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与投资项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151601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与投资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与投资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与投资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利股份分析报告格林柯尔集团钟振发Confidential Material(商业机密,非得允许请勿传阅复制)2004年7月 目录一、伊利股份概况21、最新股本结构52、历次股本结构63、01到03的十大股东6(1)截止2003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6(2)截止2002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6(3)截止2001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7二、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的基本情况71、金信信托的基本情况72、金信信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83、金信信托的组织结构8三、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81、财务指标82、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表数据摘要9(1)资产、负债9(2)利润9(3)现金流量10四、历次重大投资项目10五、公司人员情况111、公司成员组织情况112、高管人员情况11六、伊利股份的现状121、新品大量压库年销售20亿目标受挫122、伊利股份数亿元资金到底用在哪133、伊利缘何如此自乱阵脚15()澄而不清欲盖弥彰15()罢免独董不打自招18()打压蒙牛适得其反18一、伊利股份概况法定名称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日期1996-1-25上市日期1996-3-12主承销商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郑俊怀董事会秘书李永平董事会秘书电话(0471)3601621 360235董事会秘书传真0471)3601615 3601621证券业务代表李永平证券业务代表电话0471-3601621、360235证券业务代表传真0471-3601615注册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金四路8号注册地址邮政编码010080办公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金四路8号办公地址邮政编码010080公司电话0471-3602351公司传真0471-3601615注册资本(RMB万元)39126.4988成立日期1993-6-14董事长郑俊怀总经理潘刚经营范围经营范围:乳制品制造,食品、饮料加工;农蓄产品及饲料加工,牲畜、家禽饲养,经销食品、饮料加工设备、包装材料及包装用品、五金工具、化工产品(专营除外)、农副产品,汽车货物运输,日用百货,饮食服务,旅游,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投资咨询,资本运作,乳制品及乳品原料;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 主营业务:乳制品制造,食品、饮料加工,农畜产品及饲料加工。公司沿革公司沿革公司前身为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最早系从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发展而来。年月,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领取营业执照,主管部门为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年月,呼市政府决定将红旗奶掉场公为回民奶牛牧场和回民鲜奶食品加工厂。年月,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呈报市政府,将分立的两场(厂)正式定名为回民奶掉场和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年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正式登记注册,主管部门为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年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更名为呼市牧工商联合公司清真奶食品厂。年月申请变更为呼和浩特市加民奶食品加工厂,年月领取营业执照,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年月申请更名为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年月领取营业执照。 年月,呼市人民政府同意将呼市加民奶食品总厂殚为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年月经呼市体改委批准,在对呼市加民奶食品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由家发起人发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内部职工人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本公司,并于年月日在呼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 年月日经内蒙古自治区证券管理委员会批准,年月经中国证监会复审同意,本公司向社会首次人开发行万股普通股股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总部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下设四大事业部,所属企业三十多个,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2003年,伊利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1.07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1.