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章节复习题(版本1)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72329853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章节复习题(版本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动物营养学:章节复习题(版本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动物营养学:章节复习题(版本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动物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动物生存和生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或生物学功能;(2)研究各种动物的适宜营养并确定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阐明需要的营养生理基础和营养缺乏或过量对动物生产和健康的影响;(3)研究营养素供给与动物体内代谢速度、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特性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揭示营养物质进入体内的定量转化规律及其作用调节机制,阐明动物机体与饲料营养物质间的内在联系;(4)研究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阐明影响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措施和途径;(5)研究营养与动物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6)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法和手段,开拓动物营养研究的新领域。2. 饲料概略养分是哪六大类? 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3. 动物体的化学组成有何特点?(1)水分: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体脂肪的增加,不同器官和组织因机能不同,水分含量亦不同;(2)有机物质:脂肪和蛋白质是体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于1,主要以肝糖原和肌糖原形式存在;(3)灰分(矿物质):动物体内灰分主要由各种矿物质组成,其中钙、磷占6575。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三章 水的营养1. 消化力、消化性、消化率的概念?动物的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饲料的可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平;消化率:衡量指标,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3. 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1)非反刍动物: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动物外,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要是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较弱。(2)反刍动物:前胃(瘤胃、网胃、瓣胃)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3)禽类: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腺胃;肌胃;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不长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的弱。4. 影响动物对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动物消化生理、消化道结构及机能和饲料性质;动物;饲料;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水平等因素。5. 动物体内水的性质与作用、来源与去路?性质:水有较高的表面张力(水与动物体蛋白质的活性基或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以氢键相结合,形成胶体)、比热大、蒸发热高;水的生理作用: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一种理想的溶剂、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调节体温、润滑作用和缓冲。来源:饮水、饲料水、代谢水。去路:粪、尿的排泄,肺脏和皮肤的蒸发,经动物产品排泄。6. 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动物对水的需要比对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更重要!影响因素:动物种类、饲粮因素、环境因素、饲料或日粮组成(含N物质、粗纤维、盐)、饲料的调制类型(粉料干颗粒膨化料)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1.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构建机体组织细胞、形成动物产品的主要原料;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份;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供能和转化为糖、脂肪;遗传物质的基础。2. 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 EAA:必须氨基酸LAA: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缺乏:某种或几种氨基酸含量不足,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氨基酸拮抗:某些氨基酸在过量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肠道和肾小管吸收时与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产生竞争,增加机体对相应氨基酸的需要理想蛋白: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上恰好满足动物(生长、维持、妊娠、泌乳、产蛋等)需要的饲料蛋白质。