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金花山风景区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168134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凌源金花山风景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凌源金花山风景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凌源金花山风景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总体规划第一章概况1. 1地理位置 凌源市位于省西部,隶属于市管辖,地理位置为北纬400 35 50至41 0 26,东经1l80 50 20至1190 37 40,西南与省平泉县、青龙具毗邻,北与建平县、昭乌达盟宁城县接壤,东临喇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处、三省区交界的金三角地带,它接连邻,自古有“天然孔道”之称。凌源市东距省会354公里、距106公里,西距北371公里。 金花山位于凌源乌兰白镇大凌河畔,景色秀丽迷人,是凌源市重点风景区,距凌源市中心东南九公里,整个景区南北长3. 5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二万多亩。交通便利,公路有国道6701, 6306,铁路有至、至、至包头、杖子至塔山贯穿东西南北。1994年被省林业厅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且周边拥有自然风光、森林、古建等旅游资源,适合进行休闲度假旅游。1. 2气候条件 凌源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季风一生气候,是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度地带。南部属半湿润区,北部属于半干旱区,境平均气温8. 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458毫米.无霜期146天。四季分明,具有日照时间长、积温高、温差大特点,适宜高粱、玉米、大豆、谷物等作物的生长。1. 3地质地貌 凌源市南北长93. 3公里,东西宽66. 1公里,地处辽西丘陵山区。山地占总而积的60. 5%,丘陵占25 7%.河谷盆地占13. 8%,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景观。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天柱山山脉隆起成为青龙河与大凌北分水岭。平均海拔552米,境超干米的山峰28座,其南部的红石位山,王峰海拔1256米,为地区最高山峰。境河流总长度1164. 4公里,河网密度。.36公里/平方公里。王要有横贯西东的大凌河匹支于北东部,山北向南的青龙河于四南部.西南东北流向的渗津河与东南部西东流向的四官营子河于东部,为四条自成一体的河流,分属大凌河水系和滦河水系。1. 4生物资源 境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草本植物约500700种,乔灌木175种,药物植物532种,水域常见浮游植物7门43属,天然鱼4科21属28种。这里林森树茂,品种繁多,有松、柏、柳、榆、槐等,珍希树木几十种;有灌木、草本植物上千种;野生稀有珍禽、动物几十种上千只,如:狍子、獾子、山狸、野免、巨蛇、山鸡等。 凌源自然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25种,矿点57处。主要有金、锰、铜、铁、煤、石、莹石、方解石、石灰石、膨润土、珍珠岩、沸石、玛瑙、高岭土等。其中,石灰石贮藏量12亿吨以上.己探明黄金贮藏量折黄金12吨,膨润土贮藏量大,而且是钠基质,品位亦佳。贮量大的铁矿有黑沟、野猪沟两处。红砖生产有取之不尽的红粘土原料。凌源黄金储量丰富,是省重点产金地之一。花卉产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在业界已享有“南有、北有凌源”之美誉。蔬菜保护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钠基膨润土以质优量大获“亚洲第一土”之美誉,产品远销国外。1.s生态环境 金花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四季皆绿,常年鸟语花香。优美的生态条件,造就了其优越的生态环境,经林业大学测定,金花山景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620-69万个/cm3左右,其空气正负离子之比在1, 161一 1. 444之间(比值在1. 2.5左右时,空气质量最好),这表明,金花山景区的环境质量良好,人体舒适度很高1. 6社会经济概况 景区所在地凌源市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1个乡、239个行政村,面积3278平方公里,人口64. 5万人,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建成区面积12. 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13. 2万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紧紧抓件围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省支持辽西北加快发展和作为全省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的历史机遇,立足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加快推进“一主四化”进程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城市牵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力度,工业化发展大幅度提速,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加快形成,城市化水平逐年攀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实现58亿元、2亿元和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6200元、3650元。第二章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2.1景源评价 金花山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根据各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初步归纳为:2.1.1自然景区 包括主峰、奇石、神泉等。