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资料

上传人:202****8-1 文档编号:64925629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教育学绪论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教育学科群中的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教育学萌芽阶段 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首推论语和学记。(大约写于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门著述)。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在受教育权上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贤人”和“君子”。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不同阶级的人应受到不同的教育。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系统的论述了儿童教育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此时期是萌芽阶段,教育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二) 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出版这是近代最早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作。(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斯宾塞(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的教育论主张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教育,拉伊(德国)的实验教育学。(四)教育学发展的深化阶段布鲁纳(美国)提出结构主义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认为“全面”和“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中学教育学:就是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指在学习与研究中,必须实事求是,按照教育的本来面目加以理解,不主观臆断,以准确地把握教育的事实、本质和规律。系统性原则:指必须运用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来学习和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中学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 、实验法 、 行动研究法第一章 教育概述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内涵:(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第一,从活动的本质来看,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是出于本能的需要,因此是一种本能的活动。第二,从活动的内容看,由于没有语言,也不具备明确的意识,动物不能够将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像同类传授,也不能将个体经验类化,变成共享的经验财富。第三,从“教育”结果上看,动物的“教育”结果不过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独立生存并维持生命。(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广义)凡是向他人传递经验,影响他人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狭义)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传递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者:指在教育过程中施教的人。受教育者:指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人。教育措施:指在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向教育者学习的内容及其方法。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者是实施教育措施的主题 (二)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桥梁 (三)受教育者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育的产生(起源):(一)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利托尔诺在代表作是人类各人种的教育演化。理论依据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二)心理起源说 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来的。(三)劳动起源说 常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念。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 原始形态教育 (1)教育目的的单一性 (2)没有专门的教育制度 (3)教育内容的贫乏性 (4)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 (5)教育方法的单一性。(2) 古代教育 (1)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 (2)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罚、棍棒教育 (5)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3) 现代教育 (1)教育目的多样化 (2)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 (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4)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和普及化 (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作为专职教育是从古代开始的。 (奴隶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镇压奴隶的新一代奴隶主和统治者。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地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国家政权服务的士大夫。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人性化、民主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 教育民主化:全体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教育现代化: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二)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三)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四)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人员的权力和机会(五)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途径 教育促进政治发展的理由(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人才(二)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二)社会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作用。(三)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内容的制约作用(四)经济对教育人员的制约作用(五)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制约。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二)文化影响教育制度的制定(三)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四)文化影响着教育人员。(五)文化影响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二)教育具有文化交流和选择、整合的功能(三)教育具有文化创新的功能。人口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人口制约着教育目的(二)人口制约着教育制度(三)人口制约着教育内容(四)人口制约着教育人员(五)人口制约着教育途径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 (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四)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自然环境制约教育目的 (二)自然环境制约教育机构 (三)自然环境制约教育内容 (四)自然环境制约教育人员 (五)自然环境制约教育途径教育的自然环境功能: (一)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二)开展环境行动,优化生态环境教育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个体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心里发展对生理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生理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有规律的变化。心理发展:是指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意向(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性格、能力等个性心里特征的形成。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指认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要循序渐进。 (二)阶段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 (三)不均衡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的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二是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四)差异性: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五)互补性:指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每个教育者都要努力发挥青少年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就存在。中学生发展的特点:生理特征:体态骤变、机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性发育成熟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对人的发展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二)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为什么说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一)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二)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三)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四) 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怎样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只是人发展的可能性,并不是现成的思想、才能、知识,它不能决定人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 (二)人的遗传素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三)人的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遗传素质: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对人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从根本上给予影响。环境:个体之外的一切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自身的职能和特点所决定。(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 (二)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所决定 (三)由时代发展的特点所决定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一)教育的自身状况(1)教育的物质条件影响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2)教育管理水平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 (3)教师素质高低制约着教育的水平(二)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 (2)家庭的人际氛围 (3)父母的文化水平 (三)社会发展状况 (1)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育人功能 (2)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强化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 (3)政治制度开明程度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取向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成熟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准备状态,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部动力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从教育的外部结构来看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从教育目的的内部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方面的要求;二是指明教育者要实现的社会价值教育目的的意义:(一)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二)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调控作用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评价作用怎样确立教育目的: (一)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 (三)确立教育目的还需重视借鉴前人及国外的思想成果个体本位论:强调教育要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应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服务,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现阶段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其基本点如下: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三)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四)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五)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 (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中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第五章 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的总称。学校教育制度意义:学校教育制度从纵向上保证了学校教育的连续性;从横向上看,各类学校之间相互交叉、衔接,学校类型日益丰富,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教育类型学制的类型:(一)双轨学制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双轨学制:指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单轨学制:是指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上下衔接,形成由下而上的连续阶梯学制。