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研究

上传人:花****园 文档编号:76922796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研究“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苏州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互动并进、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信息化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信息通信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电子政务建设快速推进,社会信息化应用逐步普及,全市信息化建设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一苏州市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苏州通信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苏州电信、网通、联通、广电、铁通等网络运营商建立了全市宽带IP城域网及连接下辖5县的高速宽带网络,基本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数字传输主干网络。苏州电信已建成了符合国家规范的二级结构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325万门,长途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7.8万路端;建成覆盖全区、联通全国的宽带城域网,传输骨干网带宽达到400G,城域网出口带宽超过15Gbps,各类数据通信设备总容量达到21.7万端口,网络功能向智能化、宽带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电信光缆基本实现到大厦、小区、村镇和市民家庭;无线市话小灵通设备规模达到6.8万信道数。苏州移动完成GSM6.2期扩容工程,新建基站近100个,扩容100万户(HLR)。苏州联通建设CDMA3.1期、3.2期工程,累计基站数达302个;完成GSM网七期、八期工程,至2004年年底,CDMA网容量达58万门,GSM网交换容量达104万户。全市有线电视总用户达到125万户,有线电视农村铺网率达到94%。全市19个无线广播频率,21个无线电视频道,20多套有线电视节目平均每天播出时间均在15小时以上。各播出机构采编制播数字化程度大大提高,平均数字化率达到70%。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有进一步进展,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改造7万多户,并向5个县市推广。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完成扩容建设,目前已建成连通各市(县)的2.5G数字传输网,铺设光缆总长度达到20万芯公里,光缆已联网至各市(县)的151个镇3000余个村。(二)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规模。“十五”期间,苏州市IT产业发展迅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世界知名IT企业以及相关的软件业、IC产业和光电业继续集聚苏州。到2003年底,全市IT企业已达到1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1家来苏投资,世界10大笔记本电脑商有9家落户苏州,台湾地区最大的20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有16家来苏投资,全市20家出口总额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IT企业占17家。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吴江开发区等4大省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的90%以上。全市加快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建设,发展沿沪宁线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和发展软件、集成电路业。近几年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2年,苏州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781亿元,比2001年增长38%,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23%;2003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566亿元,比2002年增长78%,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84.2%。2004年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0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8%,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400亿元。显示器、鼠标器、扫描仪、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电脑主板、水晶振子、数码相机、程控交换机、通信光缆等一大批拳头产品保持规模生产优势。鼠标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55%左右;电脑显示器、扫描仪、水晶振子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已超过10%;笔记本电脑、电脑主板、数码相机等产品也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较大的生产基地之一;程控交换机、大屏幕彩电、彩色显示器的本地化率已超过70。苏州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IT的制造中心之一。苏州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不仅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优势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在近几年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带动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吸引一批国际著名企业来苏州设立研发机构,目前有飞利浦、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日立等数十家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科研机构,使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由生产加工逐步向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转变。图一2001-2004年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万元)2、软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03年3月,苏州市得到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同意组建了由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园、高新区软件园和昆山软件园组成的苏州软件园,建设“一园多区”式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软件产业作为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未来苏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专门制定了鼓励发展苏州软件产业的若干文件和扶持政策,加大了“一园多区式”苏州软件园的组织领导和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网络平台软件、IC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媒体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建立了苏州市软件测评中心,注重扶持和培育一批知名软件企业,在苏州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底统计数显示,苏州市现有软件企业250家左右,其中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56家,软件产品177个(整个江苏省认定的软件企业有399家、软件产品有1675个,苏州所占比例分别为14%和11%),仅次于南京,列全省第二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多家,其中瑞晟和金科两家企业已通过了IC企业的认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企业30多家。