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54亿元,同比增长54.46%,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完成利润总额2.56亿元,同比增长61.23%;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45.56%;实现税金3.75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42元。到2003年,伊利集团连续两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五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2003年荣登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2002年,伊利牌纯牛奶在乳品行业独家获得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同年,伊利集团所属的液态奶事业部首先通过了国际食品行业中通行的HACCP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乳品行业第一家实现食品安全有效监控的企业。2003年初,伊利集团所属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也全部通过第三方审核。为国内食品加工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003年12月15日,伊利集团获得了素有“绿色壁垒通行证”之称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资格认证证书。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七家增发股票的公司之一,增发了不超过5000万股A股,成功募集到资金8亿元,为伊利扩大生产规模、扩展产品结构,建立起全国性物流配送体系和现代化的营销体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1999年“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伊利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国家乳品检测中心市场抽检中,连续多年产品的合格率为100%。公司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质量效益型企业”。 2000年9月伊利集团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同年七月被评为“30”指数样本股。作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2000年伊利集团实现全国同行业利税第一。2002年初,被和讯网评为全国十家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为企业的资本运营注入了新的活力。伊利股份凭借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已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保证了伊利的纯天然品质。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举,实行“公司+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从而保证了优质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先后为奶源基地累计投入5亿多元,建标准奶站、奶牛小区,并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全自动挤奶机和原奶质量检测分析系统,使奶源基地建设与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伊利集团从2003年4月1日起全面启动现代化的牧场园区前期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将逐步改变目前传统的一家一户饲养奶牛的习惯,提高奶牛的养殖规模和品质,由现在的大群体小规模向小群体大规模转变,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道路,建立稳固的高质高产奶源基地,为伊利集团公司发展奶牛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开创全新的模式。产品,不光要有优质的奶源,更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自1999年以来,伊利集团先后投资8个多亿,全面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投资2.6亿元建起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基地,全套引进了九十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德国GEA集团牛奶无菌加工设备,瑞典利乐公司超高温灭菌奶包装线,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投资1.5亿元在黑龙江杜尔伯特县新建目前中国单线生产能力最大、最先进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四个事业部技术中心等二级研发体系的建立标志伊利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优质的奶源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伊利产品质量最坚实的保证。