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9909130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差与配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公差与配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公差与配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案 1课题第一章 概述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互换性原理。2、了解误差和公差的基本概念。3、简单了解极限和配合标准。4、理解技术测量的含义。能力目标1、 掌握互换性的原理。2、 区分加工误差和公差的种类。教材分析重 点互换性和加工误差种类难 点极限配合与标准教学方法教 法1、 讲解 2、启发 4、提问 5、总结 6、布置作业学 法1、 互动配合 2、认真听课3、笔记完整4、 认真完成作业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讲解内容并用实例加以引导;2、 学生注意听讲;3、 教师提问启发;4、 学生回答;课时安排2学时一、 新课导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测量,主要学习和研究互换性,围绕零件的制造误差和公差概念及其使用要求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解决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二 、新授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互换性(一)互换性基本概念:所谓互换性是指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选配或钳工加工)就可以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设计要求。 举例说明:自行车 手机 电脑 零部件的互换性。(二)互换性的种类:根据零件的互换范围不同:a) 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作任何选择或附加加工。b) 不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允许进行附加加工、选择与调整。完全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三)分组装配法:为了解决加工困难和装配精度要求之间的矛盾。 把零件的互换性范围限制在同一组内的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属于不完全互换性。第二节 加工误差和公差(一)加工误差:1、加工误差的定义: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的绝对准确尺寸之差。 2、加工误差的分类:a) 尺寸误差;b) 形状误差;c) 位置误差;d) 表面粗糙度误差;e) 波纹度误差。(未标准化)(二)公差: 1、公差的定义: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几何位置关系及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允许变动的范围。 2、公差的分类:a) 尺寸公差;b) 形状公差;c) 位置公差;d) 表面粗糙度公差;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一) 标准化和标准:a) 标准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b) 标准:指为产品和工程上的规格、技术要求及其检测方法方面等所作的 技术规定。(二)国家有关标准: 标准分为: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第四节 技术测量概念(一) 技术测量的意义和对象:a) 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b) 所谓技术测量就是把被测出的量值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c) 技术测量的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二) 技术测量的内容:a) 测量基础;b) 测量实验与实训;三、总结扩展:1、扎实互换性的理论基础指导今后的生产实践。2、了解了加工误差的种类,拓展消除误差或者减小误差的方法。四、德育渗透;通过对互换性和加工误差的讲解,让学生名充分理解加工成本与加工精度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五、作业布置: P4 1-2 1-3 1-6六、板书设计:第一节 互换性 (一) (二) (三) 第二节 加工误差和公差 (一) (二)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 (一) (二) 第四节 技术测量概念 (一) (二)总结:教 案 2课题2-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一)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广义上的孔、轴概念。2、理解尺寸概念及其术语。3、理解偏差定义及其术语。4、理解公差定义及其术语能力目标根据公式能计算尺寸偏差、公差、极限尺寸,会画公差带图教材分析重 点尺寸偏差、公差、极限尺寸的计算难 点尺寸偏差、公差、极限尺寸的计算教学方法教 法1、 讲解例题 2、启发 4、提问 5、总结 6、布置作业学 法1、 认真思考例题求解方式 2、牢记基本概念3、笔记完整 4、 认真完成作业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讲解例题;2、 学生注意听讲;3、 教师提问启发;4、 学生回答;5、 学生课堂练习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通过对上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下面介绍的是最常见的机械零件形状(孔、轴)的极限配合术语及定义。