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4791994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11 为加强测量工作管理,统一集团公司测量技术要求、精度和作业方法,根据国家相关行业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公路勘测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范章程,并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本着实际可行、确保质量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12 项目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办法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13 各工程公司必须重视测量机构的建设和仪器的配置。14 测量工优先选用测量专业毕业的大专生、中专生或技校生,一般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操作仪器的能力,并建立测量人员管理卡片。15 测量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争取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16 测量人员的工作是特殊的技术工种,要保持相对稳定,项目部不得随意调整、更换或改行。17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应加强对测量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的考核和登记,对不合格的测量人员,要调换工作岗位。 18 为适应工程测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和施工现场的需要,各工程公司测量大队要加强纵、横向联合和技术协作,交流经验;积极组织测量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共同提高测量技能。19 各单位应重视并积极配合测量工作,测量人员应看重自身责任,保证测量工作正常进行。110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发现测量错误,如果现场测量人员可以纠正,则必须等纠正以后再进行施工;如果现场测量人员无法立即纠正,必须先报告工地施工负责人暂停错误部位施工,然后立即报告本级和上级技术和施工负责人,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111使用的测量程序必须多方严密论证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112水准测量在高差较大的长大上坡、下坡(如:坡度较大的隧道斜井)、山地等地形测量时,必须使用带有水准器泡的水准标尺测量或用全站仪三角高程对向测量。113 铁路曲线桥的桥墩中心测量时,应注意有无横向预偏心,并对铁路线路中心、墩台偏心距E值、横向预偏心、不等跨时纵向预偏心、桥墩中心、梁中心线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做到心中有数。114 高速公路放样前应做到对公路线路、行车道、桥、隧道、路基、左右线路等的中心线与测设中心线之间的相互关系。115 当风力大于4级以上时,不宜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抄平;防止因风力过大而造成补偿器失灵,且十字丝晃动无法读数。116 投影改正:一般是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后的平距为:D0=D(1-(Hm-Ho)/R);式中:Hm是测站、镜站平均高程;R=6371000m(地球曲率半径);Ho投影面高程。117 放样前测量队长应仔细检查是否带全放样所用的工具,如:图纸、资料、计算器、木桩、小钢尺、脚架、仪器电池、油漆、毛笔、铅笔、小钉子、锤子、棱镜头、记录本、计算用纸等。第二章 工作职责和组织机构21 组织机构集团公司测量工作分三级管理机制: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指)-工程公司测量大队-项目部测量队。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指)设专(兼职)人员进行测量管理。工程公司设测量大队,队长1名,副队长 2名,测量工程师2名,高级测量工3名。项目部设测量队,队长1名,副队长和测量工人数根据工程任务情况酌定,但每个测量班组不应少于4人(不含测量队长)。长大隧道和客运专线必须另配35人的隧道围岩量测、隧道断面检测和路基沉降观测组。22 集团公司职责范围221 负责跟踪测量发展方向,贯彻上级有关测量工作的指示、标准、规定。222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工程测量规定、办法。223 组织集团公司测量人员参加铁道部、总公司、测绘行业学会的培训和学习。224 参与集团公司内重大测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225 组织集团公司内部测量专家对集团公司所属重点难点工程、客运专线工程、特长隧道、特大型桥及测量难题的测量方案编制和论证。 226 掌握各工程公司高精度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227 负责集团公司测量资质的年审工作。23 工程公司测量大队职责范围231 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部工程测量的业务及管理工作。232 会同公司人力资源部及相关部室对项目部测量人员进行调配、培训、考核、晋升等测量管理工作。233 参加重难点工程的测量复测以及特大桥(500m以上)、长大隧道(1000m以上)的测量方案编制、控制网布设和施工过程控制检查等,特长隧道每掘进500600进行洞内测量控制网布设。234 对公司所属重难点工程、客运专线工程、特长隧道、地形复杂的长大隧道、特大型桥及测量难题要进行测量方案的设计和控制网点的布设。235 负责公司范围内测量仪器的管理和调配工作,并办理测量设备的审批、购置、报停和报废手续。236 掌握公司测量仪器的配置及性能,建立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台帐、档案等。237 负责对公司所有测量仪器年度检定并将检定证收集存档。238 配合集团公司测量资质升级、年度注册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24 项目部测量队职责范围241负责本项目部测量仪器的管理及日常测量放样。