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中学语文戴芝全微课说明文档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63261023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雅中学语文戴芝全微课说明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雅中学语文戴芝全微课说明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雅中学语文戴芝全微课说明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一、 试题回放试题回放阅读下面两阅读下面两 首诗,然后答题。(首诗,然后答题。(6分)分) 从军行七首(其五)岑参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吐谷浑:指敌酋。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三、四句。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没有正面写将士们如何夜战,而是通过“生擒吐谷浑”的赫赫战果,让读者去想象战斗的激烈和战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捷报传来时欢呼雀跃的情景,使诗歌更深沉、含蓄。(4分)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虚与实虚与实虚实相生(联想与想象)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上片除上片除“念念- -阔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心情。 现实为实现实为实 -想象为虚想象为虚 阅读杜甫的阅读杜甫的赠花卿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怎样的写法? 答:前两句用具体形象实写乐曲之妙,后两答:前两句用具体形象实写乐曲之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由实入虚,因虚而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由实入虚,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现实为实现实为实 -感想为虚感想为虚08【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请从“虚实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景为实景为实 - 情为虚情为虚另有:另有:景为实,理为虚;景为实,理为虚; 眼前为实,梦境幻境仙境理想为虚眼前为实,梦境幻境仙境理想为虚 所谓所谓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的部分。所谓虚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就是把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就是把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衬,交织融合。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虚实结合的妙处: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使画面更加丰富,使情感更深沉,使形象更生动丰满;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练习实例练习实例 送魏十六还苏州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皇甫冉 ( (唐代唐代) )秋夜深深北送君,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回首姑苏是白云。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诗中一、二句实写,写诗诗中一、二句实写,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三、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三、四句虚写,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四句虚写,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以虚写实、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以虚写实、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意境,深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全诗表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的留恋、孤独和惆怅。 琅琊溪琅琊溪 宋宋 欧阳修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槎(滁州琅琊山。槎(ch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问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问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 6分)分)课堂演练课堂演练明确: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以实喻虚,激发了读者的想象,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之情和惜春之感,富有宋诗的理趣之美.课堂演练课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 【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9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