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案例反思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5561601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案例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案例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案例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案例反思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前后共出现了百余个概念,且大多概念相接近,具有交叉、包含关系,区分不很明显,学生掌握起来很容易混淆,特别是农村初中化学知识薄弱,基本素质较差,所以要完成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比较困难,所以,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但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即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理解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溶于水时离解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它在水溶液中既有阳离子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所以它不能叫做酸。所以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实行剖析、讲解,以协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元素”概念的教学中,元素只与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相关,他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氧元素:无论是水中的氧也好,还是二氧化碳中的氧也好。都是氧元素,原子核内都带有8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内质子数都是8。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来说之,在实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理解水平和增强学习水平都是大有协助的。四、教学中注意分类归纳,形成概念体系在学习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物质分类的概念后,教师要边教边让学生梳理上下位的关系,逐步形成知识间的关系网络,并渗透分类思想。如在“单质”、“化合物”的这两个概念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出了下列的两组物质:A:氢气、铁、碳、硫粉、氧气,B、水、二氧化碳、氯化钾、高锰酸钾、氯酸钾。让学生讨论:这两组物质的实质是什么?它们在组成元素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学生了纯净物和混合物后,通过讨论很易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它们都是纯净物。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回顾元素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学生讨论得出:A组物质的组成元素只有一种,B组物质组成元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最后学生得出了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这样学生对单质和化合物的特征就一目了然了,同时又矾固了“元素”这个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