主峰顶海拔高919米,是凌源城附近最高的山峰,形似屋脊,四周陡立,登上王峰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雾气罩罩,层云缭绕。在此处修建观景台,满足人民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下悬刺击感。定会形成天下一绝。奇石王要有弥勒石、免儿蹲、石虎子、风动石、镇山锏、猴顶灯等。主峰下不远处有一人工石洞,名日“东洞”附近有水井一眼,谓之“神泉”,此泉地处海拔800米高的半山腰间,井深约五尺.石帮石底水清如镜,一眼见底,久旱不干,久涝不溢,严冬不冻,盛夏不腐。游人饮此水顿感腹舒畅,百病尽除。神力大增.故称神泉。现己建设庙堂三间,二百平方米。来金花山观光者必到此一游。2. 1. 2森林景区 金花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四季皆绿,长年鸟语花香。阳春之季是花的海洋,十里飘香,金秋之季,果实累累,挂满枝头。金花山水果以含糖量高,口感好,名扬国外,成为水果市场上的品牌货,每年产干鲜果上百万斤,销往全国各地。这里林森树茂.品种繁多,有松、柏、柳、榆、槐等,珍希树木几十种;有灌木、草本植物上千种;野生稀有珍禽、动物几十种上千只,如:狍子、獾子、山狸、野免、巨蛇、山鸡等。常常成群结队出现在游人面前,动物玩耍、莺歌燕舞令入心旷神怡,在林边建几个凉亭,休养、度假可谓人间仙境。2.1.3古建筑景区 现在古建筑遗址有汇善寺、山神庙、东庙和小塔。这些庙宇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67年,据史志记载和传说.清圣祖勒赐于金花山修一座庙宇,名日汇善寺。寺的结构宏伟壮观,历史辉煌,动人的传说使金花山名扬东西南北。鼎盛时期,寺有喇嘛800余人,每年办法会几十次,每次人数多达上万人盛况非常壮观。寺院吃租子远达等地。至今,在等地仍流传着金花山汇善寺360个喇嘛吃一锅粥,小喇嘛掉进粥锅里人们全无查觉,直到将粥吃净才发现的传说。可见此锅之大,现在此大锅仍保存在金花山,直径和深度均在2米左右。山神庙占地3亩,投资50万元已初具规模:东洞庙堂建筑200平方米,投资l50万元,现已供游人使用。2.1.4近代建筑景区 金花山是“五七干校”校址,现有空闲房屋2幢,总面积二千平米。2003年又建了一幢宿舍房,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投资30万元。程控开通40部,无线通讯覆盖金花山各个角落,380伏高压输电线路直达景区,塘坝2座,大井3眼,小井4眼,蓄水池2个,已投资300万元,但仍要改建。2.1.5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啊物区 此区属于待建设工程,王要围绕旅游、服务、消费为一体的配套改扩建项目,任务重、耗资多,时间长是旅游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框架结构,是金花山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王要工程。现在本景区虽然己具备一些相应的配套项目,但从布局,服务水平、收入情况,按排人员上,远远达不到予期目标,今后还需进一步抓好:星级宾馆餐饮配套;品种齐全的大型购物中心;比较规的停车厂等项目工程,向逐步满足旅游者高消费水平方向发展。2.2现状分析2.2.1景区建设现状 金花山景区南北长3. 5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是二万多亩。1994年被省林业厅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金花山景区(辽林批字11994)45号)。批准后,金花山景区规划为自然、森林、古建筑、近代建筑、旅游/休闲/度假/购物中心等五大景区,到目前已初具规模,能满足游客一定需求的游人服务中心、停车场、饭店等。每年来金花山观光游人可达上百万人次。2. 2. 2交通现状 金花山位于凌源乌兰白镇大凌河畔,距凌源市中心东南9公里,交通便利,公路有国道G101, G306,铁路有至、至、至、杖子至塔山贯穿东匹南北。2.2.3旅游与服务设施现状 1,金花山风景区与凌源市各风景区的关系 凌源市现有景点20多处,以女神庙和女神头像为代表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文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一千多年,被誉为“文明新曙光”;红石谷风景区位于凌源市大乡南杖子村,因山石多呈暗红色,故名红石谷。这是一处以原始植被景观为王兼具辽西丘陵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区;热水汤温泉度假区位于凌源北郊18公里,全区总面积25. 2,平方公里。热水汤地下温泉自唐代以来一直在开发利用,相传过去有72眼神水可治72种病,唐代修塘池建庙宇以示崇敬,有“神水圣庄”之称。热水汤温泉为中国八大温泉之一,素有“温泉之花”的美誉。年接待洗浴、疗养、旅游、度假等海外客人21万人次;另外凌源市还有古生物化石群、大原始森林与境众多寺庙古建筑等。凌源市经济的腾飞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金花山旅游起着带动效应。 2.旅游景点开发已具一定规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建设,金花山景区多处景点已基本成型。 3,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景区已有一定规模的游客服务中心,实现导游服务、咨询、购物、休息等功能,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景区外围的旅游公路基本完成,由U电通讯、程控电讯网络与景区的饭店、茶亭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4、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完善 凌源市政府的重视与凌源市旅游局在景区规划建设和日常事务管理中不断加大力度,使景区管理日渐完善。 5、旅游人数持续自然增长 金花山景区旅游人数持续自然增长年接待省外游客在100万多人次以上。2.2.4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产业化水平较低 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开发经营状态.旅游产品雷同化现象严重。现有的游客由,以本地游客为主.人均消费水平低,其中本地游客占绝大部分.旅游收入增长缓慢。此外,凌源市的旅游产业体系不健全,在旅游接待、游览景点、服务水平,以与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周边旅游发展成熟县市具有较大的差距。 2.