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轨道交通项目经理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9070618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4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轨道交通项目经理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某轨道交通项目经理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某轨道交通项目经理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轨道交通号线期标项目经理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第一部分 总 则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务院第393号令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493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第302号令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第75号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建质201434号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建质2005105号文 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监总局第17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5 74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 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上海市处置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 沪财企200830号 上海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沪府办发201417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沪府办发201446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沪安委会20144号 沪安委会关于切实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意见 沪府办2014 88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的意见 沪府办2015 49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修订后的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办法的通知 沪地铁2015280号 关于成立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沪地铁2010344号 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风险管理办法 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描述:工程范围:工程概况:二、编制目的:(一)根据上海市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编制的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作为总预案,结合本项目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制定本项目部的分预案。(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三、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当发生或可能发生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事故时,应迅速、有效地实施工程抢险以及对人员进行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故扩大化,消除事故影响。 (二)分级管理原则。发生四级以上重大事故按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执行,立即按程序上报,启动轨道交通应急预案,并做好协助抢险任务。发生四级以下一般事故除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外,启动本工地分预案。 (三)资源整合原则。工地配备应急抢险物资,执行上级统一指挥,以确保高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四级以下一般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做好现场抢险和进行人员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号线期标项目部,工地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事故,以及发生或可能发生其他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五、应急体系(一)在上海市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编制的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总预案基础上编制本预案,将各预案结合实际,从而体现预案服务于实际的要求。(二)本项目公司在总预案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分预案,真正形成“网络化、全覆盖”的应急工作机制。(三) 应急组织体系。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助施工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组织指挥实施,并保持同公安、检察院、消防、民防等部门的联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工程局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首席安全工程师担任,组员由公司技术、质量、安全、保卫条线主管和相关分公司经理组成。项目部设立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项目部安全部长、工程部部长、物资部部长等各部室领导组成。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报工程有限公司备案。第二部分 事故信息报告一、事故报告时间:项目一旦发生事故,当事人必须即时向项经理报告,项目经理必须在第一时间分别向本单位领导、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监理方现场项目总监逐级上报(一般事故2小时内,重大事故不得超过半小时,特大、特殊情况立即报告)。