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学和力量文学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3427546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文学和力量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知识文学和力量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知识文学和力量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所讲的文学究竟是指什么?通常,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认为一切书中所印之物都是文学。这种说法经不起深究。再糊涂的人也很容易弄明白,文学关照人类某种普遍的共同志趣,这是文学的要素 仅仅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或一个人的志趣,即使以书本的形式出现也算不上文学。文学的定义不难加以限制,同样也容易加以扩充。太多印成书本的东西不能称作文学;大量真正的文学之作从未跻身书林。基督教堂每周的布道词,数量庞大的教坛文学,或告诫,或鼓励,或安抚,或警告,广泛作用于民众心灵,能在图书殿堂中占有一席之位的恐怕百中无一。又譬如戏剧,英国莎士比亚最优秀的剧作,以及古希腊戏剧鼎盛时期的所有代表之作,在成为读本发表之前,早就在看演出的观众面前发表过了(根据“发表 ”一词最准确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学影响着公众的思想。这种舞台表演形式,在传抄或印刷价格昂贵的年代,效果更甚于书本。书不等于文学,内涵不同,不可相互替代。众多文学,诸如舞台戏剧、法庭辩词及讲坛说教(讲学或演说),难以成书;成书之物本身可能并无多大文学趣味。要纠正普遍存在的关于文学的模糊观念,与其给它一个恰当的定义,不如把它的两个功用划分清楚。文学这个总称,就其重大的社会职能来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别:一是书本知识,一是力量文学。1/10二者经常混为一谈,但分而论之,本质截然不同且相互排斥。前者意在传授知识;后者旨在感化心灵。前者是舵;后者是桨或帆。前者诉诸一般推理;后者往往通过愉悦和感悟,从根本上诉诸人更高的悟性或理性。远观,它穿过培根爵士所谓的 “朴素之光 ”,直达一物;近察,泛着蒙蒙水汽的幽光,还罩着人类七情六欲的薄雾轻纱、虹霓彩衣,但它必须穿透,否则就不是力量文学。人们对文学这种高级功用思之甚少,若有人认为传播知识只是书本的低级功用,便会以为那是谬言妄语。此言虽然有悖常理,但确实值得我们玩味。我们求知获艺用的都是平常语言,涉及新奇事物,也能据理了解。人类公理,之所以为真理大道,就在于它并不奇玄,即使最微贱之人也能完全明了。作为胚芽或潜在的天性,它永远并存于最高贵者和最微贱者心中,只需培养,无需栽种。能被移栽,决非真理大道,只有低级事理才以此为准。此外,还有种东西比真理更为神奇那就是力量,或对真理的感悟。譬如,儿童对社会有何影响?儿童幼弱无能,天真无邪,纯朴无伪,令人顿生爱怜之心,叹慕之情,人之本性从而得到巩固与升华。唤醒宽容的柔弱、象征圣洁的天真和远离世俗的纯朴,这些也是上苍眼中最为宝贵的品质,存于永久的记忆之中,需要不断重温。高级文学,也即力量文学,功用就在于此。2/10我们从失乐园中学到什么?什么也没有。从一本食谱学到什么呢?新东西,每段都有从前不知的东西。但是,你会因此判定这本翻烂的食谱就比那部美妙的诗篇更高明吗?从弥尔顿那学到的,不是知识,因为知识,哪怕有一百万条,也依然是在尘世上开步一百万次罢了。从弥尔顿那得到的,是力量,就是用潜在的悟性去感悟无限;在那里,每一个搏动,每一次倾注,都是朝着更高处攀升,好似顺着雅各的天梯攀登向上,从地面一步登上神秘的天庭。知识的一切步伐,自始至终,只是在同一层面上前进,永远不能使人从古老的地面上提升一步:而力量迈出的第一步就是飞升,飞向另一个境界 在那里,尘世的一切都被忘却。