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50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3214424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202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5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5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5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50篇正文(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不倒的蛋娃娃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体验探究的乐趣。2、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述。活动准备:准备蛋宝宝两组:一组为“不倒的蛋娃娃”,一组为“会倒的蛋娃娃”。蛋娃娃的数量同幼儿人数。!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石块、小沙包、橡皮泥、胶带等。集体记录表一张。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幼儿观察并描述蛋宝宝的外形特征。幼儿自由玩蛋宝宝,观察并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小结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2、猜测并实验验证。猜测和交流。(1)师:为什么有的蛋宝宝推来推去不倒,有的蛋宝宝推一下就倒呢?(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教师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实验验证。探究蛋宝宝不倒的原因。(1)师:“为什么有的蛋宝宝身体里放了东西就推不倒,有的蛋宝宝一推就到了呢?(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成功的作品失败的作品。(3)教师小结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下来。3、再次实验验证,解决问题。(1)师根据我们的发现再试试能不能做成“不倒的蛋宝宝。(2)幼儿自由制作。(3)教师小结,出示饮料瓶能不能做“不倒娃娃”,给幼儿留下悬念,活动结束。活动反思: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2)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西瓜虫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及其生活习性。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论西瓜虫。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1.教师:“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2.教师:“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1.教师“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2.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教师:“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教师:“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活动反思: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3)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弹力运动会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活动准备皮球、橡筋、气球、弹簧、木块、铁片、弹性球、动物标靶、自制弹弓(每人一个)、纸制子弹等。活动过程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皮球跟着音乐拍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没有气的。诱导幼儿按一按、捏一捏有气和没有气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气会弹得高,原来空气也有弹性。找一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品。(1)在一大堆物品中找出有弹性的物品(如拉一拉弹簧、橡筋、捏一捏气球、海绵等)。(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弹性的。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如弹簧床、海棉枕头、沙发、床垫、吹气救生圈等。玩一玩。(1)橡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一只小球,并用同一只手拿着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2)橡筋一端系着中指,然后一只手拿着球向前投,随后收回,重复投掷,可投向目标处。(3)固定橡筋一端,另一端手拉着小球,拉到一定的距离时放手,让球反弹回去,超过固定物的高度。(4)将长橡筋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拍柄上,然后用球拍向上拍打小球,让小球弹上去又拉回来,反复拍打。做游戏。(1)看谁射中靶。用力投掷玩一玩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长,让小球能打中相隔一定距离的动物标靶。(2)看谁弹得远。一手握小弹弓的把柄,另一手用纸制子弹拉紧橡筋,然后放手,让子弹弹出去。拉得越紧,子弹弹得越远。在地上按一定距离画三条线,超过最远一条线得3分,超过第二条线得2分,超过第一条线得1分。注意事项1.小弹弓不要对着别人。2.可分别采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自由活动的形式。拓展思路弹簧纸偶:先把一张大的长方形纸卷成筒状,然后在上面画上眼睛、嘴巴、耳朵及尾巴等。用另一张小纸条来回折叠,折成弹簧状,要求折得整齐。然后把纸筒粘在弹簧状纸条上,用手轻轻一按,它一会儿变矮,一会儿变高。活动反思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4)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自由自在的电线含反思活动目标: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活动准备: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吴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活动反思: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让幼儿丰富一些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5)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搭纸桥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改变桥面形状可以使纸桥承重力发生改变。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获得不同造型桥面有着不同承重力的经验。活动准备:“家家红”瓶子每人2个、A4纸每人半张、自制小河每人一条、雪花片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发现改变桥面形状可以使纸桥承重力发生改变。活动难点: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活动过程:一、情境故事导入:小马过河,激发幼儿兴趣。1.师:小马带着三个雪花片怎样才能过河呢?2.引导幼儿了解桥的结构。师:今天让我们用纸和瓶子来帮小马造一座桥吧!桥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3.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搭建纸桥。