二、上报程序:(一)项目部施工现场上报程序1、 发生四级及以下一般事故,应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建设方现场项目经理报告;如遇二级及以上的重大事故,直接向中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领导报告,后按程序报告。同时按照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建设部第3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逐级上报;2、 如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抢救人员和保护好现场工作,以防事故进一步扩大。若发生触电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若发生卫生防疫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或现场设立留观室,不可蛮干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等待有关部门调查。(二)事故报告1、一般事故发生后,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向本单位上级领导报告。四级以上事故在事故发生后1.5小时内以事故快报形式向申通地铁集团公司领导报告。2、对外报告由集团公司和建设指挥部统一进行。第三部分 事故应急处置一、应急响应及分类与等级(一)发生轻伤、重伤及一般事故由项目部启动“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在事发后2小时之内,上报公司领导。(二)发生四级以上重、特大事故应第一时间向中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由公司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责上报申通集团公司及政府、行业的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应急救援工作启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三)事故分类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按照事故性质以下三个大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 2、 工程事故: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3、 其他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事故等级(见附件一)二 、事故风险描述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自身特征、工程周边环境的制约以及施工工法、工艺和施工能力的限制等等。根据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大类: (一) 工程本体风险:可以根据工程类型细分为基坑工程风险、盾构法隧道工程风险、旁通道工程风险、高架工程风险、轨行区及机电安装施工风险及其他风险几个类别; (二) 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指气象灾害风险; (三) 周边环境风险:可以分为道路风险、管线设施风险、建(构)筑物风险、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风险等几个类别。 施工单位应参照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风险管理办法(沪地铁 2010 344号)中的具体要求,参照上述风险分类在应急预案中对具体工程的风险进行描述,并明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三、预警(一)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健全的预警指标体系、预警监测制度、预警发布、预警响应及消警流程等。 (二) 预警触发条件 :根据工程安全隐患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可能的危害程度两个因素判断是否发起预警,具体则以监控量测数据和巡检结果为依据。需集团公司做出响应的预警事件的触发条件。预警信息通过远程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发布,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对象预警触发条件监控量测数据(变形量、变形速率)超监测控制值巡视指标基坑测斜、立柱隆沉、支撑轴力等; 围护结构周围出现土体塌落且范围较大,可能影响围护结构稳定;大股涌水并带砂,可能影响维护结构稳定或导致周边地面塌陷;抽水持续出砂,可能导致附近地面沉降;围护结构出现变形开裂,且有扩大趋势;或支撑明显扭曲变形。盾构地层损失率、隧道收敛、轴线控制等;铰接密封严重漏水; 管片严重破损;管片错台情况严重;管片渗漏水呈流水状;盾尾漏浆严重。高支模模板沉降、支架变形、立杆轴力等;模板支撑系统与专项方案不符,并明显感觉支撑系统稳定性不能满足施工荷载要求;浇筑混凝土时,观测到支撑体系出现异常情况;浇筑工程中发现局部模板出现塌陷或支撑系统倾斜等现象。周边环境地表沉降、建构筑物及管线变形等;建构筑物承重墙体、柱或梁开裂、剥落,可能影响正常使用;桥梁墩台、梁板或桥面裂缝,混凝土剥落、漏筋;既有轨交线路出现结构裂缝,或混凝土剥落主筋外露;或出现涌水;或道床出现结构裂缝;或变形缝出现明显错台;地面产生开裂,裂缝宽度、深度或数量有增加趋势;地面出现沉陷或隆起,或沉陷严重影响交通;在施工隧道上方河流湖泊水面出现漩涡或密集的水泡;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漏气;地下通讯电缆或输变电管线被破坏。注:满足上表中预警触发条件中的一项即可触发预警(三)预警响应措施1、各责任主体单位获得预警信息后,要对信息要认真加以分析,跟踪事态发展,研究部署和实施应对措施,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及时消除隐患。各责任主体在预警处置中的职责及具体的响应流程。 2、各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应急机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达到突发事件标准时,启动应急响应。预警处置职责及响应流程信息通报及上报召开会议分析原因并制定处置方案措施落实及后续跟踪会议组织会议参与方会议成果信息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上报公司及业主。施工方项目经理组织会议。1) 建管中心分管负责人; 2) 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 3)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 4) 监理单位总监; 5) 第三方检测单位项目负责人; 6) 必要时邀请相关专家; 分析、查明预警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处置方案。1) 由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实施处置措施并将处理结果上报; 2) 监理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增加巡视及监测频率,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 3) 建管中心负责协调处理和跟踪监督。 (四)消警 预警事件通过督促整改,经参建各方会议综合分析评估认为工程状况趋于稳定后,施工单位提出预警消警申请,相关参建单位按照消警流程,闭合预警事件。 四、事故主要工作流程(一)项目经理一旦接到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安排通知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单位领导及技术专家赶赴事故现场。(二)踏勘现场,由总指挥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召开现场首次会议,研究抢险方案,落实抢险事宜,总指挥由中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总指挥由中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分管领导担任,第二副总指挥由中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盾构处领导担任,现场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总 指 挥第一副总指挥第二副总指挥现场抢险组组长落实善后工作相关单位联络现场宏观工作调控组医疗救护组现场抢救组后勤保障组(三)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实施抢险,办公室协助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统一对外发布事故信息。(四)部署善后事宜。(见附件二)第四部分 项目部事故处置和恢复及结束一、项目部事故处置:(四级以下一般事故按此处置,四级以上重大、一般事故按总预案处置)(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事故领导小组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范围内的应急工作决策,负责本项目所辖范围突发事件、事故处置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处置突发事件日常事务由安全部负责。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具体名单及联系方式如下: 总指挥长: 现场指挥长:各小组组长:应急抢险组: 应急保卫(疏散)组: 应急救护组: 应急调查及通讯保障组: 应急物资组: 应急善后处理组:应急预案小组的成员、总指挥及现场指挥保证24小时开机,确保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应急救援组织框架图如下图:各小组组长现场指挥长:何勇飞 何勇飞总指挥长:总指挥长:陈云峰现场指挥长: 张晓锋何勇飞 何勇飞各小组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第一小组:应急抢险组。由组长,电话:,和组员组成(组员见下表),负责及时掌握险情、灾情,及时通报开展险情信息(主要指险情造成的危害),做好风险评估等工作。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和有关抢险救灾的协调工作。组员见下表:序号姓名电话备注123456789负责拍摄现场施工工班施工现场第二小组:应急保卫(疏散)组。由组长,电话:,和组员组成(组员见下表),负责组织保护现场,处置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负责重点地方、重点部位、和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防控和保护,协调组织危险地方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组员见下表:序号姓名电话备注123456现场施工工班施工现场第三小组:应急救护组。由组长,电话:,和组员组成(组员见下表),负责组织抢救伤员,送伤员去医院等医护工作。组员见下表:序号姓名电话备注12345 第四小组:应急调查及通讯保障组。由组长,电话:和组员组成(组员见下表),负责应急救援中所有通讯器材的配置,保障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负责通信设施的应急安全管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抢险救灾过程中的通讯畅通。组员见下表:序号姓名电话备注123456 第五小组:应急物资组。由组长 ,电话:,和组员组成(组员见下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组员见下表:序号姓名电话备注12第六小组:应急善后处理组。由组长,电话,和组员组成(组员见下表),负责掌握相关灾情信息,负责善后处理工作。组员见下表:序号姓名电话备注123通讯联系方式项目部以“领导干部值班制”为原则,并以手机为通讯工具进行联系;主要人员联系方式如下:总值班: 工地值班电话:值班人(A)联系方式值班人(B)联系方式应急救援电话:急救中心:120 火 警:119 匪 警:110上海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021-52419110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综治办:021-64712086(传真)021-63189188*75261上海市曙光医院: 021- 20256117 地址 :张衡路528号(二)、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事故的原则1、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增强安全意识,做好防范事故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和稳定工作。同时要在职工中学习和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一切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2、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各级领导在各自范围内,要加强对职工和有关业务的分析,发现问题、出现事故,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3、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各部门领导要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态,及时开展工作,对职工的正当要求应主动积极及时反映,帮助解决,对不正确的想法要加强引导,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4、要加强内部安全、保卫防范意识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办公场所、重点部位、危险品仓库要加强保卫检查,做到防盗、防火、防破坏;对上述现场要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各类管线的监督检查,消除隐患,做到防失散、防盗;要加强值班纪律,加强值班检查,做到按时到岗,不擅自脱岗,确保紧急事件的联系,如遇事故及破坏事件,要尽快组织补救,保护好现场并加强其他重点、要害部位的守护,防止发生破坏现场而造成的事态扩大和损失的严重后果。