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传人:岁*** 文档编号:71945424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2、交通工具的变革 3、通讯工具的更新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 2、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 3、近代中国广播的产生与发展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 2、发式的变化 3、称呼的变化 4、礼仪的变化 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