF6气体应经检测合格,充气管道和接头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严禁使用橡胶管道,充气时应防止空气混入。q) 充气24小时之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r) 充气完毕后静置48小时后进行含水量测试、纯度检测,必要时进行气体成分分析。s) 在充气过程中核对并记录气体密度继电器及指针式密度表的动作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t) 检查并记录断路器本体行程、超行程、开距等机械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3.1.2 气室及密封面检修3.1.2.1 安全注意事项a)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b)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c)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d)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3.1.2.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b) 安装过程中气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最大时间,在对接、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气室内部的清洁。c) 气室开启后及时用封盖封住法兰孔。d) 密封槽面应清洁,无杂质、划痕,新密封件完好,已用过的密封件不得重复使用。e) 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垫(圈)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f) 波纹管的螺母紧固方式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室外设备密封面的连接螺栓应涂防水胶。g) 法兰螺栓应按对角线位置依次均匀紧固并做好标记,紧固后的法兰间隙应均匀。h) 螺栓材质及紧固力矩应符合规定或厂家要求。3.1.3 SF6气体回收、抽真空及充气3.1.3.1 安全注意事项a) 回收、充装SF6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侧操作,必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和减少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域。户内作业要求开启通风系统,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b) 抽真空时要有专人负责,在真空泵进气口配置电磁阀,防止误操作而引起的真空泵油倒灌。被抽真空气室附近有高压带电体时,主回路应可靠接地。c) 抽真空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加压试验。d) 抽真空设备应用经校验合格的指针式或电子液晶体真空计,严禁使用水银真空计,防止抽真空操作不当导致水银被吸入电气设备内部。e) 从SF6气瓶中引出SF6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运输和安装后第一次充气时,充气装置中应包括一个安全阀,以免充气压力过高引起设备损坏。f) 避免装有SF6气体的气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暴晒。g) 气瓶轻搬轻放,避免受到剧烈撞击。a) 用过的SF6气瓶应关紧阀门,带上瓶帽。3.1.3.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回收、抽真空及充气前,检查SF6充放气逆止阀顶杆和阀心,更换使用过的密封圈。b) 回收、充气装置中的软管和电气设备的充气接头应连接可靠,管路接头连接后抽真空进行密封性检查。c) 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d) SF6气体应经检测合格(含水量40L/L、纯度99.8%),充气管道和接头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充气时应防止空气混入。e) 气室抽真空及密封性检查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厂家无明确规定时,抽真空至133Pa以下并继续抽真空30min,停泵30min,记录真空度(A),再隔5h,读真空度(B),若(B)(A)值133Pa,则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处理并重新抽真空至合格为止。f) 选用的真空泵其功率等技术参数应能满足气室抽真空的最低要求,管径大小及强度、管道长度、接头口径应与被抽真空的气室大小相匹配。g) 设备抽真空时,严禁用抽真空的时间长短来估计真空度,抽真空所连接的管路一般不超过5米。h) 对国产气体宜采用液相法充气(将钢瓶放倒,底部垫高约30),使钢瓶的出口处于液相。对于进口气体,可以采用气相法充气。i) 充气速率不宜过快,以气瓶底部不结霜为宜。环境温度较低时,液态SF6气体不易气化,可对钢瓶加热(不能超过40),提高充气速度。