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63396654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课堂还给学生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学中一般从人物和环境两个角度切入,从中又派生出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出场比较、环境描写的艺术、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等多种教学目标。由于课文内容丰富主旨深遂,在教学方式上一般采用教师主讲、师生共同探讨的模式。今年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好,因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这篇经典课文的学习。笔者选择的学习点是人物形象分析。一、课堂描述用两节课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第一节:布置学习要求: 从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三人中自行选择一个,再按所选人物自由组合,人多的可以再下分几个小组。 分析讨论时要求从文本具体描写入手,不能架空分析。并以课文为主,适当补充小说中其它情节以作佐证。 每小组要求人人都要发言,一人笔录,最后共同形成书面材料。材料由“人物分析”和“寄语”两部分构成。第一个要求中要能概括出人物的特点,第二个要求兼顾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每组推荐一个主讲人在第二节课时汇报本组研究结果。接着分组研究,学生参与度高,活动很积极。第二节:师:上节课大家就自己选定的人物进行了交流讨论,现在请小组发言人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哪一小组先来?生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林黛玉。首先从她的外貌说起。作者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进行了比较。第4段写众人眼里的黛玉,只是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表象,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第5段中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描写进了一层,突出她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中国古典文学描写女子美丽,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等,可这些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不是一般的赞美,而是赞叹,且叹中有惊。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不仅迎合贾母心意,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经过两处铺垫,第14段中借贾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病美人图,而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能看出来。三处描写从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了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既有朦胧的美感,又使她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曹雪芹在第5 段和13段对王熙凤、贾宝玉两人的服饰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而对黛玉的衣饰始终不提及一字,不管是在众人眼里,王熙凤眼里,还是在宝玉眼里,甚至整部红楼梦中也少有她的衣饰描写。本文铺陈王熙凤的装束衣饰,使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为的是使女性的美雅俗有别。王熙凤对服饰的过分修饰,是俗气,恰恰衬托出黛玉超凡脱俗的风韵。师:第二处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评价能不能算是正面描写呢?生2 :这应该也是侧面烘托,因为并没有直接描述黛玉的容貌。师:对。最能表现王熙凤的惊叹的是哪一个字?生3:“真”。师:为什么?生4:“真”表示意外,以前都不相信有这么标致的人存在,现在居然真的有,说明实在是太美了,美得叫人不敢相信。师:你们刚才分析时已能抓住关键句子了,如果能突出关键词,就更好了。能概括一下第三处借宝玉眼对黛玉的描写突出了黛玉的哪些特点吗?生1:美丽,多情,心细,体弱多病。师:很好。黛玉组的请继续。生5:我们这一组也是研究黛玉的,我们研究了对黛玉的语言行动描写。一、第7段在邢夫人处的回话“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婉拒用饭之意,又表现了她顾全礼节,识大体。二、在王夫人房里,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黛玉方才告了座,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行事,可见黛玉的谨慎小心。三、回答读书问题时,答贾母与答宝玉措辞不同。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很谦虚地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细心敏感,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她将姿态放得很低,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比贾家姐妹有才学。师:这一小组在研究人物语言行动时很好地结合了原文语句,分析有理有据。也能注意文中的细节。你们能概括一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吗?生6:我也是这一组的,我代表这一组概括。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细心,多虑,自尊,孤傲。生7:我问一个问题,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她为什么和贾府中的其他女孩子不同?生8: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的身份造就了这一点。她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的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她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身处这个大家庭,无疑她是自卑的,偏又她的骨子里生着叛逆,她用孤傲掩盖住了内心的自卑,所以在贾府显然不如宝钗得人心,造成了死时场景的凄凉。这正是她的悲剧所在。师:你的意思是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她的身世,二是她的性格。生8:是的,一是外在原因,一是内在原因。师:说得非常好,每个人的性格的形成都是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分析得很深刻。师:你们这一小组谁来“寄语林黛玉”?