二、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1.引导幼儿把三个雪花片放到桥面上,看纸桥是否能承受。师:桥除了美观,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承载物体。刚才你们造了各种各样的纸桥。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你设计的纸桥能不能帮小马顺利地带着雪花片过河?请把雪花片放在桥的中间试一试!2.抛出问题:发生了什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你的纸桥能承受住三个雪花片的重量吗?那怎样才能让纸桥承受住三个雪花片的重量呢?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请成功的幼儿上前演示自己的操作方法。5.教师小结:原来改变桥面的形状可以增大纸桥的承重力。三、再次操作,看谁的纸桥最坚固。1.提出操作要求:在不改变桥的长度和桥墩数量的情况下,让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纸桥上就是胜利者。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1)引导幼儿验证成功幼儿归纳的优秀经验。(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师可以演示桥面折成波浪的方法)(2)评出最牢固的纸桥。引导幼儿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四、集体交流总结1.归纳小结:桥面折叠后拱起来能承受更多的力,桥面折叠成波浪能承受更多的力。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大桥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让我们的纸桥更坚固。建筑师们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赵州桥。小朋友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2.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拱形桥。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中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活动反思: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情境式设计鼓励幼儿挑战困难,运用对纸张的改变进行自由探究、分享经验、逻辑推理,鼓励幼儿在多次的互动探究中发现不同形式的纸桥面的特点。(6)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动画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动画片的成因。2.了解视觉暂留现象。教学准备1.翻页动画视频2:45分2.自制动画卡片(一面是笼子,一面是鳄鱼,中间卡纸做棍子)教学过程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么?2.你们喜欢看哪部动画片?3.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你们看过么?4.我们都爱看动画片,但是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么?5.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神奇的短片(播放视屏)6.有没有聪明的小博士告诉老师,刚刚的视频里演了什么?7.这个动画是用什么做的?8.用纸能做动画片?你们看错了吧?9.快速翻动纸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10.我们看过的动画片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只是动画片是由更多的画面组成的,当这些画面被快速翻动的时候,卡片上的宝宝就好像活了一样,动起来了。1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卡片(出示自制卡片)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12.观察正反面13.让卡片转起来,幼儿观察画面,看到了社呢吗?(笼子里关着鳄鱼)14.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将看到的影像暂时保存,在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因为老师在转动卡片时笼子的影像会暂时留在我们眼前,所以,老师转到另一面的时候,两个画面就会重叠,看起来鳄鱼就被关在笼子里了。15.每一部动画片背后都有许多叔叔阿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看动画片时,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16.结束教学教学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孩子在上课时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能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孩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孩子自然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7)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小乌龟爬过来含反思活动目标1.被乌龟的出现所吸引,产生接纳、喜欢乌龟的情感。2.参与关于乌龟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讨论,萌发观察兴趣。活动准备1.实物乌龟一只,铃鼓、碎肉等。2.设置简单场景:用积木或纸盒搭成的小路,中间散落几个球。活动过程1.猜猜谁来了。师幼围坐在一起,教师神秘而又欣喜地设问: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猜猜他是谁?请出新朋友,亲切地:哦,小小乌龟爬过来了。引导幼儿说一说乌龟长什么样,你最喜欢乌龟的什么。2.小小乌龟爬过来。乌龟今天真高兴,他爬呀,爬呀,爬过来。看看他是怎么爬过来的?乌龟还要爬到小朋友这里去,它是来向你们问好,看看他爬向谁?乌龟向哪个方向爬去,就请那一方向的幼儿对乌龟打招呼,如“你好,乌龟。”“我喜欢你,乌龟。”“想和我做朋友吗?”等等。可以请幼儿用手去触摸乌龟的身体,说说有什么感觉。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3.逗乌龟。教师手持铃鼓在乌龟上方摇晃,观察乌龟受声音刺激时的反应。乌龟喜欢吃什么?请个别幼儿用碎肉来喂乌龟,观察乌龟的进食情况。4.参观乌龟的家。我们给乌龟造了一个新家,以后我们还要和乌龟做许多游戏。请个别幼儿送乌龟到自然区的家,教师和其他幼儿随同参观乌龟的生活环境,离开时亲切道别。活动建议1.教师尽量以神秘、亲切的口吻引出乌龟朋友,引发幼儿的好奇。把幼儿的注意吸引到乌龟的外部特征、爬行状态和生活习性上。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仔细观察乌龟爬行时头和四肢的样子以及如何绕过障得物的情景,不要把兴趣点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惊喜和兴奋上。2.本活动第二环节会因为实际环境的影响而使乌龟产生出种种即时反应,因此教师应设想多种预案,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实施相应的策略。如乌龟爬行时,遇外部刺激会收缩身体或停止不动,教师应引导幼儿控制自己,减少对乌龟的刺激;也可让幼儿对乌龟的现场表现进行猜测:乌龟为啥一动不动呀?头和脚为啥都缩进去了?活动反思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然而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8)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蚂蚁搬食物回家含反思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观察蚂蚁“搬食物回家”,感知蚂蚁单个搬、群体搬食物,沿途回家这一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探究问题的精神。