242 建立健全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的台帐、档案等。243 参加公司测量大队组织的各种工程测量(如:交接桩、复测、控制网布设等)。244 掌握项目部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按时送检及仪器的日常维护,并将仪器年检证书原件邮寄到公司测量大队,确保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45 遇有精度超限而不能正常使用或仪器损坏、测量事故等紧急情况应及时上报公司测量大队。 246 对设计院与公司测量大队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复核,并进行必要的导线和水准基点加密。247 保护GPS点、重要控制桩、导线点、水准基点等,防止丢失或破坏。248 根据项目施工情况,进行施工测量控制、施工放样等(如:路基中边桩放样、各层施工高程放样、桥墩台中心定位、桥墩台立模放样、支座位置放样、上部结构预制台座放样、预制安装测量放样、涵洞基础放样、征地界桩测量、断面复测、导线加密、中桩抄平、沉降观测、隧道洞口边仰坡的开挖放样、隧道断面检测、隧道围岩量测、隧道掘进开挖轮廓线测量、隧道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二次衬砌立模前后轮廓尺寸测量等)。249 贯通测量、竣工测量以及永久性桩橛的埋设。2410 及时收集、整理测量资料和绘制有关竣工图以及编写测量技术总结。2411 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开发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掌握测量工具的基本性能、用途及保养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第三章 测量设备配置和仪器管理31 仪器配置311 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必须配备进口动态双频GPS全球卫星定位仪1套,A配置1秒全站仪1套,精密电子水准仪1套,笔记本电脑2部,激光铅垂仪1套,陀螺仪1套、相应的测量平差放样软件。312 项目部测量队根据工程任务情况,应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保证测量效果,减小测量误差。313 项目部每个测量班组应配备不低于2秒的进口全站仪1套,水准仪2台,台式电脑1台,对讲机4部,卡西欧4800计算器2个;有隧道工程的项目必须配置带有无棱镜测距功能的全站仪和隧道断面检测软件。32 仪器的购置、调动、停用和报废321 需要新购测量设备的项目部必须书面呈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审核,再由测量大队确定型号和价格呈报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理审核批准后,方可按指定型号购置。322 新购测量设备经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发票复印件、履历书、开箱检查表、年检证等,并认真填写,做到帐、物、型三符合;同时,将有关资料寄送工程公司测量大队。323 项目完工或不再使用测量仪器时,项目应报请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并将测量仪器、工具送交测量大队封存或由公司测量大队合理调配至其它项目部并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手续包括设备台帐、随机附件(脚架、充电器、棱镜、电池、觇标、水准尺、对中架、对讲机、计算器、温度计、气压计等)以及设备精度情况,双方交接人员签字,再将移交清单传真至测量大队备案。324 未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项目部应书面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审核,待批准后方可停用,启用时需重新检校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325 经质检部门鉴定不合格或精度可靠性低、仪器破旧、示值难辩而无法修复的测量设备应及时申请报废。报废程序是由项目部书面说明报废原因并将质检部门鉴定的不合格证书呈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再由测量大队审核后呈报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报废。33 仪器的正确使用331 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各螺旋的部位和作用,观测时不能骑跨脚架或手扶、压脚架,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332 开箱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将仪器从仪器箱内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必须一手握住仪器提手,一手扶仪器底座,严禁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更不可手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仪器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应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333 仪器及附件自箱中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334 安置脚架时应以便于观测为原则,选好三条腿的方向,使脚架高度与观测者身高相适应。当测站位于山坡上时,应使两个脚架腿安置在山坡下方,一条腿安置在山坡上方。335 架设仪器踩脚架时必须手扶仪器,用力要均匀的踩架腿,且不可用力猛蹬、忽轻、忽重。336 操作仪器时应尽量使三个脚螺旋保持大致等高,旋转要均匀,松紧要适中,决不能过紧,形成拧“死”状态。制动与微动螺旋也应松紧适当,不可过松,尤其不可过紧,仪器每次用完后应将各部位螺旋恢复至中间位置方可装入箱内,合箱盖前应检查仪器附件是否放全。337 仪器在低气温或气温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必须将测量仪器在室外先适应约20分钟,使仪器各电子部件达到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方可使用。