5、在处置突发事件、事故中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实行疏导与打击并用的原则,力争将事件、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6、如遇突发事件、事故必须及时请示,迅速报告,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凡涉及闹事及重大闹事苗子,应及时向项目部领导小组报告,主管领导,应尽快弄清事件的原委、性质和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对策和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7、处置突发事件、事故的职责分工7.1项目部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线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技质、安全应认真按照预案处理。7.2凡属一些难以分清原因的事件或带有社会因素影响所生产的事件,由项目部领导小组提出,由上级部门出面协调。项目部要根据分工组织、检查各部门处置好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7.3项目部负责解决各种工作开展中引起的矛盾和问题。8、通讯联络及人员、物资准备8.1通讯联络、值班室电话线路确保畅通,所有人员手机24小时待机,各部门做好相应的物资准备。8.2应急力量准备:项目部各管理人员、义务消防队、抢险队由项目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度。义务消防队员名单:责任分工姓名电话组长组员组员组员(施工单位:项目部组建)义务抢险队员名单:责任分工姓名电话组长副组长组员组员(施工单位:项目部组建)二、应急处置的恢复(一)对事故现场加以保护等待专家对现场进行勘察,在处置爆炸案件时,发现可疑物品,不得擅自触动,疑为危险品的,应设置安全警戒线,由专业人员处置。(二)现场的清理工作应由项目部负责,相关单位予以配合;如发生火灾、爆炸、基坑坍塌导致建筑物倒塌、煤气泄漏、电线漏(断)电、自来水管爆裂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到现场紧急处置。(三)一旦现场清理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恢复道路通车。三、应急处置的结束(一)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影响得到消除的,由抢险指挥部总指挥宣布预案终止。(二)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在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由有关监测部门继续进行连续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撤消。四、事故调查(一)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各参加处置的单位必须按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善后工作,协助保险公司开展灾后理赔工作,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二)事故的调查按照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实施,由相关部门组成相应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原因调查。(三)事故调查小组还应对有关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日记等事实凭证进行审验,核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必要时再作深入调查和论证。五、善后处理在事故调查处理的同时,事故单位应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布置善后处理(见附件二)第五部分 不同类型突发事故预防及应急抢险措施一、 基坑失稳类型工程风险预防及突发事故应急抢险措施(一)类型一u 事故类型:基坑纵向滑坡u 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2)因此在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均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降水措施,保证该层土中降水效果。(3)暴雨来临之前所有边坡应铺设塑料膜防止暴雨冲刷,同时在坡脚设置大功率水泵抽水,防止坡脚浸水。(4)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必要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5)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6)坡顶严禁堆积荷载,坡顶不允许设置便道。(7)紧贴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挡水墙,严禁在四周设排水沟,防止沟内积水向坑内渗透。u 抢险措施:(1) 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 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 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 如果纵向滑坡后基坑没有坍塌: 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如果不能补强支撑,则立即组织对坡脚处进行回填土方或沙。(5) 如果纵向滑坡后基坑发生坍塌:立即组织对基坑坍方处进行回填土方或沙。(6) 进行坡顶卸载。(7) 尽量减少动载。(8) 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二)类型二u 事故类型:支撑失稳u 预防措施:(1)钢支撑失稳前有拱起侧弯或下沉的先兆,发现情况要迅速采取加固或补撑措施,在基坑开挖期间要加强对支撑的观察。每班要有专人巡察。(2)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3)对支撑材料要严格把关,杜绝使用有缺陷的支撑材料。(4)支撑施工要严格按要求架设、施加预应力等。对安装传感器的支撑,要有特殊措施进行保护。(5)要根据立柱桩的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支撑,防止支撑因立柱桩的沉降或上抬而造成偏心,影响支撑受力。u 抢险措施:(1) 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 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 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 如果发生钢支撑失稳,基坑未坍塌: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复加预应力加固措施。如果支撑松弛而发生支撑失稳,则应立即查找周边超载、围护结构背土是否流失、支撑材质等原因,防止失稳现象扩散。(5) 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超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复加预应力,防止失稳现象扩散。