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活动准备放大镜、昆虫盒、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子、米饭、饼干、昆虫尸体、彩笔、纸若干。活动过程找幼儿园内或园外蚂蚁较多的地方(场地宽阔、安全),能看到蚂蚁巢穴的人口。活动前先在四周撒上蚂蚁爱吃的食物,如米饭、小果皮、饼干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晨间带幼儿散步时,有意带到指定场地,让幼儿自发说出:看,有那么多蚂蚁,它们在搬东西。激发幼儿观察兴趣。看一看,说一说,蚂蚁怎样搬食物?(1)蚂蚁用尾部(屁股)搬的。(2)蚂蚁用头上的须(触角)搬的。(3)蚂蚁用手和脚一起拖的。(4)有许多蚂蚁一起拖的。.!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试一试,找答案。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东西。(1)蚂蚁用嘴巴叼住,把东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对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力气很大。(2)当食物过大时,小蚂蚁会用头去碰另一只蚂蚁的头,过一会就有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食物。(3)蚂蚁搬东西回家时,是大家排成一队,沿着原来的路回家。画一画、说一说,蚂蚁搬食物回家。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9)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花仙子的花园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3.初步了解其特性。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活动过程: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屈;老师.教案网出处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4.小结花的用途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三、创造花的艺术品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四、情感激发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10)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土壤的秘密含反思活动目标:1、体验探索土壤的乐趣,养成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2、尝试利用各种工具探究土壤里的成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比较能力。3、通过观察和实验,利用各种工具分离土壤中的不同颗粒,寻找土壤中的水与空气等成分。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通过游戏、操作、实验等掌握了分离不同物质的方法及感受空气存在的经验。2、教师准备:干燥的土壤、小勺、一次性纸杯制成的筛子(洞眼大小不同)、搅拌棍、纸碟(标明大、中、小)、量杯、卫生纸、透明水杯。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谈话:我见过的土壤。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曾经在各种不同的地方采集过各种土壤,你们都在土壤里发现过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干燥的土壤,发现土壤中颗粒大小不同(1)教师提问: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分离开?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3)做一做: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中,分成三组,分别用小勺、筛子和水来分离土壤的大小颗粒。(4)说一说: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方法与步骤。(5)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操作完成速度及质量方面进行比较。.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4、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见的东西。(1)引导幼儿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看不见的秘密?(2)想一想:怎样让土壤里的这些秘密都显示在我们的面前?(3)试一试:提供水和纸巾,鼓励幼儿探索土壤中的秘密。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5、师幼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秘密?怎样发现这些秘密?活动反思: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1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蜡烛的探索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蜡烛燃烧时的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2、了解蜡烛燃烧于空气的关系。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活动准备:打火机、颜料水每人一份、每人两支蜡烛、一大一小玻璃杯每人两个,清水一碗活动过程:一、点蜡烛。1、(1)、师:晚上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办?(点蜡烛、打手电筒),出示蜡烛:那你们用什么办法来点蜡烛呢?(打火机、火柴)。那么等一会我们使用打火机应注意安全。教师交代点蜡烛的方法。(2)、先把打火机点燃,然后再把蜡烛拿到打火机上点燃。(3)、师:那么,点燃了蜡烛,请你们观察,会又什么现象产生呢?(4)、幼儿点蜡烛,观察。2、幼儿回到座位。师:刚刚,蜡烛点燃,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有水流出、有烟)。哦,有的小朋友说有水流出,那蜡烛流出来的水叫蜡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火焰会怎样呢?蜡油油什么作用呢?教师总结:蜡烛燃烧时会油蜡油流出来,蜡油滴在桌子上可起一个固定作用,它燃烧时还会冒烟,火焰会随风舞动。二、自制蜡烛花。师:刚刚有小朋友说蜡烛燃烧时有蜡油滴下,那么请你观察蜡油滴到水里时怎样的,再滴到桌子上看看。;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教师总结:蜡油滴在水里时浮起来的,像荷叶一样。三、蜡烛熄灭。1、师:刚刚我们师怎样来熄灭蜡烛的?(用嘴吹的,用手扇的),现在,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我用一个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换一个被子,结果又怎样呢?幼儿动手操作。2、师:刚刚,我们做了实验,结果怎样呢?(蜡烛熄灭了)。那换一个被子,得出的结论又怎样呢?(还是灭了),为什么呢?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被子里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空气没有了,人也就生存布下去了。3、师:好,现在我们来点蜡烛,用一大一小的玻璃杯同时罩在上面,看看,又会又什么样的结果?幼儿实验。小结: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后熄灭,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先熄灭。四、水中的蜡烛。师:刚刚,蜡烛和空气做游戏做得可高兴了,现在他要和水做游戏了,你们想看吗?教师示范:先将点燃的蜡烛竖在盆子中间,然后罩上被子,你可以发现当蜡烛熄灭后,盘子里的水会到被子里去。幼儿操作。师:你们有没有做成功?为什么瓶外的水会到瓶子里去呢?你可以端着你的盘子去给客人老师看看,问问卡人老师为什么?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实验,再来讨论结果。