伊利集团公司不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几十万农民脱贫致富,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托管等方式先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此基础上伊利集团还将投巨资进行新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伊利新工业园区将引进国际一流的设备和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各类奶制品。新工业园区本着奶源基地、市场建设和工业园区同步发展的原则,并在规划设计和技术装备上实现诸多创新和提升。新工业园区将参照GMP的工艺要求和工艺要点,使人流和物流实现有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保证产品的风味纯正;在劳动强度较大的工序将采用机器人操作,整个生产、物流过程实行微机全自控等等。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计划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1、最新股本结构总股本39126.4988万股100%社会法人股13,355万股34.13%流通A股25,771万股65.87%2、历次股本结构项目(万股)2002-12-312002-9-302002-9-102000-12-81999-2-8总股本(万股)19563.249419563.249419563.249414667.10714667.107已流通股(万股)12885.535512885.535512885.53557989.39316958.0232其中高管人员持股(万股)00011.08950未流通股(万股)6677.71396677.71396677.71396677.71397709.0838转配股(万股)00001031.36993、01到03的十大股东(1)截止2003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持股比例股份类型股东特征1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万股)56,057,48614.33%境内法人股正式2呼和浩特市启元投资有限公司(万股)17,156,0004.38%境内法人股正式3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万股)15,098,4683.86%流通A股正式4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万股)12,897,4283.30%流通A股正式5呼和浩特市华世商贸有限公司(万股)8,448,4822.16%境内法人股正式6建行信托投资公司包头证券营业部(万股)7,599,1061.94%境内法人股正式7内蒙古财信实业有限公司(万股)7,240,0001.85%境内法人股正式8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宝平衡(万股)6,442,8131.65%流通A股正式9上海洁富丽康绿色洗涤剂厂(万股)6,081,5991.55%流通A股正式10上海盘龙实业有限公司(万股)5,830,8221.49%流通A股正式(2)截止2002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持股比例股份类型股东特征1呼和浩特市财政局(万股)28,028,74314.33%国有股正式2四川长虹新艺电工有限公司(万股)9,310,0304.76%流通A股正式3呼和浩特市启元投资有限公司(万股)8,578,0004.38%境内法人股正式4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万股)7,749,9713.96%流通A股正式5博时增长(万股)6,847,5463.50%流通A股正式6宝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万股)5,189,8362.65%流通A股正式7呼和浩特市华世商贸有限公司(万股)4,224,2412.16%境内法人股正式8建行信托投资公司包头证券营业部(万股)3,799,5531.94%境内法人股正式9内蒙古财信实业有限公司(万股)3,620,0001.85%境内法人股正式10内蒙古元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万股)2,881,0001.47%境内法人股正式(3)截止2001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持股比例股份类型股东特征1呼和浩特国有资产管理局(万股)33,028,74322.52%国有股正式2华宝信托(万股)5,818,0603.97%流通A股正式3同盛基金(万股)4,354,6602.97%流通A股正式4华世商贸(万股)4,224,2412.88%境内法人股正式5维志伟业(万股)3,930,0002.68%境内法人股正式6建包证券(万股)3,799,5532.59%境内法人股正式7内蒙古财信实业有限公司(万股)3,620,0002.47%境内法人股正式8内蒙古元和建筑集团公司(万股)2,881,0001.96%境内法人股正式9普丰基金(万股)2,386,7251.6%流通A股正式10第三钢铁(万股)1,961,4051.34%流通A股正式二、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的基本情况1、金信信托的基本情况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金华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2月,是一家专业经营信托业务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2001年的全国性信托公司大整顿中,全国仅保留50多家信托机构,公司获准单独保留并于2002年5月全面完成重新登记。