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276449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猪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猪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 38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XXXXXXXXX猪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 XXXXXXXXX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齐瑞、刘艳萍、杨淑红、赵辉、曾辉。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IDB41/T XXXXXXXXX猪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 林下种植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地选择、种苓选择、蜜环菌种的选购、菌材和菌枝的准备、林下栽培技术、栽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本标准适用于猪苓林下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中国药典2015年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猪苓猪苓又名豕苓、野猪苓、猪屎苓、猪茯苓等,是常用的药用真菌之一,属于多孔菌科猪苓(地花)属,被誉为“药材乌金”(中国药典2015年版)。猪苓主要由菌核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菌核生于地下的土层中,子实体从菌核上长出,质软味美,可以食用;菌核为其药用部位,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淋病、糖尿病、全身浮肿、小便不畅、尿急尿频、尿道疼痛、受暑水泻以及急性肝炎、急性胃炎等疾病。猪苓不能直接生长在土里或寄生在树木上,猪苓菌核的生长发育需要蜜环菌提供营养,猪苓菌核休眠时,蜜环菌侵入猪苓菌核内部,与其建立共生关系,通过营养协调,共同生长。3.2蜜环菌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Vahl ex Fr.)Quel又名榛蘑,属于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著名的药食兼用真菌,由子实体和菌丝体两部分组成。子实体由菌盖、菌肉、菌褶、菌柄和菌环组成,菌盖为米黄色、浅黄色或棕褐色,肉质,呈半球形或伸展,菌肉为白色或类白色;菌褶为白色、污秽色或具有斑点;菌柄为圆柱形,纤维质,呈海绵状,中上部具环或者不明显,长5 cm13 cm,直径为4 mm10 mm, 下部有毛状鳞片或光滑,和菌盖同色,其内部松软或者中空,并于基部与菌索相连;菌环呈白色,生于菌柄上部,有的为双环,其气味微淡,孢子为白色。菌丝体以菌丝和菌索形态存在。3.3共生关系猪苓菌核与蜜环菌之间存在较特殊的真菌间的共生关系,蜜环菌以无外壳的菌索形态侵入猪苓菌核,首先迅速消化菌核的部分菌丝,吸收其营养,并使菌核的密闭层防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多带衍生的多级隔离层;而猪苓菌又反侵染蜜环菌菌索细胞,使菌索内部出现中空,形成营养通道,进而产生附着效应,形成共生。3.4白苓猪苓母苓在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菌丝突破菌核表皮,不断增多形成菌球,进而长成白苓,白苓在当年适宜的温度下会迅速长大,并产生许多新分枝。如果条件适宜,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母苓上随时可以萌发出新生白苓。