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636444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与开放,为了使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利率工具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目标。论文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此同时,具体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如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产生的利率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以及对商业银行资金定价能力的改变。并针对上述的压力及挑战,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开拓金融创新,完善法律体制三方面的应对措施。最后指出,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使命。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快速稳定发展。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趋势与进程 银行传统业务 利率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 资金定价能力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开拓金融创新 完善法律体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 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朱大旗,沈小旭.论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意蕴J.法学家,2004(02).。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的必然要求。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趋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一段谈金融体制改革。其中,第一句话是“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第二句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见,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 同时,根据2010年12月17日周小川行长在财经年会上的讲话,也可以看出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当务之急。他指出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在金融业,除个别政策性金融机构外,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都是按照企业来运行的,反映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利率市场化也反映客户有选择权。金融机构的客户既有居民,也有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类型实体。这些客户在竞争性市场中有选择权,他们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价格,可以表示满意或不满意,可以选择这家或那家,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类似金融产品作为替代。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会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企业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金融产品会出现更多的差异化,同类产品可能有不同的品牌、规格和目标群体。同时,不同金融机构对同一项目、同一客户的风险判断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中会得到反映。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宏观调控的需要。宏观调控,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需要有一个顺畅、有效的传导机制,并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必要的影响。 可见,为了使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利率工具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目标,对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盛松成,王 毅,闫先东,向晓岚,刘西,戴国海.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杂志,2011(08).。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也基本实现了“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从1978年开始,我国逐步改变了过去长期维持较低利率水平的做法,转而实行由中央银行直接调控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在一定百分比范围内自行调节存贷款利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利率形成机制,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1996年以后,中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同年6月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并试行了部分国债利率的市场招标制,实行了国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利率市场化。1997年6月,又建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利率的市场化。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中央银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程度。1999年7月,中央银行放开外资银行银民币借款利率,头年10月,进一步放开了保险公司5年以上、3000万以上的存款利率,随后又对股票质押融资及其利率的确定在原则上放松了管制。2000年9月21日,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市场,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目前,仅有银行的贴现率和本币存贷款利率仍被央行严格管制,与此同时,中国资本的一级、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完全放开。可见,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虽然,中央银行对部分利率存在着严格管制。然而,银行的贷款定价权和存款定价权在扩大。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同时,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也在扩大。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2011/01/05.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如图1-1所示。图1-1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与基准利率之比 从上述进程来看,1978年,国家强调逐步实现主要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利率才逐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此后的三十年间,虽然利率调控的有效性备受争议,但在历次宏观调控中,国家一直重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总体看,我国的利率调整先后经历了六个周期 .。图 1-2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与CPI走势二、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 利率市场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如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同时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它又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下面从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的巨大冲击、利率风险、逆向选择风险、资金定价能力这四方面来分析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经验带来的压力。(一)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银行传统业务主要是指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存、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利润收入也绝大部分依靠利差收入,存贷款利差平均占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而存贷款业务与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巨大冲击。中间业务品种少,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2001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占比仅为8.5%。就存款而言,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预计会有攀升,商业银行未来争夺存款,抢占市场,可能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利率。就贷款而言,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与目标客户有趋同趋势,一些优质客户将成为商业银行共同争取的焦点,商业银行可以为其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走向的逆向,意味着商业银行利差将下降。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存贷款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结构中所占比率相对较低存贷款利差占全部收入的60%左右,甚至低于50%,因此利率市场化对其的影响程度大大低于我国商业银行 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另外,利率市场化带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存贷款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相比不再具有竞争力。一部分投资与筹资从间接方式向直接方式转变化,也将分流银行的客户群体。这些都将是商业银行现有的主营业务受到巨大冲击,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原有的盈利模式必须调整。(二)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利率风险是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以下表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利率结构风险和客户选择利率风险。 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即为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它是指在某一时期内银行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与需要重新调整的负债数量不相等,两者存在一定缺口时,银行再吸收存款或再贷款时所蒙受的利率风险。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是严重失衡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占了相当的比重,而贷款中,短期贷款则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风险的暴露部位偏大,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易受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的影响。 利率结构风险。它表现为,在短期存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引起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1996年以来,央行连续八次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但是每次调整时各种期限档次间利率变化的幅度不同,总体上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大于贷款利率的降幅,中长期贷款(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的降幅大于短期贷款利率的降幅。