(三)类型三u 事故类型:坑底隆起u 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2)地基加固、井点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要求施工。(3)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4)围护结构插入比要满足要求。(5)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祥察,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作必要的技术处理。u 抢险措施:(1)疏散险情现场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封闭,并调整事故路段内的交通。(4)一旦发现坑底隆起迹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5) 对小型基坑如出入口等,可及时采用回灌土方、水的方法,对大型基坑则应立即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趋势收敛方可停止回灌和回填。(6)如果采用回灌水的方法,马上与消防部门联系,从附近消防栓中取水回灌,另外由于回灌水用水量较大,如消防栓水量不够,同时与自来水公司联系,从附近供水管道中取水。(四)类型四u 承压水突涌u 预防措施:(1)施工前针对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科学计算承压水降低标准,合理布设井点。(2)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承压水的水位进行仔细、认真的观测和控制。(3)为防止井点坏损,布设一定数量的预备井点。u 抢险措施:(1) 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 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 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 开启所有承压水抽水泵,降低承压水水位。(5) 对小型基坑如出入口等,可及时采用回灌水填土等方法,对大型基坑则应立即进行回填土方(以粘性土为佳)。(6) 如果采用回灌水的方法,马上与消防部门联系,从附近消防栓中取水回灌,另外由于回灌水用水量较大,如消防栓水量不够,同时与自来水公司联系,从附近供水管道中取水。(7) 加强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察。(8) 在降水措施采取的同时,寻找涌水源,对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9) 对用SMW和搅拌桩作围护的基坑,慎用双液浆,一定要对注浆压力有严格控制,防止压力过大破坏围护结构。二、 冻结法施工工程风险预防及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一)类型一u 事故类型:冰冻管内涌泥涌沙u 预防措施:(1)根据施工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探方法;(2)孔口管安装后,应逐一进行检查,必须确保孔口管安装的牢靠;(3)对地层进行预注浆。地层预注浆填充必须密实,开孔前打设必要的探孔。 抢险措施: (1)在孔口装置脱落时,立即在冻结管上加焊挡环,用夯管锤或钻机将孔口管顶紧,然后通过孔口管旁通进行水泥水玻璃注浆封堵,并用膨胀螺栓将孔口管固定在隧道管片上;(2)在钻孔孔口管上的预留注浆孔, 间隔式注浆。以单液浆为主,最后用双液浆封堵。(二)类型二 事故类型:冰冻孔温度回升 预防措施(1)预配二路供电电源;(2)预留备用冷冻机及相关配件;(3)安装各类计量核检测仪表,并预留备件;(4)做好隧道通风,特别时制冷系统区域的通风;(5)盐水正常循环前应进行管路试压渗漏检测;(6)制定和实施检查和监督体制,做好记录和巡查工作,特别时要做好冻结管的打压工作;(7)在对侧隧道管片内铺设冷冻板和保温层,确保冻土帷幕不存在薄弱环节;(8)做好前期各类障碍物和建筑物调查,避免冰冻附近区域存在高热源释放物体。 抢险措施 及时启用备用电源和冷冻机,及时检查和更换各类检测仪表和损坏部件。必要时在适当位置进行冻结管补设。(三)类型三 事故类型:通道开挖面渗漏或局部坍塌 预防措施(1)预配二路供电电源;(2)预留备用冷冻机及相关配件,并使冷冻机处于待机状态。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切换,使备用冷冻机立即进入工作状态;(3)冰冻管布置位置和深度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执行; (4)在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冷冻机正常工作,确保维持冻结的有效进行; (5)冰冻范围必须经过严格计算,并得以有效贯彻; (6)及时检测测量导向设备,并定时进行复核; (7)严格控制开挖步距,及时做好支撑体系; (8)配置应急门。应急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的施工要求。另应急门在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气密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9)开挖工作面附近备足足够的抢修物资(如聚胺脂、沙包、水泥、棉花胎等)。 抢险措施(1)加大冰冻力度和范围,可采取液氮进行强制冻结,并及时补充支撑;立即用双快水泥、木板堆砌封堵漏水点,迅速在漏水点周围堆积起5至10层的水泥袋,用木板加固水泥堆。危险时,停止施工,撤离施工人员,并关闭应急门,用聚胺脂、砂土或气压等进行回填。(2)继续冻结并加强监测,待冻土帷幕扩展及强度达到预计要求时,放掉压缩空气,确认冻土帷幕稳定后才打开防护门继续掘进。(四)类型四 事故类型:冰冻施工过程中地面隆起 预防措施(1) 合理布设应力释放孔;(2) 预先做好地面预加固等措施;(3) 合理控制冰冻范围;(4) 加强各类施工监测及动态施工信息的传递。 抢险措施(1)根据情况及时补充应力释放孔。(2)将积极冰冻调整为维持冰冻,待情况稳定再继续积极冰冻。(五)类型五 事故类型:冰冻施工结束后地面出现沉降 预防措施(1) 加强施工监测和校核工作;(2) 预先做好地面预加固等措施;(3) 根据融沉特性,采取正确合理的补压浆措施;(4) 补充充足和合理的注浆量。 抢险措施(1)加强隧道及旁通道范围内的注浆量,调整注浆深度,并结合监测情况采取地面跟踪注浆等措施。(2)对地面或建筑物采取补加固措施。三、 盾构法隧道特殊段推进施工风险预防及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一)类型一 事故类型:建筑物(房屋等)变形过大 预防措施(1)施工前先对建筑物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结构加固措施;(2)严格控制平衡压力及推进速度,避免波动范围过大(3)施工时采取土体改良,确保土体和易性和流动性等,保持进出土顺畅;(4)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5)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6)采取措施,提高搅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浆液的强度;(7)推进时,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具有密封功能; (8)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状况,尽量布置地面注浆管,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9)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抢险措施(1)变形可控状态 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 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 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布置地面注浆管的,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 加强监测频率和监测要求,成立公司(或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2)变形非可控状态 盾构停止推进。