以动物对氨基酸需要为理想比例的蛋白质。通常表示为相对比例。3.生长猪、禽的EAA包括哪几种?生长猪:10种:赖 、蛋 、色 、苯丙、亮、异亮、缬、苏、组、精氨酸 成年猪: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4.简述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起始于胃,首先盐酸使之变性,蛋白质立体的三维结构被分解,肽键暴露。在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内切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多肽小肠中,多肽进一步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占食入蛋白质的60以上)和寡肽,个肽键的寡肽能被肠粘膜直接吸收或经二肽酶等水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5.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LAA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LAA?限制性氨基酸: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木桶效应),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6.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蛋白质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是否恰当的问题;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是指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与动物体维持、生长、繁殖或泌乳的需要量相符合;只有日粮中氨基酸保持平衡,氨基酸方能有效地被利用。任何一种氨基酸的不平衡都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消耗增多,而生产性能也将明显降低。避免氨基酸的平衡失调(氨基酸失衡的结果:蛋白质利用率下降;能量利用率下降;有机物利用率下降;生产水平和效益降低)。7.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以猪为例,建立猪“理想蛋白质”概念的基础:(1)猪对日粮蛋白质的需要由维持和生长需要两部分组成,生长猪对饲粮氨基酸平衡要求主要由生长需要所决定;(2)不同性别或不同体重的生长猪,其躯体的氨基酸比例相当固定;(3)生长猪日粮氨基酸的需要量的差异仅是绝对量的不同,各种氨基酸量之比不变;(4)生物学价值高的日粮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与猪肌肉的非常相似;(5)单独测定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时,结果变异大,但与相应的Lys需要联系起来,以两者之比表示,则变异程度大大降低。理想蛋白的应用(意义):建立动物AA需要量;指导饲粮配制及合成AA的应用,充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预测生产性能;实现日粮低N化,降低日粮成本,降低N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 (应用“理想蛋白质”估测猪的氨基酸需要量、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日粮配方设计等)8.概念:RDP、UDP、蛋白质周转代谢等(1)RDP:瘤胃降解蛋白;(2)UDP:瘤胃未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3)蛋白质周转代谢:机体合成新的组织蛋白质的同时,老组织的蛋白质也在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进入机体氨基酸代谢库,相当一部分又可重新用于合成蛋白质,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其他物质。这种老组织蛋白不断更新,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周转代谢。9.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针对不同的动物建立不同的“理想蛋白质”10.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NPN的利用原理:尿素NH3 + CO2 ;CH2OVFA + 酮酸;NH3 + 酮酸AA菌体蛋白;节约蛋白质、降低成本合理利用措施:(1)延缓NPN的分解速度:选用分解速度慢的NPN,如双缩脲等;采用包被技术,减缓尿素等分解;使用脲酶抑制剂等抑制脲酶活性。(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能力:提供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提供足够的矿物元素 N:S =15:1, 即100g尿素加3g S。(3)正确的NPN使用技术:用量不超过总氮的2030% ,不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 ,不超过精料补充料的23% ,每100kg体重2030g;适应期:24周;不能加入水中饲喂;制成舔砖;不与含脲酶活性高的饲料混合;尿素青贮11.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12.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13.阐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答:吸收主要在小肠上的部位各种氨基酸的吸收速度是不同的:半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被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经门脉运送到肝脏,只有少量的氨基酸经淋巴系统转运新生的哺乳动物在出生后2436内,能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营养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主要性质?