一切知识的文学都在地面上筑巢,结果不被洪水所冲堤,就被耕犁所掀翻;只有力量的文学在那巍巍苍穹间的圣殿之内,或在那高入云际的森林之巅营造自己的安身之处,那是神圣不可侵犯、也是欺诈所无法企及的。这是力量的文学所独有的重大特权,而它影响于人类的方式尤为特殊。知识的文学,如时尚一样,与时俱逝。百科全书正是此种文学的缩影,从这方面来看,似乎可以说是它活生生的象征:一个世代尚未过去,一部百科全书就陈旧过时了;因为,在它那里面所讲的不外是虽然存留在记忆中、却已失去新意的东西,以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推理,因此,犹如经匣中的教条,即使补充几句、略变花样,仍无法使得人的高尚精神恬然宁息。但是,一切当之无愧的文学 -最优秀的文学 -由于它比知识的文学更能垂之永久,它的影响与此形成相应比例,也就远为深邃,而象电光石火一般无孔不入。3/10一方面,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悲剧培养着人的感情,使之朝着某些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这个星球上的诗歌又把人的爱与憎、赞美与鄙薄等激情组成种种的结合;这样共同形成强大的力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往往会延续许许多多世代,令人考虑之下不能不感到肃然起敬。河南大学刘炳善译知识的文学与力量的文学我们说的文学,道理指的是什么呢?不用心思的人通常认为,他通指一切印在书本上的东西。这样一个定义,用不着什么逻辑就能推翻。因为,再粗心的人也能很容易看出:在文学这个概念里,一个基本要素食和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某项利益有关 - -因此,那些仅仅适用于某一地区,某一职业,或者某一狭隘个人利益的东西,即使以书本形式公诸于世,也不能算是文学。如此说来,定义的内涵不难加以收缩-不过,他也同样不难以扩充。因为,一方面,许多业已跻身书籍之林的东西并未印成书本。譬如说,基督教国家里每周必有的布道词,那规模庞大的教坛文学 -他告诫着、鼓舞着、警告着人们,广泛的影响着民众的心灵,但是在他当汇总能够在那书籍的圣堂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却达不到她那总数的万分之一。还有戏剧 -例如,英国莎士比亚最优秀的剧作,以及在雅典鼎盛时期的希腊戏剧代表作,他们作为供阅读的的剧本发表之前,早就(从 发表 一词最严格的字面意义来说)在亲眼看到演出的观众面前发表,作为一种文学力量在公众心灵上产生过影响;而且,这种通过舞台形式的发表,较之后来他们成为传抄的或印刷的珍贵书册,影响要大得多。这么说来,书籍和文学这两个概念并不表示这同样久远的含义,也不可相互替代;因为,不少属于文学的东西,包括戏剧、辩论和教诲(例如讲学、演4/10说之类)也许从来不收入书本,而许多印成书本的东西又可能和文学趣味丝毫无涉。但是,为了纠正关于文学所普遍存在的这种模糊概念,与其设法为文学寻求一个贴切的定义,倒不如把文学所起的两种作用划分个清清楚楚。在那从总体来说我们叫做文学的重大社会官能中,可以分辨出两种不同的职能 -他们之间常常混淆不清,然而分别论之,又是截然不同,而且天然相互排斥的。这就是说,一方面既有知识的文学,另一方面又有力量的文学。前者仅仅诉诸人的瑞伦的悟性,后者则往往而且总是通过人的喜乐之情、恻隐之心,从根本上诉诸人的高级悟性即理性。远远望去,他似乎是穿过培根爵士所谓 明净的理智之光 而达到某一客体;近处看来,才知它只有通过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所交织成的茫茫迷雾、闪闪彩虹,借助于在那明灭之间、带着一点蒙蒙雾气的幽光,才能发挥它本来应有的作用 -否则,它就不成其为力量的文学了。大家对于文学的这种高尚作用想得太少,所以,有人若把提供知识说成不过是书籍的一种平庸而次要的作用,大家就认为那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奇谈。但是,奇谈归奇谈,这句似乎自相矛盾的话里仍然大有可玩味之处。当我们用通常的语言谈到寻求知识、获得学问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这句话和某种完全新奇的事物联系起来。