338 全站仪在烈日下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照准对向太阳。339 司仪人员在转动仪器照准部或望远镜前,必须先用手轻微触动,确认仪器制动螺旋是否松开,防止损伤仪器制动装置。3310 全站仪测量距离时对讲机或手机应暂停使用,在反射光范围内不得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棱镜。3311 应避免在烟、尘、雾、霜、雪、雷、电、雨和四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测距。3312 禁止用手触摸物镜、目镜,有灰尘时用软毛刷轻轻掸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3313 仪器应经常用纯酒精擦洗,决不可用酒精擦洗镜头。如有问题,应立即送至专业维修部门进行修理,严禁随意拆卸装修,以免造成损坏仪器的不良后果。3314 测量仪器转站时,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杠肩上或单手提仪器。3315 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后必须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和灰尘后方可装箱。回到办公室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晾干后再装入箱内。3316 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仪器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切不可用力强压箱盖,以免损坏仪器。3317 自动安平水准仪搬站时严禁物镜向下,读数前先稳定10秒左右方可读数。34 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341 全站仪、水准仪、GPS卫星定位仪、激光指向仪、电子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激光垂准仪、收敛仪、陀螺仪等测量仪器,应在鉴定的有效日期内使用,每年必须按时送到国家法定的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严禁超期使用;发生异常情况均应及时送检,以保持良好状态,并将送检测量仪器的合格证书原件及时上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342 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要粘贴合格证;停用的仪器要粘贴停用标志。343 项目部全站仪应专人操作、专人保管,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或降低仪器精度。对于人为损坏测量仪器的,仪器修理费将由本人承担。344 全站仪中的参数(如:棱镜常数、气压、温度、2C值、指标差、补偿器等)他人不得随意更改。项目部测量队应自行设置一条平坦(约100m)基线,进行常规性的自检,并有自检记录,水准仪尤其注意i角误差的检查,以确保仪器原有精度。345 工作中,仪器不得受太阳暴晒或雨淋,移位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严禁将全站仪装在三角架上搬运;当仪器安置好后,必须有人看护,自始至终不得离开,以防行人、车辆或施工人员因不慎而损坏仪器,更不允许将仪器箱当作座凳或脚踩、垫坐对中杆和脚架。346 电子水准仪使用的铟钢尺的铟钢带严禁用手接触或其他硬物划伤,铟钢带清洗时宜用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拭,使用完后应及时装入专用塔尺箱,存放时必须将塔尺平放。347 项目部必须配备专用仪器库房和仪器柜用来存放测量仪器,仪器柜不得靠近火炉或暖气管摆放。严禁仪器放置在地面上或靠墙随便摆放,以防受潮;存放仪器的库房环境要干燥、通风、防震、防尘、防锈,放置仪器必须正放,不可倒置、受压、受冻,仪器存放温度在-40+70干燥环境中。348 GPS全球卫星定位仪、电子手簿、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对讲机等电子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必须每个月完全放充电一次。不要连续充电或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和充电器,如有必要充电或放电,则应在停止充电约30分钟后再使用充电器,充电器严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349 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作好防震、防潮工作,测量人员应将测量仪器放在腿上抱持怀中或背起来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3410 电压不稳的项目部必须配备稳压器,防止充电时损坏电池。3411 仪器箱内应放置测量仪器高的小钢尺和温度计,司仪人员测量完仪器高和温度后应随时将小钢尺和温度计放入仪器箱内,以便于下次使用。35 钢尺、皮尺、水准尺、花杆、计算器等低值易耗品的使用与保养351 钢尺:由于性脆易折,受潮易锈,故使用中不可抛掷、脚踏或车碾,以免折断或劈裂;如有扭结或打环,应先解开而后拉紧,以防折断,遇有尺子着水、表面有污垢等应立即擦干并涂凡士林油或防锈油再收入卷盘中。携尺前进时应将钢尺提起,严禁拖地而行。读数时,尺端一定要注意是端线尺还是端点尺,以防出错。352 皮尺:用皮尺量距时拉力要均匀适当不得用力过大,以免拉断。尽量避免着水、车碾或折叠。如遇受潮或浸水应及时将尺由盘中放出,凉干后再收卷入盒。353 水准尺与花杆:木制水准尺与花杆注意防水、防潮、以免变形;尺面刻划及漆皮应精心保护,以保持其鲜明清晰。使用时注意电杆电线,防止导电;塔尺注意接口防止落尺。决不可将塔尺自行靠在就近的电杆、树木或墙壁上而撒手不管。塔尺用完后应将抽出的第二节及时放回,以使接口处保持严密完好。扶尺时不得用尺底吨击地面,以保持塔尺的零点位置精确可靠。注意塔尺底有无泥土。354 计算器要专人专用,不宜混用防止程序丢失或程序遭到修改。36 注意事项361 拿、背仪器前必须检查仪器箱背带和提手是否牢固。362 严禁仪器出箱后仪器和脚架没有连接好司仪人员擅自无故离开而其他人员随意动用。363 遇到仪器精平气泡快速偏离时,应首先检查脚架上各螺丝有无松动现象和脚架腿有无踩紧。364 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365 利用全站仪测量绝对高差时,应将仪器高度和棱镜高度输入全站仪,除徕卡品牌的全站仪外其它品牌的全站仪所测量的高差均为相对高差。366 使用强制对中杆测量时必须定期检查对中杆的垂直度并调校。367 复核人员与计算人员不得使用同一台计算器。