二、新授内容: 第二章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一)孔和轴的定义及其特点:1、孔的定义: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两个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2、孔的特点:(1)装配后孔是包容面; (2)加工过程中,零件实体材料变少,而孔的尺寸由小变大。3、轴的定义: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两个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4、轴的特点:(1)装配后轴是被包容面; (2)加工过程中,零件实体材料变少,而轴的尺寸由大变小。(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以特定的单位表示线形长度的数值,称为尺寸。 (举例说明) 2、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孔基本尺寸“L” 轴基本尺寸“l”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注意由于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不是零件的真实尺寸,测量精度越高,越接近真实值。 孔实际尺寸“La” 轴实际尺寸“la” 4、局部实际尺寸:一个孔或轴的任意横截面中的任意距离,即任何两相对点之间测得的尺寸。由于零件表面有形位误差的影响,同一表面的不同部位、不同位置的实际尺寸也不一定相同。5、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界值。 孔最大极限尺寸“Lmax” 孔最小极限尺寸“Lmin”; 轴最大极限尺寸“lmax” 轴最小极限尺寸“lmin”; 一个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或等于最小极限尺寸,且小于或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三)偏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等)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偏差和公差2、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的上偏差用“ES”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s”表示(如图) 计算公式为: ES= Lmax - L es= lmax - l3、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的上偏差用“EI”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i”表示(如图) 计算公式为: EI= Lmin - L ei= lmin - l 4、极限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的统称。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值 5、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在实际的生产中,只标注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标注形式为: 如【例题】2-1(略)(三) 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孔的公差用“Th”表示;轴的公差用“TS”表示。(如图) 计算公式:Th = Lmax Lmin = ES EITS = lmax lmin = es ei 由于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公差为正值,且不为零.【例题】2-2(略) 2、尺寸公差带:表示零件的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所与允许的变动范围,称为公差带,用图表示公差带,称为公差带图。 如图 :上下偏差之间的宽度表示公差带的大小,即公差值。a) 在公差带图中,零线是确定基本偏差的一条基准线,极限偏差位于零线上方,表示偏差为正;位于零线下方表示偏差为负;当与零线重合时,表示偏差为零。 b) 公差带包括 公差带的大小和公差带的位置两部分。公差带图3、零线: 画公差带时,首先画零线,然后根据上下偏差的大小分别画出孔、轴的公差带三、总结扩展: 1、牢记偏差和公差的定义和术语,并应用计算画公差带图。 2、注意偏差和公差的正负性。四、德育渗透: 本节课的内容多与计算有关,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和绘制公差带图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际生产工作奠定理论和计算基础。五、作业布置:2-1 2-2六、板书设计: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一) 图示 (二) 图示 (三) 图示 例题 (四) 图示 例题 总结:教 案 3课题2-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二)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配合的术语和定义能力目标1、了解配合的种类、术语和定义。2、能通过计算绘制配合公差带图。3、判断出配合的性质。教材分析重 点配合的术语和定义难 点绘制配合公差带图教学方法教 法1、 讲解例题 2、启发 4、提问 5、总结 6、布置作业学 法1、 认真思考例题求解方式 2、牢记基本概念3、笔记完整 4、 认真完成作业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讲解例题;2、 学生注意听讲;3、 教师提问启发;4、 学生回答;5、学生课堂练习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零件在组装时,常常用配合这一概念来反映零件组装后的松紧程度。