旅游开发管理体系和经费投入亟待完善 旅游开发和管理中,涉与农业、林业、道路、交通、水利、文化等众多部门和单位,造成旅游发展整体利益与各个部门单位局部利益之间的不协调,这不仅导致旅游开发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严重阻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资源保护、旅游宣传、基础设施等方面,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景区开发前期规划论证不足,存在低水平建设现象前期规划论证不足导致了景区(点)基础改施建设滞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旅游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完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 4、环境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影响旅游持续发展 目前全市仅有当地的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具备了发展旅游的意识,在民众当中发展旅游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在现场考察中,项目组注意到,在王要的旅游资源聚集地,当地的居民对于环境保护和房屋建筑对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没有充分的认识,不合理的耕种和建设,使山体遭到破坏,乡村环境不再协调.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观赏价值,有碍于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2. 3开发建设条件评价2. 3. 1有利条件 1,资源环境优良 凌源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方面,山水资源特色相对比较鲜明,凌源是天凌河的源头,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南部青龙河流域是省最大人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只有美好的旅游开发前景;自“神水圣庄”之称的热水汤温泉属国家一类矿泉。人文资源方面,著名的牛洞梁红山文化遗址,被两次列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首,证明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女神的故乡。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惊世大发现;文化浓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立足于优越的资源环境,生态度假、文化休闲和特种探险等旅游项目在凌源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2.区位交通便利金花山所在的凌源市位于市西南,距市区106公里,境G101, G306线国道和锦承、塔铁路纵横东西、贯穿南北。日前凌源外部交通陆路方面王要通过G101, G306线国道和锦承、塔铁路与京津唐、东三省方向连接,建设中的京四高速公路完成后,凌源到京津塘与东三省地区将更加便捷,凌源成为连接东三省和京津唐地区的重要枢纽。规划中的凌源一绥中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凌源和、等沿海港口的距离,使凌源成为和环渤海湾经济圈连接的枢纽。凌源外部的航空交通主要利用机场中转。通过上述交通环境分析,凌源是整个省的西部门户,是连接蒙占和、京津唐和辽蒙、东三省和京津唐的重要交通枢纽.其良好的交通区位是其发展旅游的基础优势之一。 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 近年来凌源市上下各级领导开始逐渐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加强工作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发展全市旅游产业。在2007年7月25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候荣昌在全市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的讲话上,明确提出了加快运作,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要求有关部门,围绕凌源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加快构建古生物化石产业集群,把凌源扣造成全国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城;要依托热水汤地热温泉资源,加快构建热水资源开发产业集群,把凌源打造成集疗养、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国知名的温泉疗养城;要围绕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加快构建红山文化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一五”末基本成具有凌源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 4、后发优势 凌源的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刚刚启动,这使凌源有利于吸收旅游发达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在统一规划布局的前提下高超点、高标准地开发旅游产品和塑造旅游形象,保证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2.3.2劣势 1、产业化水平不高 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产业的。一体化网络尚未形成,行、娱、购相划比较薄弱。旅游营销与其它投入少。 2、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 凌源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特色,但目前处于初期开发阶段,旅游产品处于浅层次开发阶段,尚没有真正成型的景区(点),缺乏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刊具自轰动效应的新产品拉动巾场。 3、旅游认知度低 虽然凌源市已经初步确定了自已的形象,“北方花都”,“女神故乡”,“史前胜地”,“古化石化库”.但是,宣传力度还不够,要利用各类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而且,有些形象品牌还要进一步提炼。