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主要分布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软件产品主要是嵌入式软件、软件代加工、游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应用型软件;从业人员达一万多人,其中有6000多名专业技术研发人员。2002年全市软件企业销售收入达7亿元;2003年软件销售收入近10亿元;2004年上半年,苏州软件产业实现收入10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全年收入持平,预计2004年软件销售收入将超过18亿元。前不久,苏州软件园正式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图二2002-2004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万元,中间件销售收入除外)建立苏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扩大苏州集成电路企业的集聚优势。AMD、三星电子、日立、华芯、国芯、和舰等一批技术优势明显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企业相继在苏州落户。以嵌入式CPU为代表的一批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获国家863计划资助,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芯”被列为“863”中的重点项目,苏州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承担了5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初步形成了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产业链。目前,由归国留学生创办或管理的软件企业占1/3以上,由国内软件研发公司和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外软件研发机构设立的软件企业占80%以上,跨国公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累计13家。3、信息通信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市共有系统集成、网络内容服务、信息咨询等各类信息服务企业近千家,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网络运营商开始提供各类网络增值业务等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逐步融合,信息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系统集成企业已达到10家。到2004年10月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378.6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60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51.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8.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0多万户(其中专线用户30多万户)。全市从事数据和网络服务的机构近百家,网站1000多个,其中经营性网站近百个。家庭上网工程初见成效,全市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计算机超过30台,建成宽带信息化小区200多个,其中万丽花园、狮林苑被列入江苏省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全市通信行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移动上网、秘书服务、掌上理财、移动银行、信息点播、网上购物等应用服务为市民的现代化生活提供了便利。2003年,苏州信息通信业务收入达68.88亿元。2004年110月份,信息通信业务收入达63.77亿元,预计全年业务收入将超过76亿元。图三2001-2004年信息通信业务收入(万元)图四2001-2004年固定电话(含小灵通)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全市银行卡发卡机构15家,发卡量1310万张,各大商业银行拥有ATM(自动柜员机)1441台,POS(销售点终端)机具2913台。今年19月份,银行卡ATM跨行取款金额288.9亿元,同比增长56%;银行卡POS交易金额31.19亿元,占社会零售业务总额的6.9%,其中内卡联网交易总额21.93亿元,同比增长102%。(三)电子政务建设快速推进1、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苏州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从市信息化工作暨电子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市信息化办公室、市信息中心、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市信息化投资有限公司,到各市(区)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处(信息中心)比较健全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和建设维护体系。2001年底,对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作了充实调整,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2003年3月份,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和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市政府决定将原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调整成立为苏州市信息化工作暨电子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市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计委(信息办)、经贸委等22家党政机关,国税、地税等9家垂直管理部门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研究制定全市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审议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计划,并做好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决策和组织协调工作。2001年6月,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时,市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挂“市信息化办公室”牌子,并在计委内增编了信息规划协调处、信息资源管理处、信息技术发展处等3个处。主要负责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2002年10月份,市政府决定成立“苏州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为苏州市信息化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的专家组织,由10多名国内信息化领域的著名专家组成,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和咨询活动,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市信息化工作暨电子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市信息化办公室提供各类决策咨询和技术咨询服务。2003年7月,为适应苏州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将“苏州市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与计委所属的“苏州市经济信息管理中心”合并,组建“苏州市信息中心”,负责苏州市政务网及其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2003年9月,市政府委托市计委出资成立苏州市信息化投资有限公司,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苏州信息化建设中跨部门、跨行业且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示范性的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投资和建设,对投资形成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2004年5月,为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市级机关部门及部分直属单位增设信息处和信息主管的通知,65家市级机关部门及部分直属单位增设信息处和信息主管,对已设有信息处或信息化工作机构的10家部门将信息化工作职能统一扎口,充实力量,加强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为24家部门增设了正科级建制的信息处;在31家部门的办公室或相关处室增挂了“信息处”的牌子。