同时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进一步加大采用补压浆的措施,减缓或制止地层的进一步变形;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根据指令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 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街道、道路、管线、警局等),并及时撤离建筑物内人员及贵重物品,疏散周边人员; 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抢救工作。(二)类型二 事故类型:管线变形过大 预防措施(1)施工前先对管线进行悬吊等方式加以保护;(2)严格控制平衡压力及推进速度,避免波动范围过大(3)施工时采取土体改良,确保土体和易性和流动性等,保持进出土顺畅;(4)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5)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6)采取措施,提高搅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浆液的强度;(7)推进时,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具有密封功能;(8)根据管线及周边地面状况,在管线与隧道之间或管线(箱涵)底部基础,采取钢板桩及注浆加固等形式隔断或减小盾构施工对其的影响;(9)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抢险措施(1)变形可控状态 开挖并暴露管线,并对其进行悬吊等方式加以保护; 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 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根据管线及周边地面状况,在管线与隧道之间或管线(箱涵)底部基础,采取钢板桩及注浆加固等形式隔断或减小盾构施工对其的影响;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 联系管线部门,并配合管线部门对局部已产生变形,但还不影响周边环境的管线进行修补。 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成立公司(或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2)变形非可控状态 盾构停止推进。同时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进一步加大采用补压浆的措施,减缓或制止地层和管线的进一步变形;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根据指令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 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街道、道路、管线、警局等),并及时撤离、疏散附近人员、搬移贵重物品; 管线内渗漏物对周边环境有害的,应协助相关部门及时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 在专业部门的领导下,配合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抢救工作。(三)类型三 事故类型:江河(海)防汛堤(墙)变形、开裂 预防措施(1)施工前先对大堤(防汛墙)进行预加固,巩固大堤(防汛墙)的基础,在大堤(防汛墙)上布置地面注浆管;(2)严格控制平衡压力及推进速度,避免波动范围过大(3)施工时采取土体改良,确保土体和易性和流动性等,保持进出土顺畅;(4)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5)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6)采取措施,提高搅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浆液的强度;(7)推进时,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具有密封功能;(8)根据管线及周边地面状况,在管线与隧道之间或管线(箱涵)底部基础,采取钢板桩及注浆加固等形式隔断或减小盾构施工对其的影响;(9)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抢险措施(1)变形可控状态 根据监测数据及大堤(防汛墙)的变形情况,进一步进行大堤(防汛墙)进行注浆加固,巩固大堤(防汛墙)的基础,开启地面注浆管,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根据大堤(防汛墙)变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同时及时调整隧道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取进一步加强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 联系防汛部门,并配合防汛部门对局部已产生变形,但还不影响防汛功能的大堤(防汛墙)进行修补; 若变形状态的可控性还不能确定,且又时逢防汛季节的,可筑防汛袋或在大堤(防汛墙)内打板桩等构筑临时防汛堤墙,以备万一。 加强监测频率和监测要求,成立公司(或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2)变形非可控状态 盾构停止推进。同时根据大堤(防汛墙)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进一步加大采用补压浆的措施,减缓或制止地层和大堤(防汛墙)的进一步变形;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 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街道、道路、防汛、警局等),并及时撤离、疏散附近人员、搬移贵重物品; 协助相关部门及时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 在专业部门的领导下,配合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抢救工作。