了解配合的术语和定义用来指导零件的组装。二、新授内容: 第二章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五)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1、配合的定义: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位置关系。2、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1)最大间隙: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也等于孔的上偏差减去轴的下偏差,用X表示。计算公式: X= Lmax lmin = ES ei(2)最小间隙: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也等于孔的下偏差减去轴的上偏差,用Xmin表示。计算公式: Xmin = Lmin lmax = EI es【例题】2-3(略)(3)间隙配合公差: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用Tf表示。计算公式: Tf = Xmax Xmin = Th + Ts 上式反映的配合关系对装配工作至关重要,说明孔、轴本身公差越 大配合公差就越大,装配精度就越低。【例题】2-4(略)(4)平均间隙: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和的一半,用Xa表示。计算公式: Xa = (Xmax + Xmin)/2 通过测量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可以算出配合的实际间隙值,最佳的实际间隙值应该是平均间隙值,这样才能保证配合松紧适度。3、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下方。(1)最大过盈: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也等于孔的下偏差减去轴的上偏差,用Y表示。计算公式: Y= Lmin lmax = EI es(2)最小过盈: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也等于孔的上偏差减去轴的下偏差,用Ymin表示。计算公式: Ymin = Lmax lmin = ES ei【例题】2-5(略)(3)过盈配合公差:最小过盈与最大过盈的代数差,用Tf表示。计算公式: Tf = Ymin Ymax = Th + Ts 【例题】1-6(略)(4)平均过盈:最大过盈与最小过盈之和的一半,用Ya表示。计算公式: Ya = (Ymax + Ymin)/2 通过测量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实际过盈的大小在在平均过盈附近为最佳。【例题】2-7(略) 4、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相互交叠。(间隙或过盈)(1)在过渡配合中只有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没有最小间隙和最小过盈。计算公式: X= Lmax lmin = ES ei(正) Y= Lmin lmax = EI es(负) 过渡配合中间隙或者过盈都比较小,究竟属于那种性质的配 合、只有通过对配合尺寸的实际测量才能求得。【例题】2-8(略)(2)过渡配合公差: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代数差的绝对值,用Tf表示。计算公式: Tf = | Xmax Ymax |= Th + Ts 【例题】2-9(略)(3)平均值的计算:不是平均间隙就是平均过盈,用Xa表示。计算公式:| Xmax | | Ymax | Xa =(Xmax + Xmin)/2 (正)| Xmax | | Ymax | Xa =(Xmax + Xmin)/2 (负)【例题】2-10 、2-11、2-12(略)4、三种配合性质的总结: (1)间隙配合:a) 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轴的实际尺寸(除零间隙外)。b) 允许孔、轴之间有相对转动。c)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2)过盈配合:a) 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小于轴的实际尺寸(除零间隙外)。b) 不允许孔、轴之间有相对转动。c)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下方。(3)过渡配合:a) 孔的实际尺寸可能大于或小于轴的实际尺寸(相差很小)。b) 配合时可能存在间隙,也可能存在过盈。c)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相互交叠。4、配合公差带图:配合公差带图的画法与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相似。5、配合性质的判断:依据极限偏差的大小判断配合的性质,在间隙配合中,孔的下差(EI)大于或等于轴的上偏差(es);在过盈配合中,轴的下偏差(ei)大于或等于孔的上偏差(ES),即 EI es时 为间隙配合 ei ES时 为过盈配合以上两条都不成立时,即为过渡配合。【例题】2-13(略)三、总结扩展: 1、牢记配合的三种情况,画配合公差带图。 2、运用配合性质的判断指导实际零件装配。四、德育渗透: 教导同学们对零件装配时候的认真态度,仔细分析什么种类的配合对整个机械结构的功能更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把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五、作业布置:2-7六、板书设计: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五) 1、 图示 2、 图示 3、 例题 4、 图示 例题 5、 总结: 教 案 4课题习题课 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对2-1知识巩固并且灵活运用。2、对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加深了解。