分支型学制:是指介于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怎样建立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社会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人口状况)(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合理有用的部分,借鉴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 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又称“六、三、三”学制。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一)学前教育(托儿所和幼儿园) (二)初等教育(学制期限六年)(三)中等教育(初高中各三年) (四)高等教育 (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五)继续教育或终生教育制度第六章 中学教师和中学学生英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 培根把教师称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关于教师职业的理解可从以下入手:(一)教师是一种职业人员 (二)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人员。中学教师可界定为: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中等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乌申斯基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好学生,或把学生教好。基本任务:教好功课。中学教师应具有以下素养:(一)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师的业务素养中学教师应具备那些职业道德素养:1、 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尊重学校是教师职业道德结构的内在体现,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依据); 3、 对待自己的态度 (教室要严于律己,教室要勤于进取);4、 对待同事的态度 (密切配合,统一行动,团结合作);5、 对待家长的态度 (尊重家长,密切联系家长);6、对待领导的态度(服从组织,尊重领导,顾全大局是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师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应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教师应具备那些业务素养: (一)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广博的文化知识 (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四)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教师的业务素养: 指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状况,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部分。教师具备的能力素养有那些: (一)组织管理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我调控能力 (四)教育科研能力中学生:(一)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 (二)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 (三)中学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中学生的权利:(一)生存权 (二)受教育权 (三)发展的权利 (四)受尊重权中学生的义务:养成良好的品德的义务;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与发展任务的义务。中学生的教育原则:全面教育原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是指在学校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实现教育任务的保证 心理关系:就是人知情感关系 道德关系: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各自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师生间的交往和对话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初级阶段:(1)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2)师生之间的广泛交往深化阶段:要使师生关系不断深化,必须运用多种交往方式,既要有正式的交往,又要有非正式的交往巩固、发展阶段: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不克随意疏远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爱护关心学生,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针对的给学生提出改进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计划第七章 中学课程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斯宾塞(英国)在1859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课程一词,该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课程的含义(1)课程作为学科(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5)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本身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4)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文本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学校用来教学生的一切及其进度安排)。三种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中学课程文本形式的基本表现:(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教材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结构的指导性文件。体验课程其课程事件是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影响课程的因素有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教材包括教科书和相关辅助材料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标、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相同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或种类课程结构是指课的各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一、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方式呈现的对学生非学术性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显性课程主要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不同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具有实际性、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包括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是以重大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综合课程。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是指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需要,自由选择学习,而不是必须学习的科目(设置的依据:社会需求、地区差异、个体差异)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一)把基础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二)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 (三)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整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功能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标准的改革。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改革。第八章 中学素质教育素质:(狭义)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点。 (广义)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理解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试教育体现了以应对考试和进行选拔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递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养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内容:(一)思想教育 (二)政治教育 (三)道德教育中学德育应遵循的规律和要求(德育过程是什么的过程):(一)从品德心理结构来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使知行的培养统一。(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即思想道德、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知行统一是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或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知、情、意、行的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二)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 德育过程就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摸清学生的思想矛盾,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矛盾的自我激发和自我转化,使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事物的善恶与美丑,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三)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德育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应使社会性和实践性统一。 (四)从教育作用的角度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是人类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成果的主要途径。智育的要求: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记忆与思考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相结合。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美育是运用美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美的素养的教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构建其劳动素养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化、课程目标结构化、课程结构系列化、课程内容结构化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1)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2)素质教育的目标(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加强整体性兼顾灵活性(2)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3)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4)增强实用性强调实践性第九章 中学教学(一)教学:即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以智育为中心内容和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作为学习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理解教学的概念需要明确:(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一)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学的价值:(一)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简答)(一)使学生系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一)教师 (二)学生 (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学过程的规律:(论述)(一)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二)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辩证统一规律(三)教学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 (四)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与学的辩证规律:指在教学中,教与学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们之间即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学生才能迅速的理解掌握知识,并得到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时,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 间接知识,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 直接知识,即个体从直接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一般属于感性认识。 学生要把间接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深刻的理解它和运用它,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做基础。学生没有一定的直接知识,间接的书本知识也就学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间接知识的教学,又要适当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既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知识的基础上,学好间接知识,又要使学生在学好间接知识的前提下,将亲身得来的直接知识、直接经验、感性认识条理化、理论化。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智力、能力和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其主要的规律表现为: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教学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性表现为: (一)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 (二)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教学中必须正确地处理两者关系,把握两者联系,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把教学和发展统一起来,既要使学生高质量的掌握知识,又促使学生获得最理想的发展。)