凌源市旅游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周边一些地区的屏蔽,某些方面还缺乏鲜明的旅游形象。 4、接待水平有待提高 凌源旅游业起步晚,旅游人才配备不足,从业人员无论是素质还是能力都有待进步提高。 5、经济基础 近年来.凌源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足经济总量仍然不高。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 3亿元,同比增长19. 4%虽然凌源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受经济的困扰,开发和利用工作较为滞后2.3.3机遇 1,政府规划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颁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月20日正式外公布。规划中提出,以“一条主线”“六个加快”为核心展开,勾画了建设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的设想。规划的围包括东北三省和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市、市和锡林郭勒盟,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 2亿。在区域台作方面,目前可先行而又易于操作的是东三省和蒙东部在区域合作上可在基础设施、通信、生态环境、水利和旅游这些公共资源上切入,而这些对各自都有积极效果,其对整个省的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影响将持续增强。凌源作为东三省和东部的门户城市,必定要在这种区域合作中扮演总要的角色,凌源市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旅游发展趋势转向生态和文化当前,陋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旅游出游意识也进一步增强,游客的需求正向生态和文化方面发展。中短程的节假日、周术双休日休闲游憩逐渐升温,生态休闲度似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王流。凌源良好的山水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生态和文化旅游产品的潜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社会资本的关注凌源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宏达集团开始介入热水汤景区的开发,此外其它一些投资商也对投资凌源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凌源应允分抓住社会资本对旅游业的关注,通过扶持、引导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开发模式,遇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充分利用外资、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 4、奥运带来大量客源和产业升级 2008年奥运会将会为旅游业吸引大量的旅游客源。从宏观上来看,旅游者的增加包括国外两个部分:一是入境游客增加;二是国游客出行规模增大。由于大规模的旅游需求增加,相匝的就会带动旅游供给增加,以赚取增加的旅游收入。从规模上讲,旅游业将得到巨大的发展。从另一个方宜来看,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非单一结构特点。通常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要涉与到交通包括飞机、汽车、轮船和火车等国际和城际交通往返)、住宿、餐饮、景点游览、购物、娱乐(游艇和辅助景点项目等)等消费,这些环节纵向组成了旅游的相关产业链。旅游者的显著增加,带来的是大量的外汇和国货币的流通。凌源距离,只有371公里,京四高速建成后,驾车到凌源的时间将缩短到3小时左右,凌源旅游业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分享巨大的奥运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产、业升级。2.3.4挑战 1、产业部门Z间的资源争夺目前凌源市仍然是以工业为王的辽西工业重镇.在旅游业全面发展之前,旅游业在凌源市依然是个弱势产业。旅游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同时也涉与到其他相关的部门,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归属争夺是旅游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大挑战。2、周边地区旅游开发带来的压力 目前旅游开发在全田已经形成舰模,全国众多地方亦在千军万马开发旅游,凌源的周边地区也不例外,、的旅游业已经遥遥领先在国也处于较领先地位。利刚起步的凌源旅游面临很大挑战和压力。第三章景区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3. 1规划定位3.1.1总体定位 对省:省旅游经济强市;新兴的特色旅游地域 对市;旅游品牌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重要的增长极。 对凌源市:凌源与其周边地域旅游服务的新空间:推动凌l$经济整体提升的重要引擎。3.1.2产业定位 近期定位;旅游业成为凌源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先导产业; 中期定位:旅游业开始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用,由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过渡 远期定位:旅游业成为凌源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3.1.3功能定位 为了使凌源旅游业形成差异化和集中优势,凌源旅游业必须以六大功能为出发点和追求目标。3. 2发展目标 金花山旅游风景区凝聚了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众多风采,汇聚了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历经沧桑和战乱的洗礼,己面目全非,需要投入资盆恢复性建设。本次投资什发建设,拟投人5亿人民巾,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全血性什发恢复建设,并建设星级宾馆,文化度假村等,功能与标准达到! 1、藏教文化遗址的恢复以汇善寺为主,尽可能恢复原貌,使其更加宏伟、壮观。开发建设不复存在的寺院、塔林、庭院等,并在原基础上赋予更多的涵。 