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计算方法教材分析重 点极限与配合的各种术语和定义难 点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的绘制教学方法教 法1、 讲解例题 2、讲解作业中问题 4、提问 5、课堂练习 6、布置作业学 法1、 认真思考例题求解方式 2、巩固基本概念3、认真练习 4、善于发现问题 5、课后勤问老师问题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讲解例题;2、 教师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3、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内容;4、 学生提出本章节疑问,教师答疑;5、总结本章节要点。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我们虽然已经把“配合与极限的术语和定义”学习完了,但是因为其中的知识在实践生产中非常重要,所以这些内容要求熟练掌握。二、新授内容:1、本节重点概念和重点: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三种配合、配合性质的判断。 2、作业中的典型错误: 3、重点例题回顾:【例题】1-1 某孔、轴分别为50和50,指出孔和轴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并求出极限尺寸。 解:孔: L = 50 ;ES = +0.025 ;EI = 0 Lmax = L + ES = 50 + 0.025 = 50.025 Lmin = L + EI = 50 + 0 = 50轴: l = 50 ;es = -0.009 ;ei = -0.025 lmax = l + es = 50 + (-0.009) = 49.991 lmin = l + ei = 50 + (-0.025) = 49.975【例题】1-5 孔的尺寸为80,轴的尺寸为80,求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解: 按极限尺寸计算: Lmax = 80 + 0.030 = 80.030 Lmin = 80 + 0 =80 lmax = 80 +(-0.030)= 79.97 lmin = 80 +(-0.049)= 79.951 X= Lmax lmin = 80.030 79.951 = +0.079 Xmin = Lmin lmax = 80 79.97 = +0.030按偏差计算: X= ES ei = 0.030 (0.049)= +0.079Xmin = EI es = 0 (0.030)= +0.0303、本次练习内容: 2-5、2-6、2-9三、总结扩展: 1、注意计算中的正负号的应用。 2、注意概念的理解和计算中公式的正确运用。四、德育渗透: 教导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不要拘泥于表面,要看它的本质内容和正确利用所学内容。五、作业布置: 修改作业的错误六、板书设计: 1、作业中的错误: 2、典型的例题回顾: 3、练习: 4、总结: 教 案 5课题2-2 标准公差系列 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标准公差的概念。2、理解标准公差的实际应用。能力目标通过给定条件查表得标准公差教材分析重 点查表得标准公差数值难 点查表得标准公差数值教学方法教 法1、 回顾以前的公差内容 2、提问 3、带领同学查公差表 4、布置作业学 法1、 回顾老师以前讲授内容 2、认真听讲3、动手查标准公差表 4、课后勤问老师问题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回顾以前内容;2、 教师提问学生;3、 学生结合实例回答;4、 讲授具体查标准公差数值表的方法;5、 学生练习查表。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二、新授内容:(一)标准公差:1、标准公差的定义: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意公差,用IT表示。 2、标准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I8。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18依次降低。标准公差的具体数值可查表得到 3、标准公差数值说明:分为基本尺寸在500mm和在500mm3150mm两种情况。 标准公差的数值与标准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段有关。(二)尺寸分段: 对同一尺寸段落内的所有基本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级 ,规定具有相同的公差数值。a) 基本尺寸小于500mm的分为13段;b) 基本尺寸500mm3150mm的分为8段。三、总结扩展: 要根据基本尺寸的位置,熟练的查找标准公差数值。四、德育渗透: 指导学生自己查表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标准的真实意义,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快速的得到工件的公差,增强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作业布置: 预习下次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六、板书设计: (一) 1、 2、 3、 (二) 教 案 6课题2-3 基本偏差系列 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基本偏差的概念。2、理解基本偏差的实际应用。能力目标通过给定条件查表得基本偏差教材分析重 点查表得基本偏差数值难 点查表得基本偏差数值教学方法教 法1、 回顾以前的基本偏差内容 2、提问 3、带领同学查基本偏差数值表 4、布置作业学 法1、 回顾老师以前讲授内容 2、认真听讲3、动手查基本偏差数值表 4、课后问老师问题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回顾以前内容;2、 教师提问学生;3、 学生结合实例回答;4、 讲授具体查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方法;5、 学生练习查表。