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客观必然,(一)教学的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的(二)由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三)教学的教育性也受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学生怎样获得直接知识:(一)可以通过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习性活动间接知识: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直接知识:即个体从直接经验中得出来的知识,一般属于感性认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可分为:(1) 引起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2) 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三) 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教学效果测评。教学原则:是指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对教学规律认识以及教学实践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原则:指活动者在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 (一)教育目的 (二)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三)实践依据中学教学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 (四)因材施教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积极主动地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做到:(一)建立起明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教师关系 (二)让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三)让学习者在“做”中进行教学发展性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心各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应做到:(一)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重视师生的反思活动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用于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了使学生做到创造性的学以至用,教师应做到:(一)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做到:(一)实行班额小型化或分组教学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第十章 中学教育(二)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整体策划的过程。(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规划,并形成操作方案)。教学设计的依据:(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一)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二)系统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一)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特点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和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中学教学设计的程序:(一)目标分析 (二)内容研究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目标分析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系统中起着“纲举目张”之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在描述中学教学、学习目标时,应注意: (1)中学教学目标的内涵 (2)对中学生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课堂教学设计中基础的基础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教学的目标、任务;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教师的素养条件、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性。教学模式的构成: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程序、作用方式、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模式选择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要考虑下列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年龄特征、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条件等教学模式的运用运用教学模式时,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注意灵活运用,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模式要有创新第十一章 中学教育(三)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技术的功能(价值):(一)掌握教学技术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技能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导入的基本要求:(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二)导入要有趣味性 (三)导入要有启发性 (四)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讲解技术: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并配合手势、板书和各种教学媒体,阐释事实、揭示事物本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讲解的要求:(一)明确教学目标 (二)明确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概念的内涵 (三)明确教学方法提问技术是:指教师通过抠门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高级认知提问应注意:(一)分析提问 (二)综合提问 (三)评价提问 评价提问要求学生的表现:(一)要求学生给出对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二)要求学生判定思维价值 (三)要求学生判定各种解决问题方法的长处 (四)要求学生判断艺术品及文学作品等优缺点和价值结束课堂时要经过几个阶段:(一)简单回忆 (二)提示要点 (三)巩固应用 (四)拓展延伸教学组织技术的类型:(一)管理性组织 (二)诱导性组织 教学语言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精心设计的口头语言传递知识、指导训练、组织教学和进行师生交流等的行为方式教学语言技术的作用 (1)传递教育信息(2)启发学生思维(3)提高语言水平板书技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和多媒体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标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的作用 (1)增强教学效果,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揭示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联系 (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帮助理解和记忆 (4)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5)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结束技术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室,为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简单回忆(2)揭示要点(3)巩固应用(4)拓展延伸结束的作用 (1)对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印象,强调重点和关键(2)前后联系形成系统,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3)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发展(4)获得反馈,掌握思维进程教学组织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教学组织技术的作用 (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2)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定义: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性科学;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教育心理学研究双重任务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1903年桑代克(美国)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教育心理学研究任务和内容包括八个项目: 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里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一)转变课程功能 (二)改革课程结构 (三)改革课程内容 (四)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里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全新的教育观念应具备什么: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其中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基本功的主要方面。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它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个人气质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因素表现出来,体现教师的思想、教学观念,带有强烈的教师个性趋势。教学风格经历的阶段:模仿阶段、探索阶段、创造性阶段、独特风格阶段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要注意什么: (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意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点的优势 (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挑战 (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教育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方法有五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教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学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过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第二章 中学认知发展及教育认知: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复杂心理活动,认识能力则是个体最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的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二)观察更具有持久性(三)观察的精确性很高(四)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良好的观察具有以下品质: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敏锐性;系统性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5秒2分)、长时记忆(无时间限制)根据记忆有无意识:内隐记忆(无疑是记忆)和外显记忆(有意思记忆)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一)高中阶段记忆力趋于成熟,16岁到18岁高中生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期 (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三)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四)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五)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四)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问题的过程,思维在动作中展开。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指人们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其中,语言是工具,逻辑是方法思维的品质:(一)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二)思维的批判性 (三)思维的灵活性 (四)思维的敏捷性 (五)思维的独特性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一) 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二) 辨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三) 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提问趋于探究式、开拓性和批判性。(四) 思维品质的矛盾性:(1)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 (2)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表象: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里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根据是否具有目的性分为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一)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二)想象趋于抽象化与现实化 (三)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第三章 中学生情感发展及教育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心里现象之一。情感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适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与认识活动的自我体验。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机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二)情感两极性明显 (三)情感不断深刻(四)情感逐渐稳定(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五)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中学生的早恋原因:(1) 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2)大胆的特点;(3)成人化的特点;(4)舆论宽容的特点;(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自我显示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一)早恋弊多于利(二)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三)加强性教育(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律教育)。第四章 中学生意志发展及教育意志: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增加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加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二)在坚持方面有了发展 (三)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四)在自制力方面有所加强如何培养加强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要注意: (一)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