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介绍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5312785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将于2016年5月20-21日在上海召开。会议通知数十年来,科研人员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很好地反映肿瘤情况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的损伤性穿刺活检不仅对人体伤害大,只能检测较晚期的肿瘤,导致治疗滞后,治愈率一直上不去,而且一次性的肿瘤活检无法对肿瘤进行实时监控,准确掌握肿瘤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恰恰是医疗大数据、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迫切需求的。液体活检因其无创性、准确性、动态性及其可行性在2014年受到了临床医生的极大关注,2015年在CSCO会议上的大热不仅覆盖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受肿瘤诊断市场的经济利益的吸引,大会也吸引了相当多的液态活检企业和资本方。然而,目前肿瘤循环细胞、肿瘤循环DNA的液态活检还不够成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临床意义有待提高,有意义的创新产品少等,需要汇集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及技术开发者共同探索液态活检技术的临床转化。会议名称:2016液态活检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时间:2016年5月20-21日会议地点:上海好望角大饭店(徐汇区肇嘉浜路500号)会议嘉宾部分确认演讲嘉宾(按首字母排序)蔡绪雨博士/CTO广州基准医疗公司蔡绪雨,博士,CTO(首席技术官)of AnchorDx&纽蓝科技。蔡绪雨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拥有近十年生物遗传学研究、测序相关技术开发、产品市场转化的经验。胡志远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转化医学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北京蛋白质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美国FDA医疗器械审评专家(Immunology Device Committee)。1995年从上海复旦大学遗传系毕业后师从贺福初院士,发表国内第一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获得生物化学博士。2005年起到西雅图的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奠基人美国四院院士李胡德(Leroy Hood)教授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被聘为该研究所研究科学家。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的开发和疾病分子标记物群的发现和验证,发现14个肝脏损伤的血清蛋白标记物。2010年底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1年获得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择优支持。研究领域为纳米技术在转化医学上的应用,重点探索纳米科学和分子组学的交叉前沿。近年来关注纳米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微流控芯片用于高通量固相微量多肽合成,制备微流控和微阵列多肽芯片用于疾病分子标记物的筛选和检测。胡志远已在PNAS、Mol. Cell. Proteomics、J. Clin. Invest.、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论文被同行他引2000余次何玉清教授广东医科大学何玉清教授,广东医科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获广东医学院硕士学位;2008年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院做博士后;2012至2013年在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做访问科学家;2014年广东省杨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现为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蛋白质组学会员,广东省皮肤性病学青年委员,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Biomarker等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1. 宫颈癌的防治策略研究;2. 基于纳米材料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3. 用系统生物学方法从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层面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找疾病生物标志物。前期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6篇,近5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linical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tical chemist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篇。获广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3项;获广州市科技成果进步奖2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9篇。主编和参编医学著作7部。孙英丽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2000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麻省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2010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 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先后从事助理研究员和讲师工作。曾获哈佛大学首届华人生命科学年会杰出研究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等荣誉奖项。现任北京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北京细胞生物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Scholarena Journal of Genetics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973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在Nature Cell Biology、PNAS、Cell research、Ocotarget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表观基因组的遗传规律和肿瘤表观基因组变异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唐小葵教授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唐小葵,女,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于当年留校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年于法国巴黎五大Cochin医学院研修一年,专修肺部肿瘤,2015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研修一年,专修间质性肺病。熟悉呼吸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如慢阻肺,肺癌,间质性肺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胸膜疾病,结核等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肺癌的诊治,间质性肺病的诊治。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肿瘤相关SCI论文3篇,参编著作和教材数本,主持各级科研课题多项。束永前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束永前,男,临床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临床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南京医科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CSCO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委员,江苏省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肿瘤生物诊断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治,一直在临床一线处理恶性肿瘤患者的各种疑难杂症,能够独立诊治各种恶性肿瘤,在长达23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时间里,具有了扎实的肿瘤分子生物学理论和临床诊治经验。临床主攻方向为:1)肺癌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及研究;2)肿瘤生物免疫治疗;3)肿瘤个体化治疗;4)肿瘤规范化综合治疗科学研究。 1985年7月本科毕业后开始从事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曾有机会作为临床工作人员身份赴法国巴黎Paul Brousses医院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现发表SCI论文共七篇,获国家863子课题1次,卫生部子课题1次,国家自然基金1项,江苏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1项,江苏省卫生厅资助课题7项,1999年年底负责筹建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2003年获江苏省卫生厅肿瘤重点专科,2007年获江苏省重点学科肿瘤学。目前是江苏省肿瘤学硕士生、博士生学位授予点负责人,肿瘤学科学术带头人,共发表研究论文共70余篇,主编专著3部,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四次。许明炎CEO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联合创始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博士,基因测序国际专家: 具有近10年基因测序技术及测序仪研发经验,发明了国际领先的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双引物悬浊滴DPePCR技术;Rolony测序技术以及单倍型基因组测序技术等。曾就职于美国Cambrian Genomics公司,担任二代测序科学家,开发出全球第一台能够回收DNA的测序仪。 精通液体样本基因测序、MDA的全基因组扩增,对ctDNA富集等方面研究独到。 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款二代测序仪开发,包括Polonator G007(与哈佛大学Church实验室共同开发完成)、Qiagen公司的GeneReader、Cambrian Genomics的DNAReader。颜宏利教授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颜宏利,男,汉族,1973年7月生,山东曲阜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获理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基金、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先后作为参与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课题。博士论文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和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获夏家辉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The symposium on molecular basis of development and disease。2003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入选5511后备人才库,2006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干部津贴(三类)。2004年荣立三等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目前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0篇。申请专利4项,主编(主译)专著2部,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为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遗传性大肠癌的专著,参编教材3部(一部为副主编)。张 灏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授。国际学术杂志Cancer Letters和Scientific Report 编委(editor)。Cancer Research,Oncogene和Oncotarget等杂志的评审专家(Invited reviewer)。中文杂志转化医学杂志的执行编委(Managing editor)。作为相关领域专家应邀为Cancer Metastasis Reviews, Cancer letters, Current Protein and Peptide Science等SCI杂志撰写综述。应邀参加编写“Encyclopedia of Cancer”(癌症百科全书,2th Edition. Springer, Heidelberg, Germany )。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Gene & Development, Cancer Research,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Endocrinology,Cell death &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Cancer Metastasis Rev 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共发表论文60 余篇。自回国后已经获得多项国自然和省部课题,以及人才引进基金。 担任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肿瘤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标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委员会委员朱运峰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301总医院肿瘤中心解放军总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 专业方向:肿瘤发生机制与干预研究。 学术与项目:主持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卫生部项目、军队项目多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学术兼职与经历:SCI 期刊编委: RNA and Disease和? Journal of New Cancer Science andResearch ,国家科技部专家库成员。十二五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的项目评审专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审专家。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2001年获美国杰出人才鉴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委员会委员。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美国科学进步学会会员、美国酒精研究学会会员。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Tumor Biology、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会议门票会 议 注 册注册类型2016年5月12日前到款2016年5月12日后到款注册费包含标准票学生票标准票学生票费用1400RMB900RMB/人1700RMB1200RMB/人会议资料、午餐、茶歇信息来源: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