j) 对使用混合气体的断路器,气体混合比例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k) 当气瓶内压力降至0.1MPa时,应停止充气。充气完毕后,应称钢瓶的质量,以计算断路器内气体的质量,瓶内剩余气体质量应标出。l) 充气24小时之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m) 充气完毕静置48小时后进行含水量测试、纯度检测,必要时进行气体成份分析。3.1.4 盆式绝缘子检修3.1.4.1 安全注意事项a) 断开相关的各类电源并确认无电压。b)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c)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d)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e)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f) 回收、充装SF6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侧操作,必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和减少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域。户内作业要求开启通风系统,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g) 抽真空时要有专人负责,在真空泵进气口配置电磁阀,防止误操作而引起的真空泵油倒灌。被抽真空气室附近有高压带电体时,主回路应可靠接地。h) 抽真空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加压试验。i) 抽真空设备应用经校验合格的指针式或电子液晶体真空计,严禁使用水银真空计,防止抽真空操作不当导致水银被吸入电气设备内部。j) 从SF6气瓶中引出SF6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运输和安装后第一次充气时,充气装置中应包括一个安全阀,以免充气压力过高引起设备损坏。k) 避免装有SF6气体的气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暴晒。l) 气瓶轻搬轻放,避免受到剧烈撞击。m) 用过的SF6气瓶应关紧阀门,带上瓶帽。3.1.4.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b)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c)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d)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盆式绝缘子的嵌件镀银面无划伤、无氧化、无变色。e) 盆式绝缘子表面无划伤、开裂、表面光滑,绝缘子表面不允许打磨。f) 带金属外圈的盆式绝缘子间隙内部无尘埃、。g) 清洁绝缘子时沿高电位向低电位单向擦拭。h) 插接的导体应对中,插入量符合产品技术规定。i) 进行回路电阻测试,数值满足厂家产品技术要求。j) 回收、抽真空及充气前,检查SF6充放气逆止阀顶杆和阀心,更换使用过的密封圈。k) 回收、充气装置中的软管和电气设备的充气接头应连接可靠,管路接头连接后抽真空进行密封性检查。l) 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m) SF6气体应经检测合格(含水量40L/L、纯度99.8%),充气管道和接头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充气时应防止空气混入。n) 气室抽真空及密封性检查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厂家无明确规定时,抽真空至133Pa以下并继续抽真空30min,停泵30min,记录真空度(A),再隔5h,读真空度(B),若(B)(A)值133Pa,则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处理并重新抽真空至合格为止。o) 选用的真空泵其功率等技术参数应能满足气室抽真空的最低要求,管径大小及强度、管道长度、接头口径应与被抽真空的气室大小相匹配。p) 设备抽真空时,严禁用抽真空的时间长短来估计真空度,抽真空所连接的管路一般不超过5米。q) 对国产气体宜采用液相法充气(将钢瓶放倒,底部垫高约30),使钢瓶的出口处于液相。对于进口气体,可以采用气相法充气。r) 充气速率不宜过快,以气瓶底部不结霜为宜。环境温度较低时,液态SF6气体不易气化,可对钢瓶加热(不能超过40),提高充气速度。s) 对使用混合气体的断路器,气体混合比例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t) 当气瓶内压力降至0.1MPa时,应停止充气。充气完毕后,应称钢瓶的质量,以计算断路器内气体的质量,瓶内剩余气体质量应标出。u) 充气24小时之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v) 充气完毕静置48小时后进行含水量测试、纯度检测,必要时进行气体成份分析。3.1.5 波纹管检修3.1.5.1 安全注意事项a) 断开相关的各类电源并确认无电压。