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方案与制造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65765126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方案与制造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设计方案与制造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设计方案与制造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 年专业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学院的发展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转变,随着市场对 人才需求水平的不断提升, 过去的培养模式日渐显示其不足, 迫切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 调整, 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学院在充分分析市场、审视现有形成的办学模式基础上,对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政方针的调整。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2007 年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院级精品专业,为了使教学改革少走弯路,贴近市场,沿 着正确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品牌专业,争取成为省级精品 专业, 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毕业生跟踪调查仅是其中之一。 目的主要是了解人才培养 质量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提高 教学质量。二、调研时间: 2008 年 10月 10 日?11月 10日。三、调研对象: 2007 届及以前本专业毕业生及所在就业单位。四、调研方法: 调查仍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 毕业生单位比较集中的城市 (地区), 采取现场问卷调查, 单位走访的形式。 对于就业分散的毕业生则主要采取问卷调 查,以书面和网络两种问卷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同样受到了被访单位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 感受到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拳拳之 心。由于时间短,调查对象仅以 2007 届毕业生和就业单位为主,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对 10 余家单位和近百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访谈,但得到的信息反馈同样能说明教学改革的紧 迫性,同样也给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很多的指导和启发。1.用人单位调查情况: 被调查企业的分布情况被调查的企业主要在毕业生较集中的湘潭、浙江、广州、东莞、深圳等地进行,共12家,共得到85位毕业生的信息。主要以订单培养的单位为主,分散就业单位以珠三角和长 三角为多,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单位是机械行业,服务类与三产就业人数很少。调查对象中,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个体企业,多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届毕业生中还没有自主创业的受到调查。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个数/人数30252007届毕业生调查情况分布29I.0 5 0 5 02 11O调查单位 就业人数调查单位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首先针对订单企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相比去年调查,企业技术人员分类没有变,仍旧为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和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人才的定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大型企业对高职生的定位为进行生产实施和生产管理;中小企业则希望招聘的高职人才最好具有初步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实施管理的双重能力。从整体来看,工作岗位有一些变动,2所示:在工装的设计与维护方面明确了岗位要求,具体岗位分布如图20術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乱%1化20%操作加工 设备维护 产品设计质量检验营销策划 工装设计其 他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仍如表-1,从被调查企业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对毕业生的评价有明显的变化。表1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调查(百分比)对近几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职工的评价好较好一般差适应环境的能力93%6%1%解决问题的能力88%6%4%2%敬业精神93%4%1%2%安全和保护意识95%5%技术资料的表达能力89%7%2%2%设备操作技能92%8%组织协调能力85%10%5%独立工作能力87%13%团队合作能力85%15%质量意识90%5%3%2%外语知识80%10%9%2%人文素质87%10%8%计算机的应用能力90%7%6%综合评价91%6%2%1%首先是经过教改试点专业的建设,在教学内涵建设方面得到不断加强,综合评价较去年的调研数据上升了 6个百分点如图3所示。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 意识、外语水平、人文素质都有明显上升。 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 的,特别是现代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外语能力、组织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我院学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校期间仍需要加 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当前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仍需要更快地改进和提高。企业对20笛届毕业生与前几届综合评价对比200%hr150%100%50%0%好较好差| 曲爼- 200T届200E届以前评价等级图3企业对本专业岗位需求预测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 如图2所示。在调查中,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毕业生岗位 需求方面,明确表示,操作加工、设备维护、质量检验的仍将是主要岗位,在工装与设计方 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应以生产现场的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改造个革新作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方向。2毕业生调查分析考虑到可比性,我们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问卷仍以2007 年不变,信息反馈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能力结构 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学生要加强的能力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各方面的专业能力, 特别是基础知识的牢靠掌握。 调 查反映基础知识不够用的占 32%,基础技能掌握不够的有 23%,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不容 忽视。其次是反映在校期间随有实践锻炼的机会,但与生产现场有较大的差距。 应用软件的应用水平与外语水平是就业竞争中的能力瓶颈有突破。调查信息反馈表 明,目前急需提高的能力主要是:提出外语水平不够的有27%,协调沟通及组织能力欠缺的占15% AutoCAD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的有 19%三维造型能力不足的占 37% 知识结构毕业生对在校学习期间课程开设的认同度, 80%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尤为重要, 78%的学 生认为技术基础知识比较重要, 83%认为文化基础知识也不可忽视。 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目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文化基础知识、 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这一 调查结果说明强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专业建设思路始终是正确的。 实践环节 在本次调查中, 就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工作中能否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在去 年的基础上, 由于尽量改单个的实训以综合的实训进行, 学生的认同是比较高的, 教学效果 明显,但是仍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更加深入到企业当中, 或者在校内实训以工厂员工与学生双重身份出现, 这样的教学模式, 将更有效地消除学生上 岗的心里距离和专业差距,教学效果将会明显提高。 本专业在校取得岗位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性,有明显提升,有85%以上认为不论是岗位技能证书还是专业技能证书都同样重要,只有6%的学生认为技能证书无所谓。其他 调研的结果显示,现今的考试制度不太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建议在过去综合设计 的基础上, 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 尽快改变期末考试的单一形式, 将理论考试融入项目阶段 型的考试当中,效果将更加明显。 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已经不能满足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建议教师 在授课时候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进。其中 70%的学生建议教师讲课时能够讲练结合、现场教 学、 35%认为如能结合企业课题教学,则真正地有助于学生的学习。3结论与建议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学校传授的文化素质基础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 已基本满足毕业 生在设计工作中的需要。 但是传统的课程结构 (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 已经不再适合新形势 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按照专业调研t岗位群分析t专业人才培养目标t现场专家论证t岗位主要工作任务t职业能力分析t现场及教育教改专家论证t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t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T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T实施T毕业生调查与反馈”的技术路线制订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要彻底改变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理论与教学仍在分离的局面。要落实全 部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教学的方案, 每个模块都有项目设计, 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 坚持“教、 学、做合一”的原则,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所有教学均在能够满足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室和能满足综合实训需要的专 用实训室中进行。教室和实训大楼都安装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 按照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原则,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 初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 实践相对系统而理论相对不系统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 课程结构。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能力培养机制, 将素质教育、 自主学习纳入专业教学 计划;各模块学习紧密围绕工作过程实际案例进行, 以项目产品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着重 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和实施学生+员工的教学模式,使培养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无论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还是 课程内容的更新等等, 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先行一步, 系部应有计划、 有目的 让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为教师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要积极实行教师+公司职员的教学与培养模式, 并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单位的科研和课题研究, 造就一支真正适合本专业教育教学 的师资队伍。不断开发紧密贴合市场发展的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