(四)类型四 事故类型:高架桩基或承台变形过大 预防措施(1)施工前先对高架桩基(承台)进行预加固,增加桩基(承台)的基础承载力和桩基的摩阻力;(2)严格控制平衡压力及推进速度,避免波动范围过大(3)施工时采取土体改良,确保土体和易性和流动性等,保持进出土顺畅;(4)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地进行注浆;(5)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6)采取措施,提高搅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浆液的强度;(7)推进时,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具有密封功能;(8)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抢险措施(1)变形可控状态 在高架底部紧急附加临时支撑,确保高架结构安全及其交通的安全; 对高架桩基(承台)进行紧急注浆加固,固化桩基(承台)下部及周边土体,增加桩基(承台)的基础承载力和桩基的摩阻力; 根据高架及桩基变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同时及时调整隧道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取进一步加强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 加强监测频率和监测要求,成立公司(或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小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联系高架及道路等管理部门,进一步作好相关的交通组织及其他防范工作。(2)变形非可控状态 盾构停止推进。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 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高架及道路等管理部门),并及时协助交警组织地面交通疏散; 协助交警等部门封闭该段高架道路; 协助相关部门及时建立安全隔离区,及时撤离危险区内人员。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 在专业部门的领导下,配合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抢救工作。(五)类型五 事故类型:铁路轨道线变形过大 预防措施(1)施工前先对穿越铁路区域进行预加固,巩固铁路下部基础;(2)严格控制平衡压力及推进速度,避免波动范围过大(3)施工时采取土体改良,确保土体和易性和流动性等,保持进出土顺畅;(4)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5)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6)采取措施,提高搅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浆液的强度;(7)推进时,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具有密封功能;(8)根据铁路及周边地面状况,在铁路与隧道之间或铁路底部基础,采取钢板桩及注浆加固等形式隔断或减小盾构施工对其的影响;(9)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应急措施(1)变形可控状态 根据监测数据及轨道的变形情况,进一步对穿越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巩固铁路下部基础; 根据铁路变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同时及时调整隧道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取进一步加强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 成立公司(或分公司)现场施工指挥小组,加强动态信息化施工,实施现场信息化施工管理; 联系铁路管理部门,加强对轨道的监测,并对局部已产生的变形,由铁路维修人员及时进行调整;(2)变形非可控状态 盾构停止推进。同时根据铁路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进一步加大采用补压浆的措施,减缓或制止地层和铁路的进一步变形;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 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街道、道路、铁路等),并及时撤离、疏散附近人员; 协助铁路部门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 在专业部门的领导下,配合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抢救工作。(六)类型六u 事故类型:突发盾构机进出洞事故u 预防措施:(1)加强操作规程交底、地质勘探等避免门洞钢筋砼的破除不合理形成水土压力过高。(2)控制掘进速度、压力,加强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3)控制掘进速度、压力,加强相邻管线沉降监测。(4)控制掘进速度、压力,加强道路沉降监测。u 抢险措施:(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抢险救援小组成员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救援工作。(2)应立即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保护现场。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向安全出口方向迅速疏散、撤离。遇有人员受伤,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派人至路口接应。“120”未到之前应及时对伤员进行临时救治:对轻伤人员及时进行创面清洗、包扎后送就近医院治疗;伤较重的,应用敷料或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包扎创面,尽快送往特色医疗单位。(3)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如管线单位等)的人员到场监护,抢险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有可能造成破坏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与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单位联络,保证物资供应渠道畅通。(4)应负责做好前来指挥抢险的各级领导及专家的接待工作,安排好办公、生活、住宿、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技术资料,做好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5)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部位、原因、过程、已采取的措施及可能发展趋势导致的后果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拍照、录相等手段取得资料,为现场抢险、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相关资料。