b)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c)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d)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e)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f) 回收、充装SF6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侧操作,必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和减少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域。户内作业要求开启通风系统,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g) 抽真空时要有专人负责,在真空泵进气口配置电磁阀,防止误操作而引起的真空泵油倒灌。被抽真空气室附近有高压带电体时,主回路应可靠接地。h) 抽真空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加压试验。i) 抽真空设备应用经校验合格的指针式或电子液晶体真空计,严禁使用水银真空计,防止抽真空操作不当导致水银被吸入电气设备内部。j) 从SF6气瓶中引出SF6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运输和安装后第一次充气时,充气装置中应包括一个安全阀,以免充气压力过高引起设备损坏。k) 避免装有SF6气体的气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暴晒。l) 气瓶轻搬轻放,避免受到剧烈撞击。m) 用过的SF6气瓶应关紧阀门,带上瓶帽。3.1.5.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b) 安装过程中气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最大时间,在对接、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气室内部的清洁。c) 气室开启后及时用封盖封住法兰孔。d) 密封槽面应清洁,无杂质、划痕,新密封件完好,已用过的密封件不得重复使用。e) 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垫(圈)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f) 波纹管的螺母紧固方式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室外设备密封面的连接螺栓应涂防水胶。g) 法兰螺栓应按对角线位置依次均匀紧固并做好标记,紧固后的法兰间隙应均匀。h) 螺栓材质及紧固力矩应符合规定或厂家要求。i) 波纹管外观无损伤、变形等异常情况。j) 波纹管波纹尺寸符合厂家技术要求。k) 波纹管伸缩长度裕量符合厂家技术要求,波纹管应伸缩自如。l) 安装过程中波纹管压缩长度符合厂家技术要求。m) 插接的导体应对中,并保证插入量符合厂家设计要求。n) 导体安装后应进行回路电阻测试。o) 清洁波纹管安装对接面,波纹管的螺母紧固方式应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p) 回收、抽真空及充气前,检查SF6充放气逆止阀顶杆和阀心,更换使用过的密封圈。q) 回收、充气装置中的软管和电气设备的充气接头应连接可靠,管路接头连接后抽真空进行密封性检查。r) 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s) SF6气体应经检测合格(含水量40L/L、纯度99.8%),充气管道和接头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充气时应防止空气混入。t) 气室抽真空及密封性检查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厂家无明确规定时,抽真空至133Pa以下并继续抽真空30min,停泵30min,记录真空度(A),再隔5h,读真空度(B),若(B)(A)值133Pa,则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处理并重新抽真空至合格为止。u) 选用的真空泵其功率等技术参数应能满足气室抽真空的最低要求,管径大小及强度、管道长度、接头口径应与被抽真空的气室大小相匹配。v) 设备抽真空时,严禁用抽真空的时间长短来估计真空度,抽真空所连接的管路一般不超过5米。w) 对国产气体宜采用液相法充气(将钢瓶放倒,底部垫高约30),使钢瓶的出口处于液相。对于进口气体,可以采用气相法充气。x) 充气速率不宜过快,以气瓶底部不结霜为宜。环境温度较低时,液态SF6气体不易气化,可对钢瓶加热(不能超过40),提高充气速度。y) 对使用混合气体的断路器,气体混合比例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z) 当气瓶内压力降至0.1MPa时,应停止充气。充气完毕后,应称钢瓶的质量,以计算断路器内气体的质量,瓶内剩余气体质量应标出。aa) 充气24小时之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bb) 充气完毕静置48小时后进行含水量测试、纯度检测,必要时进行气体成份分析。3.1.6 压力释放装置检修3.1.6.1 安全注意事项a) 气室压力应在额定压力范围之内,人员不得在压力释放装置的泄压方向。