公司注册资本10.18亿元,注册资本、管理资产规模居行业前列,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信托投资公司之一。业务区域覆盖浙江、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内蒙古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1991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财务开发公司、工商银行金华市分行等九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金华市信托投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1993年5月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通过定向募集,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并更名为金华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浙江省首家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1996年9月再次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2001年底公司获准单独保留,并完成第三次增资扩股工作,一批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和投资机构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增至10.18亿元。2002年5月公司按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完成信托机构重新登记工作,并更名为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金信信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浙江广厦(600052)378.00万股0.780%募集法人股(:3000000股)金地集团(600383)3540.00万股13.110%外资法人股申达股份(600626)194.74万股0.580%流通A股已经出卖了伊利股份(600887)5605.75万股14.330%境内法人股长丰通信(000892)9600.00万股23.200%一般法人股3、金信信托的组织结构三、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1、财务指标财务指标2003-12-312003-9-302003-6-302003-3-31每股收益0.51010.42150.58420.2896DR每股收益0.51010.42150.29210.1448每股权益4.98654.94439.54409.1978DR每股权益4.98654.94434.77204.5989每股公积金3.27393.16697.24807.1964DR每股公积金3.27393.16693.62403.5982每股未分配利润0.71270.77741.29601.0014DR每股未分配利润0.71270.77740.64800.5007每股现金流量-0.01030.32660.1137-0.9120净资产收益率(加权)10.80718.95508.24804.2530净资产收益率(滩薄)10.22988.52476.12103.1482股东权益比率48.458447.106846.474353.4102主营利润率31.705031.939533.118733.6149速动比率1.02161.05561.01981.0897流动比率1.43041.40501.40971.47592、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表数据摘要 (1)资产、负债数据摘要2003-12-312003-9-302003-6-302003-3-31资产总计402626.5836410672.899401753.4461336899.0777固定资产163737.3671152164.8091140633.6209123658.0429流动资产229653.2447249077.3907251993.9707202013.568递延资产9945.785410191.89969899.5638874.5621应收帐款37609.388345223.276449709.029342414.6307存货65634.146561934.603569687.023652861.4408货币资金77627.802590809.963980255.610960189.4171长期投资-709.8137-761.2004-773.70862352.9046长期负债20251.289516225.296517006.88257309.0807流动负债160555.2068177284.7765178759.6216136877.6712股东权益195106.2269193454.9035186712.1205179938.3366公积金99920.1054101716.199119599.4484118589.511(2)利润2003-12-312003-9-302003-6-302003-3-31主营收入629933.3498485425.9141292649.0936116192.7289主营利润199720.6073155042.503596921.664339058.0873投资收益26.505-926.6781-10.766114.4219利润总额31889.146625559.049216313.03657464.3359净利润19958.992216491.448111428.66515664.8185未分配利润27884.222530417.469225354.686219590.8396(3)现金流量2003-12-312003-9-302003-6-302003-3-31现金净流量-403.0512,779.112,224.76-17,841.44经营性现金净流量50,994.9849,378.3220,829.69298.41投资性现金净流量-80,854.82-64,055.32-52,700.46-31,354.69筹资性现金净流量29,456.7927,456.1134,095.5313,214.85四、历次重大投资项目公布日期项目名称计划投资金额投资回收期项目进度2004-6-2引进灭菌