活动反思: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大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12)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物体间的空隙含反思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活动过程1、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2、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3、记录实验过程。说一说我的发现。(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注意事项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活动反思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13)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力和速度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活动准备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纸杯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3、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1)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4、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5、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6、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7、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感知。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14)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认识日历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忙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等布置在教室里。2.幼儿每人一本台历。活动过程:1.观察日历,探索日历的功用。2.谜语导入,引出日历。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看。一本册子,写满数字,挂在墙上,记录时间,告诉我们年月日,还能知道星期几,你说神奇不神奇?(日历)3.了解日历的作用。小朋友,你知道日历是做什么用的吗?(教案出自:)让幼儿回答。日历是用来记录或者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人们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4.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请幼儿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日历。日历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挂在墙上的叫挂历,放在桌子上的叫台历,还有万年历,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发明了电子日历,有的手机手表上也有日历。5.通过故事,了解年月日的关系。师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她的名字叫年,她有365个孩子,这365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日,年妈妈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住的舒服一点,年妈妈为孩子们盖了12座房子,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为了让孩子们回家的时候不迷路,年妈妈给每个房子都起了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年妈妈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她常常担心自己的孩子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年妈妈就从一月开始数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从早数到晚,当她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12座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你看一下,年妈妈给日宝宝盖的这12座房子,你发现了什么?(有大有小颜色不一样)我们把大小一样,颜色相同的房子放在一起,大房子有几座?(7)里面住了几个日宝宝?(31)大月小房子有几座?(4)里面住了几个日宝宝?(30)小月最小的房子有几座?(1)里面住了几个日宝宝?(28)平月小朋友,我们再来看一下,每个房子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有红有黑)红色的数字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黑色的数字代表我们上幼儿园的日子。每个月里第一排数字表示的是星期,从星期日开始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月里有4个星期。6.学习查看日历,丰富生活经验。(1)找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2)分别在日历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的给予奖励。(3)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提问交流:今天是几月几号?明天又是几月几号?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活动反思: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15)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兔过生日含反思一、主要教学领域:科学(数学)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模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或逻辑将物体或时间排列成序。我们幼儿园常见的模式有AB(如蹲下-站立-蹲下-站立)、AABB(如大大-小小-大大-小小)、ABC(如红-黄-蓝-红-黄-蓝)等,本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尝试按照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复制AB模式以及拓展AB、ABB模式,并能和老师一起进行简单的表达,如一个黄色圆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黄色圆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等,从中激发孩子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小班下学期的孩子能发现生活中的简单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是怎样的,即不能拓展出不同的间隔方法,为此,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活动中会通过游戏情境、欣赏交流、自主操作、复制、创编等方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模式排序规律,从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三、活动目标1.尝试根据全范例,按照AB、ABB模式装饰门帘和窗帘。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门帘上排列的AB、ABB模式。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成功装饰门帘的快乐。四、活动准备1.已经做好的门帘若干(PPT图片)AB、ABB模式。2.