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二、新授内容:(一)基本偏差: 一般情况下,靠近零线的偏差为基本偏差。(公差带在零线上,下偏差是基本偏差;公差带在零线下,上偏差是基本偏差。)(二)基本偏差代号: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大写字母代表孔,小写字母代表轴。(三)基本偏差表:a)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b)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三、总结扩展: 要根据基本尺寸的位置,熟练的确定基本偏差位置并且查找其数值。四、德育渗透: 指导学生自己查表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基本偏差的真实意义,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快速的得到基本偏差,增强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作业布置: 预习下次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六、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教 案 7课题习题课 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对2-2、2-3知识巩固并且灵活运用。2、查找标准公差表和基本偏差表。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查找标准公差表和基本偏差表的方法教材分析重 点查找标准公差表和基本偏差表难 点查找标准公差表和基本偏差表教学方法教 法1、 结合实例查表 2、提问 3、课堂练习 4、布置作业学 法1、巩固基本概念 2、练习查表能力3、认真学习 4、善于发现问题 5、课后勤问老师问题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回顾这2节讲述基本内容;2、 提问学生回答;3、 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查表的具体数值;4、 学生提出本章节疑问,教师答疑;5、总结本章节要点。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基本偏差确定了公差带的位置。二、新授内容:1、强调尺寸公差带图的两个基本要素(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并熟记它们的定义和图例表示方法。2、简单模拟给出一个需要设计的零件的基本尺寸和它的一些约束条件,查找合适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3、根据书上图2-15基本偏差系列图,强调下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特点。4、本次练习内容:2-13、2-14、2-16三、总结扩展: 要根据基本尺寸的位置,熟练的查找标准公差数值和基本偏差数值。四、德育渗透: 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培养他们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言传身教。五、作业布置: 2-12、2-15六、板书设计: 1、 2、 图示 3、 教 案 8课题2-4 公差带代号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孔和轴的配合公差带代号。2、熟知标注方法。能力目标正确在机械制图上标注公差带代号教材分析重 点标注公差带代号难 点 图上标注的识别教学方法教 法1. 例子引入 2、概念解释 4、提问 5、课堂练习 6、布置作业学 法1、 互动配合 2、认真听课3、笔记完整4、 认真完成作业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例子引入本课内容;2、 学生注意听讲;3、 教师提问启发;4、 学生回答;5、学生课堂提问教师他们关注的问题。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既然学习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那么怎么在机械制图上表示它们和在图纸上的格式要求在本节具体介绍。二、新授内容:(一)孔、轴的公差带组成: 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并要求用同一号字体书写如:(二)孔、轴公差带中另一极限偏差的确定: 基本偏差只是一个极限偏差,另一个要计算而得:a) 基本偏差是下偏差(EI或ei)的计算公式为: ES(es)= EI(ei) + ITb) 基本偏差是上偏差(ES或es)的计算公式为: EI(ei)= ES(es) IT【例题】2-14、2-15(略)(三)配合公差带代号: 用孔、轴公差带代号的组合形式表示,写成分数方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如: 或 50/(四)标注方法:1、孔、轴公差带标注:有三种标注方法:标注偏差值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公差带代号和偏差值孔5050H850H8()轴5050f750f7()2、配合带号的标注:有两种标注方法:标注配合代号标注极限偏差 或者 50/或者 50三、总结扩展: 牢记孔和轴的公差带标注和配合代号的标注,并注意它们的注意事项。四、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绘图正确性和严谨性,从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要求作起,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好处。