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952642.12完成2004-6-2奶源基地建设项目80000完成2004-6-2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项目710053.52完成2004-6-2伊利技术中心建设项目3493.6381.48完成2004-6-2酸奶、保鲜奶技术改造项目1967349.32进行中2004-6-2日处理鲜奶600吨配方奶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613172.48完成2004-6-2冷饮二车间技术改造项目420728.44完成2003-6-30奶源基地建设项目80000进行中2003-4-5奶源基地建设项目80000进行中2003-4-5冷饮二车间技术改造项目420728.44进行中2003-4-5日处理鲜奶600吨配方奶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800072.48进行中2003-4-5酸奶、保鲜奶技术改造项目1967349.32进行中2003-4-5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项目710053.52进行中2003-4-5伊利技术中心建设项目3493.6381.48进行中2003-4-5引进灭菌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952642.12进行中2001-8-3液态奶技改项目24260进行中2001-8-3北京保鲜奶及保鲜酸奶项目105000进行中2001-8-3奶源基地建设项目11640完成2001-8-3冷饮技改项目4260完成2001-8-3污水处理项目00完成2001-8-3市场网络项目10910完成2001-8-3其他项目投资6050完成五、公司人员情况1、公司成员组织情况职工总数6300其他人员数677生产人员数1981退休职工数不详销售人员数2107博士以上学历不详技术人员数1236研究生学历不详财务人员数141本科学历不详行政人员数158大专学历不详2、高管人员情况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年薪持股数职务陈彦1962大专不详不详董事富子荣1958大专不详不详董事郭顺喜1955大专不详5000 董事李耀林1963不详不详不详董事李云卿1947大专不详不详副董事长母剑明1958不详不详不详副董事长钱芳1974.01.01大专不详不详监事宋昆冈1948不详不详不详董事王发兴1949不详不详不详监事王淑珍1951不详不详25304 监事会主席旭日干1940不详不详不详董事,教授杨贵1956.01.01不详不详25888 董事杨桂琴1962.01.01硕士不详23326 董事,副总裁,董秘张文善1955不详不详不详监事郑俊怀1950.01.01硕士不详31658 董事长,总裁六、伊利股份的现状1、新品大量压库年销售20亿目标受挫今年2月初,伊利宣布,2004年冷品将实现大跃进,年销售额从去年的13亿元升到20亿元。然而近期的表明,在国产冷饮市场销售排名第一的伊利,目前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压库危机,销售目标可能难以实现。新品“真棒”亏损千万,这场危机的主角是伊利今年着力推广的新品种“真棒”棒状甜口味的低价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真棒”共投入1亿元以上的资金,在伊利华南区,产品压库已经是事实。江苏南京城北的伊利江苏区中转库内,这个品种有一万多箱结结实实地占着一半场地。面对这种危机,“真棒”开始强行出台搭售举措,伊利要求经销商购买任何其他冷饮品种,每五箱就得搭上一箱“真棒”,不搭不给货。北京一李姓经销商告诉记者,“真棒”在北京销路不大好,现在已经开始买一赠一的大促销活动,他们心中已做好“处理价”的准备。消费者反映“真棒”的口味不出众,不愿意买。在终端零售市场,冷柜里积压的伊利产品除了“真棒”还是“真棒”。面对“搭售令”,经销商们担心压资金,所以干脆就停进整个伊利系列的货。在冷饮行业,“一个品牌要成功,新品开发占到30% -40%的因素”,新品不仅能夺取市场份额,更关键的是,新品作为“热点”会大大带动老品种的销售。据知情人士介绍,“真棒”是伊利在上海的伊利爱贝公司隆重推出的新品,公司在该产品上投入非常大,全国广告做得非常多,可以说是把“宝”押在这个产品上。“真棒”这个新品种伊利有很强的生产能力,5条线一天总共能出3万箱。而伊利的其他畅销品种,比如滚雪球,8条线一天才出2400箱。目前来看,“真棒”显然不尽人意,他估计“真棒”给伊利带来的损失将在三千万元以上。年销售20亿目标受挫在今年2月伊利冰淇淋客户订货会上,伊利集团冷饮事业部总经理吴建国曾表示,在东莞建成基地后,实际上伊利已经完成了全国的市场布局,伊利冷饮帝国的疆土已经初步形成,同时也具备了与外资巨头对抗的能力,今年销售目标定为20个亿只是个保守数字。但实际上,中国市场冷饮行业已经连续5年出现了行业亏损,国际冷饮品牌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以中高价位产品来开拓市场,但是在整体行业亏损的大背景下,个别国际品牌已经被迫推出低价位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业内人士分析,“真棒”事件暴露出在冷饮的竞争中,厂家面临市场占有率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困局。目前,国产冷饮占了市场份额的优势,但洋品牌却占了利润的大头。国产冷饮为了保持份额,只好推出更多的低价品种,一旦市场不认可,积压就在所难免。滚雪球等品种之所以畅销就是口味好,口味好又与其工艺复杂画等号,这也就是其产量低的原因,“真棒”则相反。伊利为了利润最大化,想以新品种、高产量的“真棒”来赌一回。2、伊利股份数亿元资金到底用在哪今年3月份3亿元国债投资曝光后,6月19日伊利股份再次爆出2.3亿元国债投资。上市公司数次澄清,投资者的疑云却依然未散。分析人士指出,国债投资事件极有可能与伊利股份管理层收购有关,伊利的“黑幕”也许才刚刚拉开。国债投资疑点重重3月9日,伊利股份称2002年10月18日召开的四届四次董事会做出了“利用部分闲置资金购买国债事项”的决议,从2002年11月开始累计投入3亿元进行国债投资。2002和2003年底余额市值分别为1.5亿元和2.91亿元。对于如此重要的一次会议决议,伊利股份此前为何只字未提?