各种操作材料:人手一根纸长条、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泡棉(红、黄、蓝)若干等。五、活动重难点重点:尝试根据全范例,按照AB、ABB模式装饰门帘和窗帘难点:根据全范例或半范例进行复制和拓展六、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游戏法、归纳提升法、操作法、验证法、观察法等七、活动过程(一)游戏:开火车1.师:宝宝们,今天是小兔的生日,我们一起去小兔家为小兔庆祝生日!那我们怎么去呢?2.请幼儿间隔排列做车厢。提出要求:从我这里开始排,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孩子拼车厢时老师不时的提醒: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让幼儿初步感知男孩女孩的间隔排列)3.到小兔家,按门铃。师:“小兔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叮咚!叮咚!叮咚!”(一起和兔妈妈相互问好)(二)游戏:帮助兔妈妈制作门帘1.欣赏讨论(欣赏AB模式的范例)。师引导幼儿发现窗帘是按物体颜色间隔排序的。(教案出自:)(鼓励幼儿用语言把门帘的排序方法说出来。如:一个红色一个蓝色等等)2.动手操作,复制AB模式师:“兔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兔妈妈把这些漂亮的材料按照兔妈妈穿的规律穿成门帘吧。3.展示制作门帘,一起纠错(三)游戏:帮助小兔子制作窗帘。1.欣赏讨论(欣赏ABB模式的范例)师:小兔子的窗台上摆放了好多花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摆放的吧?师引导幼儿发现花朵是按物体大小、颜色间隔排列的。(鼓励幼儿用语言把门帘的排序方法说出来。如:一盆红色大花、一盆黄色小花等等)2.动手操作,续排ABB模式师:“小兔子已经穿了几个了,我们按照小兔子穿的规律继续往下排吧”3.展示制作窗帘,一起纠错(四)集体续接规律,巩固对AB、ABB模式的认识。(五)游戏:庆祝小兔过生日。(拍手说谢谢你们,拍手续接不用客气)师:“小兔子回来了,它看到大家给它的礼物高兴极了”小兔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孩子们:不用客气、不用客气八、活动延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按规律排序,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16)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手电筒亮起来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拆、装、玩的过程中,了解电筒的基本构造,认识正负极,学会使用电筒。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人手一个电筒:因各种原因不亮的电筒若干;各式电筒若干。2.电池若干,盘子若干只;电池回收箱一个一、开始部分兴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电筒)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1.拆电筒(1)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电筒,要请你们玩:先看看电筒是什么样的,再把它拆开来,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幼儿玩电筒,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拆,并将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子里。(3)师:你发现电筒里有什么?2.装电筒(1)师:小朋友拆开了电筒,发现了许多的秘密,那你们能不能把它装好,(教案出自:)让它和原来一样能发出亮光呢?(2)幼儿装电筒师:为什么刚才亮的电筒,现在不亮了呢?3.修电筒:(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电筒不亮了,请你们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电筒亮起来。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把你的办法讲给好朋友听。(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3)师:你发现电筒是什么原因不亮的,你怎样又使它变亮了?(电筒不亮的原因:电池装反了;电池里的电用完了;电珠坏了;垫片没有等)找小朋友上来安装手电筒,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强调知识点:安装电池时要注意,正负相连,才能亮。4.电池里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面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也会污染环境。)5.师:除了今天我们玩的电筒,你还见过其他样子的电筒吗?幼儿自由发言,教师相继出示有关电筒。三、结束部分游戏:1.师:电筒不光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它还可以用来做游戏,你想用电筒玩什么游戏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拉上窗帘,关掉灯,幼儿开亮电筒玩游戏。活动延伸你还认识哪些电池?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了以幼儿的自由探索为主的科学活动方式,始终围绕:为什么手电筒亮起来了?这条主线展开,幼儿对活动内容掌握还是不错的,能正确区分出电池的正负极,并能正确安装手电筒,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但在实验的环节,也存在着不足:如实验次数过多,为保证每名幼儿都能掌握活动内容,实验时间有点长,幼儿交流的时间缩短。在科学活动中,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易碎的小灯泡,电线里面的金属丝等,应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17)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乌鸦喝水活动目标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中水量的多少有关。3.通过实验发现石子缝隙大,水上升有限;沙子缝隙小,水能上升很多。活动准备1.乌鸦喝水的故事(课件)。2.每组3人,2人做实验,1人记录。瓶子若干,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实验记录表若干。活动过程(一)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师:乌鸦一开始喝到水了吗?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师: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只要投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二)第一次实验:目标:水位上升与水量关系。每组2个瓶子,水量分别为:很少(三分之一)、一半。师:三个人一组合作做。在2个瓶子里加石子。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在相应的格子里做好记录,(教案出自:)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记录。师:实验后,你发现了什么?总结: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还是喝不到水。(三)第二次实验:目标:水位上升与缝隙关系。盛有三分之一水量的水瓶1个。加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要求:加沙子不能喝到水,现在我们换一换,往瓶子里加上沙子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师:这次你发现了什么?乌鸦能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师: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总结:因为石子和沙子的缝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乌鸦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乌鸦才能喝到水。