如最短期的6个月贷款利率由1996年初的10.08%降到2006年4月前的5.04%,降低了50个百分点;最长期的5年期贷款利率从1996年初的15.12%降到2006年4月前的5.76%,降低了62个百分点,不同期限存贷款利率波动的差异,带来了商业银行经营上利率的结构性风险。 如图1-3所示。图1-3 短期6个月与5年期贷款利率在1996与2006年的利率波动客户选择利率风险。它是指随着利率的波动,银行将由于客户行使存款或贷款期限的选择权而承受的利率风险。当利率趋于下降时,客户将以该期低利率获得的新贷款提前偿还该期以前高利率获得的贷款;当利率上升时,他们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再以较高的利率存入新的定期存款。尽管商业银行可以对提前还款或提前取款设定一定的限制条款,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商业银行为了稳定自己的存款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很难采取相应的政策阻止客户提前还款或取款。 (三)利率市场化加大“逆向选择”风险的产生 利率自由化进程中,利率水平的上升使对贷款合约违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借款人的“逆向选择”。这是因为在信贷活动中,不同借款人违约拖欠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但银行无法知道谁的违约可能性更高,随着实际利率的升高,更高比例的喜欢冒险(收益很高)的借款人将更愿意向银行借款,而风险较小的安全借款人则可能退出申请者的队伍,这也就是所谓的借款人的逆向选择。由于存在这样的“逆向风险选择”,银行的实际预期收益率就可能低于其实际贷款利率。尤其是那些预算约束软化的国有企业,当它们在资金的成本和收益性上作权衡时,首先考虑的是收益,而不是成本的大小。如果这种企业在市场占主导地位,利率市场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麻烦。(四)商业银行资金定价能力面临考验在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统一执行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政策,除了拥有有限的浮动权外,基本上没有利率确定权。但在利率市场化后,资金定价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课题。资金定价的定位涉及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市场策略等宏观和微观层面,这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但目前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中进行投资定价的经验,如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为多少,资金定价须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定价必须遵循什么原则,以何价位推出商品(如存款和贷款)等,这些都有待于在市场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会给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很多压力。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三、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显露。下面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开拓金融创新以及完善银行法律体系上这三方面来分析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缓解商业银行经营压力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市场化改革导致的利率风险使商行必须提高利率管理能力。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国内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一部分是利率预测组织,其作用主要是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产业改革及国际国内时事来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另一部分是利率风险控制组织,其作用主要是用来评价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暴露,确定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缺口管理方法等对银行资产负债的调换或购买相关金融衍生产品来减少利率风险 顾皎旭,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2009(02).。 其次,建立合理定价机制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影响即为使其获得了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定价机制的建设,加快存款定价机制、贷款定价机制、服务定价机制和授权定价机制等的完善。例如,在管理机制上,可以由总行公布或规定适于全行的基准利率,分支机构在总行基准利率基础上,通过受权,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根据各自的成本情况、不同客户的资信差别、同业竞争程度以及目标利润水平等因素进行确定。在定价策略方面,可以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即实行客户差别定价、服务差别定价、地理差别定价等;在定价方法上,可以采取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法、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法、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价法等。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实现金融产品的定价目标,即财务目标 (利润最大化、资金平衡) 和市场营销目标 (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二)开拓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之源。在我国利率严格管制的时代,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因而金融创新的成效甚微。我国开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商业银行向前推向了金融创新的舞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才能扩大在业内的影响力,进而稳定并扩展其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金融创新:(1)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在保持基本业务稳定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减少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寻求其他的新的金融业务,可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巴塞尔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后,中间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并逐步成为主要的金融产品和盈利的重点。中间业务在发达国家各银行收入中占的比重增加。如美国的摩根银行达到83.16%,花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了80%。日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4%上升到了39.9%。英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8.5%上升到了41.1%。英国巴克莱银行更是达到73%左右。如图1-4所示。图1-4 中间业务在发达国家银行收入所占的比重而我国2001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占比仅为8.5%。相对于发达市场国家来说还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要开拓个人客户市场领域,调整客户结构,调整服务中心并积极创新资产负债业务,改变资产负债相对单一的结构。而大力发展网上业务也有很大程度的积极作用。 (2)金融营销的创新。包括主要业务市场营销的创新、产品营销的创新、服务营销的创新等。要改变传统的金融营销理念,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以关系营销取代产品营销等等。加快产品包装和组合营销,努力打造精品名牌,力争以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业务赢得市场和客户。 (3)金融工具的创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阶段性风险主要是由于利率的变动不居,使得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开展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远期利率协议等,以规避利率风险和其他金融风险。 (三)完善银行法律体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法律建设提出了要求和挑战。为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效发挥利率杠杆对我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导向作用,加强我行利率管理工作,提高我行管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市场风险的能力,需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改善不良资产方面的法律缺陷。通过在建立规范的银行法律体系下,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逐步实现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成为缓解商业银行经营压力的一项必要举措。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之,无论是出于国家的政策还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率市场化都将是必然的趋势。利率市场化给我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然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内外部改革来缓解和摆脱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压力,实现进一步发展。因此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快速稳定发展。参考文献:1朱大旗,沈小旭.论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意蕴J.法学家,2004(02).2盛松成,王 毅,闫先东,向晓岚,刘西,戴国海.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杂志,2011(08).3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2011/01/05.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56顾皎旭,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2009(02).7 8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910左小绚,论我国银行法的完善J.200311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L. 1999-03-02121314王世伟,赵保国.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景分析: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J,金融论.2005 (5)15张飞.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6刘赛红.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系统工程,2003(04).showing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form. The old town and the road network has been developed along the South, road networks are well-shaped grid structure. The nanxi area, the minjiang River area, dvn group and other area roads has not developed to a certain siz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