368 仪器使用完装入箱后注意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第四章 测量桩橛规定和交接桩41 桩橛种类及尺寸411 方桩边长宜为45(若用圆桩,顶面直径45),桩长宜为3035。412 标志桩尺寸宜为宽58,厚2,长3540。413 板桩尺寸宜为宽45,厚11.5,长3035。42 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埋石要求421 导线控制点应埋设在便于施工放样、稳固、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规格为:1430钢筋,上刻“十”字线,下设弯钩,采用30号水泥混凝土埋设,桩位埋设尺寸在80(深)60(宽)以下。混凝土表面刻写导线点号及埋设日期,并在距控制点前进方向左侧约30处钉设标志桩,标志桩尺寸宽58,厚2,长3540。附近可插设红旗作标记。422 护桩埋设规格为303040以下,采用30号水泥混凝土埋设,中心埋设倒置的大钉子或木桩中心钉以小钉,表面刻写护桩号与日期。护桩应埋设两组,交角不小于60,宜垂直,护桩间距离不短于50m;当采用全站仪放护桩时,应由远而近放设,可放一组,但护桩间距离应精确至毫米。423 当控制点位于严寒地区时应埋在冰冻线以下0.5m;位于沙漠地区时,应埋深1.6m以下,其中最下方用厚30的混凝土做底座,中间1.2m可用沙土回填,最上方用厚30的混凝土固定桩位,中间用1430钢筋上刻“十”字线。424 当控制点位于常年冻土的青藏高原或深度软弱地基时,可采用直径约15的地质钻孔取样机钻孔约56m,然后在孔内放入直径约8、厚3mm的钢管,钢管顶部焊上厚约5mm的钢板,钢板上部刻“+”字线,钢管与孔洞四周灌入混凝土将钢管固定。425 水准基点可设置在导线控制点和GPS点上,也可以另外单独加设在岩石或建筑物上,但应以施工方便为主,一般距线路中心50100m为宜,岩石上的水准点应凿成凸出球面,外刻凹槽圆圈加“”记号,加填红油漆,旁边刻划或写明编号;建筑物基础或顶面边上的水准点其表面为坚实、光洁的水平面时,应在周围刻成矩形凹槽加填红油漆,并在旁边刻划或写明编号。426 GPS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50m;GPS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427 控制点位置应便于安置仪器和操作,视野开阔,GPS点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阻挡卫星信号。43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桩选点和埋设注意事项431 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可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当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控制网应尽可能沿隧道轴线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导线环的个数不宜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宜为46条。432 导线最短边不宜小于300m,相邻边长的比不宜小于1:3。 433 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平面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并且便于洞口投点和长期保存。434 洞口投点应纳入整个控制网内。44 控制点编号和点之记要求441 控制点编号应尽可能以工程名字或重点桥隧的前两个汉语字的大写拼音起头,如:郑西铁路加密导线点编号为:ZX1、ZX2;严禁在同一个工程中出现编号一样但实际桩位不一样的现象,防止用错资料。442 所有的GPS点、导线控制点、水准基点、护桩均应绘制示意图,以防用错。45 交接桩范围和交接桩注意事项451 铁路主要是曲线五大桩(ZH、HY、QZ、YH、HZ)、曲线交点桩、转点桩、GPS点、墩台中心桩、水准基点、副交点桩、断链桩等。452 公路主要是导线控制点、水准基点、GPS点等。453 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物的中心桩。454 项目施工前,测量队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交接,并履行交接手续,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参加交接工作,现场桩橛交接应按控制桩表进行逐点点交,交接桩应至少延伸到相邻管区连续12个以上控制桩为止。对于两个相邻标段的测量队长应加强联系,并签署标段接头共用平面控制桩和水准基点协议,确保标段接头顺利连接贯通。455 重要的测量控制桩橛要注意保护,经常向施工人员宣传贯彻,防止人为损坏。 46 交接桩资料461 曲线表(转向角、半径、缓和曲线长、曲线总长、五大桩里程、夹直线长、交点里程、交点坐标、方位角)462 水准基点表(距线路里程、位置描述)463 铁路控制桩表(各控制点里程、控制点示意图、角度、距离)464 线路逐桩坐标表(曲线五大桩坐标、每20m或10m坐标)465 断链表466 断高表467 坡度表468 竖曲线表469 导线点坐标表4610 公路各墩台中心坐标4611 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第五章 审 图审图和审核测量资料是测量人员在工程开工前测量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测量人员接到施工图和测量资料后,应熟悉图纸和测量资料的内容、要点及特点,弄清设计意图,若在审图和审核测量资料时发现疑问,应及时上报技术管理部门和项目总工,以便使用准确的图纸和测量资料。51 审图要点511 测量用施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512 收到测量资料后仔细阅读测量资料说明和施工图总说明。513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514 复核曲线表中各曲线要素(转向角、半径、缓和曲线长、切线长、曲线总长、夹直线长、交点号、交点之间的方位角、里程等)。515 检查计算测量资料中所标注各里程之间的距离、角度、桥墩(台)坐标、水准基点标高是否一致。516 计算线路逐桩表中的坐标是否正确。517 检查计算曲线表、水准基点表、坡度表、断链表、施工平面图、纵断面图、剖面图、桥隧涵施工图等图纸中所标注的里程、高程、几何尺寸、桥墩台中心坐标、各轴线关系等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和差错。518 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尺寸及深度是否达到要求。