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功能区能性转换与空间结构演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41992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三角经济功能区能性转换与空间结构演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6卷第2期 双月刊 2010年3月出版长三角经济功能区能性转换与空间结构演化施凯华(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28)摘要: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虽现出明显的均质性趋势,但江苏北部地区与长三角第二、三等级经济功 能区的发展差距是拉大的,即极化趋势,而浙南的多数城市与长三角的发展差距在缩小,因此长江三角洲现 在的空间结构不是“长三角(两省一市)一长三廁周边地区”,而是“三大经济功能区(长三角)+浙南一周边地 区(包括苏北地区)”,并且未来的空间结构演化不会以行政区划为发展方向,长三角周边安徽、江西部分要素 禀赋优越的地区有望比苏北更早舷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来。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经济功能区;经济区域中图分类号:FI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59 (2010)02-0037-073737经济行为主体发生活动的空间区域由于不同 的要素禀赋,使得不同的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 水平,即空间是非均质的,但这种非均质性不是无 限度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的区域内会表现出其相 对均质的一面。这些相对均质的空间区域即经济 功能区,其突岀的待点有三:一是这一空间范围内 经济活动的均质性;二是经济活动在这一范围内 的聚集,也可表现为产业的聚集;三是与周围其他 区域的异质性,即非均质性。这些自身内部均质,与 周围其他区域相对非均质的经济功能区并不是对 立的,而是对立的统一,这些经济功能区由于不同 的要素禀赋以及后天的发展情况形成了不同的产 业分工,这种分工都是基于不同经济功能区相对比 较优势而形成的,是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有效手 段。在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不同经济功能 区的非均质性会逐渐的减弱,最终实现各自能级 的充分增长,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是由 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相 对独立却高度开放的经济功能区,彼此之间交互 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网络特征的经济空间叫一、长三角三大经济功能区的界定标准与分类同一经济功能区的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 点:一是地缘上的临近,二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即均质性,三是主导产业要相近,即经济功能区的 能性要致,最后文化,制度,环境相互之间能够 融合。基于以上几个标准把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 化分为三大主要经济功能区。这三类经济功能区 在地域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等级的城市群。上海为 第一等级城市,苏州、南京、宁波、杭州、无锡为第 二等级城市,其它十个城市为第三等级城市。三大 等级城市及其附属地即为三大经济功能区,而这 三大经济功能区交互作用形成了长三角这一经济 区域C(一)经济发展水平2007年江浙沪两省一市GDP生产总值达37收積日期:2010-01-31作者简介:施凯华(1986-),男,江苏启东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碩士研究生。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