组成:多羟基的醛、酮或简单的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分类:单糖:碳原子的多少;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糖分子的多少;多聚糖(10个糖单位以上);其它化合物性质:(1)淀粉:直链淀粉:-1,4-糖苷键连结而成 支链淀粉:分支点-1,6-糖苷键,链内 -1,4-糖苷键(2)糖原: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3)纤维素:由-D-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4)半纤维素: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含大量-糖苷键 ,与木质素结合后难溶于水(5)木质素:苯丙烷衍生物的聚合物 1.动物本身和维生素分解的酶均不能使其降2.常与细胞壁内的多糖形成难降解的复合物(6)果胶: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原果胶原果胶经酸处理或在原果胶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可溶性果胶(7)多糖 营养性多糖(淀粉、菊糖、糖原)结构性多糖非淀粉多糖(NSP):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 包括不溶性NSP(纤维素);可溶性NSP(-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 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的碳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糖类异构、互变性:动物消化吸收后代谢途径一致的基础2.动物、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分类?3.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1)供能贮能作用:供能:葡萄糖;大脑神经系统、肌肉、脂肪组织、胎儿、乳腺;来源:肠道吸收,糖的异生(肝、肾)贮能:糖原;脂肪(2)动物产品形成中的作用:乳糖的形成 血糖: 高产奶牛合成乳糖大约需要葡萄糖1.2kg/d产双羔的绵羊约需葡萄糖200g/d产奶期体内5085的葡萄糖用于合成乳糖合成乳蛋白非必需氨基酸非反刍动物:合成必要的脂肪酸;合成部分非必需氨基酸(3).某些寡糖的生理作用:MOS、FOS 化学益生素: 有益作用(适量):抑制有害菌在肠道的贴壁。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的生长。负面作用(过多):发酵产气过多可能导致肠胃胀气。发酵产物也影响肠粘膜与血浆间的渗透压,严重时可导致腹泻。(4)体内糖苷的生理作用:糖苷:具有环状结构的醛糖或酮糖的半缩醛羟基上的氢,被烷基或芳香基团所取代的缩醛衍生物解毒作用:毒物、药物和固醇类激素代谢物可与D-葡萄糖醛酸形成葡萄糖苷酸而排出体外。(5)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6)糖蛋白质、糖脂的生理作用:糖蛋白质在体内物质运输、血液凝固、生物催化、润滑保护、结构支持、黏着细胞、降低冰点、卵子受精、免疫和激素发挥活性等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糖脂是神经细胞的组成成分,对传到突轴刺激冲动起着重要作用。4.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方面有何异同? 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养性碳水化合物:前段(口腔到回肠末端),构性碳水化合物:后段(回肠末端以后)。特点:淀粉葡萄糖,纤维VFA 酶解非反刍动物消化道前段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口腔,分被-淀粉酶分解成糊精和麦芽糖。胃中,淀粉酶的动物则进行部分酸解,反刍草食动物:饲料本身含有的或微生物产生的酶使部分发生分解。十二指肠:未消化的被 -淀粉酶 分解成糊精和麦芽糖,聚 -1,6-糖苷酶分解淀粉和糊精中 -1,6-糖苷键,糖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等分解上述生成的二糖成单糖 。非反刍动物消化道前段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形式:单糖,主动转运 ,萄糖的吸收可能有自由扩散吸收率:随食糜向回肠移动,逐渐下降速度:与糖的种类有关,乳糖 葡萄糖 果糖 戊糖非反刍动物消化道后段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部分消化道前段未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结构性多糖酶:肠道微生物提供的酶终产物: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氧化碳、甲烷消化道后段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部位:大肠形式:挥发性脂肪酸(VFA)消化吸收率:受动物种类和饲粮结构影响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特点:前胃!产物:VFA为主,葡萄糖为辅部位:瘤胃为主,小肠、盲肠、结肠为辅5.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主要产物:维素、半纤维素、果胶6.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乳量、脂肪率能源,FA提供反刍动物7080的能量需要7.NSP的概念及其的营养特性?概念:营养特性:NSP的代谢:单胃动物后肠微生物对NSP的分解代谢与反刍动物类同,乙酸可经磷酸化转变为乙酰辅酶A,而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丙酸在肝脏转变为葡萄糖 ,丁酸主要是以酮体形态为机体所吸收,然后转变为乙酰CoA参与机体的代谢。 NSP的正面营养作用:NSP的供能作用,NSP物质对营养物质摄入的调控作用 ,NSP的解毒作用 ,NSP的代谢效应 ,日粮中NSP物质的物理作用,NSP物质的其他作用。NSP的供能作用:NSP经瘤胃和盲肠微生物分解可产生各种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丁酸是合成脂肪的原料或可氧化供能,丙酸可以合成氨基酸。研究表明,NSP类物质通过大肠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可满足生长猪维持需要的10%30%。 