2、基础网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2003年,苏州完成了以市信息中心、电信分中心、广电分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市区(包括新区和园区)宽带IP光纤城域网建设,市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大专院校和金融机构等140多个单位接入政务网,实现了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完成了市信息中心和行政中心大院网络设备的升级改造。2004年,为有效地防范病毒、黑客的侵入,确保政务网以及各项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着手电子政务网安全体系的建设;实现市区电子政务网与各县级市、区政务网的无缝对接,实现苏州大市范围内政务网的互联互通;完成市区电子政务网向街道、居委会(社区)的延伸,形成连接全市各社区的社区网,推动电子政务在社区的服务与应用;建设电子政务CA中心,使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中使用者的身份能够可靠认证,从而开辟更多的应用领域;解决电子政务网的远程接入问题,使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能够进行远程办公;依托政务网构建部门纵向业务专网,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纵向业务部门间的实时信息交换和协同办公。3、电子政务应用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中国苏州”网站完成了改版,在“2003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组织的“最佳政府公众服务网站”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政府公众服务门户网站”,在国信办公布的“2003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状况调查”中列全国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综合排名第九位。2004年,“中国苏州”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宣传功能进一步强化,又荣获第三届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2004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称号。2004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世遗会前推出了“中国苏州”网站英文版,为世界了解苏州,让苏州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窗口。目前,全市五市七区和50多个部门都相继建立了门户网站,初步形成了“中国苏州”为代表的政府门户网站群。2003年,苏州市开发了全市电子公文流转系统、公务邮件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等三项应用系统。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市级机关各部门实行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双轨制”,实现了市级机关、社会团体和直属单位等140多个部门之间的电子公文流转,并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行电子文档“单轨制”;市信息中心为市区每个公务员开设了免费电子邮箱,方便了对内、对外的信息交流;市行政服务中心首批开通了19个部门70个办件项目的网上申报预审业务,与“中国苏州”政府网站结合,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网上申报、受理、预审、信息反馈等服务,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使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审批由目前的集中审批逐步向网上审批过渡。2003年以来,市级机关各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许多部门已实行了内部无纸化办公。目前全市约80%以上的市级机关建成部门局域网,近70个部门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随着以上应用系统的运行,使苏州市党政机关初步实现了信息传递、交换、处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大。2003年,苏州市启动了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工作。2004年上半年,市统计局已完成了综合报表、指标、分类、计量等字典库和数据处理等系统开发,完成了指标体系整理和大部分历史数据入库的工作,初步实现了公众网、内部网的数据发布和查询。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初步完成。目前,市档案局完成了档案征集、档案管理、档案编研及网站发布等功能模块的开发和调试。系统建成后可通过内外网络查询、浏览部分开放的档案文件。文化市场网络监控系统投入运行。市文广局开发了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实施“实名上网”制度,实现了对网吧行业的实时监控管理,开创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对网吧业管理的新模式、新手段。启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已初步形成涵盖基础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门类的测绘保障体系。目前建立了苏州市及县级市独立坐标系,建成了全市测量控制网;完成了1:500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500市、县级市及乡镇地籍图测绘、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测绘;为“数字苏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下半年,对市政府内部网站“苏州政务”网进行改版,在“苏州政务”网上开发政务信息系统,集成各个部门的政务信息和工作动态,为提高部门的行政效率、实现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提供技术支撑,使综合信息网成为政府部门、政府人员了解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工作的总平台;成为市领导掌握情况、辅助决策的信息库、资料库,并向综合会商和决策辅助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组织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向各个社区推广。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整合劳动社保、民政管理、人口管理、社区卫生管理、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相关业务系统和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提高社区管理的水平,将政府为市民提供的服务和保障前移到社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成效显著1、公安信息化建设国内一流。近年来,苏州市公安系统初步实现了主要公安业务和指挥调度的信息化,并形成了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市局信息中心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通过2个2M光纤直接连接5个县级市公安局,通过2M光纤连接市区各分局、长航公安局苏州分局、市区所有派出所、交巡警大队、消防大队及市区5个省市际卡口等140多个接入点;5个县级市公安局全部通过2M以上光纤连接所有派出所、交警中队、卡口等,有接入点201个,并全部了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的“三网合一”。2004年配合省公安厅二级主干网155兆综合改造,完成市公安三级主干网进行提速改造,同步建设155兆主干网。目前,全局共有各类业务应用系统31个,存储数据二千多万条。