b) 压力释放装置故障后,对户内设备,应立即开启全部通风系统,工作人员根据事故情况,佩戴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进入现场进行处理。c) 防爆膜破裂喷出的粉末,应用吸尘器吸尽。d)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e)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f)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g)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h) 回收、充装SF6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侧操作,必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和减少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域。户内作业要求开启通风系统,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i) 抽真空时要有专人负责,在真空泵进气口配置电磁阀,防止误操作而引起的真空泵油倒灌。被抽真空气室附近有高压带电体时,主回路应可靠接地。j) 抽真空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加压试验。k) 抽真空设备应用经校验合格的指针式或电子液晶体真空计,严禁使用水银真空计,防止抽真空操作不当导致水银被吸入电气设备内部。l) 从SF6气瓶中引出SF6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运输和安装后第一次充气时,充气装置中应包括一个安全阀,以免充气压力过高引起设备损坏。m) 避免装有SF6气体的气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暴晒。n) 气瓶轻搬轻放,避免受到剧烈撞击。o) 用过的SF6气瓶应关紧阀门,带上瓶帽。3.1.6.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b) 安装过程中气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最大时间,在对接、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气室内部的清洁。c) 气室开启后及时用封盖封住法兰孔。d) 密封槽面应清洁,无杂质、划痕,新密封件完好,已用过的密封件不得重复使用。e) 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垫(圈)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f) 波纹管的螺母紧固方式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室外设备密封面的连接螺栓应涂防水胶。g) 法兰螺栓应按对角线位置依次均匀紧固并做好标记,紧固后的法兰间隙应均匀。h) 螺栓材质及紧固力矩应符合规定或厂家要求。i) 压力释放装置外观良好、无异常。j) 技术特性(设计爆破压力、爆破压力允差、泄露口径等)满足技术要求,铭牌标识正确。k) 装置及夹持片同轴度满足要求。l) 压力释放装置安装方向正确,释放通道无障碍物,泄压方向不得朝向巡视通道。m) 回收、抽真空及充气前,检查SF6充放气逆止阀顶杆和阀心,更换使用过的密封圈。n) 回收、充气装置中的软管和电气设备的充气接头应连接可靠,管路接头连接后抽真空进行密封性检查。o) 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p) SF6气体应经检测合格(含水量40L/L、纯度99.8%),充气管道和接头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充气时应防止空气混入。q) 气室抽真空及密封性检查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厂家无明确规定时,抽真空至133Pa以下并继续抽真空30min,停泵30min,记录真空度(A),再隔5h,读真空度(B),若(B)(A)值133Pa,则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处理并重新抽真空至合格为止。r) 选用的真空泵其功率等技术参数应能满足气室抽真空的最低要求,管径大小及强度、管道长度、接头口径应与被抽真空的气室大小相匹配。s) 设备抽真空时,严禁用抽真空的时间长短来估计真空度,抽真空所连接的管路一般不超过5米。t) 对国产气体宜采用液相法充气(将钢瓶放倒,底部垫高约30),使钢瓶的出口处于液相。对于进口气体,可以采用气相法充气。u) 充气速率不宜过快,以气瓶底部不结霜为宜。环境温度较低时,液态SF6气体不易气化,可对钢瓶加热(不能超过40),提高充气速度。v) 对使用混合气体的断路器,气体混合比例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w) 当气瓶内压力降至0.1MPa时,应停止充气。充气完毕后,应称钢瓶的质量,以计算断路器内气体的质量,瓶内剩余气体质量应标出。x) 充气24小时之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y) 充气完毕静置48小时后进行含水量测试、纯度检测,必要时进行气体成份分析。3.1.7 接地装置检修3.1.7.1 安全注意事项a) 接地极与地网焊接时做好防火措施。