五、作业布置: 2-19六、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教 案 9课题2-5 基准制2-6 极限与配合代号的识别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两种基准制。2、理解配合标注的具体含义。能力目标正确选择合适的基准制和配合代号教材分析重 点基准制的选择难 点 配合公差代号的识别教学方法教 法1、例子引入 2、概念解释 3、提问 4、课堂练习 5、布置作业学 法1. 互动配合 2、认真听课3、笔记完整 4、认真完成作业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例子引入本课内容;2. 学生注意听讲;3. 教师提问启发;4. 学生回答;5、学生课堂提问教师他们关注的问题。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现代化的机械生产不仅要求设计人员能过简单的进行机械操作,同时也要求机械加工人员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那么尤其对于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适当的了解两种基准制和能够识别极限与配合代号的含义是必须的要求。二、新授内容:第五节 基准制(一)基孔制: 所谓基孔制,是孔的基本偏差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孔制的基本特点:a) 孔为基准孔,用“H”表示;b) 基准孔的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其下偏差为零;c) 基准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二)基轴制: 所谓基轴制,是轴的基本偏差一定,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的基本特点:d) 轴为基准轴,用“h”表示;e) 基准轴的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其上偏差为零;f) 基准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第六节 极限与配合代号的识别(一)概述:u 公差带代号的识别u 配合代号的识别(二)极限与配合代号的意义: 综合极限与配合的概念,结合极限与配合的内容读表 2-5。(三)配合性质的判别: 配合性质不仅取决于孔、轴的基本偏差还与公差等级有一定的关系。u 特点:a) ah(AH)无论用于较高公差等级还是较低公差等级,均为间隙配合;b) jzc (JZC) 可能是过渡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c) 在国标规定的优先配合中jn(JN)为过渡配合,pzc(PZC)为过盈配合。(四)配合等级: 在基本尺寸小于500mm的范围内,以孔的IT8为界:a) 高于IT8的孔与高一级的轴配合;b) 低于IT8的孔与同级的轴配合;c) IT8的孔可与高一级或者同级的轴配合。(五)基准件的配合: 凡是在配合代号中分子是H的就是基准孔;配合代号中分母是h的就是基准轴;两者都满足的是基准件配合。三、总结扩展: 了解了两种基准制和配合代号的意思,那么就是要求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结合下次课要讲的内容简单的介绍下极限与配合的应用。四、德育渗透: 知识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讲解的知识在好也不如实践操作来的直观和透彻,那么要求学生在实践的时候回顾下本节课的内容会对大家巩固和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教导学生实践与基础想结合。五、作业布置: 简单的设计几种极限配合,要求能满足同一个使用要求。六、板书设计:第五节 (一) (二) 第六节 (一) (二)(三)(四)(五) 教 案 10课题2.7 极限与应用配合简介2.8 未注公差线形和角度尺寸公差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2、选择适当的基准制。3、选择最好的公差配合种类。4、简单了解一般公差。能力目标1. 能够对一个实际的孔、轴选择合适的配合。2. 区分图纸上的一般公差、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教材分析重 点基准制的选择难 点公差配合种类的选择教学方法教 法1. 讲解 2、启发 3、提问 4、总结 5、布置作业学 法1. 互动配合 2、认真听课3、 笔记完整4、认真完成作业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教师讲解内容并用实例加以引导;2. 学生注意听讲;3. 教师提问启发;4. 学生回答;课时安排2学时一、 新课导入:作为本章内容的结尾部分,本节的内容不只是在理论成面上讨论配合而是应用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配合的重要性。配合是机械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数控专业的学生选择的尺寸和配合精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制造成本,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二 、新授内容:第七节 极限与配合应用简介(一)标准温度: 实际生产中,常以常温测得的数值来评定零件尺寸是否合格,对高精度车间则需要控制车间温度。(二)公差等级的选用:选用原则: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目的在于解决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三)基准制的选用:u 根据经济效益、加工装配工艺、零件特点来选择。 1、优先采用基孔制:孔加工相对来说难,选用基孔制有利于生产。 2、基轴制的应用:(具体列举几个例子)(四) 常用尺寸段的极限与配合的应用: 孔和轴的公差带可以组合成30多万种配合,为了加工和生产方便只介绍其中常用的配合。(五) 配合种类的选择: 国标规定:首先选用优先公差带和优先配合;其次选用常用公差带和常用配合;再次选用一般用途公差带;必要时可以按规定自由组合。(六) 极限与配合应用实例:u 以蜗轮减速机的极限与配合为例:1) 蜗轮、轮毂与蜗轮轴配合的选用。