交通控制和信息管理实现了智能化;人口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程通”;指纹系统实现了网上比对;出入境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审批;旅馆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比对报警;综合执法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执法程序,提高了执法水平;刑侦、经侦等业务部门开展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破案”、“网上追逃”的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效应。1999年以来,至2003年底,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网上追逃”系统,已先后抓获各类“网上对象”7198名,抓获绝对数位居全省第一。全市通过旅馆业管理信息系统抓获各类通缉对象235余名。完成了有线、无线通讯网改造,350兆警用集群通讯系统已覆盖全市;市局指挥中心实现了“110”、“120”、“122”的三网合一,并与“119”实现了平台联网,市区网格化巡逻车和101运钞车全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并率先实现了巡逻车“车载移动警务通”的应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快速指挥反应体系的雏形初步确立。2001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公安信息化延伸到现场安保指挥部。2、教育信息化建设率先发展。2002、2003年,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连续两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级联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据初步统计,全市已投入资金5.7亿元,全市574所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建制学校全部实现10兆以上光纤接入,523所学校建成“班班通”宽带校园网,占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建制学校数的95.7,到2003年底,全市中小学校基本实现“班班通”。目前,全市中小学建有网络活动室、多媒体教室2847个,其中网络活动室1527个,占53.63%。全市十二个市、区全部建成教育信息中心,实现市、所辖市(区)、学校三级教育信息网站互联互通,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师生都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最新教育信息,为终身化、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两年来,创建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281所,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146所,机制创新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苏州教育信息化的率先发展。3、交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苏州市交通系统紧密围绕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等目标。在苏州电信城域网的基础上采用MPLSVPN网络方案建成苏州交通专网,为各单位100M专网接入,提供互联网统一出口,在专网上开展互联网共享访问、电子公文交换、视频信息传递、远程异地办公等应用。航道联网收费系统提供了航道养护费、滞纳金征收;过闸船舶登记、调度、过闸费征收、验票;票据领用、发放、统计、核销管理等功能;并提供统一的计算机套打票据,做到了移动稽查、规费征收的数据同步。根据规费征收和稽查工作的特点,网络客户端还采用了专线接入、拨号接入等多种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支持不同的物理介质连接,既能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又能实现数据的成批非实时交换。交通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电视监控设备对收费现场、管理现场的进行电视监控。对收费业务中各种数据、业务流程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管理,实现收费过程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在汽车北站和火车站广场地区架构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掌握客流情况,为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服务。苏州市出租车智能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针对全市范围的出租车智能调度、智能卡实时无线远传及结算、110报警/转警/接警和处警系统、网上招车系统。苏嘉杭高速公路的监控、通信、收费三大信息系统集中于一个中心,通过统一的调度中心来快速处理,应急救援和面向用户的、高质量的一体化服务。监控系统实现了与紧急电话呼叫时的现场实施视频查验,通信系统采用以苏州为中心、南北两个传输速率为622Mbit/s的环形综合业务接入网,率先为综合业务提供了10M/100M的高速以太网信息接口,并且为今后系统扩容及周边高速公路联网预留足够的带宽资源,为实现语音、图像、数据“三网合一”创造条件。利用收费系统网络和已有的计算机,通过音箱、麦克风和应用软件实现收费亭、收费站和监控中心之间任意两者之间的对讲。4、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稳步发展。2004年5月底,已建成连接7个城区,24个街道、6个镇,160个社区居委会的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其中区、街道、乡镇的联接采用10M光缆,社区联接采用ADSL宽带。针对业务发展,统一规划,采用先进的三层架构,按照劳动保障工作的11个方面业务内容,包括失业管理、就业管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再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劳动事务代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开发了应用系统,业务涵盖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目前已在全省率先建设成覆盖全市范围的社会保险广域网络,苏州市劳动保障局社保基金中心现已和全市260家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以及各区社保经办机构、市财政进行了实时联网。在此基础上,开发完成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其中包括5个险种的征缴、发放流程、归口管理等近400个模块,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需求设计、系统设计、代码设计、系统维护等系统开发流程。实施“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后,原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必须跑五个险种的窗口,费时费力,现在只要在一个窗口就能轻松完成,实现“一单结算、一票征缴。”信息化为全市的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先进手段。随着应用的深入,各项业务都在向社区延伸,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5、城市“一卡通”建设初见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03年“苏州通”建设开始启动,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州通”建设推进小组,并先后召开了十多次协调会,妥善处理了有关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经过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较好的解决了技术难题。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和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苏州通”卡建设首期应用项目公交项目于2004年11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在市区3000多辆公交车、31家可的便利店、50个放心早餐车使用,截止到今年4月底,发卡总数6万张,日平均交易额6万多元。