b) 电源接取安全注意事项,电焊机接地。3.1.5.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外壳接地良好,接地无锈蚀、变形,无过热迹象,接地点的接地符号明显。b) 外壳、构架等的相互电气连接应采用紧固连接(如螺栓连接或焊接)。c) 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应用焊接,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可用螺栓或焊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d) 螺栓材质及紧固力矩应符合规定或厂家要求。e) 接地线外表面按照工艺要求涂刷黄绿相间的纹。f) 外壳间跨接,垫片应破漆处理。g) 跨接波纹管两端的导通导体长度留有裕度。h) 接地装置满足动热稳定性要求。3.1.8 集中供气系统检修3.1.8.1 安全注意事项a) 检修前确保断开储能电源及汽水分离装置电源并确认无电压。b) 检修时应避开空压机安全阀泄压通道。c) 检修空压机前应释放压缩空气或关闭与储气罐之间的截止阀。d) 工作前应充分泄放气体压力。e) 储气罐、安全阀、管道等部件承受压力时不得对受压元件进行修理与紧固。f) 建压前检查储气罐及气路管道等连接处已可靠紧固。3.1.8.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空压机与储气罐及其压缩空气管道密封面完好。b) 空压机解体检修应更换全套密封件,使用清洁油清洗油缸,检查并清洗吸气阀。c) 空压机一级和二级缸零部件磨损符合要求,连杆(滚针轴承)与活塞销的配合间隙符合要求。d) 空压机电磁阀和逆止阀动作正常,无泄漏,马达皮带的松紧度合适。e) 空压机检修时应更换空压机油,更换专用空压机油时,需将压力泄至0.1MPa。f) 滤芯应清洁,必要时进行更换。g) 储气罐安全装置、阀门等清洁、完好、灵敏,紧固件齐全、完整、紧固、可靠。h) 解体检修汽水分离装置应检查汽水分离装置空气管道连接处密封良好,电磁排水阀动作可靠,复位密封良好,手动阀门操作灵活。i) 电机检修时应检查电机轴承、整流子磨损情况,定子与转子间的间隙应均匀,无摩擦,磨损深度不超过规定值,否则应更换。j) 电机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直流电机换向器状态良好,工作正常。k) 检修后进行打压效率、储能情况等性能测试,功能正常。3.1.9 吸附剂更换3.1.9.1 安全注意事项a) 打开气室工作前,应先将SF6气体回收并抽真空后,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b)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应穿戴防护用具。c)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d) 更换旧吸附剂时,应穿戴好乳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e) 旧吸附剂应倒入20%浓度NaOH溶液内浸泡12小时后,装于密封容器内深埋。f) 从烘箱取出烘干的新吸附剂前,应适当降温,并戴隔热防护手套。3.1.9.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正确选用吸附剂,吸附剂规格、数量符合产品技术规定。b) 吸附剂使用前放入烘箱进行活化,温度、时间符合产品技术规定。c) 吸附剂取出后应立即装入气室(小于15min),尽快将气室密封抽真空(小于30min)。d) 对于真空包装的吸附剂,使用前真空包装应无破损,如存在破损进气,应放入烘箱重新进行活化处理。3.1.10 SF6密度继电器检修3.1.10.1 安全注意事项a) 工作前将SF6密度继电器与本体气室的连接气路断开,确认SF6密度继电器与本体之间的阀门已关闭或本体SF6已全部回收,工作人员立于上风侧,做好防护措施。 b) 工作前断开SF6继电器相关电源并确认无电压。3.1.10.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SF6密度继电器应校检合格,报警、闭锁功能正常。b) SF6密度继电器外观完好,无破损、漏油等,防雨罩完好,安装牢固。c) SF6密度继电器及管路密封良好,漏气率符合产品技术规定。d) 电气回路端子接线正确,电气接点切换准确可靠、绝缘电阻符合产品技术规定,并做记录。3.2 断路器单元检修3.2.1 整体更换3.2.1.1 安全注意事项a) 断开与断路器相关的各类电源并确认无电压,充分释放能量。b) 气动弹簧机构应将气压泄压到零,置于合闸位置;弹簧机构应进行一次合闸-分闸操作,置于分闸位置。c)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d)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e)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f)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g) 回收、充装SF6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侧操作,必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和减少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域。