519 审核后有无问题,都必须按要求记录并上报,如存在问题和疑点应记录汇总表(要注明图别、图号、原因,必要时附图说明)。52 审图注意事项521 修改图纸应在错误修改处加盖变更专用印章,变更图纸要书面通知测量人员,防止新旧施工图纸用错。522 计算出各控制点之间的角度、距离、绝对高差,以便下一步复测时对比使用。523 复测前必须先检查水准仪i角误差和塔尺接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全站仪2C值、竖盘指标差、大气压、温度、棱镜常数、补偿器、光学或激光对中器、水准管、加常数、乘常数等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强制对中杆是否垂直。第六章 开工复测61 开工前测量复测的内容611 铁路:转点角度测量、里程桩测设、曲线五大桩测设、水准基点高程测量、纵横断面测量、隧道进出口(斜井、竖井、平行导坑)位置测量、桥墩台位置测量、线路中心桩测量、管段分界桩测量、断链桩测量、征地界桩测量、便道测量等。612 公路:导线点角度测量、导线边长测量、导线点高程测量、线路中心桩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管段分界桩测量、断链桩测量、征地界桩测量、便道测量等。613 施工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农田水利设施、树木等,应进行实地调绘,并列表填写建筑物类别、数量及所属单位等。614 施工取土坑、弃土堆、施工便道和附属工程所占用的农田,应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并应标记农田类别及所属乡或村的分界线。615 桥梁墩台位置、涵洞轴线位置、隧道洞门位置、互通式立体交叉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616 复测设计院所提交的各控制桩位置是否稳固。617 复核改建公路的路线。618 测量隧道线路通过地区地面上的特殊地形:水库、偏压、滑坡、断层、冲沟等地段、地面覆盖厚度较浅处。619 对桥梁跨越公路、桥梁跨越铁路、铁路跨越公路和铁路跨越桥梁时,应现场实地测量梁下净空是否达到要求。6110 测量便道将要通过的既有铁路和既有公路的涵洞、桥梁及限高架的净空。62 全站仪和水准仪复测要求621 复测要伸入管界外12个导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至终点管界外12个导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结束。 622 水准基点复测采用不低于DS3级的水准仪往返(或单程双镜)观测限差内取平均值;在山区、丘陵地区可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三角高程测量采用往返观测,往返观测限差在40Dmm内取均值,向全站仪内输入测站仪器高与棱镜高时精确至毫米,测边边长以200600m为宜。623 角度、距离复测采用不低于测角中误差2秒、测距中误差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角度观测采用4测回,两测回测量左角,两测回测量右角,限差内取平均值,距离往返观测限差内取平均值。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测回数以及角度限差和按表1和 表2规定执行。 水平角方向观测测回数 表1测量等级测角中误差()仪器型号测回数二1.0DJ169DJ2912三1.8DJ14DJ26四2.5DJ12DJ2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观测限差() 表2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 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 差各测回同方向两倍视轴(2C)的互差各测回同方向值互差DJ11696DJ238139624 当桥隧位于曲线上时应对整个曲线进行复测。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不符时,应采用复测转向角重新计算曲线要素;若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差值较大且转向角较小时,宜使线路恢复到原定测转向角值,以免桥(隧)位移过大;并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625 对500m以上的桥梁、1000m以上的隧道、复杂的匝道立交桥以及大型车站等重难点工程密集区的工程必须布设独立控制网,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一级导线。 626 水准测量前必须校正水准仪,检查水准尺的刻度是否一致。627 水准测量时,其视线长度不要过短或过长,一般为50100m,最大不宜超过150m,并进可能视距离相等,以消除视线与水准管线不平行的误差及折光影响。628 水准仪视线应高于地面0.3m以上,以减少折光影响。629 水准尺必须竖直。水准尺有水准管时,应使气泡居中,如无水准管或因风大不宜立稳时,应采用摇尺法,即将塔尺立在凸出的转点上前后摇动,读取最小读数,但读数在1m以下不能用摇尺法。6210 读数时,不要将望远镜的上、下丝(视距丝)误读为中丝,也不要只注意读小数(毫米)而忽略了米和分米,在读分米6和9时防止读颠倒,以致造成测量错误。6211 在读数前,应观察塔尺底的注字是零注字还是1注字,前尺和后尺应尽可能的用同一品牌的塔尺。6212 记录者应复诵读数,防止听错、记错。63 用GPS定位仪复测或作控制网时观测作业的要求631 观测组必须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632 天线安置在脚架上直接对中整平时,对中精度为1mm。633 每时段观测应在测前、测后分别量取天线高,两次天线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并取均值作为天线高。634 分离式GPS开机前应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存储卡等相连接是否正确。635 观测时应防止人员或其它物体触动天线或遮挡信号。636 若在观测期间下雨可用白色塑料袋轻轻的套在GPS接收机上罩着,防止雨水进入GPS接受机和电池盒内。637 作业过程中禁止在天线附近使用对讲机、手机。638 GPS开机接收信号后,应及时将测站名、导线点号、仪器编号、接收机名称、观测日期、开机时间、关机时间、天线高、接受卫星数、观测人名、工程项目名等在记录表中填写完全。639 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将外业数据文件及时下载到电脑里,不得作任何剔除或修改,文件应以工程项目名作目录,里面分成若干个子目录,子目录以观测日期为名。