6、企业信用系统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下半年,市政府成立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借鉴深圳、汕头、北京、上海等诚信体系建设的经验,研究起草了苏州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苏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和苏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研究编制了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目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等25个部门中的有关企业信用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企业信用平台和评价体系,并启动个人信用系统的建设,树立“诚信苏州”的城市形象,促进苏州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目前,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04年10月份建成投入运行。7、苏州市公共信息亭项目开始起动。为促进全市信息化的应用与普及,主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市民、企业、政府沟通的桥梁,苏州对外开放、对外宣传的窗口,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的重要载体。以中国苏州门户网站为后台,重点开展信息、交易、物流三个方面的服务。“苏州通”公共信息亭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在2005年春节前建成300个左右;第二期在2005年年底前建成500个左右;第三期到2006年年底达到1000个左右。项目投资按一期建设300个信息亭进行测算(其中200个在室外公共场所,100个在社区中心、商场、写字楼等室内),总投资在2000万元左右,由苏州市信息化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五)企业信息化逐步普及全市上网企业超过3.8万家,10家被列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和试点企业,多家正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试点工作。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测试和诊断、柔性制造(FMS)等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灵捷制造(AM)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日趋深化,信息管理系统(MIS)、销售点终端(PO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系统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和经济效益。沙钢集团、亨通集团、苏州六六视觉科技等10家企业被列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和试点企业。江苏沙钢集团、亨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苏州智能配电自动化公司的现场总线控制智能控制器项目等都获得了省经贸委专项资金的支持。电子商务开始起步,苏州第一百货“网上商店”、未来农林大世界“易农网”等被确定为省级电子商务试点项目。常熟招商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正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工作,初步实现了市场供求信息的采集发布和网上业务交流。完成了苏州“技术创新专网”建设,建立了嵌入式CPU设计应用行业技术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紧迫感,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知识水平。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单位,苏州胜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领导被评为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个人。(六)信息化人才逐年增加近年来,本市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每年约有2万人进入全市各行各业,24岁至44岁的中青年人口(大部分有一定文化水平)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7%左右。2003年,苏州人才总量达58.2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985人,全市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3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9%,高等学校在校生11.1万人,人才政策环境和柔性流动机制逐步完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苏州需求量最大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电气、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自动控制、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重点行业人才集聚能力显著加强,并保持旺盛的需求,人才需求量占到苏州人才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在机关部门,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逐步推广,公务人员大部分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全市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相继参加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技能培训。各类中青年干部职工参加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市计算机中初级考试。在“苏州通”卡等社会信息化应用项目逐步推动,市民的信息化意识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实施教育信息化规划,从小学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课程教育,在校学生计算机和网络实际应用水平大大提高。研究生城和国际教育园等人才培养教育基地正在建设。(七)信息化规划、规章陆续出台1、“数字苏州”建设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2002年下半年2003年上半年,市计委(信息办)组织完成了“数字苏州”总体建设方案的研究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苏州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完成“数字苏州”总体建设框架、关键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应用服务系统和保障体系的规划设计。同时,完成了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其他应用服务系统、资源整合与信息标准体系等6个专题技术方案的设计。方案对苏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相关产业政策和规章相继出台。2001年2003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苏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见、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和吸引国(境)内外研发机构的意见、关于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文件,为加快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步伐,为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2003年,出台了苏州市2003年信息化工作意见、苏州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建设实施意见、“中国苏州”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苏州市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等4个信息化工作意见,指导全市电子政务建设。2004年5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市级机关部门及部分直属单位增设信息处和信息主管的通知。