户内作业要求开启通风系统,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h) 抽真空时要有专人负责,在真空泵进气口配置电磁阀,防止误操作而引起的真空泵油倒灌。被抽真空气室附近有高压带电体时,主回路应可靠接地。i) 抽真空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加压试验。j) 抽真空设备应用经校验合格的指针式或电子液晶体真空计,严禁使用水银真空计,防止抽真空操作不当导致水银被吸入电气设备内部。k) 从SF6气瓶中引出SF6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运输和安装后第一次充气时,充气装置中应包括一个安全阀,以免充气压力过高引起设备损坏。l) 避免装有SF6气体的气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暴晒。m) 气瓶轻搬轻放,避免受到剧烈撞击。n) 用过的SF6气瓶应关紧阀门,带上瓶帽。o) 吊装应按照厂家规定程序进行,选用合适的吊装设备和正确的吊点,设置揽风绳控制方向,并设专人指挥。p) 起吊前确认连接件已拆除,对接密封面已脱胶。3.2.1.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b) 要求在合闸状态下运输的灭弧室触头系统(含合闸电阻),到货后现场应检查设备未出现分闸等异常。c)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d) 安装过程中气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最大时间,在对接、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气室内部的清洁。e) 气室开启后及时用封盖封住法兰孔。f) 密封槽面应清洁,无杂质、划痕,新密封件完好,已用过的密封件不得重复使用。g) 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垫(圈)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h) 波纹管的螺母紧固方式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室外设备密封面的连接螺栓应涂防水胶。i) 法兰螺栓应按对角线位置依次均匀紧固并做好标记,紧固后的法兰间隙应均匀。j) 螺栓材质及紧固力矩应符合规定或厂家要求。k) 断路器拆除后及时用封盖封住法兰孔。l) 导体、绝缘件不得有划伤、磕碰、裂纹、尖角毛刺等缺陷,擦拭绝缘子时沿高电位向低电位单向擦拭。m) 进行回路电阻测试验证导体连接良好。n) 对接完成后根据厂家要求调整本体间隔中心水平高度符合要求。o) 回收、抽真空及充气前,检查SF6充放气逆止阀顶杆和阀心,更换使用过的密封圈。p) 回收、充气装置中的软管和电气设备的充气接头应连接可靠,管路接头连接后抽真空进行密封性检查。q) 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r) SF6气体应经检测合格(含水量40L/L、纯度99.8%),充气管道和接头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充气时应防止空气混入。s) 气室抽真空及密封性检查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厂家无明确规定时,抽真空至133Pa以下并继续抽真空30min,停泵30min,记录真空度(A),再隔5h,读真空度(B),若(B)(A)值133Pa,则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处理并重新抽真空至合格为止。t) 选用的真空泵其功率等技术参数应能满足气室抽真空的最低要求,管径大小及强度、管道长度、接头口径应与被抽真空的气室大小相匹配。u) 设备抽真空时,严禁用抽真空的时间长短来估计真空度,抽真空所连接的管路一般不超过5米。v) 对国产气体宜采用液相法充气(将钢瓶放倒,底部垫高约30),使钢瓶的出口处于液相。对于进口气体,可以采用气相法充气。w) 充气速率不宜过快,以气瓶底部不结霜为宜。环境温度较低时,液态SF6气体不易气化,可对钢瓶加热(不能超过40),提高充气速度。x) 对使用混合气体的断路器,气体混合比例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y) 当气瓶内压力降至0.1MPa时,应停止充气。充气完毕后,应称钢瓶的质量,以计算断路器内气体的质量,瓶内剩余气体质量应标出。z) 充气24小时之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aa) 充气完毕静置48小时后进行含水量测试、纯度检测,必要时进行气体成份分析。bb) 在充气过程中核对并记录气体密度继电器及指针式密度继电器的动作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cc) 检查并记录断路器本体行程、超行程、开距等机械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3.2.2 灭弧室检修3.2.2.1 安全注意事项a) 断开与断路器相关的各类电源并确认无电压,充分释放能量。b) 气动弹簧机构应将气压泄压到零,置于合闸位置;弹簧机构应进行一次合闸-分闸操作,置于分闸位置。c) 打开气室前,应先回收SF6气体并抽真空,对发生放电的气室或灭弧室,应将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d) 打开气室封板前,需确认气室内部已降至零压,相邻的气室根据各厂家实际情况进行降压或回收处理。