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333401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_,_各不同。不识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题目是_,题目的意思是:_。作者是_代诗人_。3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_)(_)(_)(_)4前两句的意思是_5诗人从_、_、_、_、_、_几个角度观赏庐山,看到山的姿态和形状各有不同,诗句“_,_”蕴含着深刻的道理。2. 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3上阕词诗人写了哪些景色?_3. 阅读芳草地。太阳的话艾青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和亮光,把温暖和露水洒满你们新的空间。1诗中的“我”指的是_,“你们”指的是_?2诗歌中第节。画“”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写法,表现了太阳_的心情。3诗歌中的第节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这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给予人类的美好事物:、和。本诗中太阳代表了,表达了作者。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要读出命令的语气。B.现代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C.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5我想到了两个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_、_。4. 阅读理解。雨中的树林金波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高兴),你还会发现很多(奇怪新奇)的事情。(透明晶莹)的雨珠滚动在树叶上,蜘蛛吐丝给你穿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了一身运回了家。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选自我寄给你一粒种子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在括号中恰当的词语下画“”2照样子,写句子。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_又_又_。3诗中画“”的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比作_,这样写真好,因为_。4读完文章,你一定有不少感慨,用你的笔将它尽情地写出来吧。_5. 诗歌鉴赏。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_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_(谁)。3篱落:_4惟有:_5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前两句写梅子_、杏子_,麦花_、菜花_,色彩鲜明;后两句写昼长人稀,_飞、_舞。6. 挑战课外阅读。地球的呻吟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激的河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写上正确的音节。呻吟(_)吝啬(_)厮杀(_)践踏(_)窒息(_)倾其所有(_)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自私(_)吝啬(_)惭愧(_)清澈(_)3“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B.战争夺去了儿童的欢乐。4文中“惭愧的事情”具体指什么?用“”画出有关的语句。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_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_8. 课外阅读。小院的夏天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写了五种景物:、。2下面哪个词语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A.翻过B.偷看C.飞进D.歌唱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多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B.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C.这首诗应该用悲伤的语调缓慢地朗读。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4读了这首小诗,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我仿佛看到_,仿佛听到_,仿佛闻到_。9. 古诗对比阅读。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第一首古诗是_朝诗人_写的,第二首古诗是_朝诗人_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宿雨”一词,意思是_,让我们想到第二首诗中的一句_。第二首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提到了_与_,在第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_。3(1)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_、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_的乐趣。(2)第二首古诗抒发了诗人_、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10.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诗。诗句中的最后两句分别是:。(2)判断对错。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3)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B.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C.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D.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4)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11. 课外阅读。河流妈妈河流为什么在笑因为太阳在逗它呀妈妈河流为什么在唱歌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妈妈河水为什么冰凉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妈妈河流多少岁了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妈妈河流为什么不歇息那是因为大海母亲等待着它的归程1河流为什么在唱歌?( )A.因为太阳在逗它。B.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C.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D.因为大海母亲等待着它的归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和(_)。A.河流“在笑”是看到的,“在唱歌”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受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B.诗歌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流的特点。C.整着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整首诗的语言平淡。3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河流那种永不停歇的执着精神的赞美。B.通过写母亲回答孩子有关河流的问题,表达的是人世间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永远的牵挂以及孩子对母亲永远的依恋。C.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D.妈妈用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解释了与河流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4说河流在_、在_,说明在孩子的眼里,河流是_的,就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而母亲回答的方式就像在讲童话故事,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同时,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_。12. 阅读与欣赏。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麦花:指麦子扬花,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日长:白天渐渐变长。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挡物。蛱蝶:蝴蝶的一种。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季节应该是(_)2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景物没有在诗中出现?( )A.白菜花黄莺鸟B.杏子蜻蜓C.麦花油菜花D.蝴蝶篱笆的影子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13. 阅读片断,完成练习。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对这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2仿照本段句式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啊,妈妈哪一次病床前不是你悉心地呵护?_1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解释下列词题:_只缘:_不识:_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_,后两句写_,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_。5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_)(_)(_)(_)(_)(_)6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