然而,在人类事业中能够占有崇高地位的一切真理,其所以伟大,就在于它那怕对于最微贱者来说,也决不是完全新奇的;他在最高贵者和最卑贱者的心灵中,作为一种思想的萌芽、潜藏心底的天然原则,都是永恒存在着;它需要不断的发展,但永远不会被取代。因为,能被其它东西所取代乃是判断某种低级真理的一条无可怀疑的准绳。5/10此外,还有一种东西比真理更为神奇 -那就是力量,或者说,对真理的深切感应。譬如,想想儿童对于社会的影响吧。由于儿童的幼弱无依、天真无邪、淳朴无伪而引起的种种特殊的赞叹怜爱之情,不仅使人的至情至性不断的得到巩固和更新,而且,由于脆弱唤醒了宽容,天真象征着天堂,淳朴远离开世俗,因此,这些在上帝面前最可宝贵的品质也就经常受到忆念,对于他们的理想便可不断的重温。高级的文学,即力量的文学,作用于此相类。从失乐园你能学到什么知识呢?什么也学不到。从一本食谱里又能学到什么呢?从每一段都能学到你过去所不知道的某种新知识。然而,在评定它们的时候,难道你会因此就把这本微不足道的食谱看的比那部超凡入圣的诗篇还高明吗?我们从弥尔顿那里学来的并不是什么知识,因为知识,哪怕有一百万条,也不过是在尘俗的恶地面上开步一百万次罢了;而弥尔顿虽给与我们的是力量 -也就是说,运用自己潜在的感应能力,向着无限的领域扩张,在那里,每一下脉动,每一次注入,都意味着上升的一步,好似沿着雅各的天梯,从地面一步登上那奥秘莫测的苍穹。知识的一切步伐,从开始到终结,只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人往前运载,但却无法使人从原来的地面上提高一步;然而,力量所抬出的第一步就是飞升,就是飞向另一种境界 -在那里尘世的一切全被忘却。人,经历了幼年时代,又经历了现实生活的种种机运变化,并从诗歌、传奇等等之中看到文学对于生活的模拟,对于事物的重新组合-有了这些重大的特殊经历,人的感应能力才能得到净化,并在外界启迪下不断得到发挥,否则,就像人的元气和膂力废弃不用一样,这些感应能力同样也会渐渐枯萎而退化。力量的文学与知识的文学判然有别之处即在于他正是以人的这些巨大的精神能力作为存在的依托,活动的领域。6/10他所涉及的乃是人至高无上的情性;譬如说,圣经从来就不肯降低身份,通过暗示或调和的方式讨论什么推论的悟性。在圣经里提到人的智力的时候,从不用悟性这一字眼,而是说成是 敏悟的心 -把心这一重要的知觉(非推论性的)的器官,当作人以及至情至性通向无限的交流媒介。悲剧、传奇、童话、史诗,都能使得正义、希望、真理、仁爱、复仇等等理想在人的心灵中复活,不然的话,如果这些理想仅仅靠着日常的实际生活来维持其存在,它们就会由于缺少足够的例证而枯萎下去。譬如说,诗歌中的裁判又是什么意思呢?从目的来说,他也与人类一般法律意义上的裁判并无二致,否则,它就等于宣告自己是一种不正当的裁判了。只是,它这种裁判和普通法庭的裁判比起来达到目的的程度不同 -诗歌,对于裁判的结局势无所不能的,因为他所要处理的并非世俗生活中难以驾驭的种种力量,而是它自己所创造出的事事物物,那些完全可以按照他的预想灵活安排的素材。实在说,世界上要是没有了文学的力量,一切理想便只好意枯燥概念的形式保存在人们当中;然而,一旦在文学中为人的创造力所点化,他们就重新获得了青春朝气,萌发出活泼的生机。最普通的小说,只要内容能够触动人的恐惧和希望,人对是非的本能直觉,便给与它们以支持和鼓舞,促使它们活跃,将这些情性从迟钝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也正是那些极其平凡的作者,只因能够感染读者,或者虽然意在教育,却采取感染人的方式来间接进行,因而远远胜过所有那些只会教育人的作者的根源所在。从知识的文学中所存留下来的登峰造极之作充其量不过是某种一时需要的书-人们对它抱着宽容的态度加以试用, 且看结果如何 。一旦有人对它那教诲的内容进行局部性的修改,或者稍加增订 -不,甚至只要有人把它的内容次序加以重新调整 -它也就立刻被人弃置一旁。7/10反之,在力量的文学中,即使并非高明之作,只要得以流传于世,总是作为一旦定稿、永不改动的作品,在读者当中流传的。譬如说吧,牛顿爵士的数学原理在问世之际是一部战斗性的著作。在发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他都得为自己的生存权进行斗争:一开始,为了绝对真理问题;那场战斗结束,继之又为了著作的形式和真理的表达方式进行斗争。