NSP对营养物质摄入的调控作用:常用NSP物质冲淡日粮营养浓度的方法,通过NSP物质对采食量的调控实现对营养物质摄入的调控,RC(1967)测知当日粮NSP含量低于100g/kg时,日粮中NSP每提高1%,猪的采食量提高3%。若日粮NSP高于100g/kg时,则猪的采食量反而下降。NSP物质对营养摄入的调控在实际生产中很有意义,如母猪怀孕前期 NSP的解毒作用:日粮中的适量NSP类物质可提高动物对一些不能耐受的物质的耐受程度。NSP可预防仔猪断奶后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可防止猪胃肠溃炎,但NSP过量时无效NSP的代谢效应:NSP可增加胆汁排泄,降低胆结石的可能性另外有报道指出NSP物质可降低禽类肝中脂肪含量,避免脂肪肝 日粮中NSP物质的物理作用 :刺激消化道粘膜,促进胃肠蠕动作用,还可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和成熟。容积大、吸水力强,且较难消化,从而可充实胃肠使动物食后有饱腹感SP物质的其他作用:改善畜产品质量;可提高母畜的生产性能8.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负面营养特性: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吸收方面的负效应,NSP物质对反刍动物瘤网胃后营养物质的吸收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 降低能值的负效应,饲料NSP物质过多时,使饲料消化率降低,不能提供较多的能量。 增加内源物质损失的负效应单胃动物:营养物质吸收方面的负效应,NSP物质对单胃动物营养物质吸收方面的负效应要比反刍动物明显得多,生长猪饲料中加入果胶能降低回肠氨基酸的消化率。降低能值的负效应,猪的试验表明NSP每增加1%,饲料消化能浓度下降0.50.8MJ。增加内源物质损失方面,猪的试验表明,饲料NSP可通过加速肠粘膜脱落和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量来增加内源氮的分泌。家禽:NSP类物质对家禽营养的负效应与单胃动物基本相同由于家禽消化道更短,对NSP的耐受性更差,使NSP对家禽营养的负效应更明显,水溶性NSP对家禽营养的负效应倍受研究者们关注。克服措施:添加酶制剂、水处理、添加抗生素、其他方法,如日粮中添加燕麦壳。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1.脂类的组成、主要性质?组成:大部分由C、H、O组成,含P、N、S等物质的类脂。包括可皂化脂类(简单脂类、复杂脂类),非皂化脂类(固醇类、类胡萝卜素类、脂溶性维生素)性质:1.脂类的熔点:取决于脂肪酸成分,脂肪酸有固定熔点,饱和度相同,与碳原子数成正比,碳原子数相同,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2.脂类的水解特性:一切油脂都可被酸、碱 、脂肪酶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对脂类营养价值没有影响,但水解产生某些脂肪酸有特殊异味或酸败味,可能影响适口性,脂肪酸碳链越短(特别是4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异味越浓 。3.脂类氧化酸败自动氧化:自由基激发的氧化 ,是一个自身催化加速进行的过程微生物氧化 :一个由酶催化的氧化过程甚至产生毒性(氢过氧化物)酸败程度可用酸价表示:中和 1 克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酸价大于6的脂肪可能对动物健康不利4.脂肪酸氢化:在催化剂或酶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得到氢而变成饱和脂肪酸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损失必需脂肪酸2.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生理作用:1.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2.额外能量效应 3.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势 4.脂类可作为机体结构物质:动物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5.脂类是机体内,外分泌物质的原料 6.脂类可供作动物体内的溶剂和载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转运 7.提供必须脂肪酸 8.作为绝缘.衬垫物质 9.代谢水的重要来源额外能量效应: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脂肪的增效作用,饲粮中添中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 额外能量效应的机制 :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间存在协同作用 ;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时间,提高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内 影响因素多3.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脂类的消化、吸收、代谢方面有何异同?胆汁肠肝循环?1.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脂肪酶:胃、胰、幼小动物口腔脂类需乳化至直径0.5才便于水解,酸性环境不利于乳化,脂类在胃中不易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被胰脂酶水解,胰液、胆汁作用下,胰脂酶、胆盐协同完成。磷脂、胆固醇也在胆盐和相应酶的作用下水解2.非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消化道前段:口腔:幼小动物口腔脂肪酶;胃:胃脂肪酶、逆流进胃中的胰脂酶;十二指肠 :胆汁激活胰脂酶、乳化脂类 ;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甘油一 酯和游离脂肪酸;磷脂水解成溶血性卵磷脂;胆固醇酯水解生成胆固醇和脂肪酸;胆酸、脂类消化产物、脂溶性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形成混合乳糜微粒 。消化道后段的消化:大肠:与瘤胃中类似;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变成胆酸。3.