e) 打开气室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30min后方可继续工作,工作时人员站在上风侧,穿戴好防护用具。f) 对户内设备,应先开启强排通风装置15min后,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装置运转。g) 吊装应按照厂家规定程序进行,选用合适的吊装设备和正确的吊点,设置揽风绳控制方向,并设专人指挥。h) 起吊前确认连接件已拆除,对接密封面已脱胶。i) 起吊平稳,对法兰密封面、槽应采取保护措施,使其不受到损伤。j) 合闸电阻、并联电容影响吊装平衡时应分开吊装。k) 吊装时注意防护绝缘筒、屏蔽、绝缘支架,避免划碰伤。l) 回收、充装SF6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侧操作,必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和减少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域。户内作业要求开启通风系统,监测工作区域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L/L,含氧量大于18%。m) 抽真空时要有专人负责,在真空泵进气口配置电磁阀,防止误操作而引起的真空泵油倒灌。被抽真空气室附近有高压带电体时,主回路应可靠接地。n) 抽真空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加压试验。o) 抽真空设备应用经校验合格的指针式或电子液晶体真空计,严禁使用水银真空计,防止抽真空操作不当导致水银被吸入电气设备内部。p) 从SF6气瓶中引出SF6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运输和安装后第一次充气时,充气装置中应包括一个安全阀,以免充气压力过高引起设备损坏。q) 避免装有SF6气体的气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暴晒。r) 气瓶轻搬轻放,避免受到剧烈撞击。s) 用过的SF6气瓶应关紧阀门,带上瓶帽。3.2.2.2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施工环境应满足要求,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并采取防尘防雨防潮措施。b) 灭弧室拆除后应将支持瓷套上法兰开口可靠密封。c) 喷口烧损深度、喷口内径应小于产品技术规定值,石墨材质的喷口、铜钨过渡部分应光滑。d) 弧触头烧损深度应小于产品技术规定值,表面光洁。e) 动静触头安装时,应完全对中后再进行紧固。f) 触头拧紧力矩符合要求,触头座、导电杆、喷口组装完好紧固,连接处接缝光洁。g) 灭弧室的压气缸导电接触面完好,镀银层完整、表面光洁。h) 压气缸、气缸座表面完好,逆止阀片与挡板间密封良好,逆止阀应活动自如。i) 活塞工作表面光滑,活塞杆完好,轻微变形应修复,如变形严重应更换。j) 检查压力防爆膜,无老化开裂。k) 各部件清洁后应用烘箱进行干燥。无特殊要求时,烘干温度60,保持48小时。l) 原密封件不得重复使用。m) 密封圈、尼龙垫圈的安装顺序,唇形、V型密封圈的安装方向符合产品技术规定。n) 密封槽面应清洁、无杂质、划痕。o) 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件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p) 密封件安装过程中防止划伤,过度扭曲或拉伸。q) 各导电接触面平整、光滑,连接可靠。r) 屏蔽罩表面光洁,无毛刺、变形。屏蔽罩端面与弧触头端面之间的高差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s) 灭弧室内部应彻底清洁,吸附剂应更换。t) 外绝缘清洁、无破损,瓷套与金属法兰浇注面防水胶层完好,法兰排水孔畅通。瓷套探伤应符合厂家设计或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u) 灭弧室动触头系统与绝缘拉杆连接轴销安装牢固,无松动。v) 螺栓应对称均匀紧固,力矩符合产品技术规定,密封面的连接螺栓应涂防水胶。w) 定开距灭弧室的弧触头开距符合产品技术规定。x) 灭弧室装复后放置于烘房加温防潮。y) 灭弧室与其他气室分开的断路器,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并按规定预充入合格的SF6气体。z) 核对并记录导电回路触头行程、超行程、开距等机械尺寸,符合产品技术规定。3.2.3 液压(液压弹簧)操动机构检修3.2.3.1 整体更换1)安全注意事项a) 工作前应将机构压力充分泄放。b) 拆除各二次回路前,确认均无电压。c) 拆除机构各连接、紧固件,确认连接部位松动无卡阻,按厂家规定正确吊装设备,设置揽风绳控制方向,并设专人指挥。2)关键工艺质量控制a) 注入的液压油应使用滤油机进行过滤,确保机构内清洁度。b) 校检压力表及SF6表。c) 测试并记录机构补压及零启打压时间,符合产品技术规定。d) 核对并记录预充压力值及各压力值(行程)参数,参数符合产品技术规定。e) 进行分合闸位置保压试验,试验结果符合相关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制造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