2,修建旅游路,从南山门到汇善寺的景点主要道路,规划设计为水泥路,路旁设景点,达到一步一景的效果;汇善寺到东洞的6公里石板路;以与通往其他景点的道路,做到有景有路,路在景间,曲径通幽的效果。 3、扩大森林面积,金花山旅游区应以森林公园环抱,北部建设以针叶森林公园为王,南部以梨园为王,区还建有杏园、果园、农家庄园、百花园等多个公园做到金花山景区常年森林覆盖,四季皆绿.鸟语花香。斗、投资建设一个大型儿童乐园,儿童乐园要种类齐全,设备先进可靠,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学生渡假游玩。5、民俗文化村建设,以当地民族村寨的形式为建设王体,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习惯,可与村民同吃同住同乐。修筑红山文化村寨,进一步了解几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形成过程第四章规划总纲4. 1规划编制依据4.1.1法律法规 1935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人文景观比a交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围,可供人民游览、休息或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应当划为风景区。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一设部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60298一一1999)一设部 省风景名区管理条例一一省建设厅 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程一一省林业厅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一一国家旅游局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一一国家林业4.1.2技术性文件 凌源市城市体系规划(1999年) 凌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凌源市公路交通规划 凌源市金花山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 2规划围 金花山林场4. 2. 1界定原则 1、以明显的地形地貌、地物作为界定标志。 2、为便于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景区围尽量与行政区划相统一。 3、尽量保证视觉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4,历守文化与社会与区域的连续性、地区单元的乡对独立性,以与游赏组织的可行性而划定。4. 2. 2规划围 金花山风景区位于凌源乌兰白镇大凌河畔,整个景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3公里,景区总面积约为2万多亩。4. 2. 3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原则,明确性质、合理定位、优化用地布局。根据金花山景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风景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趋势,按照凌源市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确定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规划目标与定位,开发建设出佛教文化、旅游度假、观光农业、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购物、儿童乐园、成人拓展训练等综合游乐项目。景区中的人工设施与建筑物必须与自然风景区的主题相结合,并且做到布局合理,体谅适中,造型、结构、色调等与环境相协调;在充分调查、勘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合理开发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必须以开发、利用、保护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凌源市金花山的特点,以项目所在地的凌源市林场为载体,以佛教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素材,添加必要的人工设施和建筑物,加强“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的主题性,突出游览的主动参与性与娱乐性。4. 2. 4规划原则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保护自然景观,尤其是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突出生态旅游特色。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有度、有序、有节律的运用开发与保护这两手措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2、综合效益原则 规划建设要有利于促进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逐步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游览胜地。 3、容量调节控制原则以风景区资源和环境容量为调解控制的基础,合理控制游人量和人口密度、规划旅游设施规模。在满足旅游需要的同时,杜绝过渡开发、重复建设,保持良好的山水自然环境。 4,需求与市场导向原则 以社会需求和客源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结合景区现有的自然环境以创造优质的旅游景区为目标,合理的安排项目和设施。 5、休闲度假与科考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以景区周边的文化背景、人文景观、自然资源为依托,在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让游客亲身见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缩影、稀有野生动植物、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群等科考研究项目。4. 3规划期限与规划目标4. 3. 1规划期限 考虑到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规划期限定为20年,分近、中、远期进行。 近朋规划2008-2010年 中期规划2010-2015年 远期规划2015 2020年4. 