(6)应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临时围护、支护、注浆加固等)。(7)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应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当地居委会,组织居民安全有序的撤离。(8)应有专人负责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对现场通道进行封锁,疏散围观人员,劝说无关人员不要进入事故现场,做好媒体接待,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七)类型七u 事故类型:突发隧道进水事故 u 预防措施:(1)加强对周边暗浜等地质勘探等相关技术手段。(2)临近江河边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3)对灾害性天气情况及时了解并正确判断下一步工序。u 抢险措施:(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抢险救援小组成员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救援工作。(2)应立即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保护现场。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或沿着墙壁向安全出口方向迅速疏散、撤离。遇有人员受伤,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派人至路口接应。“120”未到之前应及时对伤员进行临时救治:对轻伤人员及时进行创面清洗、包扎后送就近医院治疗;伤较重的,应用敷料或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包扎创面,尽快送往特色医疗单位。(3)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如管线单位等)的人员到场监护,抢险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有可能造成破坏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与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单位联络,保证物资供应渠道畅通。(4)应负责做好前来指挥抢险的各级领导及专家的接待工作,安排好办公、生活、住宿、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技术资料,做好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5)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隧道进水发生时间、地点、部位、原因、过程、已采取的措施及可能发展趋势导致的后果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拍照、录相等手段取得资料,为现场抢险、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相关资料。(6)应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临时排水、抽水、封堵、注浆等)。(7)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应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当地居委会,组织居民安全有序的撤离。(8)应有专人负责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对现场通道进行封锁,疏散围观人员,劝说无关人员不要进入事故现场,做好媒体接待,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四、深基坑、旁通道施工(深搅加固法)突发流沙事故应急措施(一)类型一 事故类型:基坑围护结构流砂 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的垂直度,避免开叉;(2)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增加刷壁次数,保证刷壁效果;(3)混凝土浇注时必须连续,避免出现堵管、导管拔空等现象,及时清除绕管混凝土;(4)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墙趾注浆,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5)地下墙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都详细记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6)基坑开挖中,随挖随撑,防止围护结构出现大的变形,造成地墙接缝渗漏;(7)根据管线及周边地面状况,在管线与基坑之间或管线(箱涵)底部基础,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及注浆加固等形式隔断或减施工对其的影响;(8)加强施工监测,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9)基坑开挖期间,24小时值班,及时对地墙质量和渗漏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抢险措施(10) 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11) 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12) 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13) 查清漏点后,先用棉被封堵,用基坑土方回填覆压,在基坑漏点附近增设临时支撑和复加轴力。(14) 在围护结构漏点外侧打孔,压注聚氨脂溶液进行封堵。当漏点被彻底封堵、不再涌砂后,再压注双液注浆,对地基进行加固。(15) 当漏砂严重,封堵无效有可能导致周围环境破坏时,用土方、砂或水泥等材料回填基坑。(16) 对周围建筑物、管线和道路进行监控,当变形较大时,采取双液跟踪注浆措施,调整变形速率,对流失的土体填充。(二)类型二 事故类型:旁通道施工(深搅加固法)渗漏 预防措施(1)预配二路供电电源;(2)加固土体范围必须经过严格计算,并得以有效贯彻; (3)对搅拌桩垂直度进行控制,确保搅拌桩体均匀;钻芯取样不但要有代表性,并避免对以后旁通及泵房施工造成危害,芯孔及时用水泥浆液回填;(4)特别要注意微承压水和承压水对施工的影响,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状况,对承压水的水位进行仔细、认真的观测和控制; (5)重点对管片壁后环形通道封闭的控制;(6)严格控制开挖步距,及时做好支撑体系;(7)安全防护门应有足够强度,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气密试验,承受0.3Mpa压力无明显变形,门缝装有胶皮密封,门上安装水平探孔和注浆阀门;(8)开挖面附近备足抢修物资(如聚胺脂、沙包、水泥、棉花胎等);(9)预先埋设降低承压水的井管;(10)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 抢险措施(1)先用棉被封堵漏点,用土方及砂袋等材料回填覆压;(2)当渗漏严重且封堵无效时,关闭安全防护门,焊好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