2004年6月,市政府下发了苏州市2004年信息化工作意见、关于加快诚信苏州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苏州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苏州市政务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苏州政务内部网站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二加快苏州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创出苏州的优势和特色1、着力提高信息产品制造业水平。培育“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培育“拳头”产品,重点发展以液晶显示器、扫描仪、主机板、手提电脑等为主的计算机类产品;以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通信设备、光缆、宽带光纤移动通信基础设备等为主的通信传输类产品;以芯片制造、电路封装、存储器等为主的集成电路类产品;以数字电视机、数字机顶盒等为主的信息家电产品以及电子基础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等产品,形成苏州的特色。2、加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并举,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应用光通信技术、电子产品数字化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外部设备开发技术、超净超纯技术、有线无线接入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技术和电子产品配套加工技术等。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加强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大力创办合资、合作的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加强信息技术创新的规划指导,编制全市信息技术研发创新目录指南,支持并推动若干重点领域的信息技术协同攻关。通过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和重点项目的全球招标等途径,形成吸引国内外人才共同研发的组织机制;鼓励IT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吸引国内外IT企业的研发机构落户苏州;完善知识产权交易环境,鼓励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形成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3、做大做强软件产业。以苏州工业园区国际软件科技园、新区软件园和昆山软件园作为软件产业发展基地,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优秀软件企业前来投资创业,尤其要扶持一大批民营软件公司的发展壮大。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市场前景的软件产品(嵌入式软件、网络服务软件、企业应用软件等)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政务、企业管理、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等各类行业应用类软件,电子娱乐、网络教育等领域的多媒体软件,汽车、信息家电、智能化生产工具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提高基础性、共性软件技术与工具的创新能力;研究制定针对国产软件产品的政府采购办法,完善以ISO9000与CMM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力争建成具有相当规模、达到国家级水平的软件园区。4、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强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的引进改造,鼓励专用设备和材料等配套企业的发展,促进集成电路企业与整机企业的联合。建立和完善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芯片设计领域的海内外人才,增强自主设计能力。初步形成以设计为核心,制造、测试、封装等配套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基地之一。5、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依托数字电视平台、宽带多媒体平台、移动通信平台以及文化产品销售渠道,重点推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商品化,陆续建立一批与行业、企业、市场以及与政府部门相关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的专业网站和知名度高的门户网站,培育一批网络内容服务(ICP)、网络接入服务(ISP)和应用服务(ASP)骨干企业,积极开拓网络增值服务,为社会提供旅游、商务、医疗、购物、房地产咨询、网络教育、电子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服务。6、加大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进国内外IT企业运营、销售服务中心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发挥国家级产业基地的窗口作用,鼓励企业对口招商,支持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提高海关、税收、外汇和出入境等部门对信息产业出口的协同管理与服务水平,健全信用、保险、物流、会计、咨询等配套服务,逐步完善信息产业的服务环境。(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和利用率1、加快公众网建设。对现有各网络运营商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城市主干网络的容量和传输速率,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信息传输网络。积极发展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等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接入服务,基本满足企业、社会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并进一步扩大因特网和多媒体业务在农村的应用。建立网络互联交换中心和数据中心IDC,构造电子政务的内、外网平台和纵、横两方面网络连接平台。2、加快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发展步伐。建设双向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和综合信息网数据系统,加快双向HFC网络建设,积极开展视频点播(NVOD、VOD)、卫星传送、交互式(互动)电视以及宽带数据传输等业务。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推进区县(市)有线网络的普遍接入,不断优化全市网络资源。加快电视节目传输的模转数进程,不断增加数字节目的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基本实现有线网络节目传输的数字化。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降低数字电视消费门槛。完成全网模拟用户向数字化整体平移,数字电视专业频道和数据广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付费数字电视用户力争达到20万。3、强化专业规划管理和业务的融合。建立本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相关管理流程,制定包括中心城区、新区、中心镇以及一般镇在内的四类信息基础设施功能性标准,基本形成以完善市区、发展区县(市)为重点的全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框架。加快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融合,对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和郊区新建高档住宅实现宽带普遍接入,对高档商务楼、三星级以上宾馆、重要公共场所逐步实现无线局域网络覆盖,增强网络互联互通和网间结算能力。(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1、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成和完善苏州市政务网,“十一五”期间,全面实现市、区县、街道(镇)机关文件、简报、会议、督办、信息查询等办公业务网络化。依托政务网,建成政府网上协同办事平台。