6310 GPS采用边连式测量时,应注意连接边点的GPS接收机防止拿错仪器架错连接点。64 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的测量复测要求641 复测时必须从起点一端的改建(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的接轨直线点开始,首先在直线上进行分中确定两点(两点间距离宜为300m500m,并通视),然后再将全站仪架设刚分中好的一点上并后视分中的另一点,按测量一级导线的方法在中间定设转点,测量至改建(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接轨直线的终端,接轨直线点的既有钢轨终端与起点一样进行轨道分中。642 按上述方法测量完后,计算曲线要素及距离,从而推算出复测曲线转向角、五大桩里程和接轨直线点里程,如有断链应设在管界内直线路基上。第七章 技术交底、施工放样和过程检测71 技术、测量相连接的程序711 技术干部应提前12天与测量队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测量队长统一合理安排,按时完成指定的放样部位,不得耽误工期。712 交底内容包括:放样部位的里程、坐标、几何尺寸、示意图、完成的时间和有关要求等;技术交底一式三份,测量队长两份。713 测量队长收到技术交底后,认真计算复核技术交底数据,合理按排放样时间,并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连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干部一份(放样的角度、距离、置镜点、后视点、坐标)。714 技术干部收到测量队返回的放样完工单后必须仔细计算放样数据是否正确。715 技术干部确认放样数据无误后再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72 放样前放样数据的准备721 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722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以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所有数据、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723 用电算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必须认真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724 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线路轴线、曲线要素等测量成果以及工程部位的设计图纸中的各种坐标(桩号)、方位、尺寸等几何数据编制成放样数据手册,供放样人员使用。73 放样方法的选择731 平面位置应根据放样点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选择适用的放样方法,如:极坐标法、坐标法、对边测量法、正倒镜分中法、交会法、偏角法等。732 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放样点的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悬高测量法等;对高程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采用水准测量法,引测基点时尽可能采用附合路线,高程放样点距离不宜超过500m,对高程精度要求较低的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733 施工放样应尽可能用多种方法重复测,如:闭合测量、换仪器测量、换人复核测量、换后视点或置镜点测量等,做到处处有检核。74 放样前测量仪器的常规检校741 棱镜类型、棱镜常数、补偿方式、温度、气压、电量、测距模式等检查。742 2C值、竖盘指标差检查。743 水准仪i角误差检查。744 塔尺接头处是否有落尺现象。745 粗平圆气泡、精平长气泡是否居中的检查。746 对中杆垂直度检查。75 放样前施工控制网检查751 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对控制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当发现控制点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752 当控制网中仅个别控制点位移或沉陷,而周围其它控制点仍然可靠时,可进行局部复测,并将已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与周围的稳定点联成插点网,经精密测量及平差计算后,对不稳定点赋予新值。753 当控制网中少量控制点发生明显位移,而其它控制点稳定性难以判断时,应进行全面复测。复测宜在原定测网的基础上进行,复测精度与原网定测精度相同。754 复测后,控制点坐标或高程的变化值小于2(m限2+m复2)时,可认为其位移或沉降不显著,原放样仍然有效。否则应对原放样的成果重新测算,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76 路基施工测量放样要求761 中线加桩测量直线地段每50m、缓和曲线10m、圆曲线地段每20m以及曲线五大桩、变坡点等。762 中桩高程可用水准仪也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起闭于水准点,其限差为50L。中桩高程宜观测两次,其不符值不应大于10cm,取位至厘米。763 路基边桩放样可根据地形的难易情况采用断面法、逐渐接近法或全站仪对边测量等测设。放边桩前,必须熟悉路基设计横断面图,了解路基设计宽度(包括加宽曲线外侧),路面形式(有无路拱,路堑侧沟宽度,外侧有无平台等),边坡坡度(中间有无变坡)和中心填挖高度,才能正确测放出边桩。边桩至中心桩的距离可按下列公式算出:路堤 L1=L2=b/2+m*H 路堑 L1=L2=b/2+K+m*HL1、L2为左右侧边桩至中心桩的距离。为路面设计宽度。为路堤和路堑的边坡坡率。为原始地面点至中心桩的高差。764 当高挡墙、高护坡位于曲线地段施工放样时,距离每25m钉设一中心桩(边桩)为宜。其放样的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差误差均不应大于5cm。765 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的施工放样,一般路基地段可按线间距放样。陡坡地段可先根据路基横断面资料进行路基放样,待陡坡开挖放缓后,再进行中线放样现场定桩橛。有桥梁、隧道和档土墙等建筑物的曲线地段,应现场定桩橛。77 沉井测量放样771 放样时应使沉井刃脚模板十字线与桥墩中心纵横十字线重合,并使沉井刃脚在同一高度平面上。