非反刍动物对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混合乳糜微粒在与肠绒毛膜接触时即破裂,释放出的脂类水解产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并释放出胆盐。吸收的长链脂肪酸(12C以上)在肠粘膜上皮细胞中,与甘油一酯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乳糜微粒CM);中、短链脂肪酸直接经门静脉血转运。猪、禽吸收消化脂类的主要部位是空肠 。4.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瘤胃尚未发育成熟的反刍动物,脂类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同 ;瘤胃脂类的消化,实质上是微生物的消化 ;脂类的质和量发生明显变化5.反刍动物对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瘤胃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通过瘤胃壁吸收;其余脂类的消化产物,进入回肠后都能被吸收,空肠前段呈酸性环境,主要吸收混合微粒中的长链脂肪酸,中、后段空肠主要吸收混合微粒中的其他脂肪酸。 6.脂类代谢:饲料脂类在体内代谢极为复杂,受遗传、动物种类和营养的影响;在饲粮脂类和能量供给充足情况下,体内以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为主,饥饿条件下则以氧化分解代谢为主。 胆汁肠肝循环:4.EFA的概念与作用?EFA: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功能:1.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脂质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 2.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 :类二十烷:前列腺素、凝血恶烷、环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 3.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4.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5.饲料脂肪与动物产品脂肪的关系 ?1.非反刍动物:饲粮不饱和脂肪酸在猪、禽体内不经氢化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中;马、兔体脂肪在饱和程度仍受饲料脂肪较大的影响。2.反刍动物:无论反刍动物所采食的饲料脂肪饱和程度高低,它们的体脂肪都保持硬度大、熔点高、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特点。第七章 能量营养1.能量、能值的概念? 能量可定义为做功的能力。饲料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能值是饲料中的有效能含量,反映了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2.饲料中哪些成分可提供能量、有何特点? 饲料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1)最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常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高,来源丰富,成本低;(2)脂肪:有效能值约为碳水化合物的2.25倍,饲料中含量较少;(3)蛋白质:用作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在动物体内不能完全氧化,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氨过多,对动物机体有害。 3.饲料中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 动物采食饲料后,三大养分经消化吸收进入体内,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或氧化磷酸化过程可释放出能量,最终以ATP的形式满足机体需要。4.GE、DE、ME、NE 、ADE、FE、TDE、FmE、AME、UE、Eg、UeE、TME、AMEn、TMEn各代表什么,如何计算? GE: 总能 DE: 消化能 ME: 代谢能 NE: 净能 ADE:表观消化能 FE: 粪能 TDE:真消化能 FmE:代谢粪能 AME:表观代谢能 UE:尿能 Eg: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 UeE:内源尿能 TME: 真代谢能 AMEn:表观氮校正代谢能 TMEn:真氮校正代谢能总能(gross energy,GE)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FE)之差:DEGE FEFE(粪能)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表观消化能(apparent digestible energy,ADE)代谢粪能(fecal energy from metabolic origin products,FmE)真消化能(true digestible energy,TDE)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TDE = GE -(FE - FmE)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MEDE (UEEg)=GE FE UE Eg可被机体利用的部分,生理有效能尿能(energy in urine,UE)尿能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消化道气体能(Eg)表观代谢能(AME)/ 真代谢能(TME)AME ADE(UE+Eg)(GE FE) (UE+Eg) GE (FE+UE+Eg)TME TDE (UE UeE)+Eg GE (FE FmE) UE Eg+UeE GE (FE+UE+Eg)(FmE+UeE) AME +(FmE+UeE)氮校正代谢能(N-corrected metabolizable energy,MEn)AMEn AME RN 34.39TMEn TME RN 34.39 净能(Net Energy,NE)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eat increment,HI)后的能量 NEME HIGE FE UE Eg HI维持净能(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NEm)生产净能(net energy for production,NEp)5.