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1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上传人:战神 文档编号:76641337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1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1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1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1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本单元以蚕的一生研究为载体,由蚕的一生延伸到昆虫的一生,再到更多动物的一生。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构建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通过对不同阶段蚕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整个单元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结论等能力。 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2个部分。 第1课和第36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蚕长大了”“蚕变了新模样”“茧中钻出了蚕蛾”与“蚕的一生”,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 第2课和第78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与“动物的一生”,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引导学生形成对更多动物卵、动物的繁殖和动物一生的认识,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感受动物生命过程的丰富多彩。 小学生天生对动物感到亲切并充满好奇,饲养小动物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科学实践活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对身边的动物有过初步的观察和研究,了解了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对动物的生命周期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养过蚕的学生较少,所以学生对养蚕充满兴趣。不过,小学生对饲养蚕宝宝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地观察与记录的能力。 1努力做到科学的立场与学生的立场相统一。实施本单元的教学时,既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观察研究、收集和分析信息、交流探讨等探究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等探究能力。因此,教学应采用设疑激趣、观察记录、交流讨论等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对动物生命活动现象及生命周期的认识。 2努力做到教材的编排与其他的内容相适应。由于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足够的时间,学生在观察蚕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状况,例如教学间隔过长,学生遗忘作业;意外状况频繁,学生难继续;作业本身难度高,学生易受挫;评价激励不当,学生无动力等。面对这些状况,可以灵活处理教科书的编排,如与另一个单元的内容交叉开展,这样既与学生养蚕的进度保持相对一致,又保证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完成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教材P2224) 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2.知道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3.知道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4.知道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 4.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观察蚕卵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蚁蚕。 3.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蚕卵、放大镜、尺子、桑叶、养蚕用的纸盒、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蚕房的制作视频、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蚕的图片。)你们认识这个小动物吗?(预设:它是蚕。)你们养过蚕吗?(预设:养过;没养过,但是见过。)你们知道有关蚕的哪些知识?(预设:蚕要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结茧;) 2.揭题:像蜗牛和鱼一样,蚕也是从卵开始它的生命历程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板书: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关于养蚕的已有经历和已有认知,帮助教师找到教学的起点,揭示本课课题。 卵: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动物发育的第一个阶段。不同类动物的卵,大小差别很大。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蚕卵 1.过渡:你们观察过蚕卵吗?它是什么样的?(预设:观察过,蚕卵很小,像一粒粒的小芝麻。)蚕卵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蚕卵,引导学生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提问:在观察的过程中,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蚕卵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蚕卵中心有小孔?蚕卵中心的凹陷是什么) 4.讲解:蚕卵的颜色不同表示它所处的时期不同。一般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然后一直到孵化前都不再发生变化。白色且上面有小孔的卵是蚁蚕(蚕宝宝)从蚕卵中钻出来后留下的卵壳。蚕卵上的凹陷叫卵涡,一般呈椭圆形,如果呈三角形或有棱角则为死卵。 5.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关注不同颜色的蚕卵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1.过渡:大家刚才观察到了蚕宝宝从卵中钻出后留下的白色卵壳,像蚕宝宝这样,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那么,蚕卵是怎么孵化出蚕宝宝的呢? 2.活动:出示蚕卵孵化的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3.提问:蚕宝宝孵化出来需要什么条件?(预设:需要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追问:蚕宝宝吃什么?(预设:新鲜的桑叶。)它的生长还需要什么?(预设:需要干净通风的生活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为了保证蚕宝宝健康地生长,我们能做些什么?(预设:给蚕宝宝做一个蚕房。) 5.活动:播放蚕房的制作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然后分发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制作蚕房。(教学提示:提前准备好孵化出的蚁蚕。) 探索三:做观察计划 1.过渡:你们见过自己刚出生不久的样子吗?(预设:见过,爸爸妈妈给我拍了照片。)爸爸妈妈给你们拍照片是想记录你们的成长,那你们想记录自己养的蚕宝宝的成长吗?(预设:想。) 2.提问:如果坚持对蚕进行长期观察和记录,我们就可以了解蚕的一生。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预设:蚕的体长、蚕的样子、蚕发生的变化)用什么方法记录呢?(预设:写观察日记、画图、拍照、录制视频) 3.布置任务:请大家参考教材P24“蚕的一生观察计划”,组内讨论并制订自己的观察计划。 【设计意图】蚕的一生从蚕卵开始,因此先引导学生观察蚕卵,并用画图及文字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描述事物主要特征和整理、记录信息的能力。再通过阅读资料和制作蚕房,让学生了解为迎接蚕宝宝需要做的准备。最后通过给出观察计划范例,让学生学习一些观察与记录的技巧与方法,并意识到要了解一个动物的一生,需要长期地观察和记录。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过渡:大家为蚕宝宝做好了“家”,也制订了蚕宝宝的观察计划,接下来,就等你们的蚕宝宝出生了。 2.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每天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将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 3.小结: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养蚕,及时记录,争做“养蚕小能手”。 【设计意图】观察和记录蚕卵的孵化是研究蚕的一生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激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在学生关于蚕的已有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之前认识的蜗牛和鱼,并直接介绍“像蜗牛和鱼一样,蚕也是从卵开始它的生命历程的”,由此揭示本课课题。接着,提出“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宝宝的生长需要什么?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引发学生思考,并进入后续的探索活动。记录蚕卵的样子需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可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并用文字进行说明。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要求学生准确记录观察时间,采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提醒学生特别关注不同颜色的蚕卵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18第二、四题。 二、判断题。 1.我们要坚持每天观察蚕的变化。( ) 2.蚕刚孵化后留下的卵壳呈白色,上面有小孔。( ) 3.易错题所有的蚕卵都能孵化出蚁蚕。( ) 4.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放在冰箱里冷冻。( ) 四、选择题。 1.要把刚孵出的小蚕放到桑叶上去,比较合适的工具是( )。 2.从产卵到蚕宝宝孵出来之前,蚕卵的颜色变化依次是( )。 A.淡黄色紫黑色淡红色 B.淡黄色淡红色紫黑色 C.淡红色淡黄色紫黑色 3.蚕主要以( )为食。 A.青菜 B桑叶 C胡萝卜 参考答案 二、1. 2. 3. 4. 四、1.A 2.B 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