772 沉井下沉前应在外壁混凝土面上用红油漆或墨线标出纵横向轴线;在沉井顶面纵横向轴线两端适当位置标出以基本刃脚底为起算零点的四个高度点。773 沉井每次接高时,井顶十字线的引伸及高度基准面的接高,均应接沉井倾斜值向上推算顺接;用丈量的方法接高时,丈量尺寸互差的限差为2cm,接高精度不得低于接高高度的11000,沉井顶面尺寸互差的限差为2cm,超限时应用长宽比分配不符值,每接高34层应以仪器检查沉井十字线及基准面,并加以调整,限差为10mm。774 沉井下沉到设计高程后,应测定并推算沉井的顶底位置及高程。78 管柱(钻、挖)施工测量放样781 桩位应按设计桩位与墩台中心十字线相对位置设放,埋设护筒后应检查其平面位置的偏差,并测量护筒顶面高程。782 管柱到达设计高程后,应测定其顶、底位置及倾斜值。783 每节管柱需量出长度并编号,管柱接高后,管尖高程应按接长后的延尺推算。784 在振动下沉前后及必要时,应测定管柱倾斜度及管尖高程。785 管柱下沉期间,应定期观测其导向设备位置,以使管柱保持在容许位移范围内。786 在承台灌筑前,应测定管柱群顶部位置,编列单根管柱及管柱群的位移及倾斜竣工资料。79 承台及墩身的施工放样测量791 墩中心点应由不少于3个施工导线点用极坐标放样,并用正倒镜反复检核。792 在墩中心点置镜,放出桥墩中心的纵横十字线,以减少交会放样的次数;并用全站仪实测出前后跨距,再用钢尺拉出实测跨距,两者相比较且与设计值相差不得大于2cm。793 水准高程精度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794 承台模板尺寸误差限差为4cm,高程应用钢尺或水准仪设放,限差为3cm。795 墩身模板尺寸误差限差为2cm,高程应用钢尺或水准仪设放,限差为1cm。796 顶帽立模前应检查中心十字线是否正交。顶模尺寸误差限差为1cm。797 模板上同一高程线上高程互差限差值为1cm。710 顶帽及垫石施工放样7101 纵横十字线必须精确测定,其不符值不得超过1cm。7102 顶帽模板尺寸误差不得大于1cm,高程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711 隧道洞内导线测量7111 为减少度盘和测微盘刻划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各测回间应将度盘位置变换一个角度,角计算公式为:=180/m+i/2+i/m m测回数;i水平度盘最小间格分划值,DJ1级仪器为4,DJ2级仪器为20;i测微盘分格数,DJ1级仪器i=60格,DJ2级仪器i=600。7112 各工点的水准基点,大工点不得少于3个,小工点不得少于2个。对设置的施工用桩,要注意保护,经常复核。如遇丢失、移动,及时补设。7113 放样时必须先检核由置镜点到后视点的距离(坐标)和高程或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坐标和高程,当差别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时方可进行放样。7114 应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7115 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宜沿中线布设,也可与中线侧移适当距离布设。7116 洞内导线应布设成多边形或闭合导线环。7117 洞内导线边长主要考虑通视条件,宜选择长边,一般直线地段为150250m,曲线地段为70m左右。7118 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并离洞内设施0.2m以上。7119 边长、角度测量不少于四测回。71110 洞内导线平差可采用近似平差。71111 导线点埋设可用风枪钻眼放钢筋上刻“十”字线。71112 全站仪洞内测量距离时应注意仪器物镜和反射棱镜面有无雾水。71113 洞内高程测量应每隔2005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采用往返观测限差内取均值,并定期复测。71114 洞内中线可用全站仪利用洞内导线测设至少3个中线点,3个中线点间隔曲线地段一般为60100m,直线地段一般为150250m,测设完中线点后,并用全站仪进行穿中线检查3点是否在一条中线上或曲线转角和距离是否达到要求,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穿中线做导坑延伸开挖和衬砌放样使用。71115 用激光导向仪施工的中线应定期用全站仪检查测定激光导向仪的正确性。71116 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中线点高程进行复测检查,其点位横向较差不应大于5mm。71117 每次开挖钻爆前应在开挖断面上根据中线轨顶高程标出预计开挖断面轮廓线。开挖形成后用断面仪测绘断面。71118 隧道贯通后必须进行贯通测量(横向、纵向、高程)。并根据实际贯通误差宜采用折线法在未衬砌地段调整,因调整而产生的转折角小于5时,可视为直线线路,转折角在525时,应按顶点内移量确定线路及相应衬砌位置,转折角大于25时则应加半径为4000m的圆曲线。71119 程贯通误差在限差内时,应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可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712 施工测量注意事项7121 为保证路基碾压宽度,填方地段路基应预留约50cm碾压宽度。7122 明挖基础的施工放样一般可适当放大0.30.5m,以保证正确安装基础模板为原则。7123 全断面开挖的隧道当两端掘进至距预计贯通点约100m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一般不应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7124 计算和复核人员不应用同一台计算器和同一个程序进行复核。7125 300m以上的桥梁两桥头、500m以上的隧道进出洞口以及大型车站等工程密集区应不少于3个GPS点或导线控制点,2个四等水准基点。第八章 隧道监控量测81 监控量测的内容811 拱顶下沉观测。812 拱脚、墙腰水平变形量测。813 黄土、浅埋和地表有建筑物时的地表沉降观测。814 隧道衬砌沉降缝两边不均匀沉降观测。815 采用中隔壁法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隧道,对中隔壁(临时支护)受力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拆除时间。82 监控量测断面布设距离821 黄土、浅埋、偏压、下穿公路或地表有建筑物地段每5m为一量测断面。822 级围岩每10m为一量测断面。823 级围岩埋深较浅或含水量较大地段,每10m为一量测断面,级围岩一般地段,每20m为一量测断面。824 级围岩每30m为一量测断面。