热增耗指什么?有何营养意义? HI: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SOE)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以热的形式散失。以占ME的百分比表示。 意义:事实上,在冷应激环境中,热增耗是有益的,可用于维持体温。但在炎热的条件下,热增耗将成为动物的额外负担,必须将其散失,以防体温升高;而散失热增耗,有需消耗能量。6.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1)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能量代谢强度(2)生产目的:维持产奶生长、肥育妊娠和产毛 (3)饲养水平:适宜的饲养水平范围 (4)饲料成分: (饲料利用率/饲料报酬生产单位动物产品所用的饲料量产品量/饲料量饲料量/产品量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 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能量代谢强度生产目的 维持产奶生长、肥育妊娠和产毛 饲养水平 适宜的饲养水平范围 饲料成分 )7.饲料中能量在动物体内是如何分配的? 8.饲料能量效率的概念、总效率与净效率? 动物利用饲料能量转化为产品净能,投入能量与产出能量的比率关系称为饲料能量效率 能量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产品能量总效率 = 100% 摄入的有效能量包括用于维持的能量能量净效率(net efficiency):指产品能量与摄入饲料中扣除用于维持需要后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的比值用于形成产品的净效率 产品能量= 100% 摄入的有效能 维持需要的有效能第八章chaper81.什么叫必需矿物元素?按体内含量可分成哪两类?必需矿物元素:对动物体具有特殊的功能,并且是动物体内进行正常生理生化过程所必需。若没有该元素,则动物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完成生命循环该元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不能被另一种元素完全代替该元素对生理功能有直接的影响,并参与代谢过程 按体内含量可分成:(1)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Ca、P、Na、K、Cl、Mg、S(2)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Fe、Cu、Mn、Zn、I、Se、Mo、Co、Cr、F、Si、BeAl、 V、 Ni、Sn、As、Pb、Li、Br2.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有何生理功能?参与动物机体的构成以离子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作为机体酶成分和激活剂,参与机体代谢参与激素的结构组成3.钙磷缺乏会出现什么病症?影响钙磷吸收的饲料因子有哪些?常见缺乏症食欲降低,异食癖生长减慢,生产力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骨生长发育异常,已骨化的钙、磷也可能大量游离到骨外,造成骨灰分降低、骨软化,严重的不能维持骨的正常形态,从而影响其他生理功能典型的钙、磷缺乏症:佝偻病、骨疏松症和产后瘫痪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溶解度钙、磷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肠道大量存在铁、铝和镁过量脂肪酸,大量草酸和植酸乳糖钙磷本身的影响4.镁有何生物学功能?何谓“草痉挛”、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腱症?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骨骼和牙齿组成作为酶的活化因子或直接参与酶组成,如磷酸酶、氧化酶、激酶、肽酶和精氨酸酶等参与DNA、RNA和蛋白质合成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草痉挛”,镁缺乏奶牛草痉挛:产奶母牛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出现的草痉挛白肌病(WMD)牛、羊缺硒主要表现NMD或WMD一种横纹肌变性的营养缺乏症,肌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条纹 皮肤不完全角化症,锌缺乏滑腱症。骨短粗症,锰缺乏5.电解质在动物营养中具有何种作用?电解质是动物体内酸碱平衡缓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解质平衡有利于调节水的代谢和摄入,保证营养素的适宜代谢环境电解质平衡失调会打破离子平衡、酸碱平衡和体内的缓冲系统6.硫、铁、铜、锌、锰、硒的功能?硫少量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中,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骨骼和牙齿中 铁营养生理功能:参与载体组成、转运和贮存营养素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生理防卫机能铜生理功能:作为金属酶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体内代谢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合成和红细胞成熟参与骨形成锌营养生理作用:参与体内酶组成参与维持上皮细胞和皮毛的正常形态、生长和健康维持激素的正常作用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防止生物膜遭受氧化损害和结构变形锰生理功能在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胆固醇代谢中作为酶活化因子或组成部分维持大脑正常代谢功能硒生理功能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组成,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对胰腺组成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保证肠道脂肪酶活性,促进乳糜微粒正常形成7.何谓“葡萄糖耐受因子(GTR)”?