3. 2规划目标 把金花山风景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主体形象突出、旅游涵丰富、地域文化鲜明、服务设施完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第五章功能分区5. 1划分的原则 凌源市金花山风景区地形宽广,地势起伏,为方便游客,便于组织和管理,应以充分保护开发当地资源、提高游人旅行情趣和促进地区经济三者结合为宗旨。5.2功能区的划分 在对整个风景区进行实地勘察和分析研究后,参照景区的自然条件、环境特点,并结合“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的王题,突出游览的参与j性与娱乐性,将其划分为;文化展示区、商业与娱乐休闲区、科学旅游发展区。(入口综合服务区、金山度假区、观光农业区、游览区、朝拜区、户外探险区、金山别墅区和观景区。)5. 2. 1文化展示区 利用凌源市贪花山原有的藏传佛教文化,建设游览区、朝拜区和北山门文化展示区三个景区。 1、游览区 游览区位于金花山风景区的东部,是以进行游览为主要目的的景区。景区既包含藏传佛教的寺庙:普贤殿、大势至、文殊院、东洞观音阁,也展露了道教的文化痕迹:道场和玉皇庙。整个景区采用双环形的游览路径,将藏传佛教和道教分隔成南北两个景区。以二道门为起始点,分别为第一道环形路线为向北逆时针的道教游览路径,途经十八盘、道场、玉皇庙,回至二道门;第二道环形路线为向南顺时针的藏传佛教游览路径,途经东洞观音阁、文殊院、大势至、普贤殿,回至二道门。其中又以步行道将道教景区的道场与藏传佛教景区的东洞观音阁相连接,形成一个大会环路,方便游人自王选择景区的游览路径与景点。 2、朝拜区 朝拜区位于金花山风景区的北部,是以汇善寺为王要景点的景区,此景区以提供游人藏传佛教的朝拜场所、进行朝拜活动为主要目的。景区除汇善寺外,还设有菩提塔、放生池、山神庙等佛教用地。围合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朝拜区。同时,景区将新建设神秘谷“十八层地狱”的动态人文景观。“十八层地狱”以奈河桥、鬼门关、五云洞、地狱的游览路径,通过人工模拟将游客带入佛教中所述死后的世界。使人们通过游览、互动的形式,更加深刻理解部分佛教文化。 3、北山门文化展示区 北山门文化展示区位于风景区的西北部,景区丘峦迭嶂,树木葱笼,小山呈现各种形态,其中以景区西部的仰天龟最为生动。整个风景区的北山门就设立于此,有机动车道穿过山门直达朝拜区。沿机动车道设置有文化墙、摩崖石刻、观景台等多个景点,并在观景台附近设立跑马场,使人们领略到草原的豪情。5.2.z商业与娱乐休闲区 为了提高该风景区的旅游经济效应,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在景区设立商业与娱乐休闲区。商业与娱乐休闲区按照“吃、住、玩”的使用的功能,分为:餐饮文化区、酒店文化区和娱乐休闲区。 1,餐饮文化区“餐饮”既是一个风景区必不可少的服务项目,也能直接体现出该风景区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因而可以称之为“餐饮文化”。餐饮文化区按照“食”和“饮”的不同,又分为风味餐厅、农家饭店、豪华酒店和酒吧、茶馆、咖啡店等。分布在各个综合服务区和服务点,方便游人在游览、娱乐的同时,进行餐饮活动。 2,酒店文化区 为了给来到景区的游客提供住宿环境,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住宿需求。金花山风景区设立了:豪华宾馆、别墅区、度假村三种不同形式的住宿环境供游客选择。(1) 豪华宾馆 豪华宾馆位于金花山风景区南入口的综合服务区,是一家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三星级至四星级宾馆。宾馆依山势而建,共5层,佣有250左右的床位.以与大中型会议室.可接待各公司企业前来召开会议。宾馆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隐身于绿意盎然的环境之中,甚为协调。(z)别墅区度假村 别墅区度假村坐落于金花山的东北部,那里山势平缓幽静,区山清水秀、草木葱郁,景色宜人。别墅区以小型别墅为王,王要面向家庭与团体形式的住宿。别墅提供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住宿人员可自己做饭,维护了家庭的形式,使住宿在别墅区的游客感受到家庭的气息.仿佛置身于金花山上自己的家中。 (3)农家乐农家乐度假村位于金花山风景区的中部,紧邻民俗村。度假村结合地域文化,面向一般收入者与团体。农家乐的形式为游人提供住宿。与周边的民俗村的形式相协调,共同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反映出当地的人文风貌,使游客主动地参加到当地的生活中去.从吃、住、行全方位的体会当地的文化传统。 3、娱乐休闲区 娱乐休闲区市金花山风景区重点开发的区域,该区以金花山地区富饶的林场资源和当地独特的文化J为开发基础的区域。旨在为游人开辟一块休闲旅游、度假避暑的去处。规划以贪花山地区特殊的“地方性”、“地形性”和“商业性”为依托,充分展现金花山风景区的巨大吸引力(I)地方性 凌源市金花山地区具备双重的文化特征,既有浓郁的蒙特色,又具备藏传佛教的历史涵。因而根据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景区设立了跑马场和朝拜区、游览区。(2)地形性 金花山地区拥有凌源市广裹的林场,林场资源是金花山景观的王体和物质基础,植被、林木、果园、苗圃资源丰富,它们是直接、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这里植被生长旺盛,种类繁多,森林物种多。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3)商业性 为了提高金花山风景区的旅游经济收益,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同时为游人增添购物的乐趣,景区特设了民俗村民俗表演、体育项目跑马场、模拟野战区、拓展基地、滑草场)、山货市场、创新文化产业、神秘谷影视基地等。 A.观光农业 合理利用当地林场资源,适当的增加果木品种,形成从春到秋各季不同的果蔬采摘品种。从而建立以认养、采摘为主的观光农业。并将观光农业区(包含种植区、苗圃、采摘区)设立在土壤肥沃的中部地区,形成种、培育、米摘、出售的一条龙,全过程的服务。同时,也可作为青少年的“学农劳动”基地,对青少年进行农业劳动的教育。 B.模拟野战和拓展训练 模拟野战和拓展训练位于观光农业区和度假村的中间,直接利用当地优良的林场资源,添加部分训练设施,即可面向与军事爱好者,以与针对公司企业进行实战和培训。 C.滑草场 滑草场位于景区南部的综合服务区,是一处草地植被非常丰富的地区。毗邻儿童游乐场,与其共同形成景区最大的综合娱乐设施群。游人可在这里体会到同滑雪一般速度与乐趣。 D.民俗村民俗表演 民俗村位于景区中部的金山度假村北侧,是一个以展示当地满蒙文化的基地。民俗村建有民居、店铺、集会等建筑,以与一个大型广场供定时进行民俗演出。游客既可在民俗村中了解到当地的满蒙文化,观看民俗表演,也可参与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E.