3.5灰苓秋季地温逐渐降低,白苓生长速度渐慢,表皮颜色加深,在越冬后颜色变黄或灰黄色,即为灰苓。3.6黑苓灰苓在第二年经过季节变换,颜色变褐、黑褐色,再经过一个冬季完全变成黑色,即为黑苓。3.7商品苓猪苓的菌核根据它的成熟度及生长年限,分为老苓、黑苓、灰苓、白苓4种。前3种均作为商品苓,去掉杂质、刷洗干净、晒干或烘干,即可出售。4 栽培地选择山区坡地栽培时,选择海拔800 m2000 m、半阴半阳的二阳坡、坡度2050的杂木林、次生林或落叶阔叶林,土壤中含粒状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土进行林下栽培;平地栽培时,也是选择地势高、不积水的杂木林、次生林或落叶阔叶林,土壤中含粒状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土进行林下栽培。5 种苓选择苓种苓材料应选择新鲜、个头中等偏小、菌核生长健壮饱满,外皮完整,无伤痕,无杂色菌斑,颜色黑亮,有一定弹性,断面白色,质地均匀,表面有灰色瘤状突起的灰黑苓和黑苓。用纯菌种栽培时挑选菌丝长满袋或瓶,生长质密健壮,达到成熟并有幼龄长出的菌种,表面长有的猪苓小菌核刨去不用。6 蜜环菌种的选购蜜环菌种多为商品直接购买,购买时应选择外观新鲜湿润,生活力强,菌丝色白一致,夜晚可以看到荧光;可闻到蕈香气味等菌种。同时要弄清菌种的生产厂家、生产地址和质检报告等。7 菌材、菌枝的准备菌材选用直径8 cm15 cm的阔叶树,截成30 cm40 cm长的树段,树段表面用刀劈成鱼鳞状。每平方米放12根。菌枝选用粗细均匀的树枝或树干,截成25 cm30 cm。比较粗的树枝表面也劈成鱼鳞状。每平方米放80100根。 8 林下栽培技术8.1 栽培床的准备山区坡度栽培时,选择顺坡势横行开沟;平地栽培时,要起垅,在栽培地四周开挖排水沟。栽培床挖深20 cm30 cm、宽约l m的栽植床,长度随地势设定。要将栽植床底部挖松约20 cm,并铺上一层5 cm10 cm厚的树叶,这样为蜜环菌生长可以提供优良的环境和足够的养料。挖坑挖长70 cm、宽60 cm、深20 cm30 cm的坑,在林间须根处栽培。也可开挖长沟槽栽培,根据地形而定。坑底挖松并整平。8.2 栽培方法8.2.1 蜜环菌菌种栽培法每窝用段木5根,树枝2 kg,蜜环菌种1瓶,苓种350 g500 g。先在坑中按间距4 cm5 cm放5根段木,棒间空隙处回填半沟砂土,在段木两边均匀放入猪苓种,将1瓶蜜环菌种放入猪苓种两边,然后在每个棒沟空隙处放56节树枝,用沙土盖严段木,再放一层1 kg15 kg湿树枝,树枝不重叠;最后覆土10 cm15 cm,整成龟背形,上覆枯枝落叶保温保墒。8.2.2 菌材伴栽法依高山阳、低山阴选址,高寒浅坑,深15 cm20 cm,低山深坑,深30 cm,宽50 cm60 cm,长依地形而定。在林间须根处栽培,可开挖长沟栽培,坑底挖松整平并撒人防治白蚁粉,填腐殖质土35 cm,菌材和段木以4 cm5 cm间距平行摆放,将苓种的小头朝上排放在菌材的菌索上和两端的断面附近,填细土并压实,1根菌材放45块苓种为宜。2根菌材两边约放入350 g500 g苓种,新段木处不放种苓。棒的空隙处覆细土填满压实,然后放人1 kg1.5 kg树枝,树枝必须单个平放,不能重叠,最后覆土10 cm15 cm,盖成龟背形,也可呈“井”字形,栽培2层。8.2.3 固定菌床栽培法挖开已培养好蜜环菌的菌床顶土,取出上层5根菌材,摆入就近已挖好的栽培坑内作活动菌材使用,下层5根菌材不动作固定菌床。将掰开的小块苓种贴放在菌材的鱼鳞口上和菌材两端,或菌索密集处,使种苓断面与蜜环菌紧密结合,放好后用腐殖土填满菌材间空隙,然后盖细土l0 cm15 cm,坑顶盖枯枝落叶,呈龟背形,以利排水。8.2.4 活树桩根栽法选直径较粗、根部土层深厚的适生树,在距树干30 cm外挖露侧根后,沿根生长方向挖深20 cm30 cm、宽50 cm、长约1 m的种植坑,将侧根皮环剥3 cm5 cm,使其停止向主干输送养分(直径5 cm以上的侧根砍1排鱼鳞口),坑底刨平后铺约10 cm湿枝叶层,上面再铺1层树枝,中间夹放蜜环菌种或菌枝,用土填实空隙,使其与树根下面相接。将猪苓菌核沿树根两侧下部紧靠摆放,摆完用土填满空隙。8.2.5 树棒打孔点苓种栽培法每坑需直径5 cm10 cm段木30 kg左右,树枝2 kg,树叶2 kg,猪苓菌种1瓶,蜜环菌2瓶。