生9:你左手捉襟,右手执笔,挥洒出那一腔诗情,在风中流转不息。茜纱窗下,你长长的流苏,萦得宝玉伤心,绕得整个世界为之动容。你是个会舞文弄墨的才女,每次作诗应对必是技压群芳,“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字里行间流露出灵动之美,足见你过人的才情。你是个多愁善感的痴女。在那个花飞花谢花满天的季节里,你匆匆走过。你葬的不仅是花,还有一季春,一场梦,还有你的青春,你的往昔,如繁花般,你绚烂而又柔弱的生命,在岁月的笑声里,最终香消玉殒。你知道,尘世中,无论怎么努力想要牵住手中的姻缘,终会被迫松开幸福。因此,你选择了离去。你的生命就应该是这么一种永恒的存在,于无声处尽显性情的高贵与纯洁。拈一朵落英,呷一口香茗,绣一枝芙蓉,摆一盘围棋,每一个在你身上浅浅停留的动作都展示了你的美,高贵而忧郁。(掌声)师:太棒了,你们不仅触及到了林黛玉的心灵深处,而且也沾上了林黛玉的诗情,文字非常优美。师:下面分析王熙凤的形象。师:刚才这一组从凤姐的名字、在贾府中的地位、她有领导能力、聪明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凤组的特点,你已经比较多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了。不过王熙凤初见黛玉一段似乎还有些细节值得玩味,哪位同学来补充?二、反思1. 课堂选择教师主讲还是学生活动的标准教师主讲是传统课堂模式,学生活动则是新课程标准关于发展学生能力要求的课堂呈现,其实这两种模式都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无所谓孰优孰劣,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至于何为合适,则要看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文本情况。文字优美且主旨不甚深的文章适合学生活动,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游子思乡的主旨清晰可见,而文章语言则很有特点,有种诗意的美,这样的文章就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片断欣赏交流。而像鲁迅祝福这样的文章,用意极深,故事又离学生生活有距离,其主旨的探究最好主要由教师讲析。当然,这两种教学模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交错使用,实际上我们的课堂常常如此。如金岳霖先生,人物的分析学生完全可以完成,但金岳霖先生身上体现出的西南联大的精神就要由教师主讲了。学生情况。不同年级、不同班型,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会不同,语文素养整体较高的班级可以多安排学生活动,否则,学生容易乏味;语文基础略差的班级,则要教师多讲,慢慢带,火候到了才能放手,否则,收获甚微。2. 精心选择学生能把握的角度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在全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有些内容是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如贾府的环境,小说的艺术手法,这一回在全书中的作用,等等,这些还是应该交给教师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却是可以胜任的。要选好恰当的角度,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笔者暑假中已经要求学生通读红楼梦,开学后学生又听了红楼梦专题讲座,可以说学生对这部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学习金岳霖先生祝福等课文时笔者已经示范了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并对人物描写手法做了概括。基于这些前提,笔者才有一定的把握将课堂交给学生。当然,也不必等到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敢去做,课堂本就是容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只要角度不太冷僻,学生大体能把握就可以让他们去尝试了,相信学生,他们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3. 学生活动的注意点在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上,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客观上不可能让太多的学生有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机会,但课堂绝不能只是部分学生的舞台。新课标要求“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笔者采用先小组讨论再推荐发言人全班交流的做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全员参与,合作探究,应该是学生活动课的宗旨。学生分析课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脱离文本,或妄下结论,或避近就远,或胡乱联系。老师要明确要求,做好示范,并及时提醒,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笔者发现学生在分析王熙凤形象时对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还不到位,于是及时作了提醒。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空间。分析讨论中学生的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口头表达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展示,而“寄语”这一环节的设置则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给学生提供写作展示的平台。而且在分析欣赏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已水到渠成,符合写作的心理特点,往往能写出精彩的文字。这是阅读向写作转化的一种有效的办法。4. 教师的作用在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上,教师也不能缺席。具体说来教师要做好四个角色:鼓励者,评价者,引导者,补漏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热情需要保护,学生表现的亮点教师要及时鼓励,鼓励面要广,态度要真诚。当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说“好”的鼓励是毫无价值的,学生有错误可以鼓励他的勇气,但不可以在“好”的掩盖下让他继续错误下去,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能和稀泥,和稀泥的现象在课堂上并不少见。老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不能把偏差当个性、当标新立异而不敢否定,要做正确的引导者,为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预见到多种状况。学生粗心带来的疏忽、认识不够造成的遗漏,教师都要及时补上,这也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工作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