铬与尼克酸、甘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形成有机螯合物(也叫葡萄糖耐受因子,GTR),具有类似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对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动物体内代谢,抵抗应激影响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1.维生素的概念和作用 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 作用后特点:不参与机体构成;不是能源物质;需要量少;主要以辅酶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缺乏时产生缺乏症危害很大;过量中毒症。2.维生素的分类及命名 14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C),类维生素(肌醇、肉毒碱、辅酶Q、硫辛酸等)3.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典型缺乏症状 (另一份复习资料有答案脂溶性维生素) 硫胺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泛酸、遍多酸)、维生素B4(胆碱)、维生素B5(烟酸、烟酰胺、维生素pp)、维生素B6(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H)、维生素B11(叶酸、蝶酰谷氨酸)、维生素B12(唯一含金属元素钴的维生素) 维生素C:缺乏症引起非特异的精子凝集、4.影响动物对各种维生素需要的因素动物本身、饲养方式、应激等不良环境、机体内的贮存、来源、贮藏条件和时间、拮抗物质、抗菌药物和使用、饲料加工方式、日粮中其它营养素水平第十章 chaper101.什么叫饲料添加剂?广义的饲料添加剂如何分类?添加到饲粮中能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增进动物健康,从而改善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物质的总称广义的饲料添加剂可分为:营养性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维生素矿物元素其它牛磺酸、肌醇、异位酸、核酸、甜菜碱、肉毒碱非营养性生长促进剂驱虫保健剂饲料调质剂饲料调制剂饲料贮藏剂中草药添加剂2.生长促进剂有哪些?最早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物质是抗生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生长,故称为生长促进剂 包括:抗生素、酶制剂、营养重分配剂、有机酸、微生物制剂等3.常用抗生素的大概分类如何?为何抗生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在畜牧业中使用抗生素的概况及存在问题?常用抗生素大概可分为:多肽类、大环内脂类、含磷多糖类、聚醚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化学合成抗生素其能促进动物生长的原因为: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发病率抗生素能抑制动物肠道内有害微生物区系,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可使小肠重量变轻,肠壁变薄,肠绒毛变长,提高养分的吸收率减少幼龄动物的腹泻 4.饲用酶制剂的特点、种类?影响酶制剂使用效果的因素?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饲料添加剂特点:提高动物(尤其幼龄或患病)的消化能力,改善饲料消化率和养分利用率、畜禽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污染,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充分利用饲料资源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消除、降解饲料抗营养因子和消化内源酶不能消化的养分种类:碳水化合物消化酶:淀粉酶非淀粉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半乳糖苷酶、果胶酶蛋白酶脂肪酶植酸酶影响因素:饲料类型不同饲料因所含的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适用的酶制剂种类有异动物状态 单胃动物、幼龄动物、老龄动物、高产动物以及患病动物使用酶制剂的效果明显环境条件断奶前后、高温季节、换料之后以及其他应激状态5.益生素(微生态制剂)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特点:无病原性,无毒性,无毒副作用,不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杂交种体内外繁殖速度快,竞争优势强耐酸、胆汁,可定植在胃肠道内可产生乳酸、过氧化氢等肠道致病菌的抑制物加工后存活率高,混入饲料后室温下稳定性好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动物种类动物年龄与生理状态、环境卫生状况益生素种类、使用剂量、饲料加工储藏条件饲粮中其他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矿物元素)的使用情况等6.饲料调制剂/调质剂指什么?有哪些种类?饲料调制剂指:饲料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饲料性状(形状、混合程度、软化状态等)而添加的物质可分为:黏结剂(颗粒饲料制粒剂)防结块剂青贮饲料调制剂粗饲料调制剂饲料调质剂指:能改善饲料色和味、提高饲料或动物产品感官质量的添加剂可分为:着色剂 饲料着色剂 动物产品着色剂诱食剂 香味剂(风味剂、增香剂)调味剂(呈味剂)水产诱食剂7.驱虫保健剂、饲料贮藏剂有哪些? 驱蠕虫剂、抗球虫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第十三章 chaper111.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的概念?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营养需要:动物所需要的养分数量应用饲料标准应注意:适合性灵活性“标准”与效益的统一性2.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指标体系及种类?数值表达方式?