山货市场 山货市场位于景区南入口处的综合服务区,山货市场采用大棚和建筑相结合的形式,共设置150余个摊位。山货市场毗邻宾馆,为游客采啊当地的特产提供了方便。同时由于当地山货产量高、品种全,力争建设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山货交易市场。 F.创新文化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处在新兴产业的创新文化项目已日趋成熟,在社会文化包容性日益宽松的同时,人们对边缘文化的界定也越来越模糊。借此时代契机.在金花村景区休闲度假村发展创新文化产业.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C.神秘谷影视基地 神秘谷影视基地兼有影视拍摄基地与休闲娱乐功能,包括电影城、魔幻城、地狱城(十八层地狱展示)等部分,通过逼真的影视布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使游客置身7真、魔幻的电影场景,收获前所未有的娱乐体验。5.2.3“南绿北化”植物驯化参观基地 根植于金花山地区优秀的地质土壤条件,充分发挥科学旅游的发展观,特别往观光农业区中设立“南绿北化”植物驯化参观基地。将南方的树种引入到位于东北的金花山地区,将其培育、驯化,既可以开放让游人参观到南方植物的形态.参观培育驯化过程,又建立起“南绿北化”的科学研究基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双赢。第六章风景区环境容量 风景旅游区域具有高容量、多功能特征,合理的控制环境容人量是景源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环境容量是指风景区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容量的确定涉与可观的和主观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多种因素,又取决于建筑容量、交通容量、水源、能源容量和景源容量等几个综合方面的综合容量。风景区游人量应满足该地区的生态允许标准。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是为旅游发展的规模提供依据,为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安排各项建设项目与其布局提供依据较常用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有地域面积法、游道测算法和卡口法等3种。一般来说,地域面积法测算结果为该景区最人的环境容量,游道测算法测算结果为景区实际环境容量,卡口法测算结果为景区实际环境容量的最大值,根据龙腔洞景区的具体情况:大多数景区游客只能沿游道游览.故环境容量以游道测算法为主结合面积法进行计算。计算方法: (1)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5-10 /人。 (2)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其中; 主景景点:50一100 人(景点面积); 一般景点:100-400/人(景点面积); 浴场海域:10-20 /人(海拔0+2以水面); 浴场沙滩:5-10/人(海拔0 +2m以沙滩)。 年环境容量二日环境容量年可游天数 受气候、季节、习俗、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季节有淡、平、旺季7分。根据金花山风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一般5-11月较适宜旅游,定位旺季,可游览天数按80%计,为171天;4月为平季,可游览天数按50%计,为15天;12-3月为淡季气候寒冷.可游览天数按20%计算.为24天.则全年可游览天数计210天。面积()每游客应占步道日环境容年可游年环境容量(人 或景点面积()量(人次)览天数次) 车道 71629 10 7工63 210 1504230 游步道 25575 5 5115 210 1074150 山林小径8571 5 1715 210 360150 合计 105770 20 13993 2938530 以线路法综合佑算,金花山景区三环境最大容量约1. 4万人次/天,年最大环境容量294万人次/年。以此佑算,前期年游客量约200万.中期可达300万左右.第二部分分项规划第一章道路系统规划与旅游线组织 金花山风景区的规划布局中,王游览线呈环状将整个旅游景区串联成一个整体,游览线的设置和开辟,既考虑了山形、地势之起伏,又使各景区的王要景点拥有最佳的视点;既方便交通和人流的集散,又便于组织游览空间,使游览景观不漏、不重。L.1道路和停车场系统规划L.1.1道路规划 目前,公路是本旅游区对外交通的唯一方式,G306国道是本旅游区的王要过境公路,旅游区现仅有乡村公路与之连接,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由于本旅游区的依托城市是凌源市,所以旅游者来金花山旅游,一般需要到凌源市中转 根据金花山旅游区游览线路的设计思路以与资源分布情况,游步道规划是旅游区部交通的王要容。整个游步道的规划应在遵循因地制宜、保持景观完整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和山间小路,选用自然材料(如石板、鹅卵石等)构筑,把各个旅游景点串成环状游览线路,形成旅游区部的步行道路系统。本区的道路规划王要如下: 1,改造或修建机动车道,从南面入口开始贯穿整个景区到达北面山门,途经儿童乐园、南山门、观光农业区、朝拜区、跑马场.其中在观光农业区和农家乐度假区形成环线,并在通往度假别墅区方向形成支线,总长7. 2km.近期修建。路厦宽8m,水泥路面,总面积71624平米; 2、改造原有步道并修建步行道,在各景区形成环线,总长25. 6km,近期修建,路面宽3. 5m,泥结碎石路面,总面积25574. 5平米; 3、根据需要改造或修建山林小径,总长10. 6km,近期修建,路面宽1. 5m,自然材料路面,总面积8571平米。 公路都必须在小损伍现有景观以与保证安全、方使交通的前提卜,合理选择线路,同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与设施,以减少占用耕地。1. 1. 2停车场规划 目前本区还没有正规的停车设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根据旅游区实际情况,规划修建停车场五个:其中南北入口处为大型停车场,度假村附近为中型停车场,汇善寺和别墅区分别修建小型停车场。.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科环艺景观科技发展停车场分布与停车位预测一览表规膜数量停车位 规划面积() 大车位小车位大型2 20 60 2000 中型1 10 40 1900 小型2 10 20 900 其型停车场2个,分别位于南山门和北山门:中型停车场1个,位于农家乐度假村附近;小型停车场2个分别建于汇善寺和别墅区附近。1. 1. 