但是,一旦出了个拉普拉斯或者另外什么人,在这部著作所奠定的基础上作出更高的贡献,从实际上将它从阳光之外摒弃于哀微暗淡之所,这就利用这部著作所提供的武器,从实际上将它归于老朽无用之列;于是,牛顿之名虽然还能作为一种 盛名的幻影 留存人间,他的著作,作为一种生命力量,经过转化,却已经面貌全非了;然而,与此相反,伊利亚特获李尔王,哈姆雷特获麦克白,以及失乐园,尽管并非什么战斗性的著作,只要他们所采用或可以采用的语言一旦不灭,却是永远所向披靡的。它们不可能转变成什么新鲜形式或者某些更动来进行改变,即使一些细节也许能够提高,终亦不免几近剽窃。一架性能良好的蒸汽机被另一家更为完善的蒸汽机所取代-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座富有田园风光的山谷决不会为另一座山谷所取代,正像普拉克锡特里斯的一座雕像决不会为米开朗基罗的一座雕像所取代一样。把这些东西区别开来的并不是差异,而是悬隔。衡量时,你不能拿着同一标准在它们之间分个高低,因为它们品类不一;如果说它们不相上下,也只是因为根据不同的尺度它们各有千秋。具有不朽之美的人类创作和大自然的创造在这一立足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决不会相互重复雷同,决不会近似得失去差别,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好出,又无法通过摹拟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来,更不能放在粗俗类比的天平上来加以秤量。8/10凡属这一类的作品,与知识的文学作品相比之下,不同之处在于:一、它们借助于远为深邃的力量而发挥其作用,二、它们更能;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属于永恒的财富 -它们对人们所起的作用坏作用、好作用,都将与本民族的语言一同延续,有时甚至延续到该民族消失很久以后。此时此刻,在乔叟的故事写成五百年之后,这些作品中的温厚笔调和栩栩如生的描绘仍然是举世无双,它们的原文仍同问世那样使许多读者感到亲切,而另一些人则津津有味的欣赏德莱登、蒲柏和华兹华斯的近代改订本。此时此刻,在奥维德的故事写成一千八百年之后,这些异教的作品中欢快活泼的节奏,行云流水般的情节,仍然举世无双,仍然在一切基督教国家中为人所爱读。这位作家的同胞连同他们的坟墓早已化为尘埃,然而,只有他还活着 -正如他自己说的,他责无旁贷,要在它们身后活上一千年,而且,还要再活一千年。一切知识的文学都在地面上筑巢,结果不被洪水所冲掉,就是被耕犁所掀翻;只有力量的文学却在那巍巍苍穹间的圣殿之内,或在那高入云际的森林之巅营造自己的安身之处,那是神圣不可侵犯、也是欺诈所无法企及的。这是力量的文学所独有的重大特权,而它影响与人三类的方式尤其特殊。知识的文学,如时尚一样;与时俱逝。百科全书就陈旧过时了;因为,在他那里里面所讲的不外是虽然存留在记忆中、却已失去新意的东西,以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推理,凡此,犹如经匣中的教条,即使补几句、略变花样,仍无法使得人的高尚精神恬然静息。但是,一切当之无愧的文学 -最优秀的文学 -由于它比知识的文学能垂之久远,他的影响与此形成相应比例,也就远为深邃,而像电光火石一般普照天地。9/10一方面,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悲剧培养人的感情,使之朝着某些方向发展;一方面,我们这个星球上的诗歌又把人的爱与憎、赞美与鄙薄等激情组成种种的组合;这样共同形成强大的力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往往会延续许许多多世代,令人考虑之下不能不感到肃然起敬。总之,有一点可以确信:一个人从他读过的那些充满激情的文学作品中所感染到的种种喜怒哀乐之情比他自己所能清楚意识到的要多处何止成千上万。这种感情,虽然来源于难于说清,却在他心中不断涌起,在他一生中塑造着他的灵魂,正像已被遗忘了的儿童时代的往事。-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