结构:序言研究综述营养定额饲料营养价值用表格列出常用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部分或全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蛋白质、氨基酸、磷等可消化或可利用程度典型饲粮配方参考文献指标体系:消化能(DE)、代谢能(ME)、净能(NE)禽猪反刍动物其它指标可消化养分(TDN),饲料单位,淀粉价等等种类:蛋白指标体系氨基酸指标其它指标采食量脂肪酸维生素矿物元素非营养指标数值表达方式:养分的数量:每头动物每天需要量养分占日粮的比例:单位饲料中营养物质浓度按单位能量浓度表示衡量营养物质是否平衡按体重或代谢体重表示析因法、动态指标按生产力表示NND,RND3.采食量的概念?采食量的衡量?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衡量: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 ,通常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用能量摄入量表示 将影响采食量的各种因素与能量摄入量建立回归公式预测采食量4.调节采食量的机制?调节采食量的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作用 CNS的部位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化学稳态理论物理调节 脂肪稳衡理论5.简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一、动物因素1 遗传因素2 生理阶段3 健康状况4 疲劳程度5 感觉系统 6 学习 二、饲粮因素物理性状饲料的形式,硬度,颜色等适口性能量浓度 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脂肪 中性洗涤纤维 矿物元素和维生素 饲料添加剂三、环境因素 各种造成动物应激的环境因素如拥挤、运输和环境温度等,均会降低动物的采食量。四、饲喂技术1 饮水 2 饲料形态 3 饲喂方式和时间 4 饲喂的连续性 6.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选择适当的原料防止饲料氧化酸败防止饲料霉变添加风味剂 甜味剂:蔗糖、糊精、果糖和乳糖 香味剂:乳香味、香草味等第十五章 chaper121.热平衡的概念?其调节方式?动物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即为:热平衡热平衡调节的方式:皮肤和内脏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反馈调节内分泌改变生理代谢、形态和行为调节产热量、隔热作用和散热能力物理性调节动物通过调整姿势、增减体表面积、扩张或收缩体表血管、改变被毛或羽毛覆盖情况等来调节体热散失程度化学性调节动物通过提高体内养分代谢速度和肌肉节律性收缩(寒颤)来提高产热量或增加呼吸次数(如热性喘息)来提高散热量2.温热环境?EAT?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 有效环境温度( EAT,Effective Ambient Temperature)3.TNZ?LCT?UCT?温度适中区(TNZ,thermoneutral zone )下限(最低)临界温度(LCT)上限临界温度(UCT) 4.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一、对采食量的影响环境温度降低与动物采食量负相关可能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体内能量平衡及体温变化有关温热环境影响动物采食量的程度与动物品种、性别及体重等因素有关 二、对养分消化代谢和利用的影响环境温度升高,可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 环境温度下降,则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冷环境中,尿氮排出量增加表观代谢能值降低高温可降低尿能和粪能损失,代谢能值增加三、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水5.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准确预测动物的营养需要利用理想蛋白质技术配制饲粮,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的排出量饲粮添加第13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降低24个百分点,N排泄量可减少20-30%。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消化和利用率限制某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合理调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第十六、七章chaper131.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意义:生物学意义 营养学意义 生产意义动物维持状态下的营养需要维持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维持的矿物元素、维生素需要 2.影响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动物因素:种类、品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皮毛类型等 饲料组成及饲养方式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每变化10,营养物质代谢强度将提高2倍 3.维持维持需要的概念?维持: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4.基础代谢绝食代谢代谢体重?基础代谢: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绝食代谢: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代谢体重(BW0.75 )5.基础氮代谢?基础氮代谢(总内源氮)内源尿氮(EUN)、代谢粪氮(MFN)和体表氮损失的总和6.生长的一般规律?影响生长的因素?(1)绝对生长速度 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慢快慢相对生长速度 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2)影响生长的因素:动物营养水平 环境(环境温度、湿度、气流、饲养密度、空气清洁度)母体效应7.生长动物营养需要的构成?能量需要蛋白质氨基酸需要矿物质元素的需要维生素的需要-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