3其它交通设施规划 除了以上道路与停车场以外,本旅游区还需建设一些其它配套设施:在G306国道公路沿线、交叉路口以与旅游区停车场设立若干块交通指示牌与路标;在旅游区的主入口修建景点示意图;在主要游览线路的交叉路口以与拐弯处用本地材料建造具有浓郁乡土风格的人性化景点指示牌;在游线的名个景点处设立相关标识和介绍。1. 1. 4生态步行系统建设 游步道布局以生态保护为原则,在可达性与观赏性的基础上,有机组织与串连景观资源,在设计中充分保护现有植被。步道采用地面与架空等手法,与现有植被有机结合,将游步道布局设计与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憩体验结合,在游览路线的设计中突出路径与场所的小同感受,为游人提供环视、平视、俯视与仰视等多种景观视觉方式,使得人在景中,可触摸体会,人在景外,可观赏、留影。步道形式可临水、贴水、离水,因地制宜地布置,时而沿溪,时而攀岩,时而穿林,时急时缓,成为富有节奏感的游览线路,使游览过程充满探胜探险的韵味。步道宽度1. 5m,铺面材质以石材(天然石块堆砌与石阶梯相结合)铺面、木栈道和天然泥土铺面为王体。步道地形安排尽可能使用平地、平缓坡地、斜坡,阶梯为艰险地段和危险地段的辅助形式。自然岩石上的游步道凿石而行,融入原有的地貌中。同时,选材木、石、竹等天然材质,沿生态步道系统建设休憩设施、垃圾桶、环保公厕和旅游解说系统 将游步道布局设计与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憩体验结合,在游览路线的设计中突出路径与场所的不同感受。如在路径上串连了高台景观空间、中台景观空间、门式景观空间、谷地景观空间、峡谷景观空间、岩洞景观空间与林间植被景观空间等多种场所与空间形式。1. 2游览线组织1. 2. 1风景游赏规划结构 景区的主要游览路线是一轴加六区。主轴为贯穿公园南北的生态景观轴;六区分别为观光农业区、金山度假区、游览区、朝拜区、户外探险区、金山别墅区。从一个分区到另一个分区,亦有若干游线备选。线路的布置完全可以达到不漏、不重地游遍整个景区的标准。1.2.2游赏方式 根据景区面积与景观资源等特点,结合地形地势等自然地理条件,将游览方式定为以乘车游览、步行游览为主,骑马游览、坐轿游览为辅。景区设部交通车,连接各主要景区景点,便于交通组织与减轻游客旅途疲劳。1.2.3游程规划 风景区游赏规划半日游、一日游、一日半或二日游,或推出度假休闲周,供不趣爱好的游人选择。 1、半日游:南山门一停车场(汽车)一游览区(步行)一朝拜区(汽车)一北山门或返南山门(汽车) 2、一日游南山门一停车场(汽车)一游览区(步行)一朝拜区(汽车)一北山门或一观光农业区(汽车)返南山门(汽车) 3、一日半或二日游:第一日南山门一停车场(汽车)一游览区(步行)- 金山别墅区(入住)第二日金山别墅区一朝拜区汽车)- 北山门或-观光农业区汽车)返南山门(汽车)4、度假休闲周:可以安排参观苗圃、林场和寺院等;在农家乐度假村种植、采摘体验农家生活;或在别墅区体验户外探险。第二章水电、消防、通信规划2.I给、排水规划2.1.1国家现行有关的设计规程、规与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GR50014-2006);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GB50318-2000):.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科环艺景观科技发展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2.1.2供水工程规划 1、供水量佑算 景区用水王要包括宾馆、度假村和别墅区居民生活用水和旅游用水两种形式;按照景区规划高峰期游客数量为依据,可提供住宿游客为760人,而一日游游客为13240人。中期规划住宿人员为760人,服务人员为200人。住宿游客日消耗水量为一般床位200 (L/p. d),中档床位为400 (L/p.d,一般散客日消耗水量为30 (L/p. d),服务人员日消耗水量为150(L/P. d)。 用水量沽算如下表:项目 用水标准用水人数 用水量升住宿游客一般床位200 690 128000 中档床位900 120 48000 一般散客 30 13290 397200 服务人员 200 400 80000 未预见用水量 按现月水量的25%计算 163300 忌佣水量 816500 2、水源选择以与供水方近期采用分区供水,上部为隔顶服务中心,用水主要来自其景区南部综合服务区的人工水库,日可供水900立方米。水源水质较好,采取混凝一过滤一沉淀一消毒的给水处理工艺达到引用水标准。中远期计划在建立集中供水站为综合服务区、农家乐度假村、别墅度假村等区域集中用水区集中供水。供水管网采用枝状管网。设计流量时变化系数为2.5,并加消防流量予以修正。消防流量按10升/秒,火灾持续时间为2h,用水量为72立方米。输水管网沿各景反本游道路铺设,管材选有铸铁管,可在每处重要的独立建筑物设置消防栓加强水质的监测与管理,保障游客的用水卫生与安全。加强水源的保护,在汲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一百米水域,不得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水库取水点上游一千米至下游一百米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围,不得堆放废渣、设置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或堆栈。2.1.3排水工程规划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直接关系到风景区水质的优劣。为了保护旅游景区的地面水体环境质量并改善自然景观,应大力加强主要居民区和旅游景区的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对旅游景区的污水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入河流水体。规划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 1、污水系统污水为供水量的80%计算,远期每天要排出污水为720立方米/日。生活污水要经化肥池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网。污水利用地形高差,通过压力进入污水管道,最终汇入污水处理站,通过二级生化处理达标排放标准,就近排入水体从上区到下区的污水干管应该延游步到铺设,输送到距旅游区500以外米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要根据上、中、下区景点分布的具体特点,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可采取污水分区、分点就近集中。然后送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2、雨水排放系统 地势平坦,人工建筑较密的地区,采取管道排水;地形坡度较陡的,以植被为王的地区,采用地面排水。 机动车道和游步道可设置雨水干管,按照地形情况,就近排入天然水沟,最终排入自然水体。2.2电力规划2. 2. 1规划原则 景区电网网络设计应从全局利益出发,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