825 需进行地表沉降观测的隧道,其地表观测断面布设与洞内量测断面对应布置,黄土地段、浅埋地段全部布置。826 衬砌不均匀沉降观测按每一个沉降缝为一观测断面。83 监控量测断面布点规定831 拱顶下沉观测点:黄土、浅埋、偏压、下穿公路或地表有建筑物和级围岩地段按拱顶、两拱腰3点布设,其它地段按拱顶1点布设。832 水平变形量测点:按拱脚和断面最宽处左右各2点,共4点对称布设。833 地表沉降观测点:黄土地段、浅埋地段全部布置,其布点范围D=B+2(H+h)tg30,从隧道中线向两边每5m设一观测点,有建筑物时酌情在建筑物上增加布点; D-布点宽度 (H+h)tg30-黄土内摩擦角对地表影响宽度。834 隧道衬砌结构不均匀下沉降观测点:在衬砌沉降缝两边边墙同一水平线上,每条沉降缝左右对称布设。835 洞内、外观察:主要目的测量检查初期支护结构物的明显变形和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84 监控量测频率规定841 土质隧道第一次拱顶下沉、水平变形量测时间应在开挖完成后36小时内完成;石质隧道第一次拱顶下沉、水平变形量测时间应在开挖完成后12小时内完成。842 洞内量测频率按日变形量和距开挖面距离双因素指标控制: U=5mmd 或 (01)B:每日2次5mmU0.2mmd或(12)B:每日1次0.2mmU 或 距开挖面距离2B:每3日1次,5日后变为7日1次。 (U-日变形量 B隧道开挖宽度)843 地表下沉观测频率:第一次观测必须在隧道开挖前5日内完成初始观测值,以后按洞内同频率进行地表观测。844 地表布置的位移测点在开挖面前方不小于一倍洞径处取得初始值,地表进行的量测项目应测至二次衬砌施作后不小于一个月时间。洞内必测项目测至二次衬砌施作时。845 洞内、外观察每日1次定时检查并记录。85 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851 每次现场量测完成后,均应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填表统计,并将测的数据及时添加到“变形时态变化散点图”中,据以及时考察变形发展动态,修正回归系数。852 1030日不断对两图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两图发展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形速率。853 根据变形最大值和变形速率预报围岩稳定性和安全性。86 围岩稳定性和安全性判定861 日变形大于5mm连续10天以上或累计变形量已大于预留变形量,即应采取加强二次衬砌。无条件采取二次衬砌时,可采取加强初期支护措施和临时支顶措施。862 变形速率无减缓趋势或呈逐渐加速趋势3天时,并且累计变形已接近预留变形量,即应采取与第1条同样处理措施。当变形速率超过10mmd或第10天位移总量超过150mm时要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863 根据回归函数计算变形速率。864 双线隧道断面大、开挖工序多、设点及量测时间应根据施工情况酌情决定,但原则是宜早不宜晚,强调及时性。865量测资料、图表、分析结论报告应及时向项目总工、现场技术主管工程师和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866发现量测数值异常或接近安全临界值时应及时向项目总工、现场技术主管工程师和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第九章 高速铁路测量91 测量方案编制 接到高速铁路的测量任务后,首先仔细阅读工程所要求的测量精度、有关技术、施工现场情况等,然后确定测量实施方案,程序为:审核测量资料选用仪器对设计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判断设计测量控制点是否达到规范精度满足精度要求重新选埋点进行导线加密对加密导线点按规范要求进行外业测量加密导线点精度评定上报测量监理测量方案、复测成果和加密成果批准施工测量放样换手复核复核无误开始施工。92 时速200250Km的有碴轨道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要求921 平面控制测量应首先选用GPS进行测量复测和导线加密。GPS点应每隔34Km左右布设互相通视的一对点,每对点间距宜为1000m。922 时速250Km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GPS进行首级CP控制点测量时,应采用B级技术要求;CP控制点可以采用C级技术作业要求,CP加密控制点可以采用D级技术作业要求。时速200250Km的有碴轨道平面控制测量CP、CP、CP应比时速250Km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要求相应的低一级别。表3是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各级GPS静态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表3 级别项目BCDE卫星高度角()15151515有效卫星数544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201515时段长度(min)90604545观测时段数2121212数据采样间隔(S)1560156015601560PDOP或GDOP681010923 时速200250Km的有碴轨道GPS平面控制网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主要为勘测和线下工程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铺轨基桩控制网(CP),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各级平面控制网应按表4执行。时速200250Km有碴轨道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 表4 控制网级别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选点要求CPGPSC1000m4Km一对点,选在离线路中心不大于400m且不宜被破坏的范围内CPGPSD600800m选在离线路中心不大于200m且不宜被破坏的范围内导线四等400600mCP导线五等150200m根据施工控制的需要选点埋石注:当CP采用GPS测量时,CP的点间距为4Km一个点;当CP采用导线测量时,CP的点间距为4Km一对点。924 时速200250Km的有碴轨道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表6的规定。时速200250Km有碴轨道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表5控制网级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