结合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和规范网上政务公开,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优先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网上审批试点,做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信息反馈和网上督查,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网上预审、在线审批和跨部门联合审批的范围;重点推进一批受众面广、影响力大、涉及部门多的网上办事项目,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一口反馈”,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推动社会稳定和治安信息化工作,加强预防和减少犯罪信息系统建设,集中处理有关部门案事件数据,实现对社会治安的预警和辅助决策。加快电子采购工程建设,开展网上供应商登记和网上竞价采购,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系统,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与透明度。加快电子统计工程建设,围绕在地统计工作的推进,建立集各级统计部门数据采集、上报、存储、分析、发布于一体的苏州统计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健全网上统计报表申报制度。加快电子档案工程建设,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保管与利用,建设基于政务网的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接收的网络平台,建设苏州档案目录中心及档案信息资源库。逐步实现各部门档案信息数字化和应用网络化。2、推动一批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和完善“中国苏州”政府门户网站和各级、各部门网站,为全市政府部门、企业、市民和社会,以及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整合政府部门的各类咨询服务热线,形成具有多项信息服务和事务办理功能的政府综合咨询服务热线,直接听取和快速响应市民需求,使市民更便捷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声讯服务。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完善各单位、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支持跨部门综合业务系统开发和综合信息资源利用的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劳动保障、公安、民政、医保、公积金管理以及农业人口保障和农业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残疾人服务和管理、外来人口综合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系统,配套建立安全保障和监控管理体系。建成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对政府和社会的相关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初步实现集成各类公共服务与信息查询终端的“一站式”、“一机通”、“一线通”和“一卡通”的服务方式。3、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苏州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研究制定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共享等制度,形成信息资源采集、维护、共享和公开的管理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内部有效共享和对社会依法公开。继续完善金盾、金税、金管、社会保障、民政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加快建设金财、金水、金农、金质、金审等业务信息系统,推进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系统以及市长应急会商指挥系统,促进跨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水平。4、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协调。健全各部门、各区县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部门和协调机制,形成责任明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管理体系。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制定完善苏州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专项方案和规范标准,强化规划和标准的引导作用,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保障的法律体系。配合电子政务推进,将信息化知识与应用技能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实施公务员电子政务应用培训。(四)加快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1、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软件开发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广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展学校信息化和教职员信息技能达标活动,用3-5年完成教师信息化轮训。做好“校校通”工程延续工作,到2006年,学校宽带接入教育专网比例达到100%,在校学生人机比例达到5:1,信息技术在中小学5个学科中的应用课时量占总量20%。用好教育网络和信息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网上学校。2、加快文化事业的信息化。加快推进图书、文献、文物、音像资料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开发和应用,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音像资料馆。加大信息技术整合广播、影视、戏剧、出版等文化资源的力度,开发多媒体、网络化的内容产品。推动面向受众的文化事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和渗透性。3、大力推动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规划和管理,制订有关电子病历的法规规章,出台规范网上医疗咨询和服务等有关行为的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公共卫生监管信息网络,建成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信息系统,以及支持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服务体系的信息系统。建立市民医疗保健服务信息系统,做好有关医院电子病历的试点,探索建立数字化医疗信息专家系统,拓展社区健康档案应用功能,建立社区健康保健服务系统。配合药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建成监督信息数据中心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监督环节的网络化运行和管理。4、不断推进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制订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技术规范,形成社区信息化功能的评估体系,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组织、引导和规范,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功能,建成通用的社区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形成具备多种服务内容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满足业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的数据库,实施社区干部信息化全员培训,提高街道、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卫生保健、市民体质健康测试、法律援助、教育娱乐、家政服务以及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公共信息亭等信息化项目在社区的延伸与应用。加快数字社区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社区安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监测和管理,建立良好的物业管理和服务,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程式化和公开化,实现主要设备的自动检测、报警及自动控制,实现住户的透明消费。