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8644776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徐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A出生率下降 B医疗水平进步C乡镇企业发展 D劳动力输出解析该地2040岁的人口较少,说明劳动力大量向外迁移。答案D(2016南京六校联考)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23题。2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解析第2题,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为负增长;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因此B项正确。第3题,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应为发展中国家;丙地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趋缓。答案2.B3.B(2016淮安调研)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45题。4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5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 B C D解析由题干计算得出甲地自然增长率为0.074%,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增长阶段,并且出现负增长,排除西宁、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广州有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因此上海最符合。图中地区符合“三低”的低增长阶段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属于低增长阶段。答案4.C5.A(2016仪征模拟)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完成67题。6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7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2010年该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5%,说明已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7题,图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低增长阶段,在亚洲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是日本,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答案6.B7.B(2013浙江文综,910)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完成89题。8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9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 B C D解析第8题,本题结论主要通过判读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线得出。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A项错误;在各时间段中,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以下上升至20以上,D项正确。第9题,通过对2010年的“三率”对比可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次高的为亚洲,最低的为欧洲,次低的为北美洲。答案8.D9.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江苏镇江一中上学期期中)根据统计,美国每7秒钟迎接一个新生命,每31秒钟进入一名新移民。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7时46分,美国人口总数突破3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结合下面甲、乙两图完成1011题。10美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乙中的第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A 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 D11人口增长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填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B减缓就业压力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有利于减缓环境压力解析第10题,美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所以处在图中阶段,该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所以人口老龄化严重。第11题,人口增长特别是机械增长,填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就业压力、环境压力等不利影响。答案10.AB11.AC(2014江苏学考改编)2013年11月,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为“我国2003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回答1213题。1220032012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A出生率大幅上升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C死亡率持续下降D人口总数不断增加13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B老年人口比例上升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出生率略有上升,A错;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B对;死亡率略有上升,C错;人口总数不断上升(自然增量率略有上升),D对。第13题,单独二孩属于人口自然增长范畴,与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关系不大,A错;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单独二孩政策,使出生率略有上升,但不能从整体上改变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所以老年人口比例上升,B对;单独二孩,人口不会进入高增长阶段,C错;单独二孩,自然增量率略有上升,环境人口容量增加,D对。答案12.BD13.B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4读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2)根据材料判断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第(2)题,从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图中看出,15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2)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从2014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3)20002010年少儿抚养比呈减小趋势,但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属增长型人口金字塔。有利方面: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利方面: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形成恶性循环。15(2016江苏南京调研)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性。(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解析第(1)题,人口普查可以查清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城市化水平,但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消费水平、科技水平等有关,人口普查没有办法查清。第(2)题,201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从材料中分析得出,其特点符合现代型人口特征。第(3)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结合材料来分析。第(4)题,面对人口老龄化,专家提出的放宽计划生育、实行二胎的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理由充分即可。答案(1)C(2)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4)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不赞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材料二普查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下图(单位:%)。材料三2011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十万人为单位,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项目年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200035 70133 96114 0323 611201126 77938 78811 1468 930(1)描述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2)材料一中的人口数量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是_,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得益于什么?简述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3)上述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有哪些?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主要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方面描述。第(2)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快,每年净增长人口数量大和人口老龄化。回答该题必须结合表格,从表格中提取相关信息。第(3)题,回答该题注意题目要求,要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3)一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二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三是人口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会给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