面对为何不及时披露四届四次董事会决议内容的质疑时,伊利股份的回复是:“会议审议了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和讨论利用部分闲置资金进行国债投资事宜,因会议未明确投资金额等具体事宜,故公司未对该次董事会会议内容进行单独披露。”伊利股份独立董事俞伯伟也指出这是属于议而未决的事项。既然董事会没有作出明确决定,那就是伊利股份管理层自作主张动用巨额资金进行国债投资,对其投资造成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6月19日,伊利股份又称“自查”发现公司持股64.38%的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一季度购买了部分国债。伊利股份通过向“牧泉元兴饲料”提供资金,在2004年一季度内累计购买了2.2994亿元国债。已经出售并收回国债投资资金1.1634亿元,截止到6月16日,国债市值余额为1.042亿元,浮亏940万元。该事件同上次购买国债一样,也没有及时披露。分析人士指出,伊利股份“自查”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如果“牧泉元兴饲料”私自进行国债投资,伊利股份对此不知情尚有可能,但此次“牧泉元兴饲料”购买国债,系伊利股份提供资金,何需“自查”?负债持续攀升,何来巨额“闲置资金2002年底伊利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36%,较2001年底的44%有所下降。但负债率下降纯粹是由于2002年9月通过增发新股募集资金8.25亿元导致,扣除这一因素,负债率将攀升至50%。其中,伊利股份2002年底的流动负债同比上升了44%,而2002年度的利息支出更是同比增长了95%。2003年底,伊利股份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至45%,负债总额同比上升81%,流动负债同比上升71%,长期负债更大幅增长230%,同年的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33%至2134万元。负债总额中,有息负债部分(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从1.16亿元增至4.2亿元。负债持续攀升,财务费用快速增长,伊利股份又何来“闲置资金”?巨额资金购买国债或与管理层收购有关更令人关注的是,伊利股份巨额国债投资发生的时间、数额,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金信信托受让公司股权的时间和规模非常接近。2003年3月,伊利股份第一次披露金信信托受让伊利股份的14.33%的股权。伊利股份从2002年11月开始国债投资,2002年底的规模为1.5亿元。2003年7月,金信信托以每股10元的价格受让这部分股权,并完成过户,正式成为伊利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受让总金额为28028.74万元。而伊利股份2003年中期报告披露,国债投资账面金额为29761.4万元。伊利股份与金信信托受让其股权,从时间上看,国债投资总是先于受让一步,国债投资资金总额与受让股权的总金额也很接近。这更让市场相信此前的猜测:巨额资金投资国债是为管理层收购!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伊利股份管理层通过金信信托名义收购伊利股份股权,因为信托公司为客户保密的原则也可以规避信息披露,因此神不知鬼不觉。我们通过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股民呼叫中心与伊利股份取得了联系。伊利股份否认了市场的猜测,称“公司进行国债投资与金信信托受让公司股权没有关系,公司并未利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MBO”。此前金信信托也披露,其用于本次收购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伊利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况。一掷2.8亿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却不派遣一兵一卒进入伊利股份,如此放心在常人看来已经左右不得其解。金信信托在收购时明确作出了“收购人有意保持伊利公司在人员安排、经营管理上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支持公司在现有管理层领导下按预定发展规划管理运作,原则上不干涉伊利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承诺。这至少表明,金信信托与伊利股份公司管理层极为默契。因此,仍然有人怀疑其收购的真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像3亿元国债投资在长达一年半后才披露一样,市场依然在等待着伊利股份的另一份补充公告。3、伊利缘何如此自乱阵脚今年6月17日,伊利股份股价跌停。次日,公司在市场一片质疑声中匆匆发布“澄清公告”。然而,正是这则公告涉及的相关事项表明,公司在面对来自蒙牛的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自乱阵脚了。()澄而不清欲盖弥彰伊利股份的澄清公告提到的几件事情,头两件尤其让人感觉澄而不清。一是购买国债。公告称,经2002年10月18日召开的公司四届四次董事会关于“公司利用部分闲置资金购买国债事项”的决议,公司从2002年11月26日始在闽发证券北京营业部利用部分自有资金自主进行购买国债,并于今年3月26日撤消指定交易,全部转入金通证券股份公司金通证券上海营业部,期间累计投资额417亿元,共出售国债247亿元,截止6月16日国债余额为145亿元,累积亏损1700万元。公告提到的这一点,颇多蹊跷。其一,重大事项不公告。查遍公司2002年的公告及上证所有关公司信息,找不到公司关于购买国债这一董事会决议,在此后的股东大会决议中也没有提及。独立董事俞伯伟揭露说,在3月9日的公告之前,公司三名独立董事对国债投资一事完全不知情。如此重大事项,直至事情露出马脚之后才于今年3月29日和5月22日分别补充公告。其二,公告挤牙膏,吞吞吐吐。6月18日公司称购买国债事项已在定期报告中做了披露,可是到第二天6月19日又公告说,经自查,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公司原“内蒙古伊利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1-3月间购买了部分国债,该事项公司未披露。