2) 轴承与蜗轮轴和端盖配合的选用。3) 端盖与箱体的配合选用。第八节 未注公差的线形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对功能上无特殊要求的要素可以给出一般公差。一般公差指在车间通常加工条件下可以保证的公差,该尺寸后不需标注出其极限偏差数值。(一)未注公差尺寸的适用范围:1. 线形尺寸;2. 角度尺寸;3. 机械加工组装的线形和角度尺寸。(二) 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一般公差分为精密f、中等m、粗糙c、最粗v4个公差等级。(三)一般公差的图样表示方法: 例如中等级时,标注为: GB/T 1804m 其中,GB/T 1804为标准号;m为公差等级代号。三、总结扩展:本节的重点是基准制和配合种类的选择,那么就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但是由于客观条件不限制,只能在课堂上单独讲解理论而不能接触到实际的设计,在针对他们将来工作的特性着重讲极限与配合的应用实例,起码在学生的头脑里面建立一个有效的微观模型,帮助他们理解和深化配合的选择规则。四、德育渗透;从点滴做起是对他们的课堂要求,也是为了学生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节的具体内容让他们一点点的了解孔、轴的配合,一点点的自己能设计满足工作性能的设计作品,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机械这个行业的热情和随之而来精力的投入。五、作业布置: 对书上37页的内容加深理解。六、板书设计:第七节 (一) (二) (三)(四)(五) (六) 第八节 (一) (二)(三) 教 案 11课题习题课 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总结2-4以后的内容。2、重点是对配合的选择和应用。能力目标 能够自行选则基准制和配合种类教材分析重 点配合种类的选择难 点配合种类的选择教学方法教 法1、讲解近期作业问题 2、提问 3、察看同学自己设计的作业情况并分析 4、布置作业学 法1、巩固基本概念 2、自行设计极限配合3、认真学习 4、善于发现问题 5、课后勤问老师问题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回顾这4节讲述基本内容;2. 提问学生回答;3. 主要针对学生自行设计的极限配合进行分析和总计;4. 学生提出本章节疑问,教师答疑;5、总结本章节要点。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和一些其他因素导致接触实际的机会很少那么我们要在课堂上学习并了解了基准制的选择和极限与配合种类的选择。二、新授内容:1、总结最近的作业情况。2、简单模拟给出一些孔与轴配合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自己设计能替换它们的极限配合,并同样满足使用要求。3、重点分析书上37页的涡轮减速机的极限与配合实例。4、针对2-23 进行简单的测验。三、总结扩展: 在理论和实例结合的同时,多讲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我们能接触到的例子,例如:轴与轴承的配合。四、德育渗透: 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他们对配合的认识,对于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也应该是他们自己先讨论而后教师在指导,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的思维开拓还有利于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作业布置: 预习第三章的基本内容六、板书设计: 1、 2、 图示 3、 教 案 12课题3-1 测量基础知识 科 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2、了解测量的基本工具。能力目标懂得需要测量的基本参数教材分析重 点测量的基本工具难 点测量的基本工具教学方法教 法1. 引导学生进入测量领域 2、讲解测量的意义 3、学生发挥他们对什么进行过测量 4、布置作业学 法1. 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 2、认真听讲3、考虑自己对什么进行过测量 4、作业认真对待教学设备黑板教学资料教材师生互动设计1. 提问谁有过测量经验;2. 引导学生举出测量实例;3. 学生结合实例回答问题;4. 讲解测量基础知识;5. 学生提问有疑惑的地方。课时安排2学时一、新课导入:以前讲的内容都是分析实际测量的数据,那么本节开始介绍怎么对零件进行测量和一些测量的工具的使用。测量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对零件的几何参数的测量主要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二、新授内容:(一)测量技术简介: 测量技术包括“测量”和“检验”两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测量就是把被测量的量与有计量单位的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将测量的结果与图样上或技术文件上的要求进行比较,判断零件是否合格,这个过程叫检验。(二)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长度单位是米(m),而在机械制造业中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也用到微米(m)的单位。(三)测量工具的分类:u 按照工具的特点和结构分:1) 标准量具:包括量块、角量块等;2) 通用量块和量仪:用来测定一定范围内的任一值。u 按照结构特点:1) 固定刻线量具:钢尺;2) 游标量具:游标卡尺、游标量角器;3) 螺旋测微量具:千分尺;4) 机械式量仪:百分表、扭簧比较仪;5) 光学量仪:万能测长仪、干涉仪;6) 气动量仪:水柱式气动量仪;7) 电动量仪:光电式量仪。三、总结扩展: 根据讲解的测量工具实际上基本将来接触到的不是很多,对将来能接触到的重点提示下。四、德育渗透: 测量必须要求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