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提供网络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建立透明的社区电子政务,突破传统工业时代“一站式”的政府办公模式,探索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网式”、“一表式”新模式,开辟推动社会信息化的新途径,创造落实政府职能的新手段。(五)加快城市管理和经济功能信息化,提高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行效率1、加快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架数字苏州的空间基础数据框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航测遥感系统(RS)等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初步建设苏州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树立开放式基础测绘观念,建立基础测绘、数据生产社会化、市场化;制定数据共享的政策,提高信息数据使用效率。各部门、企业共同合作,积极开发、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体系,带动苏州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2、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建设市域范围内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逐步建立交通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建成全市统一的交通信息中心,交通信息的普遍服务与共享能力有效提高,信息发布终端全面覆盖本市主要公交线路、交通工具和重点区域。完善全市出租车信息服务调度平台,普及出租车电子调度叫车;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推广智能报站系统、公交站点电子站牌和交通示意图应用;推广停车诱导系统,2010年覆盖本市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地区。推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联合售票系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地图、软件及设备开发,完善车载导航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公务和个人用车上推广应用。3、加快推进金融信息化。建设苏州金融数据平台,整合全市金融信息资源,开发金融信息服务产品,逐步提高金融信息资源的运用能力和水平。发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使网上业务逐步成为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网上金融交易。加快票据服务、证券交易、期货结算、金融风险预警等金融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和监管体系,金融交易的效率、水平和公正性明显提高。在商业、旅游、餐饮、医疗、公用事业、航空铁路售票等支付领域全面推广使用银行卡,改善银行卡受理和服务环境。4、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设个人及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健全归集信用记录、使用信用报告及惩戒严重失信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到2010年,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覆盖主要应用领域,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诚信体系规范管理与制度框架;培育第三方征信服务机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业态;扩大个人及企业信用产品种类,形成一定市场规模。推动市场监管、行业管理、要素市场、企业等的信用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经济部门和80%以上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建立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100%的大型企业和80%的中小企业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与国际征信组织、国内外征信机构合作,开展社会诚信的宣传与人才培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5、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物流领域标准化研究,制订并推广信息分类编码、信息平台接口等规范在整体物流过程中的应用,实现智能标签在各物流集散节点的普及应用。推进本市各大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与长三角各货物集散枢纽(集散地)联网、与国内外主要物流信息节点相衔接的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和苏州物流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培育市场运作的专业物流信息服务机构,加强对传统物流业的改造,推动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化进程。发挥社会各方的优势、联合共建,培育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建立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为中小企业提供ERP服务,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构筑区域型电子商务的良好环境。拓展大中型企业的网上交易;加大商贸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投入,推动商贸企业建设涵盖购、销、调、存等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和营销网络。完善数字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体系,构建全市电子商务平台;改善工商、物价等部门的管理方式,健全电子商务管理体系。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推动苏州经济的发展进程。6、积极推动电子通关平台建设。完成信息化总体规划,深化“大通关”电子平台建设,推广进出口单证的电子化应用,建设船舶信息电子申报系统,基本实现通关无纸化和电子放行;推动实现物流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各大园区、进出口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在“大通关”电子平台的一点接入。建成一体化的通关物流综合信息系统;加强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外汇、税收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跨国交易信息平台,推动进出口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和网络互联,基本实现进出口业务的电子贸易、电子通关、电子物流和电子支付功能。7、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生产工具智能化为重点,在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在大中型骨干企业中选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CAPP)、先进制造技术(AMT)、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技术,不断优化设计、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推广企业资源计划(ERP),实现物料、库存、财务、销售等管理的信息化,实现资金、物资、人才、信息流的有效整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开展电子报税、电子通关、网上年检等业务,推进企业上网工程,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网站比例达90%以上。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与推动下,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