除通过母公司累计购买417亿元国债外,公司又向牧泉元兴提供资金,今年1-3月间牧泉元兴在金通证券上海营业部累计购入国债22994亿元,出售并收回国债资金11634亿元。截至今年6月16日,牧泉元兴持有的国债市值余额为10420亿元,浮亏940万元。对此,公司不得不承认,在上述事项的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规范性和不及时性。其三,国债越亏越买。伊利股份于2002年8月末增发489614万股,募资8亿多元。资金到位不到两个月,公司就大量买入国债。由于国债市场自2003年8月份开始连续下跌,伊利股份也深套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是及时收手,而是越亏越买。据俞伯伟介绍,在3亿元国债投资于今年3月被媒体曝光和上交所质疑后,公司在卖掉253亿元国债后又买了116亿元国债。从2004年3月31日到4月23日,新购买的国债投资就又亏损了1200多万元。对于这种越亏越买的行为,从今年4月27日的股东大会,到5月26日的董事会,独立董事都曾提出质疑,但至今未得到公司管理层的合理解释。其四,是否为公司MBO输送资金?公司的国债投资席位从闽发证券转到金通证券也存在疑问。俞伯伟称:“我们在公司结算中心查到:董事长和副董事长杨桂琴将公司28亿资金从今年1月12日到2月26日期间分5次打入一家控股子公司,并迅速将该公司改名。这家公司又分6次将其中的23亿元转给金通证券,剩下的5000万元退回伊利股份。这个钱和MBO需要的资金额非常接近!”“金通是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券商,为什么让他做?据说,金通是金信信托的控股子公司,而金信信托正是为伊利股份做MBO的合作伙伴。伊利股份好像是宁可亏损也要买国债,是不是和MBO所需要的资金有关系,我怀疑国债投资是股份公司资金体外循环的通道。”二是伊利股份第五大股东呼和浩特市华世商贸有限公司华世商贸疑团重重。公告称,这家成立于1999年12月的公司当时以两名中层管理者名义注册,目的是为解决管理层持股。2002年该公司由公司五名中高层管理者家属以个人出资的形式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465万元。通过协议受让和转增股本,华世商贸占伊利股份总股本的216%。因政策因素为规范运作,公司高管家属将所持有的该公司股权近期已依法转让给他人。转让前,该公司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公告的这种“澄清”,无法排解投资者的诸多疑点。其一,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呼和浩特市启元投资有限公司本身就是一家由管理层持股的公司,成立华世商贸公司就谈不上“为解决管理层持股问题”;其二,华世商贸的法人代表开始是伊利股份董秘张显著,股东是张显著和公司信息披露人李永平。增资后公司法人由张显著变更为李凤兰,第一大股东为郑海燕。据悉,郑海燕为董事长郑俊怀之女,马庆是副董事长杨桂琴的丈夫,李凤兰则是信息披露人李永平之母。华世商贸2002年开始变成了一个管理层家属个人出资持股的公司,这与其“管理层持股”不相吻合;其三,华世商贸的增资,真是私人掏的腰包吗?其四,澄清公告中关于“因政策因素为规范运作,公司高管家属将所持有的该公司股权近期已依法转让给他人”也语焉不详。比如,政策因素具体是哪些?为何近期才开始“规范运作”?“近期”何所指?受让方究竟是谁?()罢免独董不打自招伊利股份公告,6月15日上午,董事长接到监事会要求在股东大会中增加议案的要求,为了保证监事会增加监事会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免去俞伯伟先生独立董事的议案的合法要求能够实现,董事长立即通知董事会办公室,要求董事会办公室通知于6月16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公司总部召开四接诃事会临时会议并获通过。而据了解,这个议案是强行通过的。第一轮投票表决时,只有董事长郑俊怀和副董事长杨桂琴投赞同票,其他人或反对或弃权。在休会期间,郑对其他董事分头谈话,一个个做工作,之后进行二次表决,最后才获多数票通过。公司为什么要匆匆罢免独董呢?原来,6月15日,公司的三名独立董事俞伯伟、郭晓川和王斌曾就公司的国债买卖及股东情况向公司函索相关资料,并以所提供资料欠详为由,拟聘请一家审计公司于近日对有关伊利股份资金流动、国债买卖交易和华世商贸公司等问题进行专题审计。而且,6月8日,三位独董共同签署的要求审计国债交易的独立声明传真至伊利董事会后,董事会至今没有公开发布该项声明。因果关系如此明显,人们不得不对伊利股份董事会、监事会拟罢免俞伯伟的动机抱有怀疑。()打压蒙牛适得其反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罢免独董的背后,其根源是伊利与蒙牛的势不两立。早些时候,蒙牛计划上市的消息一出,伊利就非常紧张。发展迅猛的蒙牛成为伊利的心腹大患,如果再有资本市场融资通道,伊利担心蒙牛将一发不可收拾。为此,伊利聘请咨询机构,制定打压蒙牛的计划。据称,当初步调研报告汇总后,项目主持人认为计划实行的结果,可能招致整个中国乳品业的重大损失,遂立即叫停。而据说这个计划和俞伯伟有关,他投了反对票,由此,俞和郑的5年合作关系濒于破裂。而郑俊怀有一个强烈的梦想,要使伊利在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美元,进入世界乳业20强。而1999年7月,时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另起炉灶后,成为他最大的绊脚石。到2002年,蒙牛在全国乳品行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目前,在蒙牛的中层以上管理者及生产一线的主要核心骨干几乎都是伊利过去的,现在每年还有很大比例的伊利员工投奔蒙牛。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鼎晖投资于2002年共同向蒙牛投资2600万美元,2003年这3家公司又同时增资3500万美元。日前,蒙牛又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蒙牛发展的势不可挡,让郑俊怀如坐针毡。在这种情况下,伊利又自乱阵脚,如不迅速改弦更张,郑俊怀的宏伟蓝图能实现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