坑深2O cm,每根树棒上用直径12 mm16 mm电钻打孔34行,孔深3 cm,孔间距10 cm,点入猪苓菌种,菌种要塞满孔,点种后覆盖发菌20 d30 d后再下地栽培。坑底挖松整平,填放湿树叶0.5 kg,把点好种的树棒34根放入坑内,棒间距5 cm,棒与棒之间填湿树叶,并在树叶上撒少许掰成0.5 cm1.0 cm的猪苓菌种,再放人1 kg树枝。然后在棒两头、两侧及树叶、树枝中间播1瓶蜜环菌种,用土盖平。同法再栽第2层,最后盖一层树叶,覆土10 cm15 cm。9 栽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9.1 栽后管理9.1.1 温度管理夏季遮阴降温对猪苓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林木覆盖度以 50%70%最好,在遮阴度不够的地方可采取搭建遮阴棚、控制杂草高度、覆盖杂草、树枝、树叶、秸秆等方式遮阴;温度超过 30 时适量引水浇灌也可起到降温效果;冬季气温较低,在栽培窝上覆盖 15 cm 左右的玉米秸秆、杂草或者树叶能起到保温的效果;在海拔较高的猪苓栽培区域,晚秋时在栽培窝或栽培沟的龟背形顶部加盖 5 cm8 cm 厚的腐殖质土,以保持地温。引水浇灌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9.1.2 水分管理山坡林地在夏季要采取人工割草或者使用低浓度的农药控制杂草的高度在 30 cm 以下以减少杂草消耗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又可以起到遮阴的效果。在山坡上栽培时,使栽培窝表面有凹陷,以便尽量多的收集雨水;平地栽培应根据土质、地形以及季节合理确定栽培窝的凹凸,比如土壤偏沙性时,适当使之凹陷,土壤偏粘时,则应适当凸起防治积水。在雨季要确保排水渠通畅。9.1.3 营养管理由于猪苓生长周期长,栽培后应经常检查,发现菌核或菌材外露要及时覆土盖草,为蜜环菌增加营养供应。每年的 57 月份加施猪苓生长素兑水浇灌可增产 30%。生长素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9.2 病虫害防治9.2.1 主要病害及防治危害猪苓病害主要是霉菌和水浸病虫害。其中霉菌的危害最大,菌棒感染霉菌后可抑制猪苓菌核蜜环菌的生长,这主要是由菌棒间有空洞造成,因此栽培时注意用土壤填平空隙。菌材轻度感染霉菌需及时刮除并暴晒 1 d2 d,感染严重的菌材立即挑出烧毁以防感染好棒,同时保证覆盖土壤不要带有杂菌。防治水浸病主要是及时排除积水,林荫过密要疏枝,增强阳光照射。也可用 5%20%石灰澄清物喷洒,或直接撒粉,也可与硫酸铜合用。农药选择与操作应符合GB/T 8321与NY/T 1276的规定。9.2.2 主要虫害及防治猪苓生长过程中虫害主要是蛴螬、鼢鼠等咬食菌材、蜜环菌和幼嫩的猪苓菌核造成减产。林地栽培时采用套种,每一生长周期结束后,换一次穴位,休穴2 年后再套种。这样即恢复了地力,避免杂菌及蚂蚁大量繁殖积累,危害蜜环菌,又能使挖穴是斩断的细根更新,复壮,促进树木生长。蚂蚁、蛴螬等虫害蚂蚁和蛴螬可利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安装防虫网,也可用 90%的敌百虫晶体 1000 倍液在窝内喷洒防治,或者栽培时在土壤中使用鱼藤精伴细米糠 1:1000 倍杀灭。防止鼠害的方法为栽培前在窝内或沟内均匀撒放磷化铝。农药选择与操作应符合GB/T 8321与NY/T 1276的规定。10 采收与加工10.1 采收时间人工栽培猪苓,一般 3年收获,如果蜜环菌菌材质地较硬,或段木较粗,可只收老苓、黑苓及灰苓,留下白苓使其继续生长,若段木已充分腐烂,则应全部挖出。北方地区夏季与南方地 区除雨季外均可随时采收。北方冬季采收,应选择在晴好天气,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防猪苓冻伤。 10.2 采后处理收获后的猪苓,按大小、色泽和是否完好进行分级。个体完好的,晒制加工至含水率13%,便可作为商品出售或保存。_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