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满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所以水能上升到瓶口,乌鸦还是可以喝到水。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乌鸦才可以喝到水。以后,我们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18)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秋天的树活动目标1.能细致观察并感受秋天树木的细微变化,体验幼儿园环境美丽。2.愿意和同伴合作,完成测量的任务。3.能用多种方式记录和测量。活动准备1.教师要认识全园的树木和它们的基本特征。2.事先让幼儿自备可以测量树木粗细的工具,如,软尺、软绳、毛线等。3.做记录的本子(最好可以挂在脖子上)、笔、相机。活动过程导入:1.通过话题交流,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你看大街上都有什么变化呢?我们身边的树木也发生了变化,谁发现了它们的变化,请说一说。教师提议幼儿去看看树木的变化,并记下来。请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分工,带好本子和笔。2.带幼儿到户外,分组观察记录。教师与全体幼儿一起在园内边走边说,引导幼儿发现树木的变化,自由表达。教师布置观察记录的第一项:幼儿园有多少种树,你认识几种,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拍照做记录。第二项:数一数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大树有多少,小树有多少。第三项:量一量幼儿园里最粗的树和最细的树,并记录分别有多粗多细。(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测量前告诉幼儿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如每次测量注意软尺首尾相接,在接到的地方用笔做标记。)第四项:找一颗自己做喜欢的树,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3.组织幼儿逐项交流观察结果。请幼儿围坐一起,说一说自己所做的记录。(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说出它们的名字;分组说一说自己记录的结果,通过核对结果,让幼儿考虑为什么有的答案和大家的不一样。)4.再次带幼儿观察树木,边走边说。(1)走到幼儿不认识的,未说出树名的树前,教师说出树名,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2)教师随机指树木询问,如果这颗树是某幼儿最喜欢的树,请他说出他给这棵树起的名字,大家一起分享。(3)如有落叶,可以请幼儿捡起带回班级。活动延伸:1.教师可将拍摄的树木照片做成PPT,在餐前或者是离园前播放,并请幼儿说出树名。2.带回的树叶放在美工区,可制作树叶标本。3.提醒幼儿常去看看自己喜欢的树,观察他们有什么变化。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优点是在探索过程中,幼儿能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多种感官感知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的异同,幼儿能积极地给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分类。在幼儿探索一遍后,老师能小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不足,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如果在验证落叶树与常绿树在同一时间有不同变化上,再有实验操作,那样就更具科学紧密性了。(19)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动物的尾巴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动物的尾巴一、设计意图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全力保护它。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本活动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先让幼儿通过“做朋友”,观察发现它们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讲解中激活幼儿兴致,在“捉迷藏”中进一步巩固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则本活动的重点顺利通过。再则,活动的难点“尾巴的用途”又在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中得到解决。针对我班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我先让能力弱的幼儿在来园活动中先接触了一下内容,相信这样在活动中,幼儿的发挥会均衡些。二、目的要求:1、认识一些动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词:平衡、观赏。2、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3、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操作想象力。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动物的尾巴三、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各种动物尾巴不同的样子;难点是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四、活动准备:1、各种动物图片挂件若干。2、背景图一幅,动物图片和象征物若干。3、多媒设备及课件。4、录音机、磁带。五、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说说讲讲动物,观赏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1、师:“今天,有好多小动物到我班来作客,这些小动物是谁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让我们跟它们做做好朋友吧!”2、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讲解各种动物,教师指导幼儿比较它们尾巴的不同。3、集中幼儿讲解尾巴的不同。师:“你同谁做好朋友,它的尾巴怎样的。”(二)幼儿独立操作。师:“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来和你们做朋友,可它们把尾巴忘带了,我们帮它们装上尾巴吧!”幼儿操作,并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奖五角星。集中讲一讲幼儿的操作。(三)玩“捉迷藏”游戏,认识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目的1)1、师:“现在还有一些小动物要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找找它们是谁。”2、幼儿找出小动物:猴子、牛、燕、袋鼠、松鼠、鱼、孔雀。3、认识这些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师:“这些小动物真粗心,身体藏好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我们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幼儿讲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四)初步了解尾巴的用途。(目的1)(1)听录音,了解1、幼儿自由讲。师:“尾巴有粗有细,各不相同,那它们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解。2、听录音。3、再次讲解。学习词(1)“平衡”(不摔跤,很平稳)。教师做不同动作让幼儿猜,再请幼儿做不同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学习词(2)“观赏”(让别人观看,得到他人的赞扬)。(2)看电脑,了解:设置情境“换尾巴”。1、看电脑。师:“换尾巴后,发生了奇怪的事,你们猜是怎么回事。”2、幼儿互相猜测,再讲解。3、听电脑告诉大家,再讲解。4、集体给小动物换回尾巴。(五)动物舞会。师:“今天,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